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曾經有那么一個童話:每個孩子生下來後第一次笑聲會變成一個精靈。第一個夢想會變成一顆星星。當人們說“我沒有夢想”時,啪!那個精靈就會死去,星星就會爆炸。從孩子到大人的路並不遠,但去了就再也回不來。
所有人都聽過這個故事,但大家都在長大的漫長旅途中漸漸遺忘了它。
有個女孩叫溫迪,也聽過這個故事。
她小時候作過一個夢,夢到一個住在星星上的男孩,帶她去了一個叫永無島的地方,度過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時光。
那個男孩永遠不會長大,永遠不會從夢裡走出來,但溫迪不一樣,在所有的冒險結束之後,她必須醒來,回到從前生活的世界。她在時間的列車上慢慢走遠了,有一天,她長成了一個平凡的大姑娘,在瑣碎而辛苦的生活中遺忘了故事,丟掉了夢。
她二十四歲這一年,生活步入低谷。在處處碰壁,事事失敗的時候,突然有三個人闖進她的生命,給她死水般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波瀾。
從此之後,她常常得到意外的驚喜,不可思議的禮物一件又一件被送到面前。
溫迪驚訝、喜悅,也有很多迷惑,但唯獨沒有想到在這些迷人的禮物之下,等著她的是一個怎樣的陰謀。
她不知道自己面對著什麼,也不知道自己選擇了什麼,只有一個問題久久盤鏇在腦中:
你是要路易威登、海濱別墅、瑪莎拉蒂或者僅僅想要一場夢?
劇社介紹
1978年,師大文工團話劇組成立,後發展為浙師大話劇隊,即現在阿西劇社的前身。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正式命名為“阿西劇社”(A.C.)。阿西一詞取自日文“螺絲釘”,代表著團結、奉獻、自我發揮和享受過程的精神。同時A.C.又是ACTION的縮寫,行動才是最好的語言。秉承“享受過程”的宗旨以行動證明自我。經過多年的發展,阿西劇社已經成長為集編、導、演於一體,體系比較完善的劇社。
風雨走過33年,阿西見證了師大社團歷史之發展。作為師大歷史最悠久的社團,阿西文化已然融入到師大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阿西始終立足校園,堅持原創,以傳播戲劇文化、提升大學生人文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豐富大學生校園生活為核心,開展劇本創作、戲劇導演、舞台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以創新的勇氣與追求,傳承著阿西的光榮與夢想、精神與文脈,書寫傳奇,成就精彩。
作為師大優秀的校級社團,阿西掛靠人文學院,有著深厚的製作班底,並且有著無所不包的慕才之風。作為師大精品社團,阿西劇社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為自我人生提供了一次磨練的機會。作為對話劇抱有拳拳之情的社團,阿西秉承中國話劇之傳統,並在基礎上不斷創新,力求為中國校園話劇做出一定的貢獻。
劇社成立以來,成員累計1000餘人,客群達10萬餘人次。近三年來,演出達100餘場。它既是浙江師範大學的一個傳統文化品牌和育人載體,又是浙江省高校頗有影響力的學生社團,得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眾多媒體的關注與報導。
指導老師
常立,男,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的副教授,本科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和博士就讀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外國兒童文學、兒童影視、現當代文學。指導劇社多部話劇,包括《滄海月明》、《蘇菲的世界》、《等到戈多》、《再見,彼得潘》、《未完待續》、《純銅時代•唐吉訶德》等。
尹浩冰,男,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也是校園文化的指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他在學生時代就已多才多藝,是學校演講辯論和文藝表演的排頭兵。工作後,他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從舞台表演者變成了幕後指揮者、指導者。在他的指導下,劇社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編導簡介
編劇:李維肖
李維肖,女,浙江師範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對外漢語專業06級的學生,2006年10月進入阿西劇社。她參演過《紅色記憶》、《石頭剪刀布》的劇目演出。另外作為編劇的一員,她參與了許多劇本的編劇工作,包括《茶花女》、《活著》、《茶花女》、《我們很忙》、《滄海月明》、《安妮日記》、《活著》、《再見,彼得潘》。她的作品語言樸素、人物塑造活潑、故事情節緊湊,而且大多具有溫情中摻雜幽默的特點。
導演:張宇航
張宇航,男,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8級學生,曾任阿西劇社副社長,現為阿西劇社總導演。自2008年10月進入劇社以來,參演過多部話劇,包括:2009年阿西劇社春季小劇場《眉睫天空》、2009年畢業匯演《活著》、2009迎新演出《滄海月明》、2010年畢業匯演《再見,彼得潘》,2010年迎新演出《未完待續》。並擔任2009年阿西劇社春季小劇場《蘇菲的世界》以及2010年阿西劇社迎新演出《未完待續》的導演。
工作人員
舞台調度—盧科利
場記—向瀟林
舞美設計—吳霜梅
燈光—宋西洋
音效—陳翔宇
攝像—蔡修翰
演員表:華煒、嚴舒文、向珊珊、王吟雪、張宇航、胡鑫豪、龐偉、高曉麗、陳濤、吳霜梅、蔡飛嫦、胡苗、蔡曉璐、朱倪葛、趙彬任
主創介紹
高曉麗,女,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9級學生,阿西劇社09級社員,現任阿西劇社社長。在本次演出中負責帶隊的任務。
盧科利,女,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9級學生,阿西劇社09級社員,現任阿西劇社學術副社長。在本劇中負責舞台監督的工作。
向瀟林,女,浙江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10級學生,阿西劇社10級社員。在本劇中負責場記的工作。
吳霜梅,女,浙江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廣告學專業09級學生,阿西劇社09級社員。在本劇中負責舞美道具。
宋西洋,男,浙江師範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08級學生,阿西劇社08級社員。在本劇中負責燈光的相關事宜。
陳翔宇,男,浙江師範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10級學生,阿西劇社10級社員。在本劇中負責音效的相關事宜。
蔡修翰,男,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8級學生,阿西劇社08級社員。在本劇中負責攝像的相關事宜。
主演介紹
華煒,男,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專業08級學生,2009年10月進入阿西劇社。曾多次參與話劇演出,包括2009年阿西劇社內部公演《可憐的菲伽》(飾演菲伽)、2010年春季小劇場《蘇菲的世界》(飾演克雷澤)、2010年畢業匯演《再見,彼得潘》(飾演彼得潘B角)、2010年赴寧波演出《滄海月明》(飾演班長)、2011年畢業匯演《純銅時代•唐吉訶德》(飾演小販)。在本次《再見,彼得潘》中飾演彼得潘。
嚴舒文,女,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9級學生,2009年10月進入阿西劇社,現任阿西劇社團支書。曾多次參與話劇排練,包括2009年阿西劇社內部公演《壓迫》(飾演女客)、2010年春季小劇場《蘇菲的世界》(擔任場記)、2010年畢業匯演《再見,彼得潘》(飾演孩子)、2010年阿西劇社迎新演出《未完待續》(飾演蔣小麗)、2011年春季小劇場《青春禁忌遊戲》(飾演葉蓮娜•歇爾蓋耶夫娜)。在本次《再見,彼得潘》中飾演大溫迪。
向珊珊,女,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社會工作專業09級學生,2009年10月進入阿西劇社,現任阿西劇社財政副社長。曾多次參與話劇排練,包括2009年阿西劇社內部公演《等待配角》(飾演依琳娜)、2010年赴寧波演出《滄海月明》(飾演小江月)、2010年阿西劇社迎新演出《未完待續》(擔任場記)、2011年畢業匯演《純銅時代•唐吉訶德》(飾演白軍閥)。本次在《再見,彼得潘》中飾演小溫迪。
王吟雪,女,浙江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廣告學專業09級學生,2009年10月進入阿西劇社。曾多次參與話劇排練,包括2009年阿西劇社內部公演《等待配角》(飾演副導演)、2010年赴寧波演出《滄海月明》(飾演龍套)、2010年畢業匯演《再見,彼得潘》(飾演孩子)、2010年阿西劇社迎新演出《未完待續》(飾演黑珍珠)、2011年春季小劇場《青春禁忌遊戲》(飾演拉拉)。本次在《再見,彼得潘》中飾演叮噹。
張宇航,男,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8級學生,曾任阿西劇社副社長,現為阿西劇社總導演。自2008年10月進入劇社以來,參演過多部話劇,包括:2009年阿西劇社春季小劇場《眉睫天空》(飾演路人甲)、2009年畢業匯演《活著》(飾演龍套)、2009迎新演出《滄海月明》(飾演死神)、2010年畢業匯演《再見,彼得潘》(飾演孩子),2010年迎新演出《未完待續》。本次在《再見,彼得潘》中飾演虎克。
胡鑫豪,男,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工學分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09級學生,2009年10月進入阿西劇社。現任阿西劇社常務副社長。曾多次參與話劇排練,包括2009年阿西劇社內部公演《夕陽》(飾演宋兒)、2010年赴杭州演出《滄海月明》(飾演龍套)、2010年阿西劇社迎新演出《未完待續》(飾演葉師傅)、2011年春季小劇場《青春禁忌遊戲》(飾演巴沙)。本次在《再見,彼得潘》中飾演斯密。
龐威,男,浙江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專業10級學生,2010年10月進入阿西劇社。入社以來參與多部話劇演出,包括2010年阿西劇社內部公演《鍍金》(飾演趙父)、2011年春季小劇場《青春禁忌遊戲》(飾演維佳)、2011年畢業匯演《純銅時代•唐吉訶德》(飾演水手並負責編舞)。本次在《再見,彼得潘》中飾演星際委員會的走狗—一隻失去星球的兔子紳士。
劇中角色
為了演繹時空交錯的紛繁劇情,劇中出現了30多個角色,主角個性鮮明,配角活靈活現。劇中小精靈“叮噹”的飾演者陶璐,將“叮噹”既想幫助彼得潘找到林溫迪,又不想招來“情敵”的矛盾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人性善惡的兩面也在掙扎中層層剝開。首次被角色“分裂”的陶璐大呼“過癮”,為了演好兩個“自己”,她下足了功夫,舉手投足間的一個眼神、一聲嘆息,也力求讓觀眾琢磨出不同的況味。“她一人分飾兩角,善良的自己與戴著面具的邪惡的自己隔空對話,那幾場戲很見功力。”外語學院的研究生小夏和其他觀眾一樣都被她精湛的演技折服了。
頭戴粉紅色兔耳朵帽子、身後還綴著毛茸茸尾巴的“宇宙拆遷辦”兔子紳士;擁有魔法,深愛著彼得潘的精靈小叮噹;手上戴著鐵鉤,說話時常冷笑幾聲的海盜船船長胡克;膽小痴愚,溜須拍馬,總抱著一隻玩具泰迪熊的胡克秘書斯密……其他演員誇張的造型,豐富的表情,滑稽的肢體語言,也贏得觀眾一次次的滿堂喝彩。
布景燈光
阿西人對場景的布置、燈光音樂的運用也是相當考究。幾個夢境和現實之間各種類型的“門”的設定,使得劇情自然切換。林溫迪在夢境中化身智慧與勇氣並存的白袍法師與宇宙黑暗勢力大戰三回合的一幕點燃了全場的激情,將氣氛推到最高潮。為烘托人物內心活動而不斷變幻的燈光,隨著劇情發展而加快加強的音樂,把觀眾緊張、喜悅、期待等複雜交織的情緒完全調動起來了。
精典對白
“你十歲的時候,我穿過窗戶,帶你去了永無島,那裡是世上最美麗的地方。我們在空中飛翔,在水中嬉戲,我們還曾擊敗了邪惡的胡克船長,可是現在你卻看不到它了,因為你離它越來越遠了。有多遠?從小孩到大人那么遠”;
“只有大人才需要童話,他們是最弱小的,連承認自己想要一個童話都沒勇氣”;
“每當人們與過去分離,心就會分裂一次,一半是喜悅,一半是悲傷,一半是銘記,一半是遺忘”……這些是《再見,彼得潘》蘊含哲理的對白或旁白。
相關評價
“透過搞笑、搞怪、錯綜複雜的情節,這些對話中、旁白里暗含成長的眷戀,分明在訴說著畢業的憂傷!而每每咀嚼這樣的言語,我總會和很多同學一樣,淚流滿面。雖然又要送走一屆畢業生了,但真的讓人難言再見!”這是一位關注阿西十餘年的老師,看完《再見,彼得潘》後,在他的微博中寫下的一段話。
2006級畢業生楊豐和一大群好友相約來看《再見,彼得潘》,她說:“阿西陪伴著我們一路走來,從《滄海月明》、《活著》到《再見,彼得潘》,阿西的話劇成了我們大學生活的一部分,看阿西的畢業匯演也成了我們告別大學時光的必經的一個儀式了。今天的話劇探討成長與現實的話題,對於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或繼續求學深造的我們,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阿西劇社社長金星宇說,現在有一些人患有“彼得潘綜合症”,他們雖已成年,但在心靈上卻並沒成熟。他們總是逃避責任,逃避生活,拒絕長大。這個劇就是要告訴即將步入社會的畢業生,既要堅守夢想和純真,又要學會成長,告別幼稚與無知,擁有直面未來的勇氣。
幕後故事
阿西人對話劇夢想的執著和堅守恰好詮釋了《再見,彼得潘》的主題。70餘天的排練,起早摸黑,每天早晨7點到初陽湖邊練聲,晚上反覆排練到10點多才結束;一遍遍修改劇本,編導李維肖為了該劇的排演,甚至放棄了《人民日報》的實習編輯機會;最後一場演出,十幾位“老阿西”從全國各地趕來,在美國留學的上一屆社長郭松也千里迢迢趕來,在謝幕時向即將畢業的同學們送出真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