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首錄版》

《似水流年首錄版》

《似水流年首錄版》,是歌手梅艷芳演唱的,已發行的音樂作品。

基本信息

似水流年

艷芳
曲:喜多郎詞:鄭國江
望著海一片
滿懷倦無淚也無言
望著天一片
只感到情懷亂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遠景不見
但仍向著前
誰在命里主宰我
每天掙扎人海裡面
心中感嘆似水流年
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永遠纏
浩瀚煙波里
我懷念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老歌陣地製作()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永遠纏
浩瀚煙波里
我懷念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永遠纏
浩瀚煙波里
我懷念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永遠纏
浩瀚煙波里
我懷念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永遠纏
浩瀚煙波里

梅艷芳

【明星檔案】
姓名:
日文名:アニタ ムイ(圖)《似水流年首錄版》
英文名:Anita Mui
別名:Karen Ho(何加男
星座:天秤座
生肖:兔
身高:169CM
體重:100磅
籍貫:廣西合浦
生日:1963年10月10日
祭日:2003年12月30日
宗教:佛教
最拿手的菜:煲牛展
希望去的地方:夏威夷、希臘、天堂
最喜歡自己身體哪部分:眼睛
最難忘的事情:與西城秀樹在日本舉行的“亞洲青年音樂會”中同台演出
家庭成員:母親,兄(梅啟明、梅德明),姐(梅愛芳,於2000年4月去逝)
喜愛的明星:西城秀樹、山口百惠、Lionel Richie
喜愛的顏色:黑、白、紫
喜愛的花:黃玫瑰
喜愛的國家:日本
喜愛的人:媽媽
習慣:左手拿Microphone,右手戴Watch 口頭禪:發雞瘟 and then 畢業學校:李炳中學
得獎記錄:
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88
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84
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7
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7
第3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 1998
◆7月18日,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參賽曲目:風的季節
⊕東京音樂節——第12屆東京音樂節亞洲特別大獎TBS大獎
⊕IFPI香港唱片年會新人獎
⊕第6屆十大中文金曲《赤的疑惑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 -- <赤的衝擊>,<赤的疑惑>及<交出我的心>
⊕十大勁歌金曲《赤的疑惑》 〈交出我的心〉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 -- <飛躍舞台>,<逝去的愛>,<似水流年>,<夢幻的擁抱>,<蔓珠莎華>及<紗籠女郎>
⊕第7屆十大中文金曲〈似水流年〉
⊕第七屆 (1984) 十大中文金曲 「最佳唱片封套」 -最佳唱片封套設計獎
飛躍舞台 (陳幼堅/劉培基)
⊕第四屆香港電影金象獎最佳女配角〈緣分〉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 -- <壞女孩>,<邁向新一天>及<孤身走我路>
⊕十大勁歌〈壞女孩〉
⊕十大勁歌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蔓珠沙華〉
⊕商台——最受歡迎女藝人獎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 -- <冰山大火>,<夢伴>,<將冰山劈開>,<愛將>,<妖女>及<緋聞中的女人> ⊕IFPI全年最高銷量獎——名稱〈壞女孩〉
⊕十大勁歌金曲〈將冰山劈開〉〈夢伴〉
⊕十大勁歌最受歡迎女歌手獎
⊕第9屆十大中文金曲〈愛將〉
⊕港台——十大最受歡迎人物獎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 -- <似火探戈>,<裝飾的眼淚>,<烈焰紅唇>及<放鬆>
⊕十大勁歌金曲——〈烈艷紅唇〉
⊕十大勁歌 ——最佳錄影帶演出獎〈似火探戈〉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
⊕第10屆十大中文金曲——烈焰紅唇
⊕商台——最受歡迎女藝人獎
⊕港台——十大最受歡迎人物
⊕1988年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 -- <不如不見>,<胭脂扣>,<傷心教堂>,<夢裡共醉>
⊕十大勁歌金曲——《Stand by me》《胭脂扣》
⊕十大勁歌金曲最佳錄影帶獎《夢裡共醉》
⊕十大勁歌最受歡迎女歌手
⊕第11屆十大中文金曲獎《Stand by me》
⊕韓國漢城奧運前奏音樂會紀念獎(以唯一一位亞洲女歌手被邀往韓國參加奧運前奏演出),與Janet Jackson同台演出
⊕第8屆香港電影金象獎 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第8屆香港電影金象最佳電影歌曲〈胭脂扣〉
⊕亞太區影展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香港藝術家年獎——歌唱家獎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 -- <淑女>,<黑夜的豹>,<夕陽之歌>,<夏日戀人>,<一舞傾情>,<愛我便說愛我吧>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
⊕12屆十大中文金曲——〈夕陽之歌〉〈淑女〉
⊕12屆十大中文金曲金獎〈夕陽之歌〉
⊕第12屆十大中文——IEPI大獎
⊕叱咤樂壇領獎禮女歌星金獎
⊕80年代十大最受歡迎演藝紅人大獎
⊕<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 -- <封面女郎>,<心仍是冷> (與倫永亮合唱)及<耶利亞>
⊕十大勁歌金曲〈心仍是冷〉
⊕韓國最受歡迎外國歌手大獎
⊕叱咤樂壇女歌手銀獎
⊕第14屆十大中文金曲——鑽石偶像大獎
⊕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何日〉
⊕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似是故人來〉
⊕十大最佳衣著人士獎
⊕加拿大多倫多定下每年的4月23日為“梅艷芳日”
⊕第一屆香港十大彩虹藝人
⊕歌曲專集〈是這樣的〉大碟發布會獲領發 巨型白金唱片大獎表揚所推唱片總銷量超越1000萬張
⊕第14屆香港電影金象獎最佳電影歌曲〈女人心〉
⊕新加坡音樂領獎典禮——舞台致尊大獎
⊕第17屆香港電影金象獎最佳女配角〈半生緣〉
⊕香港電台20載金曲十大最愛金曲——〈似水流年〉
⊕第21屆十大中文金曲獎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獲此榮譽最年輕的女歌手)
⊕明報第2屆演藝動力大獎——最突出電影女演員獎〈鍾無艷〉
⊕2002.2.19候選"金紫荊"-----"慌心假期"(最佳女主角)
⊕十大勁歌金曲——致敬大獎
⊕加洲市市長領發“傑出慈善藝人”榮譽
⊕奧克蘭市市長定於每年的6月23日 為“梅艷芳日”
⊕第4屆 CCTV-MTV音樂盛典——港台音樂特殊貢獻大獎
⊕2002mtv風尚亞洲女歌手獎(10.20)
⊕2002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男人四十〉
⊕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最受歡迎卡啦ok合唱獎〈相愛很難
⊕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25周年 銀禧大獎
⊕抗SARS(非典)傑出人士大獎
⊕2003演藝動力大獎———致敬大獎
⊕第4屆中國金唱片獎——“藝術成就大獎”
⊕2003年第23屆香港金像獎---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2003年中國百年影星獎
演唱會記錄:
梅艷芳在歌壇的21年裡的世界的巡迴演唱會+香港本地的演唱會共292場!在香港共舉辦過8次演唱會!!
---------------------------------
1985 梅 艷 芳 顯 光 華 演 唱 會,(出道不到3年便踏上紅館絕無第二人可以做到) 香港 (15 場)
1985-86 美 國, 加 拿 大 (6場)
1985-86 澳 洲 (4 場)
1985-86 歐 洲 ( 幾 場)
1985-86 新 加 坡 ( 7 場 )
1985-86 馬 來 西 亞 ( 7 場 )
1985-86 台 灣 ( 3 場 )
1987 新 加 坡 ( 4 場 )
1987 百 變 梅 艷 芳 再 展 光 華 演 唱 會 ( 28 場 )
1988 新 加 坡 ( 7 場 )
1988 年 3 月 5 日 , 百 變 梅 艷 芳 演 唱 會, 馬 來 西 亞 吉 隆 坡, ( 1 場 )
1988 年 澳 門 ( 3 場 )
1988 年 5 月 28 & 29 日, 百 變 梅 艷 芳 台 北 演 唱 會, 台 北 中 華 體 育 館 ( 2 場 )
1988 年 澳 洲 ( 3 場 )
1989 年 9 月 16 & 17 日, 梅 艷 芳 世 界 巡 回 演 唱 會, 馬 來 西 亞 吉 隆 坡 , 國 家 室 內 體 育 館 ( 2 場 )
1989 年 9 月 19 日, 梅 艷 芳 世 界 巡 回 演 唱 會, 馬 來 西 亞 檳 城 , 城 市 體 育 館 ( 1 場 )
1989 年 9 月 21 日, 梅 艷 芳 世 界 巡 回 演 唱 會, 馬 來 西 亞 怡 保 ( 霹 靂 州 ),霹 靂 足 球 場 ( 1 場 )
1989 年 9 月 23 日, 梅 艷 芳 世 界 巡 回 演 唱 會, 馬 來 西 亞 柔 佛 州 新 山,拉 慶 足 球 場 ( 1 場 )
1989 年 中 國 廣 州 天 河 體 育 館 ( 5 場 )
1989 年 歐 洲 ( 約 4 場 )
1989 年 美 國 大西 洋 城, 舊 金 山 ( 共 6 場 )
1989 年 加 拿 大 多 倫 多, 溫 哥華 ( 共 4 場 )
1990 年 台灣 sogo 親 蜜 愛 人 迷 你 演 唱 會 (1 場)
1990 年 百 變 梅 艷 芳 夏 日 耀 光 華 演 唱 會 (30 場)
1991 年 1 月 21,22 日, 中 國 廣 東 佛 山 市 ( 2 場 )
1991 年美 國 大 西 洋 城 , 西 雅 圖 , 屋 侖 ( 共 6 場 )
1991 年 加 拿 大 多 倫 多 ( 4 月 26 日 ), 溫 哥 華 ( 2 場 )
1991 年 6 月 1 日 法 國 巴 黎 天 頂 大 劇 場 ( 1 場 )
1991 年 6 月 梅 艷 芳 獻 上 真 我 音 樂 會, 香 港 大 專 會 堂 ( 1 場 )
1991 年 荷 蘭 ( 1 場 )
1991 年 英 國 倫 敦 ( 1 場 )
1991 年 德 國 法 蘭 克 福 ( 1 場 )
1991 年 6 月 6-8 日, 花 王 百 變 梅 艷 芳 告 別 演 唱 會, 台 灣 台 北 及 高 雄 ( 共 3 場 )
1991 年 澳 洲 ( 3 場 )
1991 年 7月 5 & 6 日, 梅 艷 芳 告 別 演 唱 會, 新 加 坡 國 家 室 內 體 育 館 ( 2 場 )
1991 年12 月, 梅 艷 芳 告 別 演 唱 會, (退出告別演唱會)香 港 ( 30 場 )
1993 年 加 拿 大 多 倫 多 (10月23日) (2場)
1993 年 美 國 拉 斯 維 加 斯 ( 1 場)
1994 年 澳 門 ( 3 場 )
1995 年 一 個 美 麗 的 回 響 演 唱 會,(復出演唱會) 香 港 (15 場 )
1995 年 中 國 廣 州 天 河 體 育 館 ( 5 場 )
1995 年 中 國 佛 山, 番 禺, 中 山 ( 共 7 場 )
1995 年 新 加 坡 ( 1 場 )
1995 年 8 月 25&26 真 心 愛 生 命 義 演 演 唱 會, 台 北 國 父 紀 念 館 ( 2 場)
1998 年 美 國 洛 杉 磯 ( 1 場 )
1998 年 美 國 大 西 洋 城 ( 2 場 )
1998 年 馬 來 西 亞 雲 頂 ( 2 場 )
1999 年 4 月 30-5 月 6 日 梅 艷 芳 演 唱 會 1999, 香 港 ( 7 場 )
1999 年 8月 20 & 22日, 1999 梅 艷 芳 世 界 巡 回 演 唱 會, 高 雄 市 立 中 山 體 育 場 / 台 中 市 立 體 育 館 ( 2 場 )
1999 年 9 月 9 -12 日, 梅 艷 芳 演 唱 會 1999延 續 篇, 香 港 ( 4 場 )
1999 年 12 月25 & 26 日, 聖 誕 梅 艷 芳 艷 舞 台 演 唱 會 1999 - Atlantic City USA ( 2 場 )
2000 年2 月 05 日, 梅 艷 芳 龍 2000 演 唱 會, 美 國 拉 斯 維 加 斯 ( 1 場 )
2000 年2 月 12 日, 梅 艷 芳 龍 2000演唱會, 美 國 Reno ( 1 場 )
2001 年12 月 09 日 Mui Music Show, 香 港 ( 1 場 )
2002 年 3 月 28 - 4 月 6 日, 梅 艷 芳 極 夢 幻 演 唱 會, 香 港 ( 10 場 )
2002 年 5 月17,18 日, 梅 艷 芳 極 夢 幻 演 唱 會, 馬 來 西 亞 / 雲 頂 ( 2 場 )
2002 年 6 月 11 日, 梅 艷 芳 極 夢 幻 演 唱會, 加 拿 大 ( 1 場 )
2002 年6 月16, 17 & 23 日, 梅 艷 芳 極 夢 幻 演 唱 會, 美 國 大 西 洋 城, 屋 侖 市 ( 共 3 場 )
2002 年 8 月 10 日, 梅 艷 芳 極 夢 幻 演 唱 會, 澳 洲 雪 梨 ( 1 場 )
2002 年 8 月 16 日, 梅 艷 芳 極 夢 幻 演 唱 會, 新 加 坡 ( 1 場 )
2002 年10 月 12 日, 芳 華 絕 代 2002 梅 艷 芳 上 海 演 唱 會, 中 國 上 海 ( 1 場 )
2003年11 月 6 日 - 11 月 11, 14 & 15 日, 梅 艷 芳 經 典 金 曲 演 唱 會 2003 ( 8 場 )
梅艷芳在這21年的舞台生涯里,創造了無數奇蹟,無數經典。她總喜歡在舞台上製造些別出心裁的東西,從形象的大膽到舞台設計的精湛,每次都會讓人有新鮮的感受,梅艷芳就是這么一個人,別人做不到的,她一定要做到,於是她創造了香港演藝史上無數的最高記錄。
首位女歌手創下147場記錄
到2003年為止,梅艷芳在香港紅勘體育館共開了147場演唱會,創下首位香港歌手在紅館開個人演唱最多之記錄。而僅次於阿梅在紅館開場之女歌手是前輩及阿梅偶像———徐小鳳。在男歌手方面,譚泳麟是全港歌手開場之冠。僅次於譚泳麟後的是已去世的哥哥張國榮。在80年代,他們三人謂稱“三足鼎立”,當時的開場記錄排名順序為譚泳麟、梅艷芳及張國榮,至2003梅艷芳已遠遠超出了兩位同級巨星的記錄, 創下香港歌手在紅館開個人演唱最多之記錄。
首位個唱創下15場佳績記錄
梅艷芳在1982年7月奪取第一屆新秀大賽冠軍後,出道短短3年多於1985年12月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並創下首位歌手以最短出道時間及首次開最多場次記錄。而譚泳麟1984年首次個唱連開6場,張國榮1985年開了10場。女歌手方面,緊接阿梅的佳績就是王菲,阿菲在出道6年後連開了18場演唱會。
最熱淚盈眶演唱會
梅艷芳在1991年舉行“梅艷芳告別舞台演唱會”共開了30場,場場爆滿。阿梅與歌迷在這次演唱會中都顯得難捨難離,場面非常感人。整個演唱會阿梅變出多個超激造型,表演意識更被當年的傳媒稱為大膽過火。要數最熱淚盈眶當然是在尾場。阿梅圈中好友均出席以表支持,而譚泳麟更在最後一刻趕回香港出現尾段演唱會中,台下歌迷也被安排到台上送鮮花禮物,以示支持。
個唱稱冠創下28場佳績
1987~1988年梅艷芳舉行“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連開28場,在當時以至現今的華語樂壇演唱會記錄來說,阿梅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傳媒更笑稱阿梅為“梅廿八”,當時阿梅更誠邀“歌神”許冠傑任其演唱會表演嘉賓。而同期的巨星中,還有譚泳麟在1987年開了17場“富士譚泳麟87演唱會”,而張國榮在1988年開了23場“百事巨星張國榮演唱會”。
最具概念演唱會
2002年“梅艷芳夢幻演唱會”帶給觀眾一個極夢幻演唱會,阿梅首次將舞台劇意念灌輸入演唱會中,令到整個演出仿如一個小型的歌舞劇,而下半部分就如般的演唱會模式,兩種口味混為一起,暫時在香港演唱會史上,均未有人作過這個方式之演出,而類似的是張學友《雪狼湖》舞台劇演唱會。但“雪狼狐”全屬舞台劇演繹,與阿梅半唱半演的方式可謂不大相同。
最具突破舞台設計
2002年“梅艷芳極夢幻演唱會”除帶給觀眾一個精彩的演唱會外,阿梅的舞台設計確實在演唱會史上瑞有新突破。至1987年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後,阿梅每次在舞台設計上都花了不少心思,幕後構思的工作人員應記一功。在極夢幻演唱會中,開創先河把紅館“山腰”的坐位,加建一個如輪船上層甲板般的舞台,阿梅就從船上的煙筒頂端坐著鐵勾下來作開場,之後再上演一幕立體密室表演,六個不同的主題從舞台底下逐一升上來,相信暫時在演唱會史上還未有歌手嘗試過。
真正的超百變演唱會
在1987年舉行“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中,梅艷芳以二十多個造演出,阿梅每一晚都穿上不同的舞台戰衣,天天不同日日新鮮,而每一件戰衣都是幾經挑選的精品!這個演唱會絕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百變演唱會。直到目前為止,亦未有歌手能打破阿梅這項記錄。
最大型百變公仔
夏日耀光華演唱會中,在其中一環,大會吹起4個以梅艷芳過往最突出形象為造型的大型充氣公仔,其造型分別為《壞女孩》、《妖女》、《烈焰紅唇》及《淑女》,在四個公仔中最近似阿梅的算是《壞女孩》及《淑女》,而每個公仔身高及體積都極為巨大,相信在演唱會史上梅姐這4個巨大的造型公仔,絕對又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
最高的表演高跟鞋
“99百變梅艷芳”演唱會中,阿梅再向難度挑戰,竟穿上6寸高跟鞋作表演。史上最強的表演女皇,克服那么高尖的鞋跟大唱大跳,試問還有誰能做到?梅艷芳舉行演唱會無數,經驗無比豐富,穿起這6寸高跟鞋又怎能難倒她。而在百變梅艷方演唱會延續篇,梅姐還繼續穿著這批高人一等的鞋演出。不知往後有沒有其他女歌手會向梅姐這對6寸高跟鞋挑戰?
患癌症歌手仍開個唱
今天仍在舉行中的“梅艷芳經典名曲演唱會”,是阿梅患了子宮頸癌後依然堅持舉辦的一連8場的大型個唱。雖然現場沒有以往梅艷芳演唱會的浩大聲勢,但卻更多了份感人氣氛。但最最重要的,還是這場個唱中阿梅表現出堅強抵抗病魔的態度,是以往歌手無法比擬的。

【明星簡介】

梅艷芳原籍廣西合浦,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旺角。其父早逝,全家五口僅靠母親經營破舊的“錦霞”歌劇院聊以維持生計。她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唱歌,3歲時便開始登台公開演唱。上學後,她在晚上常隨姐姐梅愛芳一起外出演唱掙錢用以維持家庭生活。由於姐妹倆歌喉不俗,曾贏得“歌壇神童”的美稱。1982年,梅艷芳獲得在娛樂圈嶄露頭角的機會,在香港無線電視台舉辦的第一屆歌唱新秀大賽上,她以一曲《風的季節》獲得冠軍。當時黃沾和顧嘉輝都是比賽的評判,在聽完的梅艷芳演唱之後都驚為天人,黃沾給了她滿分50分,而身為評判主席的顧嘉輝給他49分,冠軍自然是理所當然地落到她的手裡。1983年,她的音樂天賦再次得到認可,在東京音樂節上又獲得了一個亞洲特別獎。1985-1988年,梅艷芳連續被香港電視台評為“最受歡迎的女歌星”。
1986年初,她又進軍台灣歌壇,短短數日,歌曲盒帶銷量突破
千萬大觀。在形象設計師劉培基的幫助下,創出了自己獨特的舞台形象。
在1982年成為歌壇新秀之後,梅艷芳便開始涉足電影界,同年張國榮主演了楚原執導的《偶然》一片。在1984年,梅艷芳開始以演技征服觀眾,在與張國榮、張曼玉一起主演的《緣分》一片中,她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初涉影壇的她便嘗到了小小成功的滋味。但那時的梅艷芳還只能算是個有前途的影壇新人,並沒有很高的聲望,直到1987年她主演了《胭脂扣》才讓影壇人士真正認識到她的表演才華。影片中梅艷芳飾演石塘嘴名妓如花,她與張國榮飾演的富家公子十二少產生了真愛情,但不為男方家長接受,兩人相約吞食鴉片殉情,不料如花的陰魂來到五十年後才發覺十二少未死,而是在垂老之年落魄地當一個臨時演員。在報館上班的萬梓良與女友朱寶意從中幫助如花尋人,也因而反省了他們自己的愛情關係。這段悽美的東方人鬼情未了令她獲得了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二十四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96年,在許鞍華執導的根據張愛玲小說《十八春》改編的影片《半生緣》中,她和葛尤的搭配雖然因為戲份不足而不如吳倩蓮和黎明的搭配搶眼,但同樣有著不俗的演出。在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三屆香港金紫荊獎上,她都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獎。這時的梅艷芳與當年出道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戲路廣泛的她已經是一位難得百變影后。
說梅艷芳是百變影后,當然是指她的戲路廣泛。從文藝片到喜劇片,在到動作片和黑社會片,她都有不錯的演出。為她贏得過殊榮的那些影片就無須再提了。喜劇片中,與周星馳在1992年合作主演的《審死官》可以算做是其中的經典之作了;動作片中,與成龍主演的《醉拳Ⅱ》以及和張曼玉等人主演的《東方三俠》都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而黑社會片中與周潤發合作的《英雄本色Ⅲ:夕陽之歌》更是堪稱精品。在2001年的香港賀歲片《鍾無艷》中,她女扮男裝反串齊宣王一角又惹得觀眾捧腹大笑。而在她賴以提名金馬影后的《慌心假期》中,她有飾演了一個婚姻生活發生危機的中年婦女。一切的轉變在她的身上看來都是那么的不經意和不留痕跡,不停變化之中的梅艷芳成熟了。雖然有些影片裡你或許還是能感受到似乎角色有些稚嫩,但又怎么能把一個角色的好壞完全歸結到演員的身上呢?但是梅艷芳變化、創新的勇氣的確值得敬佩。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點50分,人品好,唱歌好,演戲好的香港演藝圈大姐大梅艷芳在香港養和醫院因為患子宮頸癌引起的肺功能失調而不幸病逝,終年40歲。去世時留下的最後一句萬般無奈話:“既是這樣,我便走了。”2004年1月12日11時至12時在香港殯儀館舉行了梅艷芳告別禮儀式。儀式的程式:1.鄭裕玲小姐,細說梅艷芳小姐生平;2.第14世紅寶冠法王夏瑪巴寧波車述學生梅艷芳;3.劉培基先生致悼念詞;4.倫永亮先生致悼念詞;5.關錦鵬先生致悼念詞;6.張敏儀女士致悼念詞;7.俠骨柔心梅艷芳小姐生平掠影;8.推出靈柩;9.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大師主持封棺說法儀式;10.出殯。
【初現光煌】
1982 年阿梅推出第一首歌曲「心債」,予人濃烈的滄桑感,差點令人忘記當時她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女孩子。初出道的阿梅雖然憑徐小鳳一曲成名,可是就給人「徐小鳳第二」的感覺,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要獨立發展有一番成就卻要加把勁。1983 年阿梅推出首張個人唱片「赤色梅艷芳」大受歡迎,唱片更獲得五白金的銷量佳績,歌曲亦首次入選年度十大,令人對她刮目相看。形像上亦有賴劉培基替阿梅設計形像,阿梅先能夠擺脫「徐小鳳第二」的名字,得到眾人認同繼續在歌壇發展。
【初現銀幕】
1984 年阿梅推出第二張唱片「飛躍舞台」,但不知什麼原因竟然唱片銷量只是一般,但「飛躍舞台」、「不信愛有罪」、「發電一千Volt 」等歌曲也流行一時,阿梅仍是當時新進歌手中最受注目的一個。同年阿梅接拍了第一部電視劇「香江花月夜」,「第一次演戲就演電視,會比較困難」阿梅講因為電視拍戲一shot 過,演員要一下子念熟一疊厚厚的台詞,對於演戲初哥會是很重的負擔。但拍「香江花月夜」得到名師指導,在演戲方面獲益良多。第一個星期她真的很擔心,一早就念熟劇本,曾江跟我有最多對手戲,亦最帶到我入戲,有時好驚,因為他的樣子很惡,但他叫我不要怕,集中精神望著他做戲,一路下來,知道他不是那麼惡的,自己輕鬆了,亦易入戲。曾江可以說在演戲方面幫到梅艷芳一把,加上電視台現場收音的訓練,使梅艷芳由一個完全不懂做戲的人,逐漸知道什麼叫電影,演戲。拍電影就變得容易得多。
【紅極一時】
1985 年阿梅推出第三張唱片「似水流年」,唱片封套以一身中性的打扮在當年來說是十分突破,穿上西裝及披著長長大褸的阿梅十分有型。當時吸引許多年青人模仿阿梅的中性打扮,此外「似水流年」一曲更成功為她吸納了一批較成熟的聽眾,令到一些本來不太喜歡阿梅的觀眾也漸漸地開始接受她。同年推出第四張唱片「壞女孩」其一身豪放不羈瀟灑佻脫的形像,阿梅「型而不壞」的壞女孩形像,深入人心且廣受歡迎,一時間少女們都以「梅艷芳髮型」為時尚潮流紛紛仿效。「壞女孩」一碟更創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八白金銷量紀錄,阿梅鏇即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線歌手,更首次奪得TVB 「十大勁歌」的最受歡迎女歌星大獎及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憑「緣份」獲最佳女配角。十二月,阿梅在紅館舉行了她的首個個人演唱會,更創下十五場的佳績,可見她的受歡迎程度一時無兩。
【閃耀舞台】
1986 年阿梅推出「妖女」、87 年推出「似火探戈」及「烈焰紅唇」,阿梅一直穩坐本地樂壇天之驕女的寶座。1987 年阿梅又勇闖另一個高峰,阿梅推出的「烈焰紅唇」性感形像轟動全城,還創下廿八場的演唱會紀錄,所以有「梅廿八」之稱號。1988 年阿梅推出「夢裡共醉」、89 年推出「淑女」,在80 年代阿梅開創了不少先河,令本來要乖乖站在台上唱歌的女歌星,變成不只能歌,更要擅於舞台演釋,講求形像及颱風,令本來流行的民歌小調曲風氣,她一下子帶來了一連串勁歌,歌詞更是新潮大膽。而一眾女歌星只需一臉純情上台,阿梅卻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形像,時而妖女,時而淑女,更帶給自己一個「百變梅艷芳」的稱號。她當然帶來了不少金曲,十多年後的今天,那些「壞女孩」、「妖女」、「似水流年」仍然在歌迷腦海中盤鏇。88 年阿梅憑「胭脂扣」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期間,阿梅接拍了一個名表廣告,廣告內的一句「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至今天仍然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告別舞台】
1990 年舉行第三次個人演唱會,名為「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連開30 場的佳績把阿梅的事業推上另一高峰時,阿梅急流勇退宣布再不領取有關音樂上的獎項,但仍會繼續灌錄唱片。1991 年阿梅的告別舞台演唱會以一膽演出挑戰麥當娜,更再度成當時傳媒焦點,各報紙雜誌紛紛以告別舞台演唱會的大膽演繹大肆報導,更一度被傳媒封至III 級程度。92 年2 月25 日告別舞台演唱會因背脊骨神經痛取消,當時在紅館歌迷知道後,都好擔心阿梅的身體能否支持下去。而告別舞台演唱會的最後一場,阿梅在眾圈中好友出現紅館以表支持,而在演唱會尾聲時段眾好友一同上台大唱大玩,最後阿梅唱到最後一首歌時,全場歌迷情緒推至高峰,熱淚盈眶,台上台下都充斥一種難捨難離的氣氛,最後阿梅以一曲《回頭已是百年身》圓滿結束這個告別演唱會。
【熱心慈善】
1991 年告別舞台後致力於慈善活動,阿梅為了「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終於到了北京。事隔兩年再踏入北京參加賑災慈善晚會,打破了不再北上之諾言。來到這塊曾令她心痛、哀傷的地方,阿梅站在天安門前暗然流淚。這段期間阿梅致力醉心於慈善工作及演出,之後更成立了『梅艷芳四海一心基金會』及捐出巨款到醫院添設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同年也已個人名義捐出告別舞台演唱會收入之百萬元建興一所東華三院梅艷芳護老中心。梅艷芳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回饋社會,實在相當難得。
1993 年加拿大多倫多以10 月23 日定為梅艷芳日,阿梅雖然已經不再領取音樂獎項,但阿梅的成就不能否定,所以93 年獲得榮譽大獎及94 年阿梅奪得金彩虹十大演藝紅人,阿梅的樂壇地位無人能替代。小休三年,阿梅最終敵不過熱情的歌迷。94 年舉行了一個名為「梅艷芳感激歌迷演唱會」歌迷會聚會。阿梅又再度踏上舞台狂歌熱舞,再度為歌迷帶來無限歡樂。當晚出席的歌迷坐滿了伊利沙伯體育館,所有歌迷都歡喜若狂。證明了阿梅沒有把歌迷忘記,歌迷也沒有離棄她。而因梅艷芳為大球場首個『超級樂壇創世紀』演出,其中一部份與羅文大跳勁舞,兩人妖味十足,迴響甚大。至這個大球場演出後,全樂壇報紙紛紛要求梅艷芳再重踏舞台表演,而每逢阿梅上電台做訪問時,第一個問題一定是『阿梅你幾時出番黎?』,這句話即成為當時的一個佳話,因為阿梅妙問妙答,『我無走到!一直系樂壇,點出番黎唱』來抵擋這個重踏舞台的難題。
在這幾年來,阿梅不論在任何場合及慈善演出,都會給人問她何時再重踏舞台。終於在1995 年阿梅在淡市中連開15 場名為「梅艷芳一個美麗的回向演唱會」,當時阿梅為個唱練得一身肌肉,演唱會開始更展示她苦練的成果,以這個演唱會一貫阿梅百變的形像,加上大型歌舞及大膽演出,的確是一個美麗的迴響。而這個演唱會後更加開一場『萬眾同心公益金』慈善演唱會。
【百變影后】
除了歌唱事業外,在電影方面阿梅也有很好的成績。自83 年起參與電影的演出,至今演出過的電影達40 多部,演繹過很多不同的角色。84 年憑「緣份」一片奪得最佳女配角獎,其演技得到別人的賞識。87 年的「胭脂扣」,絕對稱得上是阿梅的代表作。其出色的演技為她奪取了金馬獎及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項,演技得到了肯定。證明了阿梅是全能的藝人,能歌善舞而演技出色的藝人實在不多,阿梅可算是表表者。阿梅嘗試接拍過不同類型的角色,當中不乏佳作。從影的四十多部電影作品中,阿梅表示以下的作品她是較喜歡的:「川島芳子」、「何日君再來」、「審死官」、「東方三俠」。97 年許鞍華邀拍「半生緣」,阿梅把戲中正中帶邪的「曼璐」演活了,結果又再度為她帶來最佳女配角獎項。自「半生緣」後,阿梅挑選劇本更加嚴謹,希望能在電影方面有所突破。
【演技出色】
踏入千禧年阿梅主力拍電影,10 月接拍鍾無艷反串演繹鹹濕皇帝,阿梅演繹出好出色,簡直演活了齊宣王一樣。2000 年9 月阿梅為徒弟不惜破例一次為妖怪傳配音,2001 年2 月阿梅接拍了慌心假期,慌心假期是阿梅新的嘗試,部戲是以英文對白為主,此片更獲多項最佳女主角的提名,2001 年6 月阿梅接拍了許鞍華寫實電影「男人四十」,與張學友合演,阿梅亦憑此片獲多項女主角的提名外,更在國內長春電影節中榮獲最佳女主角獎。
【歷史性的演出】
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已成為全城矚目的演唱會,很多市民都想成演唱會的坐上客,以行動去支持患了病的阿梅。經典金曲演唱會能順利完成,對於阿梅來說又跨過了一個難關,很多人會擔心阿梅能否支撐到八場的演唱會,但事實證明了阿梅憑著強橫的意志力,將整整八場的演唱會完美地完成,而這個經典金曲演唱會同時亦創下一個有極多嘉賓的記錄,相信都不會有歌手像阿梅能一呼百應,將所有巨星級的歌手作有情演出。而今次的《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亦令阿梅創下的紅館演唱會記錄推至147 場。2003年12月30日梅艷芳在香港逝世享年40歲

【個人影響】

香港人心中責任、愛心、勇氣、敬業、魅力的標準典型,香港的女兒。影響著影視歌壇,打破了男與女的傳統禁忌,引領公眾的正義感、團結精神等價值取向,成為一代草根階創業心中的真正英雄。作為“香港的女兒”,梅艷芳引發的社會共鳴,正在她的成長曆程乃是香港人、尤其社會底層奮鬥史的縮影。她身上的“香港精神”一直是近年香港娛壇取得輝煌成就的最大動力之一。
與當代一般藝人歌手的不同,梅艷芳並非以自己的傳統漂亮、玉女形象吸引市民;而是以百變的形象、鮮明的性格,加上滄桑的味道,深得冬粉的喜愛。
此前,在樂壇上草根階層成為天王巨星在當時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惟有出身平民的梅艷芳,儘管沒有機會受高深教育,仍不斷奮鬥達至成功。這對草根階層而言,自然有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
此外,梅艷芳除了有過人的舞台異彩,對親友和後輩的扶助之外,還因她樂於助人、富正義感,贏得廣大同業的愛戴和支持。也許,在香港人的心中,梅艷芳更像一呼百應的宗教領袖,有點兒類似於內地的雷鋒,不懈奮鬥、發揮忘我的專業精神、無私地奉獻、積極回饋社會和同胞。作為一個時代的精神象徵,梅艷芳的所作所為,更值得香港公眾致敬。
當然,香港公眾也擁有著足夠的理由致敬!

【人物評價】

譚詠麟:我希望大家不論香港處在多么困難的情況下,都要以她的毅力繼續努力下去。
梁朝偉:雖然梅艷芳離開我們了,但是她心中的勇敢和堅強卻依然在我們心裡,她的專業是我們的榜樣。
成龍:阿梅不是屬於演藝界,而是屬於全香港,讓她靜靜地上路,不要哭,不要叫她的名字,這是她自己的遺願。
科爾沁夫(樂評人):隨著梅艷芳、張國榮二人相繼去世,香港歌壇一個時代徹底過去了。
田震:梅艷芳不是一般女人,去年“榜中榜”頒獎,我倆一起當頒獎嘉賓算是唯一一次“合作”。在後台她跟我說:“咱們也挽著手出去”,我覺得她人挺好,很開朗。
山奇(晚會導演):我從她身上看到一個真正有成就的藝人所具備的一切素質:敬業,化妝、表演都很認真,一定要帶自己的舞群,舞台效果極華麗;為人大氣、平和,人到了一定位置不能說沒有霸氣,但她更多體現的是親和力。
馮小剛:在我拍《手機》的時候,她曾經來看我,我打算找一位香港男演員來演《天下無賊》,梅艷芳知道後就一直替我聯繫,在她生病後,還在為我找演員的事情操心,令我非常不忍。梅艷芳的心裡裝著別人,她當選香港演藝人協會主席時,許多導演都去捧場,梅艷芳非常謙虛和周到地道謝,她大口地喝酒,兩個小時後便醉倒了。醒來以後,她給每一位導演打電話致歉,說她沒有照顧好大家。

【大事年表】

2003年的12月30日,黎明總是難熬。從前一天的夜裡,梅艷芳病危的訊息就不斷傳出。那么多的藝人前去探望,讓人們察覺出事態嚴重。那個聖誕,梅姐家裡還開了派對,她把家弄得熱熱鬧鬧,讓人們相信身患癌症的她不需可憐。去年今天凌晨的時候,梅艷芳沒有作什麼告別,說了句:“不要喊我的名字,不要哭。”最終孤傲地離開。
一年過去了,喧囂讓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那個愛過的女子。今天,當她離開一年,有人悼念,有人忘掉,“花香滿枝頭,誰來真心尋芳蹤”?讓梅艷芳選擇,或許她依然選擇孤傲……
花祭:紀念活動處處有
去年今天的凌晨,在眾多好友的守候中,梅艷芳走了。雖然這一年裡,因為母親和哥哥對財產的紛爭,令梅家難以安寧,但想必,梅姐在轉身離去的時候,一定放下一切、看破一切。一年後,又逢花祭,諸多歌迷又打算以自??資推出阿梅的畫冊、月曆等紀念品。為了周年祭,歌迷們還特別作曲、填詞了一首名為《愛,沒限期》的歌送給阿梅。環球、華納、EMI三大唱片公司也開始了紀念活動,趕製的紀念專輯已在昨日上市。從平安夜起,“梅艷芳紀念周”就在香港拉開了序幕。梅媽會為女兒舉行一個紀念音樂會,此外,香港還有一場“芳華再現梅艷芳紀念會”。
花影:生前堅強而美麗
還記得去年11月嗎?這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在最後一場演唱會上,穿上自己珍藏多年的白色婚紗,將手遞給身邊的男人,只是身邊的男人是劉德華,不是想娶她的那個人。長於單親家庭,紅於壓力之下,4歲就登台“賣唱”,嘗盡人世冷暖,經歷過愛斷情傷,經歷過被親人欺騙,經歷過最愛的姐姐病逝,她清冷地守著虛華度日,40歲就香消玉殞。梅艷芳用男人一樣的大氣與豪情,演繹著女人的寂寞與心碎。
她做事要做得完美,2003年9月初,公開自己的病情之後,於11月舉行一連8場演唱會,再到日本拍攝廣告。12月30日凌晨傳來她的死訊,前後不足4個月。沒有拖泥帶水,沒有糾纏不清,梅艷芳用自己的方式落幕。
她最喜歡《女人花》中的一句歌詞:“緣分不停留,像春風來又走”。梅艷芳是那一縷拂過人間的春風,容不得你細看,便匆匆赴了下一程。
花情:緣分太淺愛隨風逝
梅艷芳是驕傲而又孤獨的,卻只能自賞。
在梅艷芳的一生中,太多的男人從她指間滑落,留給她無盡的傷痛。從給她最多快樂的男人———米高,到讓她有最多遺憾的男人———趙文卓,還有與近滕真彥、西城秀樹的異國情,每一次她都沒能抓住幸福。梅艷芳曾說過,“我的內心其實是很傳統的。過去的感情,我覺得不一定是對方的錯,可能是我每一次都太投入,投入到別人會害怕。愛就是瞎了眼,瞎了眼睛的時候看不到,那個時候什麼都是美好的。”
其實梅艷芳早在兩年前就已經知道自己的病,可是她選擇不動手術,因為她擔心會從此不能生育。她渴求一個安穩的情感居所,試圖追尋一些她認為平常人應該有而她沒有的東西。
花殤:花開花謝兩重天
娛樂圈從來都是一個熱鬧的圈子,生前無比風光的梅姐,絕代風華如煙逝去之後,也難免這樣的俗套,還未入土為安就有“經紀人王敏慧交出權錢梅艷芳母親怒火平”的風波,隨後又來了一出“梅艷芳骨灰盒上被易名梅母闖故居上演爭奪戰”,接著“梅艷芳遺產分配風波四起繼承人紛紛表態”,更有“梅媽泣訴梅艷芳遺產遭好友謀奪”。此事尚未了結,誰知又來個“梅艷芳生忌難安寧病逝未履契約遭巨額索賠”,不知是真索賠還是真炒作。一波未平,更加露骨的訊息又見諸報端:“人走茶就涼梅艷芳徒弟全數缺席紀念慈善晚宴”。回想一年前,梅姐40歲生日時候的盛況,“圈中好友傾巢而出賀壽”,難免讓人唏噓不已。
花友:兩朵清雅的女人花
她的豪爽、俠義,讓她的朋友以男人居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兩朵清雅的女人花其實早就幽香撲鼻———梅姐和鄭秀文。她們的情誼感動人心,她們的相互珍惜令人唏噓。記者采幾縷女人花的幽香,當作一段紀念,在這個日子裡,一起想念梅姐。
初遇
1988年第七屆新秀大賽上,梅艷芳,是華星唱片公司的元老,第一屆新秀大賽冠軍。那一年梅艷芳只有25歲,儀態萬千地坐在台下當評審。鄭秀文只有16歲,還是一個正在讀中學三年級的小女孩,稚氣未脫,參加新秀大賽的理由是想看看有沒有黑幕。誰知道,這個迷糊的女孩子,居然靠著天然渾厚的嗓音得到了銅獎,於是有了這兩個女人的第一張合影,梅艷芳頒獎給鄭秀文,那時的焦點是梅艷芳,而不是得獎的醜小鴨。
此後的10年,鄭秀文迅速上位,1996年一躍成為百變天后,然而與依然大紅大紫的梅艷芳,她們倆沒有太多的交集。
錯位
1997年,勁歌頒獎晚會,鄭秀文當選為最受歡迎女歌手,又一次相遇,又是梅艷芳頒獎,她領獎。許志安曾深情地在舞台上說,梅艷芳和鄭秀文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相信在此時,兩個女人都為彼此在心中留下了位置。
相惜
2000年,兩人相遇了,在《鍾無艷》的片場。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皇后。就是鄭秀文那幾聲深情的“皇上”,讓二人認識到了對方,在幾個月的拍戲過程中,她們才發現原來兩人的個性如此合拍,是可以做朋友的,於是兩人真的成為朋友。後來,在各種場合,兩人都親親熱熱地拍照。
交心
2001年鄭秀文《shockingcolors》演唱會是她在紅館的第四度開唱,迎來了一襲白衣的梅艷芳。2001年年末的勁歌頒獎禮上,梅艷芳得到致敬大獎,鄭秀文則拿到最受歡迎女歌手大獎,接到獎盃時,兩個女人都表現得寵辱不驚。2002年的金像獎,兩大天后將妖艷之風從歌壇折騰到了影壇。當眾多記者湧向這兩個女人時,梅艷芳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保護住了鄭秀文。
患難
2003年9月,梅艷芳召開記者會,公布自己身患子宮癌的訊息。鄭秀文站在旁邊支持她,眼睛通紅通紅的。2003年12月30日,那個香港的寒夜終於來了,養和醫院門口熙熙攘攘,鄭秀文也來了,從未見她眼中出現過這樣的悲哀。在梅艷芳出殯那天,鄭秀文又來了,身影孤單而寂寞,大墨鏡難以遮擋淚痕。
兩位有故事的女人,見證了一輩子的友情。

【辭世】

死因:子宮頸癌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時50分,距2004年僅有不到48小時了,香港藝壇一代天后梅艷芳,在她眾多好友的陪伴下,在香港養和醫院,靜靜地告別了人世。梅艷芳,走完了她短暫寂寞的40年的生命旅途,留給人們的是輝煌謝幕之後的一個美麗的背影,是"黑色婚紗"下的一個淒涼的眼神……
這是一個為舞台而存在的女人。五歲登台,四十年的生命,三十年在台上。舞台是她的世界。在那裡,她可以光芒四射不可一世艷麗到底。直到最後一場演唱。就在一個月前。
也許她已經是在告別。這是她的選擇:生,如夏花般絢爛;死,亦要如夏花般絢爛。
因為她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如花。女人花。而今,花謝了,人去了,演出結束了。黃耀明緬懷過去說,“我是20世紀80年代的歌手”。而梅艷芳則是八十年代的歌后。1982年入行,1991年暫別,整整一個80年代。
她屬於那個時代,那個時代也屬於她。在那個時代,我們更簡單,更快樂。而今,花謝了,人去了,一個時代過去了。

【作品年表】

《男人四十》—July Rhapsody(香港2002)
《愛君如夢》—Dance of a Dream(香港2001)
《慌心假期》—Midnight Fly(香港 2001)
《鍾無艷》— Wu Yen(香港 2001)
《半生緣》—Eighteen Springs(大陸,香港 1996)
《金枝玉葉2》— Who's The Woman, Who's The Man(香港 1996)
《運財至力星》(1996)
《赤子威龍;給爸爸的信》— My Father Is A Hero(香港 1995)
《告別有情天》— Farewell My Dearest(香港 1995)
《紅番區》—Rumble In The Bronx;Red Bronx;Hong fan kui(香港,加拿大 1995)
《東方三俠》—heroic Trio, The;Eastern Three Heroes(香港 1993)
《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 Fight Back To School III(香港 1993)
《現代豪俠傳》—Executioners(香港 1993)
《新仙鶴神針》—Magic Crane, The(香港 1993)
《醉拳Ⅱ;大醉拳》—Drunken Master Ⅱ(香港 1993)
《審死官》—Justice, My Foot!(香港 1992)
《戰神傳說》—Moon Warriors, The(香港 1992)
《賭霸》—Top Bet(香港 1991)
《何日君再來》—Au Revoir, Mon Amour(香港 1991)
《豪門夜宴》(1991)
《九一神鵰俠侶》—Savior Of The Soul(香港 1991)
《富貴兵團》—Fortune Code, The(香港 1990)
《亂世兒女》—Shanghai, Shanghai(香港 1990)
《川島芳子》---(1990)
《奇蹟》—Mr. Canton And Lady Rose(香港 1989)
《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Better Tomorrow III, A(香港 1989)
《公子多情》—Greatest Lover(香港 1988)
《黑心鬼》—Three Wishes(香港 1988)
《一妻兩夫》—One Husband Too Many(香港 1988)
《開心勿語》—Trouble Couples(1987)
《小生夢驚魂》— Scared Stiff(香港 1987)
《胭脂扣》—Rouge;Flower Legend(香港 1987)
《一屋兩妻》—Happy Bigamist(香港 1987)
《偶然》—Last Song In Pairs(1986)
《壞女孩》— Why Why Tell Me Why(1986)
《神探朱古力》—Inspector Chocolate(香港 1986) 殺妻二人組(1986)
《歌舞昇平》—Musical Singer(1984)
《青春差館》—Young Cops(1984)
《祝您好運》—Lucky Diamond(1985)
《緣份》—Behind The Yellow Line(香港 1984)
《表錯七日情》— Let's Make Caugh(香港 1983)

《偶然》—Last Song in Paris(1984)

【音樂專輯】1982——心債

1983——赤色梅艷芳
1983——強吻之前(日文碟)
1984——飛躍舞台
1984——白色花嫁(日文碟)
1985——似水流年
1985——夢幻的擁抱
1985——蔓珠莎華
1985——壞女孩
1986——妖女
1986——蔓珠莎華(國)
1987——似火探戈
1987——烈焰紅唇
1988——夢裡共醉
1988——烈焰紅唇(國)
1988——We'll Be Together Single I
1988——We'll Be Together Single II
1988——醉人情懷 CD Video
1988——百變梅艷芳 再展光華 87-88演唱會
1989——淑女
1989——In Brasil
1989——愛我便說愛我吧 Single 小碟
1990——夏日戀人
1990——封面女郎
1990——百變梅艷芳 夏日耀光華演唱會
1991——欲望野獸街
1991——親密愛人(國)
1992——THE LEGEND OF POP QUEEN PART I
1992——THE LEGEND OF POP QUEEN PART II
1993——情幻一生&變&皇者之風&戲劇人生
1994——是這樣的
1994——是這樣的 特別版金碟
1994——小心(國)
1995——歌之女
1995——梅艷芳 一個美麗的迴響演唱會
1997——鏡花水月
1997——女人花(國)
1997——梅艷芳 芳蹤乍現 台北演唱會實錄
1997——情歌 I
1998——情歌 II
1998——變奏
1998——床前明月光(國)
1999——Larger Than Life
1999——沒話說(國)
2000——I'M SO HAPPY
2001——眾里尋芳45首
2002——WITH
2002——梅艷芳 2002極夢幻演唱會
2002——梅·憶錄
2003——永遠的梅艷芳(國)
2003——梅艷芳 經典金曲演唱會

2003——百變梅艷芳 2003告別舞台演唱會

香港“舞台皇后”梅艷芳逼真蠟像落戶杜莎蠟像館

。【梅艷芳的電視劇介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深圳衛視將於2008年7月25日晚上22:24分上演一部以真人真事講

《似水流年首錄版》《似水流年首錄版》

述一代百變天后梅艷芳一生的影視劇名叫梅艷芳菲現在這部劇正在

深圳衛視播出,亞視當家花旦陳煒飾演方妍梅,新秀賀剛飾演劉家華,

香港當紅明星黃浩然飾演何耀文,分別隱射梅艷芳,劉德華與張國榮.

但該劇杜撰成分過多,尤其在感情方面嚴重失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