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楊億]

《南朝》[楊億]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朝》是宋朝詩人楊億的作品之一。

作者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崑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諡文,人稱楊文公。

詩詞正文

五鼓端門漏滴稀,夜簽聲斷翠華飛。
繁星曉埭聞雞度,細雨春場射雉歸。
步試金蓮波濺襪,歌翻玉樹涕沾衣。
龍盤王氣終三百,猶得澄瀾對敞扉。

注釋

步試金蓮:《南史》卷五《齊本紀下·廢帝東昏侯紀》
又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塗壁皆以麝香,錦幔珠簾,窮極綺麗。
歌翻玉樹:《陳書》卷七《後主沈皇后傳》
後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游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選宮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數,令習而哥之,分部迭進,持以相樂。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賞析

《南朝》是詠史詩,西崑體的詠史詩多能借古諷今抨擊時政。
一、二句,第一聯寫南朝君主不日不夜行樂。三、四句寫南朝君主遊獵。五、六句寫君主沉迷於酒色。七、八句寫荒淫最後導致亡國。作者寫這首詩,是要勸告人們不要忘記荒淫亡國的史實,勸告君主不要重蹈覆轍走南朝的亡國之路。暗含有借古諷今之意。創作上精於用典;音節流轉,辭采華麗。
《南朝》為《西崑酬唱集》名篇,題目及寓意均依效晚唐李商隱同題詩。李商隱《南朝》詩云: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敵國軍營漂木柿,前朝神廟鎖煙煤。滿宮學士皆顏色,江令當年只費才。

楊億非常推崇唐代詩人李商隱,此詩雕潤密麗、音調鏗鏘。此詩將南朝的典故巧妙地組織在一起,工穩妥帖,鍛鍊無痕。中間二聯對仗精工,辭采華美。全詩音節鏗鏘,用意深密,藝術上很接近李商隱的同類詩歌,有整飾、典麗的詩風。

學海書樓國學講座張文粲簡評:詩題《南朝》,借詠史以諷今也。
詩融會南朝若干昏君故實,如「曉埭聞雞度」之齊武帝;「步試金蓮」之東昏侯;「歌翻玉樹」之陳後主。諸君皆以驕奢淫逸而誤國。時宋室陷於外族壓迫之下,朝廷以「歲幣」維持苟安局面,而真宗猶沈湎聲色,崇尚奢華,不思振興圖強。國運危殆,詩人憂亡,乃借詠史婉轉勸謀宋君,當記取南朝敗亡教訓,不可重蹈覆轍。諷刺之意,寓於言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