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

《伏爾泰》

《伏爾泰》是丹東的作品。雕像中的伏爾泰沉穩地端坐在扶手椅子上,轉頭側視前方,兩眼閃爍著智慧與狡黠的光芒,好像古代傳說中的聖哲賢人。他那寬大的長袍以流動的橫豎疏密線的變化,使雕像具有不可動搖的凝重感,顯出高貴莊嚴的精神氣質。雕刻家抓住了伏爾泰這位老人種種特徵,精微地刻畫,它揭示了伏爾泰的靈魂,使伏爾泰的精神智慧永存於世。

基本信息

概述

《伏爾泰》《伏爾泰》

《伏爾泰》陶土像,作者是法國雕塑家烏東,創作於1778--1780年,現藏於法國法布博物館。

作品中,伏爾泰被表現為身穿古代寬敞的長袍,身軀前傾,面帶嘲諷微笑的形象。寬鬆的長袍幾乎遮蓋了年逾80的伏爾泰的孱弱身軀,其流暢概括的衣紋又顯示出穩重的造型感,使人物產生一種莊嚴高尚的氣質,儼然是一位古代先哲。這位思想家雖年歲已高,但顏容仍然煥發著銳氣逼人的智慧和魄力,特別是眼部的雕刻,妙不可言地表現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物內心的無窮奧秘。

作者風格

烏東是法國卓越的雕塑大師。他生活在充滿偉大歷史事件的年代中:舊政權在法國告終、美國革命、法國革命、拿破崙的興衰……它們影響著藝術的發展,提倡社會改革,尊重科學的精神都對人的理性作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雕塑家烏東受到了百科全書派的影響,並且由於接受了法國大革命的洗禮,得以衝破貴族化的羅可可藝術的包圍,以新的藝術觀和社會實踐在雕塑史上樹立了自己的突出地位。出於對當時進步學者所尊敬,烏東投以巨大的熱情,製作了一系列傑出的雕塑。他的雕像作品能夠充分表現出對象的精神、思想及個性。從古羅馬以來,雕塑史上以肖像為專長的大師,烏東可謂首屈一指。他能夠通過人物豐富而複雜的特徵來表達其形象;他還善於抓住人物臉部靈活多變的表情,把肖像雕塑同環境氣氛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伏爾泰是卓越的哲學家、批評家、戲劇家,在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人物。這個坐像是烏東在伏爾泰經過多年流放,勝利地回到巴黎之後立即製作的。

伏爾泰

伏爾泰(1694—1788年)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哲學家。

在法國波瀾壯闊的啟蒙運動中,一位思想家為了避免封建專制勢力的迫害,曾先後以一百多個筆名發表反封建作品,其中,“伏爾泰”是人們最熟悉的一個筆名。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

盤點著名的雕塑作品

雕塑是指以立體視覺藝術為載體的造型藝術。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製方法的總稱。雕塑作品中不僅有美,更有無盡的現實意義,讓我們來盤點那些著名的雕塑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