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快車》

《午夜快車》

《午夜快車》,美國電影,布拉德·戴維斯主演。講述了一個美國青年因攜帶毒品到土耳其被判囚,在獄中受盡不人道對待,在他即將出獄時又無理地改判終身監禁,因此決定逃獄。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午夜快車》《午夜快車》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1970年,來自美國長島中產階級家庭的青年希斯(BradDavis飾)與女友來到土耳其度假,臨行前希斯偷攜了兩公斤大麻,不料登機時暴露,並因藏匿毒品被捕。希斯在被押往監獄的路上逃脫失敗後又遭監獄官毒打,所幸他很快結識了兩位獄友:吉米(RandyQuaid飾)與艾力(NorbertWeisser飾),並開始逐漸熟悉土耳其監獄中如露天市場般混亂荒誕的生活環境。

雖經父親多方努力,但希斯仍不得不忍受四年刑期。四年後即將出獄時卻正逢美土交惡,希斯不巧被改判三十年,成為了外交的犧牲品。艾力這時又刑滿釋放,希斯的承受力面臨崩潰,最終決定加入到吉米的逃獄計畫中去……

影片簡介

英國導演艾倫.帕克(AlanParker)今年曾來華擔任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審,本片是他早年執導的一部血氣方剛之作,由當時仍擔任編劇的奧立佛.史東(OliverStone)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劇情描寫一個美國青年在土耳其旅遊時,因為藏有少量大麻而遭重判入獄,幾經折磨後從監獄逃生。不過,本片的重心不在逃獄的過程,而是藉主角海斯入獄的事件,反映土耳其獄政的落後和黑暗,以及嚴重抨擊土耳其政府利用監獄作為對美國政治報復手段的不當。導演採用單刀直入,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簡潔有力手法,營造出相當強烈的戲劇衝擊力。

導演介紹

在進入電影以前,阿倫作為倫敦的極富才華的廣告人之一受到關注。他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為廣告商Collet Dickinson Pearce(CDP)工作,並且開始導演電視廣告。與David Puttnam合夥後,離開CDP成為專職商業廣告導演,後來開始導演電影長片。他做過演員、導演、製片人和劇本作家,近幾十年來一直活躍在好萊塢和英國影壇。同時,他還是英國導演指導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

1978年出品的《午夜列車》是艾倫的成名作,講述了發生在一座土耳其監獄裡的震撼人心的故事。電影得到了批評界普遍好評,並為艾倫·帕克贏得了數個奧斯卡獎提名,包括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1988年,帕克憑藉電影《烈血暴潮》再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

在經歷了《射月》的失敗後,帕克執導了自己最具創意的作品《迷牆》,這部根據英國先鋒樂隊平克·佛羅伊德同名概念專輯改編的電影,大膽運用動畫特技,全片以樂隊的音樂貫穿始終而沒有對白,表現出強烈的反戰色彩。隨後的影片《鳥人》《密西西比在燃燒》都是票房和評論一片叫好。進入90年代後,帕克依然保持著自己旺盛的創作欲望,《承諾》、《窈窕淑女》、《安吉拉的灰燼》等作品都保持了一定的水準,而《埃維塔》則成為全球範圍內的票房大熱門。

帕克的電影,除《迷牆》外在手法上都比較傳統,但感情色彩十分濃郁,體現了帕克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反戰、種族歧視、文化衝突、人性等等是他電影主要涉獵的題材,從他的電影可以判斷出,帕克是個極具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的導演,他在影片中一直燃燒著自己的情感。帕克電影另一個顯著的特徵是對音樂的重視,《午夜快車》、《迷牆》、《承諾》《我要高飛》《埃維塔》等影片的音樂,都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2002年,帕克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並於2005年獲得桑德蘭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影片評價

《午夜快車》《午夜快車》

本片在題材上有點類似保羅·紐曼主演的《鐵窗喋血》與史蒂夫·麥奎因主演的《惡魔島》,不過,本片的重心不在逃獄的過程,而是借主角威廉·海斯因攜帶毒品出境而入獄的事件,反映現代土耳其獄政的落後和黑暗,抨擊土耳其政府利用監獄作為對美國進行政治報復的手段。奧利弗·斯通編寫的劇本採用單刀直入、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簡潔有力手法。主角演得十分深沉而細膩,既顯示他衝動暴烈的一面,但仍保留了天真而重感情的性格,把一個誤蹈法網、飽受折磨的青年演得甚為真實生動。片名是黑話,指“越獄”。

《午夜快車》(MidnightExpress)是一部美國老電影,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出品,於西元1978上映,去年又推出了30周年紀念版。這部電影充分表現了部分美國人面對世界的一個心態:美國人是最高貴的,其他人都是混蛋,美國公民似乎就是全世界最高等級的國民。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事件發生於西元1970年。美國青年比利和女友一起到土耳其旅遊,在離開土耳其返回美國的時候,比利企圖攜帶毒品登機出境,被土耳其警方在機場抓獲。比利一共攜帶了2公斤毒品,他不得不接受土耳其法律的審判。在案件審理之前,比利還試圖逃離羈押,結果被重新抓獲。本來應該罪加一等,但是,比利的父親從美國趕來,開始花錢營救他。

影片先營造了一個氛圍。在土耳其監獄裡,關押了不少西方人,大多是因為毒品,還有偷東西,還有強姦孩子,但是,影片給觀眾的印象是,土耳其的法律是一個混蛋法律,刑期都太重了。本來,這是其他國家的主權問題,但是,影片從這裡開始,就採用了美國的標準來評價別人。只要不符合美國標準,就是野蠻和混蛋。多年前一個美國青年在新加坡被判鞭刑的案例,柯林頓總統親自出面,干預新加坡的司法判決。在新加坡的那起案例中,美國總統親自干預司法判決,這種行為在美國國內是不允許的,但是,對於美國之外,美國的權力就可以這么乾,雙重標準非常明顯。

《午夜快車》中,這一雙重標準也得到體現。比利的父親來到土耳其,請了一個土耳其當地律師。該律師說,他要通過關係,找合適的法院、合適的法官來審理和判決本案。影片雖然在這個情節上吞吞吐吐,但是很顯然,比利的父親花錢,對土耳其的相關司法人員進行賄賂。美國經常批評其他國家司法腐敗,但是,為了一個美國人,他們投入到腐敗之中,加劇別國的司法腐敗,而不是接受其他國家法律的公正判決。其他國家的司法腐敗如果對美國不利,就是美國指責的對象;其他國家的司法腐敗如果對美國有利,就是可以接受的。在《午夜快車》這部根據真實事例改編的電影中,這一雙重標準非常清晰。然而,電影創作人員並不是批判美國人的雙重標準,而是覺得為了美國人,這種雙重標準是天經地義的。

那么,土耳其的司法腐敗會如何對待比利?會將比利的輕罪故意判成重罪嗎?影片以臉譜化的方式,表現了一個陰險消瘦的土耳其檢察官。醜化土耳其檢察官的原因,只是因為這個檢察官嚴格按照土耳其的法律規定,以走私毒品罪起訴比利。如果罪名成立,按照土耳其法律,比利將被判終身監禁。因此,秉公執法的檢察官並不存在故意加重比利罪行的行為。影片同樣以臉譜化手法,表現了一個胖乎乎的土耳其法官,他因為由律師私底下“溝通”的關係,而表現出對比利的“喜歡”,貪贓枉法只要對美國有利,美國並不反對。作為地方法院,這位“和善”的法官否決了陰險的檢察官指控的“走私毒品罪”,只認定比利“持有毒品罪”,因此,判定比利在土耳其監獄服刑4年。而事實上,電影創作者沒有把故事編造得圓滿,他們讓比利自己親口承認,他攜帶毒品登機,的確是為了到美國賣錢。也就是說,比利自己承認是走私毒品,但是,美國人助長土耳其的司法腐敗,非常樂意看到將比利的罪行減輕為“持有毒品”。

電影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土耳其判決比利“持有”2公斤毒品服刑4年,是太過嚴厲、太重的刑罰。這實際上涉及到一個國家的主權問題,美國並沒有資格指手畫腳。於是,“遵紀守法”的美國人以“寬宏大量”的姿態接受了土耳其的法律判決。雖然這一判決是利用司法腐敗、採取賄賂手段後輕判的結果,但是,影片用悲傷的音樂與眼淚大肆渲染,顯得美國人遭受了多大的委屈,讓人忘了比利犯下了走私毒品的罪行,反而像是一個值得同情的、無辜的受害者。 

在比利4年刑期快滿的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變化。檢察官不服法官的判決,向最高法院抗訴,堅持要按“走私毒品罪”判決比利。律師再次要求比利花錢賄賂。然而,賄賂並不成功,最高法院35名法官,有28人贊成將比利改判為“走私毒品罪”。從案件的具體細節上,檢察官的抗訴,以及最高法院的判決其實是正確的,並非司法腐敗,而是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土耳其的不受美國人賄賂影響的法制結果,大大惹惱了號稱依法治國的美國,大大惹怒了號稱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美國人。在最高法院判決下達的時候,比利在法庭上的最後陳述,說出了一番極為惡劣的長篇獨白。

比利認為自己的4年刑期已經足夠抵罪了,他義正詞嚴地指責土耳其的公訴人、法官,向土耳其的司法人員宣講寬容、公平、公正的含義,彷佛他根本不是一個毒品走私犯,而是上帝的化身。為了表現對土耳其司法人員不懂寬容、公正和公平的蔑視,比利一臉正氣地指責土耳其的司法人員都是雜種。土耳其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穆斯林不吃豬,於是,比利用最惡毒的方式,用“吃屎的豬”辱罵土耳其人。這個美國人大聲高呼恨法官、恨公訴人,恨土耳其這個國家,恨土耳其所有的人。這個美國人還宣布要操(fuck)法庭上土耳其人的母親和女兒,比利說她們都是豬,顯得自

己渴望與“豬”發生性關係是多么正義和解氣。“你們都是豬”!這是這個美國人對土耳其最暢快淋漓的辱罵。這部電影為了表現美國人在土耳其受到了莫須有的委屈,用藝術手法,讓比利以每一個穆斯林都絕對不能接受的方式,極為惡毒地辱罵了整個土耳其、整個穆斯林。電影導演讓法庭上的土耳其人一言不發,默默接受了比利的語言強暴和精神強暴。即便在美國也有藐視法庭罪。如果影片中的這個情節在土耳其法庭上真實發生,比利一定也會被加上一條罪行:藐視法庭。但是,因為美國人受了“委屈”,為了美國人的發泄,這部美國電影公然藐視所有美國之外的法律。確實,各國的不同文化習俗,使得各國對於各種犯罪行為的判定或量刑標準並不一致。美國可以對其他國家的法律標準不滿,但是,把這種不滿擴大成為對其他國家的民族仇恨、文化仇恨,實在太過分了。彷佛美國人走私毒品的犯罪行為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土耳其最高法院的35名法官以民主表決的方式,判決比利走私毒品罪名成立,比利將在土耳其服刑30年,這一沒有被美國賄賂左右的民主結果惹惱了一貫號稱民主的美國。比利開始策劃越獄,結果,因為同監的土耳其犯人“告密”,越獄沒有成功。如果按照正常的法律,越獄是嚴重的違法行為,舉報越獄行為絲毫不違反法律,但是,這一行為再次引激發了美國人的仇恨。比利在一次毆打中,咬斷了告密者的舌頭,其野獸般的狂暴,被電影創作者塑造成反抗黑暗的孤膽英雄。結果,比利沒有因為嚴重傷害他人而加刑,而是經過其他運作,被認定為精神病患。最終,比利又賄賂土耳其獄警,打死獄警,穿上獄警制服逃出了監獄,偷渡到希臘,西元1975年回到美國。成為一個英雄般的凱鏇,卻絲毫不提他犯下的殺人罪。一條土耳其人命,在美國人眼裡,能算什麼東西?

這部電影為了塑造美國人的光輝形象,在真實故事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虛構編造和人為取捨,其目的就是醜化土耳其人,美化美國人的“正義”和“英勇”。美國人掌握著比土耳其人更大的話語權,使得世界只聽到美國人的聲音。這就是美國人眼裡的美國人的價值。為了美國人,他們可以挑釁其他國家的法律,不管是否應該遵守別人的法律,不管是否應該拒絕他們一貫指責他人的司法腐敗;傷害了土耳其人,是因為土耳其人沒有讓美國人成功逃避法律應有的制裁;剝奪土耳其人的生命,是因為要使違法亂紀的美國人獲得自由。當這個美國人在美國獲得自由的時候,他所犯下的一系列罪行,在美國人看來,都不算什麼。別人所遭受的傷害、死亡、辱罵,都是活該。只有美國人代表正義,美國人最重要,美國人是世界上最高等的國民,……這就是這部電影向人們表達的觀念。

幕後花絮

《午夜快車》《午夜快車》

雖然電影是基於事實的基礎上,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編寫而來。在電影發行20年之後,比利·赫茲自己曾經公開表示,影片講述的實際上是他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監獄中發生的事情的誇大和捏造版本。

布拉德·戴維斯被推薦到這部電影中的時,他自己還是個吸毒的癮君子。

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在土耳其,真正拍攝場地是在馬爾他首都瓦萊塔的Fort St Elmo。

在開始的機場一段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長發黑衣男人快速從攝影機走開。這個人似乎就是導演艾倫·帕克當時的樣子。

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實際上完全是合成音樂作為配樂的電影。

穿幫鏡頭

事實錯誤:大部分對話都是土耳其語,實際上是在馬爾他。

時代錯誤:影片中幾個土耳其人戴著的土耳其氈帽,自從1925年Kamal Ataturk為試圖在國內推行“西方化”,禁止這種帽子以來,當時在土耳其還是十分少見的。

事實錯誤:穆斯林禱告被描述得不正確。穆斯林禱告有嚴格的步奏和規則,當人數超過兩個人時,其中還要有一個領導者。

時代錯誤:電影設定的時間背景是在1970年。當比利•赫茲走進機場的盥洗室洗臉時,在牆上有一張海報,是一張Bosphorus大橋的風景照,這座大橋建於1973年。

上映日期

《午夜快車》《午夜快車》

芬蘭Finland1978年9月1日

瑞典Sweden1978年9月5日

加拿大Canada1978年9月20日.....(TorontoFilmFestival)

美國USA1978年10月6日

美國USA1978年11月6日.....(NewYorkCity,NewYork)

澳大利亞Australia1978年12月7日

阿根廷Argentina1979年12月25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CasablancaFilmworks[美國]

發行公司:

ColumbiaFilmsS.A.[法國].....(1978)(France)(theatrical)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ColumbiaPictures[美國].....(1978)(France)(theatrical)

哥倫比亞三星ColumbiaTriStar[巴西].....(Brazil)(DVD) 

LK-TEL[阿根廷].....(Argentina)(video)

Warner-ColumbiaFilm[法國].....(1978)(France)(theatrical)

其它公司:

CasablancaRecords[美國].....soundtrackavailablefrom

LeeLightingLtd.[英國].....gripandlightingequipment

演員表

布拉德·戴維斯BradDavis.....BillyHayes

IreneMiracle.....Susan

BoHopkins.....Tex

PaoloBonacelli.....Rifki

PaulL.Smith.....Hamidou(asPaulSmith)

蘭迪·奎德RandyQuaid.....JimmyBooth

NorbertWeisser.....Erich

約翰·赫特JohnHurt.....Max

MikeKellin.....Mr.Hayes

FrancoDiogene.....Yesil

MichaelEnsign.....StanleyDaniels

Gigiballista.....ChiefJudgeKevorkMalikyan.....Prosecutor

PeterJeffrey.....Ahmet

JoeZammitCordina

YashawAdem.....(asYasharAdem)

RaadRawi

TonyBoyd.....Aslan

Zannino.....(asZanninosZanninou)

MichaelYannatos.....Translator

VicTablian

AhmedElShenawi.....Negdir

主演簡介

博·霍普金斯博·霍普金斯

博·霍普金斯

男,生於1942年2月2日,美國南加州Greenville

星座:水瓶座

作品年表
TheRoadHome (2003)
攤牌 (2003)
幽靈城市 (2002)
CowboyUp (2001)

ACrackintheFloor (2000)
嗜血狂魔 (1999)

布拉德·戴維斯布拉德·戴維斯

布拉德·戴維斯

男,生於1949年11月6日,美國佛羅里達州

逝世於1991年9月8日(美國加州)

星座:天蠍座

作品年表
世紀的哭泣 (1993)
幕後玩家 (1992)
無法言說的舉動 (1990)
刺殺希特勒計畫 (1990)
羅莎莉狂想曲 (1989)
移動的目標 (198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