《另一種回憶錄》

《另一種回憶錄》

《另一種回憶錄》是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回憶作品。

基本信息

《另一種回憶錄》季羨林先生
當一個人的人生快到終點,他往回看,看見自己童年的頑劣、成年的激昂、暮年的開懷時,會有怎樣的五味雜陳?若是還沒有這種心境,不妨先在季老先生吉光片羽一樣的往事中體會那一代知識分子的過往,和季先生對生命的透徹豁達

基本資料

《另一種回憶錄》

作者:季羨林
ISBN:7506337029
頁數:252
開本:32開
封面形式:簡裝本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定價:38元

內容簡介

《另一種回憶錄》季羨林先生

本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季先生從童年頑劣、學習遊歷、老年生活、治學體會四個方面入手,回憶了豐贍的人生經歷,道出了雜陳的人生況味,文字風格兼具紀實性抒情性,將時代變遷與個人經驗有效地融為一體。和通常意義上的回憶錄不同,本書沒有採取完全線性的、編年史式的寫作方式,而是以主題定文章,同一主題下的文章相互間又有對應和回護,從而把作者對幾個人生關鍵字的記憶與感受層層剝開,讀者能在吉光片羽一樣的文字中讀到那一代知識分子求學治學之不易,更能在深入的主題挖掘下感受到季先生對生命透徹豁達之體味。

季羨林教授是中國著名東方學家、梵文學家,中國東方學的奠基人。季羨林教授從事東方學和印度學的研究逾半個多世紀,在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等學術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研究領域之廣、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響之深遠是極其突出的,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本書是目前為止,季先生唯一一本對人生與治學進行總結的圖文書。讓人得以通過閱讀季先生的文,管窺老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與力量。該書精選了季先生不同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照片近百幅,與文字相得益彰

作家獨白

現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終點了。我常常回憶九十多年的歷程,感慨萬端。我曾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真有那么一個造物主,更加恩於我,讓我下一輩子還轉生為人,我是不是還走今生走的這一條路?在我九十多年的生命歷程中,一波三折,好運與多舛相結合,坦途坎坷相混雜,幾度倒下,幾度爬起來,爬到今天這個地步,我可是真正參透了世態炎涼的玄機,嘗夠了世態炎涼的滋味。

媒體推薦

另一種回憶錄》是季羨林老先生的一本散文選集,但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散文選集,也許說得上這是作者與編輯的一次珠聯璧合,雖然文章都出自作者季羨林先生之手,但經過編輯獨具匠心的安排,我們就能夠以“另一種”方式傾聽季老回憶自己的人生歷程

《另一種回憶錄》展示了季老和諧文化的一生,我把它當成一部輝煌的交響樂來欣賞。據說,交響樂這個詞的源頭可以上溯到古希臘,它是由古希臘文的“和音”與“和諧”這兩個詞組合而成的。開創了音樂美學的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提出了“美在和諧”的經典論斷,我們欣賞交響樂又何曾不是獲得一次和諧之美的享受。從這

《另一種回憶錄》季羨林先生手跡
個角度看,《另一種回憶錄》確實具備交響樂的體例。編輯從季老過去所撰寫的關涉到回憶的文章中選取了不同的鏇律不同的節奏,將其分為四個部分,這就像是一部交響樂的四個樂章。第一部分“賦得永久的悔”是第一樂章,在熱烈鮮明的奏鳴曲式中呈現和發展著兩個主題,第一主題是季老所說的“眾德之首”:熱愛祖國、熱愛人類、熱愛生命、熱愛自然。在他對童年、對故鄉、對親人、對鄉親的回憶中,滲透著一種偉大的愛;而伴隨著愛的主題,悠悠地回應著第二主題: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之情。第二部分“遙遠的懷念”是第二樂章,它以抒情的慢板緩緩地將我們帶入到季老與老師、與同學、與朋友的交往之中。第三部分“大放光明”是第三樂章,這是一段如歌的行板,通過梵文、圖書、書齋以及貓等與季老一生最為密切的內容入手,聽季老如歌如訴地講述人生哲理。第四部分“學術人生”是第四樂章,它以奏鳴曲式的恢宏將第一部分呈現的兩大主題推向了高潮。季老將畢生精力用於學術研究,在學術研究中體現自己的生命價值,踐行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學術研究中塑造出讓世人景仰的道德楷模;雖然季老只是在平實地敘述自己的學術經歷,但我們已經感到了一種精神洗禮般的暢快。讀季老的文字,就像是聆聽優美的鏇律,但在整個敘述中,並沒有炫耀性的“華彩樂段”,這恰是季老最可貴的品格。季老的老朋友鍾敬文生前曾說:“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因為他真誠。”樸素,也許可以說是和諧的最高境界,季老無論是為文還是為人,都達到了和諧的最高境界,如同燦爛之極歸於平淡。

在謐靜的夜晚,在桔黃色的燈光下,閱讀季老的《另一種回憶錄》,我的耳邊卻仿佛鼓樂齊鳴,或許這也是一種“大音希聲”的表現方式吧。

作者簡介

《另一種回憶錄》《另一種回憶錄》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臨清康莊鎮。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曾被評為“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主要經歷:1930年,考人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1935年9月,根據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協定,清華招收赴德研究生,為期3年。1936年春,季羨林選擇了梵文。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獲得博士學位。1941年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曾師從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創建該系。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