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本書是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中的《教義卷和人物卷》。《教義卷》對整個佛教基本教義的形成、思想意蘊和哲學內涵等分門別類地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析與評述,使人們對佛教義理的思想內容和哲學意蘊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晰的了解。《人物卷》對中國佛教史上較著名大德高僧之生平活動、思想特質、譯經弘法、道行德操等的報導,既客觀公允,又深入具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風貌。

作者簡介

1952年生於上海,1978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學系,獲哲學碩士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學位,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所所長。

詳細介紹

本書是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中的《教義卷和人物卷》。《教義卷》對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整個佛教基本教義的形成、思想意蘊和哲學內涵等分門別類地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析與評述,使人們對佛教義理的思想內容和哲學意蘊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晰的了解。《人物卷》對中國佛教史上較著名大德高僧之生平活動、思想特質譯經弘法道行德操等的報導,既客觀公允,又深入具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風貌
目錄
總序
一 教義卷
第一章 初轉法輪——四諦、十二因緣
第二章 因果論——佛教教義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業報輪迴——佛教報應說的依據
第四章 宇宙觀——時間和空間
第五章 三科——對物質和精神現象的概括
第六章 五位百法——佛教對世界萬有的分析
二 人物卷
1 小乘佛經的首譯者安世高
2 大乘佛經的首譯者支婁迦讖
3 西行求法的第一人朱士行
4 勸帝護法的神異僧佛圖澄

書摘簡介

這是從人的心理活動產生的角度而言。佛家將人的各種心理活動分屬為心法和心所有法二大類,並認為此心和心所法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活動時,同時相應而起,互相扶持、互相依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