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事業通史》

《中國新聞事業通史》

本書是一部全面評述中國新聞事業歷史的專著

基本信息

《中國新聞事業通史》《中國新聞事業通史》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版(1992年9月1日)
外文書名:HistoryofChineseJournalism
平裝:111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7300013589

作者:方漢奇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面評述中國新聞事業歷史的專著。時間的跨度從公元前2世紀到20世紀90年代,歷時2000餘年。內容涉及報紙、期刊、通訊社、廣播、電視、新聞攝影、新聞紀錄電影、新聞漫畫、新聞法制、新聞教育、報業經營管理、新聞思想,以及各時期的名記者、名報人活動等新聞事業的各個方面,訂正了大量的已出版的新聞史專著中的錯誤,填補了新聞史研究中的不少空白,為讀者勾勒了一幅有關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

媒體推薦

序言
新聞史是一門科學,是一門研究新聞事業發生髮展歷史及其衍變規律的科學。它和新聞理論、新聞業務一樣,都是新聞學的組成部分。
由於新聞事業的特殊性,新聞史的研究和各時期的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都有著緊密的聯繫。研究新聞史,離不開各時期的階級鬥爭史、政治運動史和政黨史,這是因為各時期的聞事業都和當時的階級、政黨、政權機關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繫。研究新聞史也離不開各時期的生產鬥爭史和經濟發展史,這是因為生產力和社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新聞事業的發展。
作為文化史的一個部分,新聞史和文化史其他方面的聯繫更是異常密切。文化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都和當時的新聞事業有密切聯繫。近代歷史上幾次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哲學和文學戰線上幾次大的論戰,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新文化運動的誕生和發展,多種文學藝術流派的形成及其代表作品的問世,著名作家、表演藝術家的嶄露頭角以至得到社會的承認,以及某些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和傳播,都無不和報刊有關。此外,報刊上、廣播電視節目中還有一般書籍上所難以查到的,內容異常豐富的,有關哲學、史學、語言、文學、戲曲、電影、音樂、繪畫、書法、雕塑、攝影、體育、宗教、婚姻、禮俗、風尚、倫理、道德、建築、醫藥、交通、飲食、服飾等文化史方面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所以研究文化史離不開各時期的新聞傳媒。加強新聞史的研究,以促進文化史各部門研究工作的開展,已經成為文化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願望。
新聞史,從巨觀的角度來說,需要研究的是整個人類新聞傳播活動的歷史,特別是階級社會誕生以來,各個階級和階層。運用各種有效的新聞傳播手段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歷史。從微觀的角度來說,則要研究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時代,一個時期新聞傳播活動的歷史.以及一類報刊,一類報人,乃至於具體到某一家報刊,某一個報刊工作者和某一次宣傳報導戰役的歷史。研究到近代以來的新聞史的時候,則還要兼及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等現代化新聞傳播機構和新聞傳播媒介的歷史。
對於中國的新聞史研究工作者來說,需要著重研究的是我們國家新聞事業發生髮展的歷史。中國是世界上最先有報紙和最先有印刷報紙的國家,中國有將近l300年的封建社會辦報的歷史,有100多年外國人在中國辦報的歷史,有100多年資產階級辦報的歷史,有大半個世紀無產階級辦報的歷史。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曾經先後創辦過6萬多種報刊,1000多個通訊社。200多個電台電視台,湧現過成千上萬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有過幾百次大小不等的有影響的宣傳報導戰役。這些都是中國新聞史需要認真研究的對象。中國近代化的報刊雖然晚出於西方,但中國的新聞事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的新聞史因此有著異常豐富的內容,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新聞史都無法比擬的。
正因為新聞史是一門科學,從事新聞史的研究,就必須有一個科學的態度。對於馬克思主義的新聞史研究工作者來說,事實是第一性的。每一個從事新聞史研究的人,都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新聞史上的事實和他所研究的對象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充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並對它進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偽存真,去蕪存菁的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符合實際的結論。理論的指導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論代史;“史料掛帥”當然不好,但也不必諱言“史料”,沒有對“史料”的充分掌握,沒有對重要的關鍵性的“史料”的仔細考訂和甄別,是很難對歷史事實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的。一切從概念出發,先入為主,脫離實際的做法,是歷史研究工作者的大忌,也是新聞史究工作者的大忌。沒有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是很難寫好一部完整的新聞史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