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歷史》

《中國共產黨歷史》

全書著重反映黨在這29年裡不懈奮鬥的主流、本質和主題主線。對諸如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作了權威準確的 評述。它是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幹部深入學習黨史、總結歷史經驗的重要教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是繼《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出版以來的又一部中國共產黨歷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1949年—1978年的歷史。這是一段波瀾起伏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艱辛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該書的編修,始終以歷史決議為指導,以新時期黨歷次代表大會和中央全會有關黨的歷史的論述為準繩,並在撰寫中得到中央領導同志親切關懷和精心指導,若干重要問題的表述均經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對這29年歷史研究的最高水準。該書規模宏闊、編纂?作歷經十六年、十數次易稿,是黨史界和黨員幹部民眾矚目的重大工程。該書的編修,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充分吸收和利用黨史學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對黨員、幹部和民眾關心的一些重大歷史問題和難點、熱點問題作了科學表述。全書著重反映黨在這29年裡不懈奮鬥的主流、本質和主題主線。對諸如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作了權威準確的評述。它是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幹部深入學習黨史、總結歷史經驗的重要教材。

目錄

第一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向社會?義過渡的實現(1949年10月~1956年9月)
第一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新生政權的鬥爭
一、開啟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二、新中國外交方針的制定和實施
三、中國大陸的統一
四、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而鬥爭
五、建立國營經濟和新的經濟秩序
六、黨的七屆三中全會
第二章抗美援朝戰爭
第三章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
第四章恢復國民經濟與各項建設的展開
第五章過渡時期總路線和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
第六章全面實行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七章過渡時期的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國防建設顯示全部信息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緊急指示信》的核心,是要求全黨用最大努力來堅決糾正“共產風”。1958年冬季以後,“共產風”在一部分地方和社隊基本得到遏止,但在大部分地方和社隊糾正不徹底,自1959年冬季以後又颳了起來,還有一部分地方和社隊一直沒有糾正,嚴重地破壞了農業生產力。《緊急指示信》規定了12條政策,主要是:重申“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是現階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毛澤東加上“從一九六一年算起,至少七年不變”,這是針對各種向基本社有制過渡的試點和計畫而提出的);徹底清理“一平二調”,堅決退賠;加強生產隊的基本所有制;實行生產小隊的小部分所有制;允許社員經營少量自留地和小規模家庭副業;堅持按勞分配原則(毛澤東加上“在很長的時期內,至少在今後二十年內”);恢復農村集市,等?。當時還強調:只要堅持三級所有,堅持部分供給制,堅持辦好食堂,“就不會犯原則錯誤”。
《緊急指示信》發出的當天,黨中央還發出《關於貫徹執行“緊急指示信”的指示》,明確指出貫徹執行“緊急指示信”的關鍵,首先在於提高幹部的思想,提高他們的經濟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黨中央要求全體幹部真正懂得什麼是共產主義、怎樣到共產主義,真正弄清楚在現階段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真正了解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相結合、政治掛帥和物質保證相結合的道理,真正分清共產主義和平均主義的區別、大集體下“小自由”和資本主義自發勢力的區別等問題。為此,黨中央提出發動和依靠民眾,整風整社,徹底改進幹部作風,並且明確規定搞好整風整社的標誌是,“一平二調”的遺留問題都已經全部解決,幹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風有了顯著的改進和提高,民眾的情緒和幹勁逐漸回升,農業生產開始出現新的面貌。
黨中央這兩個指示的發出,實際上是繼續被“反右傾”鬥爭所打斷的糾“左”進程。它成為扭轉農村嚴重形勢的起點。
在過去幾個月紛繁複雜的工作中,各地出現一些缺點和偏?;黨內在如何對待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問題上也存在一些模糊認識。這些情況,要求黨認真地分析形勢,總結經驗,澄清思想,統一認識,以便領導全國人民全面地實施偉大的建國綱領。為此,黨決定召開七屆三中全會,通盤解決當時面臨的問題。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的中心議題是:確定黨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主要任務,以及為此必須進行的各項工作和所應採取的戰略策略方針。
全會的主要議程,是討論毛澤東提交的《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的書面報告。這個報告全面分析了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總結了七屆二中全會以來即新中國成立前後一年多的工作,指出:我們現在在經濟戰線上已經取得的一批勝利,表現了財政經濟情況開始好轉,但這還不是根本的好轉。要獲得財政經濟情況的根本好轉,需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創造三個條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現有工商業的合理調整,國家機構所需經費的大量節減。為此,全黨和全國人民必須一致團結起來,做好八項工作: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土地改革;調整稅收,減輕人民負擔,在統籌兼顧的方針下合理調整工商業;人民解放軍在保障有足夠力量的條件下,復員一部分軍隊人員,對行政系統進行整編;有步驟地謹慎地對舊有文化教育事業進行改革,爭取一切愛國知識分子為人民服務;認真做好失業救濟工作;認真團結各界民主人士,開好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堅決肅清一切反革命分子;進行一次全黨整風。
毛澤東的書面報告,闡明了在各項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的政策原則:在土地改革工作中,要將過去徵收富農多餘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為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以利於早日恢復農村生產。在工商業調整中,要切實而妥善地改善公私關係和勞資關係,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在教育文化改革和知識分子?題上,拖延時間不願改革的思想是不對的,過於性急,企圖用粗暴方法進行改革的思想也是不對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