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森林大屠殺》

《卡廷森林大屠殺》

《卡廷森林大屠殺》,是Andrzej Wajda導演,Pawel Malaszynski、Joachim Paul Assb?ck、Magdalena Cielecka主演的作品。於2007年時間上映。該片真實地再現了二戰中的真實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殺。前蘇聯1940年在卡廷森林中對波蘭戰俘軍官實施的大屠殺。

基本信息

簡介

《卡廷森林大屠殺》卡廷森林大屠殺
《卡廷森林大屠殺》是波蘭著名導演安達耶·瓦伊達的力作,該片真實地再現了二戰中的真實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殺。該片2007年上映後,引起較大的反響。同時也將人們引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有關前蘇聯1940年在卡廷森林中對波蘭戰俘軍官實施的大屠殺,安達耶·瓦伊達的父親就在那場災難中死去。安達耶·瓦伊達說:“我計畫將這部影片的重心轉到個人角度——等待父親歸來,不知道他是生是死,最後才意識到他永遠不會回來了。”

劇情

《卡廷森林大屠殺》《卡廷森林大屠殺》劇照
卡廷森林大屠殺》是波蘭的著名導演Andrzej Wajda的力作,又名《卡廷慘案》,講述了一代人的悲劇。影片通過在二戰初期四個波蘭家庭所經歷生離死別的故事,同時還展現了一大批波蘭士兵(他們同時也是父親、丈夫和兄弟)陷入在蘇聯軍隊的包圍之中,逐漸淪為史達林主義的犧牲品最終被殘忍地槍殺。影片也反映了波蘭當時處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的複雜局勢和地位。

影片由於題材的原因與政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尤其是在波蘭結束社會主義十八周年之際,這樣的影片似乎宣告著波蘭與紅色世界的徹底決裂。而這樣一部首次正面描寫此次悲劇事件電影的產生也展示的波蘭今日的民族覺醒與體制變革。

《卡廷森林大屠殺》《卡廷森林大屠殺》劇照
影片在直接描寫屠殺的同時還以四個與此有關聯的波蘭家庭為側面標尺,隨著戰爭和慘劇的發生這四個家庭的生活落入了深淵,全面的展示了人性黑暗與醜惡的一面。雖然影片是具有藝術性的劇情類電影,但影片對卡廷森林大屠殺赤裸裸的曝光和深刻的反省使得它如同紀錄片一樣具有著強大的真實感。

真實事件

故事來源於:二戰期間在卡廷森林發生的大屠殺事件

《卡廷森林大屠殺》《卡廷森林大屠殺》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7月,德軍占領了斯摩棱斯克。1943年春,德國作戰工兵師為修復斯摩棱斯克及其附近遭到炸毀的鐵路、公路以及其他工程,把強行招募來的羅、捷、匈、波、荷、法等國的勞工,驅趕到卡廷森林裡幹活。4月13日,幾名勞工在掘地的時候,挖到一座埋著許多軍官和士兵的大墳。德軍發現這些官兵身上的軍服既不是蘇軍制服,又不是德軍制服,便找來一些納粹官員著手調查,並聲稱:經德方組織的國際委員會驗屍確定,這些穿著波蘭軍服的官兵死於1940年春,是被蘇聯人殺害的。希特勒抓住卡廷森林事件大肆宣染。柏林電台一宣布,立刻震驚了世界,在反法西斯陣營內部,蘇、波、英三國的關係頓時蒙上一層陰影。 兩天之後,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說,這一暴行是德國人幹的,德國企圖嫁禍於人。4月16日,流亡倫敦的波蘭政府要求國際紅十字會前去實地調查,並要求蘇聯提出正式報告,說明流亡蘇聯的波蘭軍官的下落。波蘭政府聲明指出:我們對德國宣傳機器的謊言已習以為常,我們也知道它張揚此事所隱藏的目的。然而,鑒於德國人大量而詳盡地報導了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發現數以萬計的波蘭軍官屍體,又斷言這些軍官系蘇聯當局在1940年春殺害,我們認為有必要由權威的國際機構對這些“萬人冢”進行調查,並對所傳的事件進行核實。
4月21日,史達林通知邱吉爾羅斯福,他準備與西科爾斯基總理的波蘭流亡政府絕交,因為這個政權聽信法西斯的誹謗。邱吉爾和羅斯福呼籲史達林不要這樣,希望他維護盟國之間的團結,共同對敵。邱吉爾認為,即使波蘭政府愚蠢到聽信德國的指控,但盟國之間沒有時間爭吵,我們必須打敗希特勒。但是,4月25日,蘇聯還是宣布與波蘭政府斷交。
1943年10月初,蘇聯紅軍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蘇聯政府成立了“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槍殺被俘波蘭軍官事件確認和調查特別委員會”,針對德國1943年4月13日聲明,組織了一個“反調查”,邀請了西方記者數十人,由嚮導帶領對卡廷森林的大墓進行了一次參觀。此舉目的是要外國報刊相信,在那裡挖掘出來的波蘭人屍體是德國人在1941年夏末秋初槍殺後掩埋的,並不象德國人先前控告的那樣,是俄國人在1940年春天干的事。記者們被指點看了7座大墓,然後又看了蘇聯醫生正在進行的許多屍體解剖,醫生把一塊塊腦、肝、髒等放在餐碟里展示,並大聲說機體組織很新鮮,意思是說這些是兩年前的德國人所為而不是三年前的俄國人所為。美駐蘇大使哈里曼的女兒、戰時情報處工作人員凱思林是這個記者行列中的一員,她寫道:俄國人從波蘭死者的口袋裡掏出來的檔案中,發現一份日期是1941年夏的信件,這倒是個極好的證據,但是,也有許多不一致的地方,例如有些死者的口袋裡有1940年3月和4月的報紙和信件,包括一份4月11日的《訊息報》 ,這點點滴滴的證據正好與蘇聯論點相牴觸。西方記者不得對5個證人提出問題,許多證詞聽起來很流利,好像經過仔細排練似的。凱思林最後指出,總的來說,儘管有些漏洞,證據混亂和自相矛盾,俄國人的論點還是有說服力的。
1945-1946年,在紐倫堡審判德國戰犯時,爭論再起。只因雙方都拿不出強有力的證據,此案成為二戰以來懸而未決的謎。二戰後,西方有關著述較普遍地認為,此事是蘇聯人幹的,蘇聯則堅決否認。蘇聯史著對此始終諱莫如深,竭力閃避。
卡廷懸案的真相,一直是波蘭人民、議會和輿論界最為敏感、激動和關心的問題。在華沙的公共墓地上專設了“卡廷公墓”。每逢節假日,前往那裡憑弔的人絡繹不絕,香火不斷,鮮花堆積如山,其盛況超過了其它所有墓地。為了滿足波蘭人民的心愿,1987年4月,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國務委員主席雅魯澤爾斯基出訪蘇聯,和戈巴契夫會談,雙方簽署了《波蘇意識形態、科學和文化領域合作宣言》,決定解決兩國關係史上的“空白點”和“懸而未決的問題”。按照這個宣言精神而成立的兩國歷史學家聯合委員會決定對卡廷事件等進行全面的調查。7月11日-14日,戈巴契夫訪問波蘭,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中對查清波蘇歷史遺留下來的“空白點”問題時強調指出“應該加快調查速度,更深入地引用可靠來源的材料,調查兩國關係史的各個方面”。
波蘇史學家聯合委員會波方成員、波蘭研究二戰史的著名專家沃•科瓦爾斯基教授說,據了解,1943-1944年間,就這一暴行所進行的調查工作,一共公布過3個檔案:①由12國組成的國際法庭和刑事醫學專家小組的記錄報告;②德國情治單位受其外交部委託於1943年春在柏林公布的關於卡廷屠殺的文獻資料;③1944年1月24日,在莫斯科公布的關於波蘭被俘軍官被德國法西斯匪徒槍殺的專家委員會的聲明。此外,1945年以後,在國外公布過一些關於這一問題的證詞和回憶片斷等。沃•科瓦爾斯基教授指出,所有這些都缺乏波蘭方面的、全面的檔案。他說,經過多次尋找,終於在倫敦的英國外交部檔案館中找到了一份非常珍貴的檔案。它就是1943年6月波蘭紅十字會秘書長卡•斯卡爾仁斯基在波蘭紅十字會總部會議上的“秘密報告”。1945年6月,這個檔案僅有的一份列印件,由卡•斯卡爾仁斯基委託英國駐華沙大使館臨時代辦里•漢凱伊保存。這個檔案幾經周折於1946年春被存放在倫敦的外交部檔案館裡。1989年2月18日,波蘭《復活》報以《來自卡廷的報告--波蘭紅十字會的秘密報告》為題,將這份檔案首次公布於眾。
《波蘭紅十字會的秘密報告》指出,1943年4月14日,波蘭紅十字會應德國占領當局的請求,派出一個由4名技術委員,1名總部代表.即波蘭紅十字會秘書長卡•斯台爾仁斯基組成的5人調查團,前往蘇聯的德占區斯摩棱斯克調查波蘭軍官墳墓。4月15日,調查團到達斯摩棱斯克。當晚,德國當局提供了一份關於屠殺情況的報告,經過技術委員同當地居民進行幾周的調查,證實了這份報告中如下情節屬實:“當捷運路工人、農民說,從1940年3月初到4月下旬,每天有2-3輛裝滿被捕的波蘭軍官的車廂偷偷地運到格涅日多夫站來,他們被汽車運往鐵絲網圍繞的區域……”。其中一位還證實說:“每天都能聽到許多喊聲和槍聲。”4月16日上午9點鐘,調查團到達卡廷,這裡距離公路只有幾米遠。在墳墓之間林中的曠地上,放著被法醫檢驗過的波蘭軍官的屍體。斯卡爾仁斯基說,他仔細查看了所有的屍體,他們的傷口無例外地是用轉輪手槍子彈打的,子彈打進後腦勺從前額出來。很顯然,傷口是同一性質的,射擊的是同—個方向,所有的射擊都是用手槍.所有的軍官都是近距離站著被打死的,部分屍體被緊緊地背綁著手,這可能是他們進行過自衛和反抗。他們身著波軍軍服,佩戴著獎章、裝飾品、校級的標誌,褲子和鞋這些東西都尚完好。他還特別仔細地看了兩位將軍的屍體,他們被證實是斯莫拉文斯基將軍和博哈羅維奇將軍,這從他們的將軍級鑲條的標誌上可以看出。從大量的死者日記中,人們發現了大屠殺的受害者之一索爾斯基少校被殺之前的一份記錄,記錄就在索爾斯基少校的屍體旁邊,這份記錄的時間是1940年6月9日,記錄者說:“那天凌晨3時30分,一小分隊波蘭軍官被蘇軍從被關押的白俄羅斯的一個軍營科澤爾斯克帶到斯摩棱斯克,早晨5時前幾分鐘,我們被叫醒並被押上囚車,我們到了一個小樹林,看來那裡是一些別墅。在那裡,除了腰帶和鉛筆刀外,他們取走了我們的戒指和手錶,那時手錶的指針指向6時30分,他們會將我們怎么樣?……。”大約幾分鐘之後,索爾斯基少校即遭槍殺。從屠殺時起,在路兩旁所植的松樹生長的情況可以看出,屠殺是在1940年春天,植物學家也作出同樣的判斷。關於屍體的數目,斯卡爾仁斯基認為應為4000多人。4月17日,斯卡爾仁斯基回到華沙,技術委員繼續留在那裡,向紅十字會總部報告了卡廷之行。報告要點包括: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有大批已被發掘的波蘭軍官墳墓;從這些屍體傷在同一部位可以看出,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集體行刑;從屍體旁找到的紙張可以斷定,屠殺的時間是在1940年3—4月間,迄今為止,只能確定少部分被害者的姓名。波蘭紅十字會技術委員在卡廷森林自1943年4月15日工作到6月7日,法醫共檢驗了4243具屍體,其中23l具屍體被分別埋在6個大墓穴里,2位將軍被分別單獨埋著。每個墓地的面積為60×36即2160平方米。蘇聯史學家也作了努力。他們在發掘檔案資料過程中,只發現了一份真正提到“卡廷”二字的檔案,但那已是1941年6月10日,即在德軍進攻蘇聯前不久的事了。那份檔案要求把一批蘇聯籍政治犯由斯摩棱斯克押送到卡廷去,而不是波蘭人,據此還不能判斷什麼。蘇聯史學家根據一批當事人的回憶錄和有關證詞所提供的線索,發掘和整理出4類檔案資料:1、蘇方接受波軍官兵的總數及變化數(包括;遣散、蘇德交換、關押在其它集中營里有案可查者、失蹤數);2、清理有關集中營的蘇方命令及押送人數檔案;3、任務完成的總結報告;4、1940年5月以後有關集中營的關押人員更新情況。有了這些檔案,真相也就大白了。

劇照欣賞

《卡廷森林大屠殺》 清點
《卡廷森林大屠殺》 押赴刑場
《卡廷森林大屠殺》 押運途中
《卡廷森林大屠殺》 執行槍決
《卡廷森林大屠殺》 挖坑
《卡廷森林大屠殺》 掩埋

關於導演

《卡廷森林大屠殺》安傑耶·瓦依達
波蘭電影大師安傑耶·瓦依達是波蘭電影學派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善於創新、敢於提出尖銳的社會問題,一些作品被認為是反社會主義的反史達林的而褒貶不一。瓦伊達被認為是“波蘭電影的騎士”和“波蘭電影之王”。其作品被公認為是“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混合結晶,但又帶有超現實主義和唯美主義的色彩”,西方評論界把他的作品歸入“新浪潮”的範疇,認為它們是“波蘭學派”創作路線的發展。2000年,安傑伊·瓦依達獲得第72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2006年2月15日的第56屆柏林電影節上,80歲的瓦伊達捧起代表終身成就獎的小金熊。

安傑耶·瓦依達的主要作品有:《一代人》1955年、《下水道》(《地下水道》)1957年、《羅特納》1959年 、《 Samson》1961年 、《西伯利亞悲情小姐》(SiberianLadyMacbeth/《西伯利亞的麥克白夫人》)1961年、《灰燼與鑽石》1965年、《戰後的大地》1970年、《福地》( Land of Promise / The Promised Land)1975年 、《大理石人》1977年、《嚮導》( Dyrygent《售票員》)1979年、《威克的女孩〉1979年 、《鐵人》1981年、《復仇》2002年、《卡廷慘案》(《卡廷森林大屠殺》)2007年

盤點二戰相關電影

電影中的二戰數不勝數,愛情、戰爭、荒誕、紀實各種題材均有涉獵,本任務稍做盤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