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亞隨筆》

《伊利亞隨筆》

《伊利亞隨筆》是查爾斯.蘭姆所著的作品。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4月出版。這些隨筆中,蘭姆以“伊利亞”為筆名,從日常作息、家長里短切入,將平生感念娓娓道來;隨筆主題既與蘭姆本人的獨特經歷水乳交融,又浸淫於廣闊深摯的人道主義氛圍;文風含蓄迂迴之餘,亦不失情真意切,纖毫畢現地展示了英式隨筆的至高境界。

基本信息

簡介

《伊利亞隨筆》伊利亞隨筆

英國著名作家蘭姆的《伊利亞隨筆》兩集,是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產物,英國文學的瑰寶。蘭姆在這裡,個性畢露,披肝瀝膽,盡情表露心跡。行文既富幽默感,動輒使人忍俊不置,而動人之處,又極富感情,足以催人淚下。所有這些,正是英國式文的真諦和妙處。作者同情窮人、婦女、兒童、弱者、 殘廢人,具有深刻的人道主義。三十年代我國作家梁遇春有言:對於心靈的創傷, 蘭姆是一劑“止血的靈藥”。

作者簡介

查爾斯·蘭姆(CharlesLamb): 英國隨筆作家。生於倫敦,其父為法學院執事索爾特充當助手及家僕。蘭姆自幼好讀書,索爾特家藏書任他廣泛瀏覽。7歲入倫敦基督慈幼學校,與詩人柯爾律治、亨特同學,自此與柯爾律治結成終生莫逆之交。蘭姆的《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學校》(1813)一書,即這一段生活的回憶。在校時成績斐然,原擬升入劍橋大學深造,因口吃不利於言,於15歲輟學。17歲進入東印度公司任簿記員,直至1825年退休。蘭姆的姐姐瑪麗患精神病,1796年9月忽然大發作,竟殺其母。他悲痛之極,決心畢生照拂、護理瑪麗。瑪麗發病時住瘋人院,平素家居則頭腦清醒,與他合作著述,對他的文學事業大有助益。蘭姆當時雖默默無聞,但交遊者大多是著名文人,其中包括葛德文、哈茲里特、胡德、華茲華斯和柯爾律治等人,這種珍貴的友情成為蘭姆一生中生活的動力和樂趣。

推薦理由

1999年1月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伊利亞隨筆》的翻譯者高健先生說:“你想讀好文章嗎,甚至最好的文章?那就請讀蘭姆吧。蘭姆的文章就屬於那最好的。在那裡您可以充分領略到文章之美。”時下,讀書界正在倡導讀中國經典,我想外國經典也是應該讀的。

英國文學作品集

英國文學發端於中世紀,經歷了古英語、中古英語、文藝復興、17世紀、18世紀、19世紀 、20世紀文學7個時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