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國家級技術類醫學期刊,主要欄目有述評、專家論壇、論著、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專題評論、短篇論著、流行病學、講座、綜述、臨床病理(例)討論、病例報告、經驗交流、影像診斷、繼續教育、中醫中藥、藥械警戒、技術與方法、學術動態等。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國家級技術類醫學期刊。以從事心血管病預防、醫療、科研工作者為讀者對象,以報導心血管病領域內科、外科、介入及相關學科科研成果和臨床經驗為主要內容,突出科學性、先進性、可讀性和實用性。《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誌》2003年10月創刊,歡迎單位和個人在當地郵局或《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誌》編輯部訂閱。

主要欄目

本刊主要欄目有述評、專家論壇論著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專題評論、短篇論著、流行病學、講座、綜述、臨床病理(例)討論、病例報告、經驗交流、影像診斷、繼續教育、中醫中藥、藥械警戒、技術與方法、讀者•作者•編者、學術動態等。

投稿要求

來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和邏輯性,稿件務求論點明確、資料翔實、數據真實、結構嚴謹、文理通順、文字準確精練、規範。論著(包括摘要、圖表及參考文獻在內)、綜述、講座等不超過6000字,經驗交流、病例報告等不超過1500字。論著請附中英文摘要,英譯文題,單位英文名稱,作者姓名漢語拼音。

來稿需經作者單位審核,並附第一作者單位介紹信。介紹信註明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並加蓋公章。

來稿若系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或攻關項目,附註於文題頁作者下方。如:“基金項目:遼寧省科技攻關重大項目(2003225003)”,並附基金項目證明複印件。凡基金資助項目及攻關項目稿件本刊優先發表。

來稿請儘量用電子版,word格式;並另附紙稿(圖片)一式兩份,列印使用4號字,2倍行距。每篇來稿請附稿件審理費30元(中國醫師協會會員憑會員證複印件審稿費減半),由郵局匯到本刊編輯部。

編輯部收到稿件後立即編號,並寄回執。收到本刊回執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意見,系該稿仍在審理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繫,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進行嚴肅處理,後果自負。請自留底稿及圖片,本刊不退還原稿。

來稿文責自負。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刪節的權利。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意見,則在文稿退修時請作者考慮。

來稿一經錄用,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使用授權書,該論文的專有使用權和獨家代理權即歸中國醫師協會所有。中國醫師協會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碟版、網路出版等其它方式出版該論文。未經中國醫師協會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稿件確認刊登後須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稿件刊登後贈當期雜誌2本。

稿件撰寫要求

(1)文題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儘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標題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標題含義應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作者單位按所在省市縣、單位全稱、具體科室、郵政編碼的順序附註於首頁作者下方,並最好註明作者的Email。
(3)摘要論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內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結果中需列出主要數據。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個漢字,英文摘要為350~500個實詞左右。
(4)關鍵字論著需分別在中英文摘要後標引3—8箇中、英文關鍵字。關鍵字儘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字使用,建議排在最後。中醫、中藥關鍵字應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藥主題詞表》中選取。英文關鍵字應與中文關鍵字相對應,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在關鍵字下標註中圖分類號和文獻標識碼。
(5)醫學名詞和藥物名稱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和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學辭彙》為準。尚未通過審定的,可選用最近版《醫學主題詞表》、《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中西藥名以最近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英文藥物名稱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題名及正文中藥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藥品和化學試劑必須使用通用名稱,並註明劑量、單位、純度、批號、生產單位和生產時間。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在其通用名稱後的括弧內註明商品名及生產廠家。
(6)縮略語文中儘量少用。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不加注釋直接使用,如DNA、CT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在文中多次出現者,首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弧內寫出縮略語,若為外文則在圓括弧內寫出外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acutecoronarysyndrome,ACS)。
(7)統計學方法註明套用的統計軟體版本及選用的統計學分析方法。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對於定量資料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於定性資料不應盲目套用x2檢驗;對於回歸分析,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直線回歸分析;對於多因素、多指標資料,儘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學分析方法。儘可能給出具體的P值。建議請統計學專業人員把關。統計學符號一律採用斜體。
(8)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號、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於圖、表下方注釋中,並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正文中未注釋過的縮寫。表格採用三橫線表,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則在這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
(9)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2001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套用》(第三版)。單位符號可以與非物理量的單位(如:人、台、次等)的漢字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如:次/min。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於1條時應採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採用ng•kg-1•min-1的形式。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衛生部聯合發出的質技監局量函[1998]126號檔案精神,血壓計量單位恢復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在文中首次出現時應註明mmHg與千帕斯卡(kPa)的換算係數(1mmHg=0.133kPa);如血壓數據只出現在圖(表)中,也應在先出現的圖或表的注釋中註明換算係數。
(10)數字執行國家標準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後超過4位數字時,每3位數字一節,節間空1/4個漢字空。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範圍和公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寫成5-95%,(65±2)%不得寫作65±2%,也不宜寫作65%±2%。對面積與體積的計量單位書寫時,如體積書寫方式為:4cm×3cm×5cm,而不寫成4x3x5cm3。
(11)參考文獻執行GB/T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弧於右上角標出。引用文獻(包括文字和表達的意願)務請作者與原文核對無誤。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著錄前3人,後加“等.”或“eta1.”。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後,外國人的名字採用首字母縮寫形式。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參考文獻應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5年內文獻為主,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發表年份、卷號,無統一編卷的寫刊期及起止頁。將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於文末。如:
[1]張偉,張仁福,孫江泰,等.156例法洛四聯症手術治療經驗.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8,6:254—256。

醫學雜誌大全(十)

醫學雜誌是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醫學雜誌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註:詞條中不要添加雜誌電話號碼。

《中國藥店》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誌》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中國實用眼科雜誌》
《中國食品衛生雜誌》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
《中國輸血雜誌》
《中國糖尿病雜誌》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
《中國體外循環雜誌》
《中國天然藥物》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中國微創外科雜誌》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誌》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
《中國衛生產業》
《中國衛生法制》
《中國衛生工程學》
《中國衛生監督雜誌》
《中國衛生檢驗雜誌》
《中國衛生經濟》
《中國衛生人才》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誌》
《中國衛生資源》
《中國現代醫生》
《中國現代醫學雜誌》
《中國現代套用藥學》
《中國鄉村醫藥》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誌》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誌》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中國心血管雜誌》
《中國新生兒科雜誌》
《中國新藥雜誌》
《中國性科學》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中國學校衛生》
《中國循證兒科雜誌》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
《中國實用護理雜誌》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中國藥理學通報》
《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
《中國藥品標準》
《中國藥事》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誌》
《中國藥物套用與監測》
《中國藥物與臨床》
《中國藥學(英文版)》
《中國藥業》
《中國衛生統計》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
《中國血液淨化》
《中國循環雜誌》
《中國消毒學雜誌》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誌》
《中國衛生》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中國藥房》
《中國校醫》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誌》
《中國誤診學雜誌》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誌》
《中國藥師》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
《中國藥物化學雜誌》
《中國藥物警戒》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誌》
《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
《中國微循環》
《中國現代醫藥雜誌》
《中國衛生畫報》
《中國藥學文摘》
《中國藥學雜誌》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
《中國實用醫刊》
《中國現代藥物套用》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誌》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中國血液流變學雜誌》
《中國循環研究雜誌》
《中國數字醫學》
《中國衛生界》
《中國現代中藥》
《中國循證醫學雜誌》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
《中國新醫學》
《中國消化內鏡》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
《中國衛生政策》
《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年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