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連》[電視劇]

《兄弟連》[電視劇]
《兄弟連》[電視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兄弟連》是HBO至今耗資最昂貴的自製影集,這齣長10小時的10集電視劇“兄弟連”是根據作家史蒂芬安布洛斯(Stephen E Amborse)的暢銷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描寫第二次大戰期間,美軍101空降部隊506團”E連”的故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兄弟連》海報《兄弟連》海報

更多中文片名:
戰火兄弟連
諾曼第大空降
導演:
大衛·弗蘭科爾DavidFrankel....(2episodes,2001)
麥可·塞洛蒙MikaelSalomon....(2episodes,2001)
編劇:
ErikJendresen....(4episodes,2001)
BruceC.McKenna....(3episodes,2001)
格雷厄姆·約斯特GrahamYost....(2episodes,2001)
BruceC.McKenna....part8and
約翰·奧羅夫JohnOrloff....(2episodes,2001)
ErikJendresen....part10&
格雷厄姆·約斯特GrahamYost....(2episodes,2001)
約翰·奧羅夫JohnOrloff....(2episodes,2001)
StephenAmbrose....(2episodes,2001)
BruceC.McKenna....(3episodes,2001)
ErikJendresen....(4episodes,2001)
影片類型:
劇情/戰爭
集數:
1季10集
國家/地區:
美國/英國
對白語言:
英語/法語/德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級別:
Argentina:13/Germany:16/Norway:15/Sweden:15/UK:15/Brazil:14/Australia:MA/Germany:18/Belgium:KNT/Brazil:16/Netherlands:16/Singapore:M18/USA:TV-MA/NewZealand:R15
製作成本:
$125,000,000(estimated)
著作權所有:
HomeBoxOffice,aDivisionofTimeWarnerEntertainmentCompany,L.P.
攝影機:
Arriflex535B
攝製格式:
35mm(Kodak5289,5279and5274)
Video(HDTV)(interviewsegments)
洗印格式:
Video(HDTV)
Digital(TexasInstrumentsDLP1280x1024,1.5:1anamorphic)

演職員表

演職員表(分集)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原創音樂|攝影|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布景師|服裝設計|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Director:

大衛·弗蘭科爾DavidFrankel....(2episodes,2001)

麥可·塞洛蒙MikaelSalomon....(2episodes,2001)

編劇Writer:

格雷厄姆·約斯特GrahamYost....(2episodes,2001)

約翰·奧羅夫JohnOrloff....(2episodes,2001)StephenAmbrose....(2episodes,2001)BruceC.McKenna....(3episodes,2001)ErikJendresen....(4episodes,2001)ErikJendresen....(4episodes,2001)BruceC.McKenna....(3episodes,2001)

格雷厄姆·約斯特GrahamYost....(2episodes,2001)BruceC.McKenna....part8and

約翰·奧羅夫JohnOrloff....(2episodes,2001)ErikJendresen....part10&

演員Actor:

戴米恩·路易斯DamianLewis....Maj.RichardD.Winters(10episodes,2001)

朗·里維斯頓RonLivingston....Capt.LewisNixon(10episodes,2001)

施恩·泰勒ShaneTaylor....Cpl.EugeneRoe(10episodes,2001)MichaelSavva....EasyCompanyOfficer(Episode10)(unknownepisodes)

唐尼·沃爾伯格DonnieWahlberg....C.CarwoodLipton(10episodes,2001)

馬修·塞特爾MatthewSettle....Capt.RonaldSpeirs(6episodes,2001)

里克·沃登RickWarden....1stLt.HarryWelsh(8episodes,2001)

弗蘭克·約翰·休斯FrankJohnHughes....SSgt.William'WildBill'Guarnere(7episodes,2001)

斯科特·格瑞恩斯ScottGrimes....TSgt.Donaldmalarkey(10episodes,2001)

尼爾·麥克唐納NealMcDonough....1stLt.Lynn'Buck'Compton(8episodes,2001)

艾恩·貝利EionBailey....Pvt.DavidKenyonWebster(6episodes,2001)

詹姆斯·馬迪歐JamesMadio....Sgt.FrankPerconte(9episodes,2001)

柯克·埃斯沃多KirkAcevedo....SSgt.JosephToye(6episodes,2001)

麥可·庫立茲MichaelCudlitz....Sgt.Denver'Bull'Randleman(9episodes,2001)

小理察·斯貝特RichardSpeightJr.....Sgt.Warren'Skip'Muck(7episodes,2001)

德克斯特·弗萊徹DexterFletcher....SSgt.JohnMartin(8episodes,2001)

羅斯·麥克科爾RossMcCall....Cpl.JosephLiebgott(8episodes,2001)

大衛·休默DavidSchwimmer....HerbertM.Sobel(3episodes,2001)

馬克·沃倫MarcWarren....Pvt.Albertblithe(3episodes,2001)

彼德·楊波拉德·希爾斯PeterYoungbloodHills....SSgt.Darrel'shifty'Powers(10episodes,2001)

代爾·戴DaleDye....Col.RobertSink(7episodes,2001)

尼古拉斯·阿隆NicholasAaron....Pvt.Robert'Popeye'Wynn(9episodes,2001)

蒂姆·馬修斯TimMatthews....Cpl.AlexPenkala(7episodes,2001)

麥可·法斯賓德MichaelFassbender....Sgt.Burton'Pat'Christenson(7episodes,2001)

菲利普·巴蘭蒂尼PhilipBarantini....Sgt.Wayne'Skinny'Sisk(9episodes,2001)

湯姆·哈迪TomHardy....Pfc.JohnJanovec(2episodes,2001)

史蒂芬·格拉漢姆StephenGraham....MyronMikeRanney(2episodes,2001)

西蒙·佩吉SimonPegg....1stSgt.WilliamEvans(2episodes,2001)

彼特·奧梅拉PeterO'Meara....1stLt.NormanDike(3episodes,2001)

吉米·巴姆博JamieBamber....2ndLt.JackFoley(3episodes,2001)

克瑞恩·奧伯里恩KieranO'Brien....Pvt.AllenVest(3episodes,2001)

馬修·法博MatthewFaber....(unknownepisodes)

克里·詹森CoreyJohnson....MajorLouisKent(2episodes,2001)

安德魯·霍華德AndrewHoward....Capt.ClarenceHester(2episodes,2001)

湯姆·漢克斯TomHanks....Britishofficer(unknownepisodes)PeterMcCabe....Cpl.DonaldHoobler(6episodes,2001)RobinLaing....Pvt.Edward'Babe'Heffron(8episodes,2001)MatthewLeitch....SSgt.Floyd'Tab'Talbert(7episodes,2001)MarkHuberman....Pvt.Lester'Leo'Hashey(5episodes,2001)BenCaplan....Cpl.Walter'Smokey'Gordon(5episodes,2001)MarkLawrence....Cpl.WilliamDukeman(4episodes,2001)DouglasSpain....Pvt.AntonioGarcia(7episodes,2001)CraigHeaney....Pvt.RoyCobb(6episodes,2001)NolanHemmings....Sgt.Charles'Chuck'Grant(8episodes,2001)DougAllen....Sgt.AltonMore(8episodes,2001)BartRuspoli....Pvt.Edwardtipper(3episodes,2001)MattHickey....Pvt.PatrickO'Keefe(2episodes,2001)SimonSchatzberger....Pvt.JosephLesniewski(4episodes,2001)RockyMarshall....Cpl.Earl'OneLung'McLung(3episodes,2001)GeorgeCalil....Pvt.James'Moe'Alley(8episodes,2001)DavidNicolle....2ndLt.ThomasPeacock(4episodes,2001)PhilMcKee....Lt.Col.RobertL.Strayer(5episodes,2001)AdamJames....ClevelandO.Petty(4episodes,2001)ReneL.Moreno....Pvt.JosephRamirez(7episodes,2001)

傑森·奧瑪拉JasonO'Mara....1stLt.ThomasMeehan(2episodes,2001)DougCockle....FatherJohnMaloney(2episodes,2001)NigelHoyle....Pvt.LeoBoyle(2episodes,2001)AlexSabga....Cpl.Francis'Frank'Mellet(2episodes,2001)EzraGodden....Pvt.RobertvanKlinken(4episodes,2001)IainRobertson....Pvt.GeorgeSmith(2episodes,2001)IanVirgo....Soldier(unknownepisodes)StephenMilton....(unknownepisodes)LairdMacintosh....FCompanyTrooper(2episodes,2001)MarcosD'Cruze....JosephP.Domingus(2episodes,2001)JackGustav....Germansoldier(episode2)(unknownepisodes)PaulHornsby....Germansoldier(Episode4)(unknownepisodes)FreddieJoeFarnsworth....Medic(2episodes,2001)JonathanEdwardsYoung....Lt.JohnW.Kelley(1episode,2001)KieranO'Donnell....Germansoldier(episode2)(unknownepisodes)ChrisFinch....GermanSoldier(unknownepisodes)PaulSacks....EasyCompanyjeepdriver(unknownepisodes)JamesAlleyJr.....Himself(unknownepisodes)BrendanCarr....GermanSoldier(unknownepisodes)Lynn'Buck'Compton....Himself(unknownepisodes)BrandonFirla....Lt.Brewer(unknownepisodes)LesterHashey....Himself(unknownepisodes)MooseHeyliger....Himself(unknownepisodes)JoeLesniewski....Himself(unknownepisodes)BillMaynard....Himself(unknownepisodes)EarlMcClung....Himself(unknownepisodes)PaulRogers....Himself(unknownepisodes)J.B.Stokes....Himself(unknownepisodes)BuckTaylor....Himself(unknownepisodes)EdTipper....Himself(unknownepisodes)Robert'Popeye'Wynn....Himself(unknownepisodes)JamesEmbree....EasyCompanysergeant(unknownepisodes)BruceLawrence....Medic(unknownepisodes)DeanMitchell....AmericanSoldier(unknownepisodes)MarkOosterveen....Campprisoner(unknownepisodes)JohnPerkins....GermanSoldier(unknownepisodes)NormanCampbellRees....Germanprisoner(unknownepisodes)JohnAdams....Pvt.Andrews(2episodes,2001)ChrisGeere....GermanSoldier(unknownepisodes)JoannaGonet....ChoirGirl#12(unknownepisodes)PhilHayden....Corporal(unknownepisodes)BenLoyd-Holmes....PvtMacintosh(unknownepisodes)

羅根·馬歇爾-格林LoganMarshall-Green....CapturedGerman(unknownepisodes)TimWildgoose....Prisoner(unknownepisodes)RickGomez....Sgt.GeorgeLuz(9episodes,2001)

科林·漢克斯ColinHanks....2ndLieutenantHenryJones(2episodes,2001)

製作人Producedby:
加里·高茲曼GaryGoetzman....co-executiveproducer(2episodes,2001)

湯姆·漢克斯TomHanks....executiveproducer(2episodes,2001)

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executiveproducer(2episodes,2001)StephenAmbrose....co-executiveproducer(2episodes,2001)ErikBork....supervisingproducer(2episodes,2001)TerriDepaolo....associateproducer(2episodes,2001)BillyFox....co-producer(2episodes,2001)ErikJendresen....supervisingproducer(2episodes,2001)GeneKelly....co-executiveproducer/co-producer(10episodes,2001)MaryRichards....producer(2episodes,2001)IvanE.Schwarz....co-producer(2episodes,2001)TonyTo....co-executiveproducer(2episodes,2001)BruceEverett....co-producer(2episodes,2001)PeteDeStefano....producer:bonussegments(8episodes,2001)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麥可·凱曼MichaelKamen....(2episodes,2001)

攝影Cinematography:
JoelRansom....(2episodes,2001)RemiAdefarasin....(unknownepisodes)

剪輯FilmEditing:
OralNorrieOttey....(3episodes,2001)FrancesParker....(3episodes,2001)JohnRichards....(unknownepisodes)

選角導演Casting:
MegLiberman....(10episodes,2001)CamilleH.Patton....(10episodes,2001)GaryDavy....(8episodes,2001)SuzanneSmith....(8episodes,2001)AngelaTerry....(8episodes,2001)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
AnthonyPratt....(2episodes,2001)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KevinPhipps....(5episodes,2001)DonDossett....(2episodes,2001)AlanTomkins....(2episodes,2001)DesmondCrowe....(unknownepisodes)JonathanMcKinstry....(unknownepisodes)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
MalcolmStone....(10episodes,2001)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AnnaB.Sheppard....(10episodes,2001)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TamanaBleasdale....thirdassistantdirector(2episodes,2001)NathanHolmes....thirdassistantdirector(2episodes,2001)BenHowarth....secondassistantdirector(2episodes,2001)ChristopherNewman....firstassistantdirector(2episodes,2001)

艾力克斯·奧克雷AlexOakley....thirdassistantdirector(2episodes,2001)SueWood....crowdassistantdirector(2episodes,2001)SaraDesmond....secondassistantdirector(unknownepisodes)MickyFinch....firstassistantdirector:visualeffectsunit(unknownepisodes)RichardGoodwin....thirdassistantdirector(unknownepisodes)VickyMarks....thirdassistantdirector(unknownepisodes)AndrewMcEwan....assistantdirector(unknownepisodes)AndreasMeszaros....crowdassistantdirector(unknownepisodes)RichardWhelan....firstassistantdirector(unknownepisodes)

製作發行

隆納德.史畢爾隆納德.史畢爾

製作公司:
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BBC)[英國]
HomeBoxOffice(HBO)[美國]
夢工廠[美國]
Playtone[美國]
夢工廠電視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
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Argentina)(DVD)
華納兄弟公司[阿根廷](Argentina)
HomeBoxOffice(HBO)HomeVideo[美國](2003)(USA)(VHS)
WarnerHomeVídeo[巴西](Brazil)(DVD)
特技製作公司:
MillFilmsLtd.(I)[英國](visualeffects)
Cinesite(Europe)Ltd.[英國]
EntityFX[美國](visualeffects)
DarksideFXLtd.[美國]
其他公司:
LeeLightingLtd.[英國]lighting
CastingCollective[英國]extrascasting
SonyClassical[美國]soundtrackpublishedby
SonyMusicSoundtrax[美國]soundtrackpublishedby
SylviaWheelerFilmServices[英國]negativecutting
ARRIMedia[英國]camerarental
ImaginaryForces[美國]titledesign:maintitles
MotionControlCamerasLtd.[英國]visualeffects
LibermanPattonCasting[美國]casting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播出時間(細節)美國
USA2001年9月9日英國
UK2001年10月5日以色列
Israel2001年10月24日中國台灣
Taiwan2001年10月27日新加坡
Singapore2001年10月27日丹麥
Denmark2001年10月28日匈牙利
Hungary2001年12月1日冰島
Iceland2001年12月30日荷蘭
Netherlands2002年1月20日西班牙
Spain2002年3月4日土耳其
Turkey2002年3月14日巴西
Brazil2002年3月24日瑞士
Switzerland2002年4月11日......(Frenchspeakingregion)芬蘭
Finland2002年6月26日法國
France2002年7月22日日本
Japan2002年7月27日澳大利亞
Australia2002年9月2日德國
Germany2002年11月4日......(videopremiere)奧地利
Austria2002年11月4日......(videopremiere)阿根廷
Argentina2002年11月6日......(videopremiere)瑞典
Sweden2002年12月19日挪威
Norway2003年7月22日克羅埃西亞
Croatia2004年1月8日德國
Germany2005年3月25日

劇情介紹

《兄弟連》《兄弟連》

HBO至今耗資最昂貴的自製影集“兄弟連”,結合了當今好萊塢最頂尖的兩位電影工作者:湯姆漢 克與史蒂芬史匹柏,這部成本高達一億兩千萬美金的電視劇集。曾在“搶救雷恩大兵”合作過的湯姆漢克史蒂芬史匹柏將擔任此影集的監製。“搶救雷恩大兵”中被搭救的雷恩即是隸屬於E連。不同的是“搶救雷恩大兵”是虛構的故事,而拍攝規模上更龐大的“兄弟連”卻是真人的英雄事跡。

這齣長10小時的10集電視劇“兄弟連”是根據作家史蒂芬安布洛斯(Stephen E Amborse)的暢銷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描寫第二次大戰期間,美軍101空降部隊506團”E連”的故事。1942年,他們在美國喬治亞州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他們是英雄的連隊,他們成為歐洲戰場是最英勇的部隊之一。 這支精英步槍連在第二次大戰盟軍進攻法國北部的首日早晨(1944年6月6日)跳傘進入法國,不但參加了”突出部作戰”,還圍剿了希特勒位於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營。

拍攝背景

2002年12月11日,“二戰”時的一位美國老兵萊斯特·哈什伊悄然辭世——他曾是美國101空軍部隊506團“英雄連”——E連里最年輕的士兵。

《兄弟連》原型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直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刻,萊斯特都不曾忘懷作為盟軍在諾曼第登入先鋒中的一員的難忘經歷,還有和E連的戰友並肩作戰用血淚凝結的珍貴回憶。在諾曼第登入戰中,由於飛機受到襲擊,幾乎所有的傘兵都未能在預定地點著陸。隸屬於美軍101空降部隊506團“E連”的戰士們一邊尋找隊伍,一邊和敵人交鋒,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屢建奇功,直到他們攻克了希特勒的最後一座堡壘——位於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營。在戰鬥結束時,E連的陣亡人數是該連編制人數的1.5倍。在荷蘭,萊斯特第一個把關於E連的一切告訴了一個叫做史蒂芬·安布洛斯的老人,於是有了一本叫做《兄弟連》的書。

1998年,在高清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宣傳期間,一個參加過“二戰”的老兵親手向湯姆·漢克斯贈送了這本小說。讀完之後,深受感動的湯姆·漢克斯又把書轉贈給了斯蒂文·史匹柏,兩人一拍即合,遂決定將其拍成電視劇集。而這兩位曾在《拯救大兵瑞恩》合作過的影壇大腕兒此次都退居幕後,只擔任該影集的監製。StephenAmbrose,《BandofBrothers》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二戰史專家。他在書中即說到,寫這部書就是想要從細節反映戰爭的大局。極其忠實於原著的改編,使得《BandofBrothers》在整體風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歷史原貌。而這些都歸功於Ambrose對101空降師506團E連士兵們長期的採訪。

《BandofBrothers》明顯區別於《SavingPrivateRyan》等其他二戰影片的一點就是對德國和德國軍隊的態度。借片中“Professor”DavidWebster之口,向觀眾傳達著“德國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敵人,我們只不過恰好站在了敵對雙方”這樣的新歷史觀——同時我們看到了2004年德國領導人也被邀請參加諾曼第登入60周年紀念活動。所以這是美國等國重新審視二戰歷史的一個表現——誰說人家的電影不反映意識形態?只是手段比較高明罷了。

自從1998年湯姆·漢克斯與史蒂芬·史匹柏合作《拯救大兵瑞恩》之後,兩人便構思了這部以第二次大戰為內容的電視影集,去年在英國經過八個月密集的拍攝,其中動用了五百個有台詞的演員、一萬個臨時演員,由八個導演共同完成,號稱美國電視史上耗資最龐大的一個電視影集。湯姆·漢克斯與史蒂芬·史匹柏為該劇監製,其中湯姆·漢克斯執導了第五集,在第八集中他兒子科林·漢克斯成功的塑造了瓊斯少尉一角。

另類解讀

“兄弟連”的全稱是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506團2營E連。1942年的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兵被集合在塔可亞新兵訓練營。E連的第一個成員是連長赫伯特·索博中尉。E連與D連、F連和營指揮部所屬連構成506空降步兵團的第二營,營長是羅伯特·史泰爾少校,30歲。他們的團長辛克上校,1927年畢業於西點軍校。506團是一個試驗性質的部隊,是美軍第一個將步兵基本訓練和跳傘訓練結合在一起的空降步兵團。506團在塔可亞基地訓練過程中,最初有500名軍官,5300名新兵,到訓練結束,只剩下148名軍官和1800名士兵。E連滿編為軍官8人,士兵132人。分3個排和一個連指揮部。每排有3個12人的步兵班和一個6人的迫擊炮班。作為輕型步兵連隊的配置,每個步兵班配備一挺機關槍,每個迫擊炮班配備一門60毫米迫擊炮。
跳傘訓練分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體能訓練;第二階段:學習如何摺疊、綑紮降落傘,以及從離地4英尺模擬機艙和25英尺的塔上向下跳,學習控制降落傘;第三階段:從250英尺高的塔上向下跳,同時用風機在地面上吹風,學習在降落後如何控制和收傘;第四階段:從飛機上真實跳傘,跳傘時,跳傘者手必需要在飛機艙門的外沿。這樣,即使再小的推力,甚至一種被人向前推的感覺,都足以使跳傘者跳出機艙。E連所在的506團的合格率是94%(這一紀錄,美軍中至今無人能破)。

最後一次跳傘後,E連的每個人都得到了一份證書,證明他從即日起成為合格的傘兵。他可以別上空降兵獨一無二的徽章和標誌:一枚銀翼徽章,別在上衣左邊的口袋上;在上衣的左肩處和軍帽上也會加上標誌;並且有資格穿上空降兵靴,可以把褲腳塞進靴子裡。1943年6月,506團正式編入101空降師。
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美國傘兵標誌的佩戴原則。如圖所示:A是領口位置,這個位置如果是士兵和士官的話,上面就是兩個軍銜,而對於軍官來說(從尉官開始),右邊的領口是軍銜,左邊的領口是兵種章。B是袖章位置,即目前所屬的部隊徽章。C同樣是縫袖章的位置,是曾經服役過的部隊的徽章。D是左胸袋區,最靠近口袋的地方是綴有“U.S.ARMY”字樣的陸軍標誌胸條,胸條上面一般是資格證明章,如傘兵訓練章,再上同樣是資格證明章,如步兵訓練章。左胸口袋掩F位置上可以佩戴特殊的技能章。E是右胸袋區,姓名胸條(按照美軍習慣,只有姓氏沒有名),胸條上面的是標明身份的,比如降落傘整理員什麼的。
至於軍銜,《兄弟連》著重表現的是營、連、排三級的美國大兵,所以大多數軍官的軍銜是尉級,班指揮員大多是士官。少尉軍銜是一個金色的槓,中尉是銀色的,上尉是銀色的兩槓;溫特斯後來晉升了少校,戴上了金色楓葉軍銜;他的長官、團長辛克上校佩戴的是只鷹。圖示里有幾個軍銜的名稱是一樣的,但圖案不一樣,那只是代表著不同的工資待遇。兄弟連的工資標準是士兵每月50美元,士官、軍官每月100至150美元不等——懸殊還不是太大。
傘兵的裝備

1944年春天,第101空降師、第82空降師和第4步兵師組成了美軍第7軍團;第7軍團和第5軍團組成了美軍第一集團軍,艾克(艾森豪的暱稱)把它交給布萊德雷將軍指揮(看過電影《巴頓將軍》的人應該能記起他)。
那年的5月,101空降師進行了“D-日”彩排。E連坐C-47運輸機升空。傘兵的裝備出奇的多,上飛機後,機艙擠得滿滿的,誰也動不了。傘兵裝備包括:經過防化處理的跳傘服(這讓他們非常臃腫);襯衫的翻領處有一把小刀(預備當他們落到樹上時可以用來切斷背帶);褲子口袋裡有勺子、剃刀、襪子、清潔劑、手電筒、地圖、指南針、火柴;三天的K級口糧,裝在一個緊急口糧包里(4條朱古力、咖啡末、糖、兩包香菸);彈藥包括兩個殺傷性手榴彈、一個反坦克地雷、一個煙霧彈、一個gammon彈(用於攻擊坦克的2磅重的塑膠炸彈)。軍服外面套上背??.45口徑手槍(軍官和士官是標準配備,士兵自己搞,但大部分人都能搞到)、水壺、鏟子、急救包和刺刀。再外面就是降落傘的背袋,主傘在背後,備用傘在胸前。防毒面具綁在左腿上,彈簧刀綁在右腿上。胸前掛著野戰背包,包里放著備用的內衣褲、彈藥(有的人還要帶上TNT)。胸前備用傘下面斜放著拆開來的步槍或機槍或迫擊炮的一部分,以便空出兩隻手控制降落傘。所有這些的外面,還要穿上救生背心。最後,把鋼盔戴上。有的人還會多帶一把刀或是多帶彈藥,甚至還要多帶一挺機槍。就像電視裡表現的那樣,滿裝的士兵差不多每個人上機時都要別人幫忙推一把。

第一集:新兵訓練Currahee

1942年在美國喬治亞州,一群來自四面八方、南轅北轍的年輕人,自願受訓成為美軍最新的一個團----空降部隊,在索柏中尉(大衛史溫默飾演)嚴厲的領導下,他們從一介毫無經驗的平民百姓,變成了美軍最精英的特種部隊E連。當他們在接受訓練時,深受士兵們愛戴的年輕軍官溫特斯中尉(戴米恩路易斯飾演)和大家厭惡的索柏中尉之間,形成了緊張的對立狀態。

第二集:諾曼第登入日Day of Days

1944年6月6日是盟軍進攻法國的首日,數千名空降部隊的士兵乘坐飛機橫越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在強烈的炮火攻擊下,他們跳傘進入了法國,所有士兵都沒

《兄弟連》《兄弟連》

有降落到預定地點,而且在跳傘的過程中,有人失去了武器或補給品,於是溫特斯中尉集合起落單的士兵,出發尋找E連的其它弟兄。後來,溫特斯中尉受命領軍進攻德軍面向猶他海灘的一個炮火點,這次的任務圓滿成功,為灘頭的登入行動掃除了炮火威脅。但是負責擔任指揮的溫斯特中尉,卻失去了他的第一名弟兄。

第三集:卡靈頓Carentan

盟軍正式進攻二天后,'E連'受命攻下一個名叫卡瑞登(Carentan)的小鎮,這次戰役相當成功,不過卻喪失了數名兄弟,而且布利斯(馬克華倫飾演)等士兵們產生了對戰爭適應不良的現象。他們在諾曼第半島待了36天,經過數次激烈的戰役之後,E連返回英國。但是好日子並未持續多久,他們再度受命出征。

第四集:新兵支持Replacements

由於死傷人數慘重,於是一批受訓剛出爐的跳傘新兵加入了E連,正好趕上了一項名為'市場花園作戰'(Market-Garden)的軍事行動,大批士兵跳傘進入當時被德軍占領的荷蘭,在艾因胡文(Eindhoven)一地,他們並沒有碰上什麼阻力,但是來自鄰近小鎮的一支頂尖德國部隊,卻讓E連與一群英國的坦克部隊節節撤退,傷亡重大。盟軍原本打算經由荷蘭進攻德國,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爭的計畫,也因此失敗。

第五集:十字路口Crossroads

溫特斯中尉(戴米恩路易斯飾演)率領士兵們,在荷蘭的堤防上展開了一次危險任務,結果獲得了空前的勝利,他也因此被晉升為步兵營的執行官。雖然升了官,但是溫特斯大部份的工作都是行政事務,讓他很不滿意,他很擔心他所指揮的三個連,將要由誰來領導。E連在周末前往法國巴黎時,卻傳來軸心國在亞耳丁森林一帶展開猛烈攻擊同盟國防線的訊息,於是E連火速趕去堅守防線,但是他們的設備貧乏,不但要抵抗嚴寒的氣候,還有一場艱苦的壕溝戰在等待著他們。

第六集:突出部作戰Bastogne

在嚴寒的冬季中,饑寒交迫的E連於比利時巴斯東市(Bastogne)外的森林中孤軍奮戰,死守同盟軍的防線,僅有少量的補給品與彈藥抵達,但是禦寒的冬衣卻一件也沒有。醫務兵尤金羅(夏恩泰勒飾演)因為精疲力盡,幾乎面臨了崩潰的邊緣,還好他與一名比利時護士的友誼,讓他獲得不少的安慰。E連在戰壕中渡過了一個悲慘的聖誕節,德軍在此時要求他們投降,領軍的麥奧利夫準將(Gen.McAuliffe)只回答了一句話:“屁話”這兩個字成為二次大戰歷史中最著名的一句話!
《兄弟連》《兄弟連》

第七集:突圍The Breaking Point

E連在比利時的巴斯東市阻礙德軍之後,精疲力盡的他們,必須從敵軍手中攻下一個臨近的小鎮佛伊(Foy)。一場激烈的炮轟,造成多名弟兄袍澤的死傷,再加上指揮官迪克中尉(彼得歐麥拉飾演)的無能,讓溫特斯也束手無策。最後,E連雖攻下了佛伊鎮,但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第八集:巡邏隊The Patrol

E連來到了德國邊境阿爾薩斯地區的海格納鎮(Haguenau),他們受命派出一位斥候兵,渡河去捉敵軍當俘虜,剛從西點軍校畢業的瓊斯中尉(柯林漢克飾演,湯姆漢克之子),迫切想獲得真實的戰鬥經驗,於是自願接下了這個任務,任務雖然成功了,但是也犧牲了一名傘兵。此事促使溫特斯(戴米恩路易斯飾演)違反上級的命令。

第九集:決戰的理由Why We Fight

E連最後終於進入德國,而且不可思議的是,他們並沒有遇到很大的阻礙,經過這么長久的戰鬥後,他們終於有機會鬆一口氣了。一名斥候兵在鄰近的森林中,發現了一個被遺棄的納粹集中營,裡面還充滿了飽受折磨的俘虜。令人驚奇的是,當地居民竟否認這個集中營的存在。而就在此時,歐洲各地都紛紛傳來發現死亡集中營的訊息。溫特斯遂命令全鎮居民前往集中營清理屍體……

第十集:先鋒部隊Points

德國南方巴伐利亞省的貝希特斯加登鎮(Berchtesgarden),原本是納粹德軍最高首領們的大本營,E連進入此地,一舉殲滅了希特勒的山頂堡壘。此時,E連面臨了太平洋戰區迫切布署的情況,所有的士兵們開始比較自己的'得分',看看誰最有資格光榮返鄉。此時,日軍終於投降,結束了二次世界大戰。在這一集的最後,我們將會看到E連的倖存士兵返家後的生活。

幕後花絮

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繼《拯救大兵瑞恩》後再度合作,推出造價12億美元二戰故事電視連續劇。

素材來自史蒂芬·安布羅斯根據深入訪談、老兵家書及研究寫成的回憶錄。該劇被普遍認為是描寫二戰電視劇中的最優秀作品。

幕後製作

由史蒂芬-史匹柏與湯姆-漢克斯合作監製、號稱“世界上最昂貴的電視劇”《兄弟連》將於明(24)日晚10時45分在央視8套《海外劇場》播出。《兄弟連》中逼真戰鬥的血腥場面讓提前看過碟版的觀眾心有餘悸,不過這些規模宏大、血腥慘烈的場面多半都是通過電腦特技和道具“假打”而成。
道具庫像軍工廠

《兄弟連》的幕後製作規模可以與任何一部大片相媲美,在拍攝前,他們請專門的製造商按照二戰時美國大兵的裝備,進行實物還原。為了展現戰爭場面的真實,他們不惜成本製作了許多道具,包括500雙靴子、1200套軍裝,還有各種逼真的槍械,其中有赫赫有名MT-40、88式等,當然還免不了一些橡膠手槍和模型式的武器。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坦克模型,看了他們的製作,會完全相信自己到了一個真正的軍工廠,除了沒有戰鬥火力外,那些坦克和真正的坦克沒有什麼兩樣。

噴血器營造血腥

即使是演員所穿的破爛衣服也是暗藏玄機,裡面也藏有先進的“噴血器”,血腥場面的細節絕對逼真。還有就是影片中大量的“雪”和“樹”,人類運用自己偉大的想像力之後產生的能量是難以置信的,即便知道場景是假的,但幾乎找不出一絲破綻,那種技術已經不足用逼真來形容。《兄弟連》的民眾演員陣容之強大令所有的史詩電影相形見絀。片中有超過1萬名的民眾演員參與,超過500名有對白,增加了該劇的真實性。

大場面電腦製作

後期的電腦製作是在英國倫敦完成的。影片中筆直的公路上規模宏大的閱兵式,以及很多空降場面,除了幾個特寫鏡頭裡的人物是真實的以外,其他的全部都是電腦的傑作。影片中很多大氣的場景和宏大的戰爭畫面都是由昂貴的電腦特技完成的,在史匹柏看來,這一切都很值得。

原型

101空降師506團2營E連

影片賞析

電影
喜歡看戰爭片,一是宏大場面吸引人,二是其間那些充滿血性的人物形象。從小看國產戰爭片,看《萬水千山》、《南征北戰》、《大決戰》……長大一點看《platoon》、《SavingPrivateRyan》,但沒有什麼電影能跟《BandofBrothers》相比。毫無疑問,它是最棒的。

說它是電影,無愧於這個詞。八位頂尖導演,包括TomHanks本人,都有極其出彩的表現。動用的人力物力都是大製作電影一級的,在演員和細節方面也是精細到大片的級別,只是長度上比一般電影長了許多。所以它雖然參加艾美獎的評獎,但我認為它還是應該屬於電影的範疇,更何況全程都是膠片拍攝呢。

歷史
二戰和越戰是美國戰爭片的主要題材。越戰方面有OliverStone的三部曲和FrancisCoppola的《ApocalypseNow》,都是經典作品,甚至在坎城柏林電影節上都拿了大獎。二戰方面則傳作不多,Spielberg的《SavingPrivateRyan》差不多是唯一的大製作,當然,還有若干年前的《Tora,Tora,Tora》。《BandofBrothers》則是《SavingPrivateRyan》一片的延續,無怪國內某些媒體一直將它以“《拯救大兵瑞恩》電視劇版”的名頭宣傳。相同的視角和相似的導演風格,《BandofBrothers》在國內的宣傳一度借了《SavingPrivateRyan》的聲勢,但這兩者又是顯著不同的,主要體現在歷史觀上。

還是先說點戰爭片的問題。叫好又叫座的戰爭片總是把視角放得儘量低,從戰士的角度近距離地感受戰爭,體現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溫暖。這裡可以一直講到源自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問題,西方哲學世界觀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關注人——以此區別於同樣是主鏇律電影的國內絕大部分電影一味關注將領指揮官的所謂“大場面”。注意《SavingPrivateRyan》片中的馬歇爾只有不到兩分鐘的戲,此後最高階的軍官即是上尉TomHanks。而《BandofBrothers》中的最高軍官Sink上校也只是個小配角,主要的戲份都是些大兵們——還是觀念不同。歷史是誰創造的?大家都背過,我就不說了。

StephenAmbrose,《BandofBrothers》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二戰史專家。他在書中即說到,寫這部書就是想要從細節反映戰爭的大局。極其忠實於原著的改編,使得《BandofBrothers》在整體風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歷史原貌。而這些都歸功於Ambrose對101空降師506團E連士兵們長期的採訪。

《BandofBrothers》明顯區別於《SavingPrivateRyan》等其他二戰影片的一點就是對德國和德國軍隊的態度。借片中“Professor”DavidWebster之口,向觀眾傳達著“德國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敵人,我們只不過恰好站在了敵對雙方”這樣的新歷史觀——同時我們看到了2004年德國領導人也被邀請參加諾曼第登入60周年紀念活動。所以這是美國等國重新審視二戰歷史的一個表現——誰說人家的電影不反映意識形態?只是手段比較高明罷了。

改編
101空降師,“嘯鷹”部隊,美國的王牌部隊。也是“有光榮優秀革命傳統的部隊”。二戰的時候仍然是種族隔離制度,所以隊里沒有黑人(而非某位影評人說的那樣是故意設定)。這支部隊最富傳奇色彩的經歷就是在比利時Bastogne守衛的幾天,打贏了一場幾乎沒有勝率的戰役。同時,傘兵本身也是一個極富視覺衝擊力的題材:上百架飛機起航,茫茫夜空中俯瞰海面上萬艦齊發,荷蘭晴朗的天空下的神兵天降——只有這個兵種才有眼福。

E連里的骨幹是士官們,從列兵升上來的士官,還有倍受愛戴的Winters連長。自然,以前的連長Sobel上尉可以說是居功至偉,雖然他很令人討厭。《BandofBrothers》的原著是一本訪談性質的多人回憶錄。散文式的敘述從細節鋪陳出一個宏大的場面,人物則是從多角度的互相描述的言語中塑造的,整個結構無疑就是《水滸傳》的結構。而改編起來則頗費勁,因為稍有不慎則會使整個結構鬆散。但《BandofBrothers》的編導無疑是很成功的,除了第1、9集之外,各有一個敘述的中心人物,保證了故事的連貫和相對集中。又是《水滸傳》的結構。不知道是有意借鑑還是不謀而合,但這的確為多主要人物故事提供了一種成功的方法。

然後發現,第一集被Sobel上尉找碴的幾個人,恰恰是2-8集的敘述人物,這是看到第三遍才發現的,不由得會心一笑。

鏡頭及導演風格要素
每集開頭的老兵訪談呈現出一種獨白效果,大略揭示了這一集的主要內容。而央視為了使每集影片長度一致進行的剪輯實在是不成功,在此不提。而正是這50-65分鐘不等的影片才呈現出多樣而統一的導演風格:真實。一是細節真實,再就是情感真實。

細節方面就不多說了,許多相關報導已經十分翔實,本片在“還原歷史”的方面做的工作幾乎無可挑剔。而在情感方面的處理則涉及到對戰爭觀念的問題。《Platoon》中展示了士兵面對戰爭的恐懼,《ApocalypseNow》中則是探討戰爭對人的異化,而在《BandofBrothers》中有更充裕的時間任導演發揮,更好地“弘揚主鏇律”。士兵可以英勇,但他們從不渴望戰爭。他們知道國家的需要和自己的責任,但他們仍是渴望遠離硝煙。第十集,德國將軍投降時,說道:“你們都有權利享受平靜和幸福的生活”就是一例。而在影片中,導演處理主要抓的就是這種情緒。戰鬥時可以不怕死亡,不怕流血,而戰鬥過後卻體現出人最脆弱的一面。這次讓觀眾覺得,他們也是人,而並非臉譜化程式化的紙上英雄。

戰鬥場面多用手提攝影機,晃動的長跟拍,或是充滿張力的剪輯。增加速度感和緊張感。第五集尤其漂亮,加了顆粒感降了飽和度的畫面,加上手提攝像機的長鏡頭,再用剪輯與深夜裡Winters寫報告的段落形式強烈對比,戰鬥的慘烈和Winters的後怕寫得栩栩如生,而TomHanks作為導演也露了一把大師手筆。大段的不穩定鏡頭和粗礪的畫面的確是在挑戰觀眾的視覺,而他巧妙地結合進平穩的畫面加強對比,處理得舉重若輕。而Winters獨自衝過堤壩那一段鏡頭已堪稱經典:內心活動成功而準確地被外化,準確的攝法和鏡頭調度。第五集是整部影片中的一抹亮彩。

第七集,慘烈的Bastogne戰役之後,Lipton在教堂里清點人數。一面是唱詩班,一面是E連的弟兄們。聖詩中,Lipton默默回那些犧牲和受傷被送回後方的戰友。鏡頭緩緩滑動間,那些士兵逐漸隱去,留下空空的座位。最後教堂里剩下不到一半的人——帶給觀眾的震撼已不是幾具屍體和殘垣斷壁的那種效果一個級別的了。如果說第六集,Dr.Roe在戰線上左奔右走,看到戰友被炸得血肉橫飛,還有那個近似屠宰場的前線醫院——那是直接描寫。而這淡淡的一筆間接描寫,就把那些慘烈場面全部撫平,但留下的傷口卻是久而持續的。

第九集,《WhyWeFight?》給出了一個理由,觀眾需要的理由。因為我們尊重敵人,那么必須要一個戰鬥的理由:拯救這些猶太人。這又是主鏇律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開篇的那個長鏡頭,兩分四十秒,精心的排練和嚴謹的調度,展現了戰後德國的頹敗景象。提琴四重奏的貝多芬則給出了鏡頭的運動節奏,在揭示環境之後鏡頭找到E連的戰士,才開始切分鏡頭,進入故事。故事結束,提琴手關上琴盒——環形結構。有點《Schindler’slist》的意境。我記住了這個導演叫TonyTo。

第十集,德國將軍投降時那一段演講真的是經典之作。導演太聰明,讓Liebgott一邊翻譯,連字幕都不用打。但這段台詞確實經典至極,用德語的效果也極好,豐富的破擦子音呈現出雄壯的效果。這段絕對可以打滿分。而最後一段,棒球場上一群陽光大兵的場面,又顯出導演和編劇的精湛功力:Winterst幾句話就交代完了《BandofBrothers》原著上的最後一章“戰後生活”,這原在意料之中,但Winters就太辛苦了,鏡頭調度是他講到一個人時正好是這個人的一組升格鏡頭,由此他必須控制好語速——可以想見這段話他讀了多少遍。而最後卡得分毫不差,辛苦辛苦。高昂的聲音展示出對戰後和平生活的渴望和重新開始生活的希望,而鏡頭裡,奧地利的藍天白雲,陽光小伙,一聲脆響,棒球直衝雲霄。

但願戰爭就這樣,飛得遠遠的,不要再來

表演
《BandofBrothers》刻意沒有啟用TomHanks之類的大牌演員,不過入選演員的表演還都屬上乘。部分演員,如扮演Randleman的MichaelCudlitz和扮演Nixon的RonLivingston甚至在外貌上都與原型十分接近。Amy獎上,這群“士兵們”個個身著黑西裝,簇擁著監製Spielberg和老連長Winters本人,在《BandofBrothers》的主題音樂中踏上領獎台——那一刻真的很感動。
這個時代還是有英雄和英雄主義存在的。

最主要的演員,連長Winters由好萊塢演技派演員DamianLewis扮演,03年他在《Dreamcatcher》中有尚佳表現,一人分飾兩角,而且處理的非常準確。在《BandofBrothers》中演Winters,除了外形略有不足,其餘皆準確。營部高級參謀Nixon的扮演者RonLivingston一留上鬍子,簡直分不出他和照片上的Nixon,而且這個Winters的有點壞脾氣的酒鬼朋友被他發揮得很好,尤其第九集那段:“ShehatesthatDog!”極其精湛。鐵血連長Speirs則有些不夠力度,直到第十集,對德國腦科大夫和I連酗酒鬧事士兵兩場戲,才把他的性格充分展示出來。儘管之前槍殺德國戰俘一場已是很能說明問題,甚至套用了《羅生門》的結構,但Speirs這個人在第七集之前就如同消失了一般,這是不應該的——放到第十集,對整部片子來說還算不晚。

最喜歡的幾個演員反而不是大牌。DonnieWalghberg,扮演軍士長CarwoodLipton,老成持重,不知道為什麼第一眼就喜歡這個角色這個人物這個演員,呵呵。人物本身的魅力吧,正好是我喜歡的那種性格。RickGomez,扮演GeorgeLuz,無線電兵,最滑頭的一個,就他的節目多,淘氣得像自家的小兄弟,感覺特親切。EionBailey扮演Webster,哈佛大學文學系學生,作者的代言人——他隨時提醒自己作為一個觀察者,拒絕擔任任何官職,只作為普通一兵去觀察和體驗戰爭。而他往往以敏銳的眼光和精確的筆法展示著人文思考——中心思想往往在這裡點明。這是書里的Webster,最關鍵的人物。但影片中做了弱化,為了配合整部電影的風格,不可能總是讓這個哈佛小子在耳邊喋喋不休——所以片中評論者的角色更多地落在了Winters肩上。但EionBailey的表演還是很不錯,至少人長得比原型帥,呵呵。

音樂
MichaelKamen的大手筆。電影原聲CD中選了20首曲子,大部分比較經典,在我的廣播節目裡也經常用到。片頭很不錯,人聲的合唱烘托出了史詩效果,在艾美獎、金球獎的頒獎禮上再次聽到這首曲子都是帶來莫名的感動。後來軍訓完了做Flash宣傳片,用了這段配樂更是博來滿堂紅彩和兩個我認為是最褒獎的字:感動。

Kamen在這部片子裡動用了單主題加多情景的配樂模式,主題有三個變奏,在第一集機群起航那段,加上隆隆的螺鏇槳聲,顯得尤為壯闊。戰鬥場面則是常規套路,沒什麼可說的。但是幾個情景寫得尤其好:BoyEatsChoclcote,第四集《Replacements》,在荷蘭的夜裡,小男孩吃著朱古力,一句句鋼琴緩緩流過,真誠而寧靜。headscarf,第六集Roe醫生給“Babe”Heffron包紮傷口,找繃帶的時候只摸出已犧牲的女醫生Renee的藍色頭巾——那個跟他一樣曾經面對鮮血和死亡的姑娘,那段戰火里的短暫愛情的象徵——而他只猶豫了一下,就扯開頭巾給Babe包紮。還有“BuckinHospital”,Malarkey和Compton連失去好友,最後Buck終於垮掉被送回後方,Malarkey在冰天雪地里送他。一段極其悲涼的弦樂,把情緒烘托的極為準確。還有剛才提到的那段四重奏:最後一曲Austria,洋溢著喜悅和幸福,士兵們在奧地利的晴空和原野上享受著寧靜——曲子裡可以聽出陽光的味道啊。

相關評價

真實,是影迷的最多評價。
影迷小武認為,該劇更像一部紀實片。如搖移的長鏡頭拍攝靜止的大場面,用手提攝影機跟拍激烈的戰鬥場面,還有各種戰爭場面,如遭遇戰、突襲戰、據點戰、救援戰、街巷戰等,畫面音效逼真,“看起來非常過癮”。
小武在看了2002年金球獎頒獎典禮後,就一直對《兄弟連》望穿秋水。那次頒獎典禮上,全場的嘉賓都向出現在螢幕上的“二戰”老兵起立致意,“這也說明了片子的真實性”。讓小武遺憾的是,原版中每集都是從一位老兵的描述開始,與結尾的字幕相呼應,與每集的故事形成主體,但央視播出後,因為剪成了14集,反而削弱了這種整體感。
除了大氣的拍攝手法,1.2億美元的大製作也體現在微不足道的細節上。據介紹,湯姆·漢克斯在接受BBC記者採訪時就表示,製片人對真實性有很嚴格的要求,每個細節,編劇都向原著作者和在世的E連老兵再三求證。
《兄弟連》的觀眾以男性為主,這其中,軍事迷又占了大部分。正是這些精緻的細節,贏得了他們的一致叫好。他們津津樂道各種武器的型號、士兵的軍銜區別,像進行軍事知識競賽一樣。
場景上的真實,或許還有賴物質基礎。而《兄弟連》更多的喝彩聲,來自於片子對戰爭的殘酷和對人性的真實體現。
曾有人認為鏡頭過於血腥,但觀眾對此大多都表示接受。小武說:“那些血淋淋的場面,正說明了戰爭的殘酷。不血腥,難道溫情叫戰爭片?”

觀眾李明表示,我們都習慣了看國產片中戰士衝鋒、紅旗高揚或者英雄就義前的大特寫,但《兄弟連》卻用真實打動了觀眾,比如面對戰爭的恐懼、厭惡,甚至包括對敵人的欣賞。

美軍勝利攻占柏林時,趕出德軍,然後讓他們下跪,從後面對準腦殼開槍,新兵們看得目瞪口呆。這個“槍殺俘虜”的鏡頭,反映的正是戰爭對人性的扭曲。
“我們像在打橄欖球一樣,機械性地一碼一碼推進,我們只是棋子,戰爭的棋子。”出發的時候,士兵們沉默地等著棋子的命運,軍官也沒有激情澎湃的言辭,厭戰的情緒寫在每個人臉上。類似的人性描寫,還包括保留敵方將領的尊嚴等等。

李明說:“《兄弟連》沒有用英雄的手法來塑造人物,而是把每一個角色都當做真正的人來看待,最終成就了一批英雄。”

有評論認為,《兄弟連》的播出,凸現了國產軍事片模式化、教條化的軟肋。而近日,有媒體的娛樂版上也乘勢打出了“打造中國版《兄弟連》”的訊息。

主演介紹 

理察·迪克·溫特斯少校(Major.RichardDickWinters)年齡:26歲 出生地:美國賓州

戰後去向:他在戰後見到了路易斯·尼克森的父母,並成為其家族企業——尼克森化肥產品公司的人事經理,1948年結婚,婚後育有二子,韓戰期間被徵召回軍,在本土的一個軍事基地訓練軍官及突擊隊員,但他並未參加韓戰。他後來在賓夕法尼亞州買下一座農場,過著平靜而又安逸的生活。作者在對他的訪談過程中,溫特斯一直保持低調,作者稱其為溫和的男人。美國二戰傳奇部隊101空降師E連的靈魂人物、受人尊敬的長者、真人事跡被翻拍成為熱播美劇“兄弟連”的美國二戰英雄迪克·溫特斯於2011年1月2日逝世,享年92歲。

戴米恩·路易斯(DamianLewis)年齡:31歲出生地:英國倫敦

其他作品:多為英國舞台劇,包括莎劇《都是男人惹的禍》、《哈姆雷特》等,湯姆·漢克斯以及史蒂芬·史匹柏就是看了他在《哈姆雷特》里的出色表演才找他出演《兄弟連》。

新作:英國電視迷你劇集《TheForsyteSaga》,電影《Dreamcatcher》

羅納德·斯皮爾斯上尉(Captain.RonaldSpiers)年齡:24歲出生地:美國斯普林菲德

戰後去向:戰後留在了陸軍,並在韓戰中指揮一個步槍連。1958年回到德國,擔任柏林斯班多監獄的美方總管,該監獄關押著大批納粹戰犯。退役時為中校軍銜。

馬修·賽特(MatthewSettle)年齡:37歲出生地:美國北加州其他作品:電影《U-571》、《到底是誰搞的鬼》、《辣手美眉》新作:電影《丫丫姐妹會的神奇秘密》

電視作品:《gossipgirl》《bothers&sisters》第一季

巴克”康普頓中尉(Lt.Lynn“Buck”Compton) 年齡:22歲出生地:美國加州洛杉磯

尼爾·麥唐納(NealMcDonough)年齡:36歲出生地:英國倫敦,愛爾蘭裔其他作品:電影《戰鬥巡航

新作:因為史蒂芬·史匹柏對他在《兄弟連》中的演出印象太深刻,因而邀他在執導的電影《少數派報告》(MinorityReport)中飾演湯姆克魯斯的好友弗萊切這一角色。

路易斯·尼克森上尉(Lt.LewisNixon) 年齡:24歲出生地:美國新澤西普林斯頓

戰後去向:這位嗜酒如命,在整個大戰中一槍未放的參謀軍官,在戰後不是很得意,離了幾次婚,1956年娶了格麗絲後,從此一帆風順,繼承了父業過上了富有的生活,並與愛妻週遊世界歡度餘生,1995年去世。

朗·里文斯頓(RonLivingston)年齡:34歲出生地:美國愛荷華州

其他作品:電影《上班一條蟲

新作:今年秋季加入《兄弟連》《律師本色》飾演助理檢察官

“大牛”丹佛·藍德曼中士(SergeantDenver“Bull”Randleman)
年齡:24歲出生地:美國阿肯色州戰後去向:戰後在阿肯色州從事挖掘土方的工作, 

麥可·庫立茲(MichaelCudlitz)年齡:37歲出生地:美國其他作品:電影《大河戀》、《另類殺手》、《李小龍傳》、《王牌對王牌》新作:電影《WelcometotheNeighborhood》

卡伍德·利普頓少尉(Lt.C.CarwoodLipton)年齡:24歲出生地:美國維吉尼亞州

卡伍德利普頓 戰後去向:E連中有三位中士後來成為富人,利普頓就是其中的一位。戰後拿到工學學士學位後成為一家玻璃工業公司的主管,其掌管的分廠遍及全球,在北卡羅來那生活愜意。

唐尼·沃伯格(DonnieWahlerg)年齡:33歲出生地:美國麻州,大明星馬克·沃柏格的哥哥其他作品:80年代當紅少男團體《街頭頑童》的團員之一,電影作品有《贖金風暴》、《第六感》新作:電影《Bullfighter》、《Triggermen》

比爾·瓜奈若中士(SergeantWilliamWildBillGuarnere)年齡:21歲出生地:美國賓州費城
戰後去向:這位被戲稱為“淋病”在巴斯通炸掉了一條腿的傢伙。戰後也結婚生子,當過印刷工,推銷員,木匠。1967年當被確定為“百分比喪失勞動力”後,退休在家頤養天年。他有5個孩子,老大也參加傘兵並在越南服役。他是E連各類聚會的積極發起者。

兄弟連經典語錄

《兄弟連》《兄弟連》

Iremembermygrandsonaskedmetheotherday,hesaid:"Grandpa,wereyouaherointhegreatwar?""No,"Ireplied,"ButIservedinacompanyofheroes.

有一天我的小孫子問我“爺爺,你是大戰中的英雄嗎?我回答:不,但我與英雄們一同服役

HenrytheFifthwastalkingtohismen.Hesaid:Fromthisdaytotheendingoftheworld,weinitshallberemembered.WeluckyFew,webandofbrothers.

Forhewhotodayshedshisbloodwithmeshallbemybrother.

亨利五世對他的士兵們說:從今天到世界末日,我們永遠會被記得,我們幸運的少數,我們相依相系的兄弟。

誰今日與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兄弟。

相關書籍

《親歷兄弟連》

作者:【美】理察·溫特斯

本書不是一部虛構作品。書里講的都是二戰中的真人真事,是作者的部下和戰友的故事。直到現在,六十多年以後,他們仍跟依然健在的許多人保持著聯繫。回憶錄中包涵了士兵檔案,戰爭,成功的十條法則等精彩內容。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是一部虛構作品。書里講的都是二戰中的真人真事,是我的部下和戰友的故事。直到現在,六十多年以後,我仍跟依然健在的許多人保持著聯繫。史蒂芬·安布羅斯在他的書里把我們稱做“兄弟連”。

姊妹篇

《ThePacific》

由《兄弟連BandofBrothers》的湯姆·漢克斯、史蒂文·史匹柏與加里·高茲曼再次聯手打造新10小時史詩迷你劇《太平洋戰爭》。HBO電視台史詩戰爭題材迷你劇《太平洋戰爭ThePacific》發布了首批劇照,劇照中出現了主演JonSEDA、JamesBadgeDale、JoeMazzello和JacobPitts。《太平洋戰爭》總共10集,劇集的主角為三個美軍士兵RobertLeckie(JamesBadgeDale,24小時)、EugeneSledge(JoeMazzello,侏羅紀公園)和JohnBasilone(JonSeda,BadBoysII),與他們的戰友一起與日本人作戰。該劇的配樂大師為HansZimmer(珍珠港/黑鷹降落)。《太平洋戰爭ThePacific》預計將於2010年3月份播出。

部隊番號資料說明

101空降師的歷史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為了滿足不斷向歐洲派兵的需要,美軍於1918年7月23日正式組建了第101步兵師,但該師未及出征戰火已停。一戰結束後,第101步兵師退出現役,改為預備役部隊。二戰期間,美陸軍於1942年8月16日正式組建第101空降師,其人員裝備主要來自第82摩托化步兵師,威廉·李準將出任第101空降師的首任師長。1944年,第101空降師參加了著名的諾曼第登入,連續激戰33天,出色地完成了作戰任務,由此該師一舉成名。同年,該師又參加了奪占巴斯托涅的戰鬥,贏得了“優異部隊嘉獎令”。

戰後,第101空降師逐漸從降落傘機動向直升機機動轉變,並先後更名為“第101空中騎兵師”、“第101空中機動師”。1974年,該師正式更名為“第101空中突擊師”,實現了由降落傘機動作戰向直升機機動作戰的轉變。目前,第101空中突擊師編有3個空中突擊旅(各轄3個空中突擊營)、一個戰鬥航空旅(下轄3個空中突擊直升機營、3個攻擊直升機營、一個中程運輸直升機營、一個指揮航空營、一個空中騎兵中隊)、一個通信營、一個工兵營、一個防空炮兵營、一個軍事情報營、一個防化連、一個軍事警察連、師屬炮兵部隊(3個野戰炮兵營)、師支援司令部(3個前方支援營、一個主要支援營、一個別級航空維修營、一個空中救護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