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業》

《北京農業》

《北京農業》是北京市農業局主管的一本農林牧副漁等綜合性農業期刊,具有農業方面的生產性、實用性、技術性、知識性,立足華北,面向北方,憑藉首都的科技實力和豐富的情報信息資源,先人一招向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及農民提供最新技術和致富信息。內容新,信息量大,是一本優秀的農業類省級期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刊名:北京農業

北京農業北京農業

英文刊名:BeijingAgriculture 
主辦: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0-6966
CN:11-2222/S
郵發代號:2-87
創刊時間:1981年
期刊級別:省級期刊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裕民中路6號
郵編:100029歷史沿革

期刊簡介

《北京農業》創刊於1981年。《北京農業》雜誌在2007年經北京市新聞出版局批准,由月刊改為旬刊。分別為上旬刊(實用技術)、中旬刊(種業動態)、下旬刊(科技論文)。全年36期。《北京農業》具有強烈的生產性、實用性、技術性、知識性。本刊立足華北,憑藉首都的科技實力和豐富的情報信息資源,先人一招向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及農民提供最新技術和致富信息。內容新,信息量大,是《北京農業》的最大特點。

刊物特色

《北京農業》主要版塊欄目包括專家論壇、高效益栽培模式、蔬菜世界、花卉中草藥生產、食用菌園地、西甜瓜草莓世界、果樹大觀、畜牧水產、牧草種植、農業博覽等。

刊物定位

《北京農業*實用技術》《北京農業*實用技術》

《北京農業》緊緊圍繞北京市農委、北京市農業局的中心工作,圍繞“三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推廣農業先進技術、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傳遞農民致富信息、報導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新舉措、新模式和首都新農村建設的新典型、新經驗;為種子經營者提供決策參考、行業信息、產品供銷服務,為種業企業構建更寬闊的媒體平台;為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提供發表科研論文的園地。
《北京農業》主要讀者對象為基層農牧業技術推廣、植保、土肥、種子等部門和農業院校師生,農業生產、管理部門及農村種養戶。

辦刊宗旨

以首都各科研院所、農業大專院校、農業部等農業管理部門為依託,濃縮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和農業政策信息,為農業增產,農民致富服務。

發展成就

《北京農業》《北京農業》

今日的《北京農業》三刊並舉,平面刊物與電子刊物同步發行。採用與國際接軌的大16開本印刷,已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期刊。《北京農業》全年出版發行36期,發表各類文章1805篇,約416.3萬字。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均有訂閱,年發行近8萬份。另據最新統計,《北京農業》亞洲訪問量為191 897次,瀏覽數106 246次,下載頻次85 651次,發行機構用戶已達2 668個,分布10個國家和地區,個人讀者分布22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期刊。其中:美國國會圖書館、代頓LTS公司、法國國防部、拜耳生物科學、韓國國圖、日本國會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等都有收藏。

期刊收錄

《北京農業》為中國科技核心(遴選)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刊源期刊和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期刊。《北京農業》曾多次被評為全國農業科普優秀期刊、全國第三、四、五屆農業科普優秀期刊、華北地區十佳期刊和北京市優秀期刊、北京市優秀科技期刊,並深受廣大讀者的認可和好評。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編輯隊伍

社長兼主編:孫月
副主編:吳 建
實用技術責任編輯:李爽
種業動態責任編輯:孫慶亮、紀曉芬
科技論文責任編輯:白文軍、王幽璇
美編室:郝建纓、汪海清、王幽璇

社長致辭

《北京農業》《北京農業》

金犁筆耕已數載,繼往開來又一春。我們滿懷辛勤耕耘的豐收喜悅,邁著奔向新征程的豪邁步伐,走進了充滿企盼與憧憬的2008年。在辭舊迎新之際,我代表《北京農業》雜誌社全體工作人員向多年來給予我們支持和幫助的廣大讀者、農業傳謀界和企業界的朋友和工作在農業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北京農業》雜誌創刊已近30年,是農業界的老朋友,在全國擁有眾多忠實的讀者和作者。多年來我們堅持為農民服務、為基層服務、為農業科技工作者服務的辦刊方針,立足北京,面向全國。充分利用首都農業信息豐富、科技實力雄厚的資源優勢,緊跟中央對農村工作的戰略方針,緊密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密切關注農業發展動態,發表了大量的農業、農村、農民關注和需求的新知識、新技術。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貢獻著我們的力量。2007年,我們為了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滿足不同讀者的需要,充分利用期刊的資源,將月刊改為旬刊,以上旬刊為實用技術、中旬刊為種業動態、下旬刊為科技論文的形式,從不同層面為讀者提供農業信息平台和發表文章的平台,受到了讀者歡迎。同時,也得到了上級主管單位的支持和認可。第一批通過了新聞出版署對規範出版形式的審查。全年出版36期,發表各類文章1120篇,各類農業信息700餘篇,約330萬字。較好地完成了編輯出版工作任務。
2008年,充滿了企盼和憧憬,因為我們即將迎來奧運史上最引人注目、最讓中華民族自豪的一屆奧運會。當前,全市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正在為實現我們的百年夢想、實現我們對世界的承諾而努力奮鬥著。《北京農業》作為首都的一個小小的分子,雖然微小,但也同樣閃爍著激情。新的一年,我們將更加努力,不斷提高編輯素質和編輯能力,調整欄目,增加奧運農業、都市農業、科技農業文章比重。提高編校和印刷質量,提高服務意識,為三農服務、為都市型現代農業服務,為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貢獻我們的微薄之力。
命雞報春,萬象更新。我們會竭盡全力,以全新的風貌迎接未來。

開設欄目

都市農業專家論壇政策法規熱點聚焦高效模式蔬菜世界
畜牧水產寵物博覽農機廣角糧經作物農村能源他山之石
決策參考致富嚮導科技要聞簡明資訊花卉中草藥生產
食用菌園地果樹大觀農產品市場信息

期刊榮譽

1989年被北京市委宣傳部、市科委、市新聞出版局、市科協、市協協評為“1989年優秀期刊”
2001年被新聞出版署批准進入“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2006年被中國農學會、中國期刊協會農業期刊分會評為“節五屆全國農業期刊金犁獎科普類二等獎”

文章目錄

2013年30期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耕地變化及人地關係演進驅動力傅文杰,黃金火
富鐵酵母的研究進展謝善慈
塔里木河下游胡楊樣枝生長特徵分析劉海蘭,葉茂
更正聲明
DPPH法評價分析海南曼陀羅果葉抗氧化活性龔敏,王燕,張玉
蔬菜地膜覆蓋栽培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王桂學,徐慶梅,陳興英,王延波
壩上地區露地蘿蔔優質高效生產集成技術高華山,李鳳喜
黃桃實用生產技術王世艷
當今轉基因食品的問題董宏
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套用李艷,陳新兵
綠色食品(A級)水果苤藍生產技術王新娥
基於樣條插值方法的乾旱半乾旱區植被根系層土壤水分特性徐艷,軒留成,范迪,黃麗楠,周新臣
更正聲明
水稻高產群體質量栽培技術劉海英,劉志春,丁艷麗
河南省信陽有機肥資源利用現狀丁文俠
辣椒花葯培養污染控制技術高玉蓉,劉振國,蔡榮靖,桂敏,龍洪進
設施蔬菜高產增效的技術措施韓琳
農業生物教學中滲透農業技術毛小英
杏樹嫁接繁殖技術要點張亞雄
日光溫室無公害鮮棗栽培技術李翠雲
夏玉米新品種在天津南部地區品比試驗孫桂文
大棚蜜童無籽西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初探蘇方偉
不同施肥量對辣根產量的影響於艷紅,李景雲,程學良,許翠華
玉米新品種遼吉939的選育及栽培技術王永輝,閆風鶴,梁更芳,張曉利
更正聲明
貴州盤縣六盤水馬鈴薯綜合高產栽培技術彭燕文
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花椒栽培技術段小慶,丁滿艷
溫室內萵筍的高產育苗技術研究張文志
蠶病誘因及初期診斷張傑,畢武臣
四川省雙匯鎮山地玉米高產創建昝春林
玉米膜下滴灌種植技術王成
馬鈴薯晚疫病發病機理及防治研究呂景春,朴青松,王慶華,金春姬
河北省三河市春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劉艷平,馮建軍,田海英,孫建菊
玉竹的特性與栽培技巧劉勝軍
新形勢下農業種子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白鳳梅
馬鈴薯栽培技術劉雨賢
核桃種植技術的運用對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韓麗芝
甘蔗在雲南的種植品種及類型胡榮麗
瑪咖研究進展蘭玉倩,王玲,張之會
間作套種是提高核桃幼園效益的有效措施趙志斌
北方板栗栽培、嫁接及管理技術要點劉玉兵
京郊春大棚菠菜品種比較試驗李殿波,鄭禾,辛燕,李海東,鍾連全,連蔚然,曹芸運,郭仰東
甘肅省皋蘭乾旱區發展文冠果產業的研究彭小梅,王立
雲南省蒙姑鎮反季蔬菜的調查報告林吉慧
早春塑膠大棚西葫蘆栽培技術陳琳,馬秀玲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苗木栽植技術研究丁梅
巨豐葡萄庭院栽培技術楊子莉
核桃的病蟲害防治陳英娟
城市濱江公園空間景觀設計劉瑞瑜,楊佳佳
園林綠化廢棄物堆肥用作花卉栽培基質的效果觀察傅錦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楊永珍
新疆石河子市構建生態園林城市的研究張英,陳全文,王錄娟
園林病蟲害防治中存在問題及防治對策趙延福,牟玉傑
高職園林專業園林植物養護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王偉
園林景觀材料胡景誠
城市園林的社會效益王阿明
中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與方向李明鑫
傳統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景觀規劃設計中的運用發展張霞
反季節園林苗木栽植技術要點姚曉玉
植被在道路護坡工程中的作用王新梅,張殿芳
對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思考王斌
暖季型草坪晚秋插播黑麥草的實踐朱小娟
“美人指”葡萄品種特性與栽培技術紀強,何洪光
現代風景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王愛芬
人工牧草的種植、收穫與貯存謝義雄
黃土高原溝壑區山地果園生草覆蓋試驗朱鵬崗
層次分析法在綠洲混播草地評價中的套用劉春奇,鄭春繼,吳楠,馬銀蘭
足球場草坪的建植與養護朱鳳傑
沿海灘涂耐鹽苗木的栽植技術劉南平
城市森林培育的樹種選擇劉敏英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餘光銘
造林樹種選擇設計楊一輝,尹小剛,黃義松
林業生態建設存在問題與發展對策張紅
林冠下造林技術吳丹,張劍鋒
對做好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工作的思考王雨,王桂鳳
城市園林樹木種植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吳迪
廣西金秀縣森林生態公益林工程的實施與社會發展吳偉玲
循環經濟下的林業產業生態化傅利平
美國白蛾的生物學特性及綜合防治方法賈秋紅
落葉松種子小蜂生物學及檢驗除害方法孫曉波,孫洪偉
梢暝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王春宏
楊樹潰瘍病的綜合防治王麗
中華廣肩步甲生物學觀察初報楊光
不同聚乙烯袋包裝對三華李采後品質的影響旃長榮
基於苗木非浸染性病害的發病因素論述其防治措施張舒萍
影響內蒙古林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常玉蘭
防治和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對策及措施段洪軍
雲南省曲靖市國營海寨林場林下經濟發展聞春林,邢付吉
楊樹幼林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孫洪偉,孫曉波
利用森得保可濕性粉劑和1.2%菸鹼?苦參鹼乳油防治落葉松毛蟲劉然秀,朱敏,徐淑英,楊恩禮
提高公益林建設的質量策略潘玉娥
紫穗槐豆象生物學特性及檢驗除害方法徐明
現代林業營林的問題與舉措葛玉民
營林對林業工作的重要性李相來
吉林省通化縣國有林場的發展方向趙輝,于波,李晶
內蒙古同興鎮低效低產林項目陳振民,劉金有
國內外提高飛播造林成效的措施韓中華
天然林可持續經營探討張睿,張榮傑,黃麗亞
橡膠樹白粉病發生及其防治措施李榮,鄭俊萍
鐵皮石斛組培快繁技術謝明娟
宿生花卉的栽植與培育葛莉
巴戟天種植技術孫學洋,夏超
月季花及其組織培養朱小娟
宿根花卉在無錫園林中的配植運用顧麗雲
龜紋瓢蟲生物學特性及飼養技術李丹
硒肥施用對大豆光合作用的影響張倩
有機種植植保產品蟲害的防治孫雨賢
12%煙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可分散油懸浮劑防除玉米田雜草藥效試驗報告孫攀
抗黃斑病深色平菇品種篩選試驗決超,楊囡君,趙亞娟
黃瓜炭疽病與蔓枯病的診斷、區別與防治穆常青,張芸,謝愛婷
鋪膜對芹菜斑枯病的影響馬全偉,李鳳喜,尉文彬,李田,武亞明,劉晨
楊樹黃斑星天牛的防治方法王麗,陳英娟
氮肥前重後移的實驗總結張小梅,徐曉玲
氮肥用量不同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王敬洋
樟子松育苗技術畢惠生,劉月梅
不同BA和NAA濃度配比對藠頭芽分化和生長的影響許真
飼養方式對中衛山羊羯羊肉質化學成分的影響張振偉,石繪陸,徐小春,葉勇,賈弟林,閆宏
不同季節育成母牛產尿量及尿液中COD、N、P、Cu、Zn排放量的對比分析張振偉,龐偉英,周玉香,張巧娥,邢智華,魏蓉蓉,閆宏
常見蠶病及其防治技術馬志剛
農戶飼養母牛利國利民鍾燕
病害畜無害化處理和應東
加速畜牧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王成吉
運輸檢疫中牲豬口蹄疫的檢查張輝波,李勇
耕牛前胃馳緩的治療田文廣
豬流行性乙腦的發生和防治探討沈秀芳
哺乳母豬乳房炎的發生與防治探究劉中民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臨床特徵及預防劉紅艷
豬冠狀病毒性疫病的診斷與控制李振華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診治方法夏萬財
奶牛臨床型子宮內膜炎病原菌的分離鑑定及藥敏試驗鄭雪瑩,常迪,齊曉龍,姚學軍,倪和民
稻田生態養魚技術的相關思考祁少華
一次副高中心的強降水特徵及預報李恆宇,李鴻洲,莫濟鵬
自動站與人工站降水差異豆青芳
江西省高安市2012年5月12日大暴雨天氣過程分析宋堃
內蒙古包頭機場風對飛行的影響及地面大風的形勢分析與預報王勝利
青海省祁連縣托勒地區近50年降水變化特徵王軍,席慧,張毅嘉
廣東省德慶縣“天兔”颱風天氣過程分析王威
四川省2012年基礎業務升級後測報業務問題探討楊梅
2011年6月17-18日安徽省六安市暴雨綜合分析溫晶磊,徐煥
CAWS-600型自動氣象站風故障分析及數據處理方法李艷,岳景東,張子曰,李珊珊
貴州省農業與氣候分析姚登巨,黃少洋,秦辰榕
南京市江寧氣溫與降水的歷年變化汪笑,林偉,葉興榮,趙兵
廣東省深圳市機場一次大霧天氣過程分析和觀測經驗朱宏芹,於麗潔
湖南省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種植油菜的氣象條件楊正元,羅強,賀愛玲,劉濤
青海“8.25”和“9.20”罕見暴雨過程對比分析王敏,李生辰
地面氣象觀測人工站與自動站的記錄差異韓桂娥
福建省長泰縣2011年8月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李帝宏
夏季百葉箱與防輻射罩溫度測量偏差趙晨,王子靜,單自強
農業氣象災害評估現狀和發展趨勢李庭
陝北強對流天氣時地面測報工作要點楊艷梅
雲南小麥種植氣候的氣候劃分胡榮麗
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問題陳觀發,張俊芬,鄧永輝
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及其範式鄧永輝,陳觀發,張俊芬
通用機場選址氣象條件可行性分析鈕海全,李鳳琴,譚華,王忠蓮,張治業
如何做好新疆尼勒克縣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李金,張國棟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的二度創作武菲菲
氣象自動站數據的自動備份與快速恢復姚斌
基層氣象測報工作的幾點思考王國權
地面觀測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廖也苹
寧夏溫室大棚氣象要素變化特徵李鳳琴,官景得,譚華,趙兔祥,陳榮
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水稻插秧機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梁朝勇
農田作業拖拉機安全監管問題研究趙華成
拖拉機駕駛操作教練中的問題黃繼安
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對策建議翟潔茹
以西藏為立足點探索農機化及服務體系建設李順偉
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套用佟福生,姚洪濤,孫博
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水稻機插秧技術王紅,尹秋波,張海光
水稻插秧機械化現狀與對策尹秋波,王紅,白洪波
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效果張艷傑,鄭敏,白洪波
加強農機推廣工作促進農業機械業發展鄭敏,張艷傑,張興海
當前農業機械新技術的推廣陳軍
關於加強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李春宇
步行式插秧機分插機構的最佳化設計王阿軍
農機科技創新中的農機與農藝相結合問題趙麗影
“一站式合作社”農機推廣模式研究黃英
研製水晶粽子的新嘗試王小勇,李汴生,何劍飛
寧夏彭陽縣張崾峴水庫存在問題及除險加固工程的必要性黨彩霞
建設寧夏固原地區城鄉飲水安全連通工程的重大意義柴繼安
寧夏海原縣“十二五”水利規劃發展的目標與任務曹永智
關於對寧夏隆德縣生態移民遷出區實施生態修復的調研報告楊瑞
2003-2012年來南京凍土資料分析葉興榮,陳偉,陸華標,牛建生
旱作節水農業項目工作概述徐秋英
水利工程造價控制及管理措施的幾點體會汪孝容
吉林東遼鴜鷺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系統評價及發展建議潘兆軍,劉治東,徐海霞,周宏,朱春英,崔新宇,伍春艷
寧夏隆德縣防汛抗旱工程管理現狀及建議董效忠
寧夏原州區南城拐子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顧彩玲
寧夏原州區加快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的原則馬耀芳
寧夏彭陽縣茹河中型灌區骨幹工程在灌區中的地位及改造的作用馬志孝
寧夏原州區楊莊水庫存在的問題及除險加固牛象輝
寧夏固原市水資源利用現狀及治理水土流失取得的成效魏玉珍
寧夏原州區三營鎮甘溝高效節水示範園區蓄水池建設的必要性楊利軍
寧夏原州區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優勢及保障措施張小剛
水庫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付兆深
現代化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髮展新模式景雪峰
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項目彭陽受水區項目實施必要性海燕
青海省高效節水的現狀與發展季有誠
自動化滴灌系統在新疆農業灌溉中的套用前景馮榮亮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滲技術艾玉偉,孫苹苹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藺江華,王彥紅
水利工程項目渠道滑坡的原因與治理方法探討郝瑞玲
頭道溝乾渠運行管理初探尤洋
北方地區渠道防滲技術的新發展孫彥福,劉波
寧夏固原市彭陽縣茹河河道治理研討與對策王琥
摻和尾礦粉對混凝土抗滲性能影響研究單麗影
生物質水熱炭化技術的現狀及進展查湘義
可持續發展角度下談中國國土資源管理高佳娜
水土保持的可持續發展探究劉長全
已開發國家農業環境保護政策的特徵及啟示趙海濤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高玉梅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縣域生態經濟發展陳國慶,朱乾坤,張友直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表層土壤粒度分異特徵研究--以英蘇斷面為例塗文霞,葉茂,柯琳
東北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鞠偉
如何加快林業發展李成業
森林資源保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胖胤波,劉洋
遼寧省葫蘆島市龍灣月亮河生態景觀建設郭維國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踐與思考劉建華
欠發達地區農業創新問題與策略劉潔
政治溝通視角下“駐村工作組”扶貧模式--以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寨子村為例張艷青,徐田,王爽
陝西省安康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解決思路與對策李璐
貴州省遵義山區現代農業發展對策劉元士,李士敏
甘肅省秦州區基層水務管理體制的探討劉維軍
基於濟南市農業現代化水平提升的思考時奇文
合理施用肥料建設生態農業萬麗紅
重慶秀山縣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路徑研究楊文平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困境及對策思考楊小玉
黑龍江省合江林區現代農業發展戰略於暢,于振偉
生態觀光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張新祝
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及其改進措施胡寶泉
帶頭創建合作社聯手架起致富橋--記曲沃縣星海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李存玉邢建民,楊艷芳
我國糧食供求預測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對策張軍波
提升質量重品牌拓寬銷路富農民--記山西省曲沃縣龍汾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魏潔,楊麗
西部地區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方向楊學芬,白建波
甘肅省臨澤縣發展紅棗產業的問題和對策張英
長沙市農業推廣組織類型的研究--基於SWOT分析視角謝明
如何做好農業科研單位離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王艷蘭
現代農業與生態節水的技術創新韓有紅
地市農科院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石宇
農業先進技術如何做好推廣工作趙志宏
關於對河南省信陽百格能源有限公司秸稈氣化集中供氣調查報告劉軍
種子市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宋姝鋅
河北省棗強縣芍藥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模式徐田,祝佳興,王爽
陝南水果產業發展的綜合分析李大貴
農村勞動力外流對農村經濟的影響廖少蘭
蠶桑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的探討唐福厚
寧夏固原市推進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閆維存
農民負擔監督管理中新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白建波,楊學芬
廣西桂林市天湖風景區生態旅遊開發唐世斌,李瓊瑩,李婷,石豪
北京市山區新農村建設--以平谷區鎮羅營鎮張家台新村河谷休閒文化產業為例呂金寶
新農村建設中新技術研究朱陽生,陳雲梅,肖月華,龍露,肖子蕾
推進現代農業的幾點認識與思考胡林弟
發展電影產業加快轉變方式林團生
《帽兒山菊亞綱植物識別圖解》電子書的構建及套用張美萍,於立河,韓文革,闖壘,洪艷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