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惑溺》

《惑溺》,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第三十五門,共有7則故事。惑溺指沉迷不悟,沉迷於聲色、財富、忌妒、情愛裡面而不能自拔,無所節制,都屬惑溺。

題解

甄后甄后
第1、2 則記迷子女色,第5則記女迷於男色而至於偷情。第3、4 則記述因忌妒起風波。第6、7 則同是記載夫婦問惑於情愛,但是第7則是因寵幸而縱容,以至受譏諷,第6 則以為情愛可以不受禮法約束,其情雖深,而仍而惑溺。

原文+譯註

(1)魏甄后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①。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②,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將去③。”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④。”
【注釋】
①魏甄后:魏文帝曹丕的皇后,姓甄。
②“曹公”句:東漢未,袁紹割據河北山西等地,與曹操爭雄。袁紹死,其小兒子袁熙出任幽州刺史,把妻子留在鄴城。公元204年,曹操大破袁尚,取鄴城。
③五官中郎:指曹丕。曹丕登位前曾任五官中郎將,主管宮廷保衛。
④“今年”句:曹操想得到甄氏,只因曹丕搶先一步,只好改口這樣說。
【譯文】
甄后甄后
魏甄后既溫柔又漂亮,原先是袁熙的妻子,很受寵愛。曹操攻陷鄴城,屠殺百姓時,下令立即傳見甄氏,侍從稟告說:“五官中郎已經把她帶走了。”曹操說:“今年打敗賊寇,正是為了他。”
(2)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①。婦亡,奉倩後少時亦卒,以是獲譏於世。奉倩曰:“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裴令聞之,曰:“此乃是興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後人未昧此語②。”
【注釋】
①中庭:庭中。
②興到:興致所到。
【譯文】
荀奉倩和妻子的感情非常深厚,冬天他妻子發燒。他就親自到院子裡挨凍,再回屋裡用身體貼著妻子。妻子死了,荀奉倩過後不多久也死了,因此受到世人的譏諷。荀奉情曾經說過:“婦女的德行不值得稱道,應當以姿色為主。”中書令裴楷聽說這句話,說道:“這只是一時興趣所至的事,不是德行高尚的人該說的話,希望後人不會被這句話弄糊塗。”
王戎王戎
(3)賈公閭後妻郭氏酷妒①。有男兒名黎民,生載周,充自外還,乳母抱兒在中庭,兒見充喜踴,充就乳母手中嗚之②。郭遙望見,謂充愛乳母,即殺之。兒悲思啼泣,不飲它乳,遂死。郭后終無子。
【注釋】
①賈公閭:賈充的字。
②載周:周歲。嗚之:親之。
【譯文】
賈充的後妻郭氏極端忌妒。她有一個男孩名叫黎民,出生才滿一周歲時,賈充從外面回來,奶媽正抱著小孩在院子裡玩,小孩看見賈充,高興得歡蹦亂跳,賈充走過去在奶媽的手裡親了小孩一下。郭氏遠遠望見了,認為賈充愛上了奶媽,立刻把她殺了。小孩想念奶媽,不停地啼哭,不吃別人的奶,終於餓死了。郭氏後來到底沒有再生兒子。
(4)孫秀降晉,晉武帝厚存寵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篤①。妻嘗妒,乃罵秀為貉子②。秀大不平,遂不復入。蒯氏大自悔責,請救於帝。時大赦,群臣鹹見。既出,帝獨留秀,從容謂曰:“天下曠盪,蒯夫人可得從其例不③?”秀免冠而謝,遂為夫婦如初④。
【注釋】
①孫秀:字彥才,三國吳國人,曾任夏口督,是王室的至親。吳國亡國之主孫皓想除掉他,他事先知道了,便投奔晉國。存:慰向;安撫。室家:指夫婦。
②貉子:北方人輕視、辱罵南方人的口頭語。貉子又名狸。
③曠盪:宏大;寬大。
④免冠:脫下帽子。古人免冠是表示謝罪。
【譯文】
孫秀投降了晉國,晉武帝深加安撫並寵愛他,把小姨子蒯氏嫁給他,夫妻間感情很深厚。蒯氏曾經因為忌妒,竟罵孫秀是貉子。孫秀非常不滿,就不再進內室。蒯氏深為悔恨自責,請求武帝幫助。當時正大赦天下,群臣都受到召見。召見完畢,群臣已經離開,武帝單獨把孫秀留下,和緩地對他說:“國家寬大為懷,實行大赦,蒯夫人是否可以援例得到寬恕呢?”孫秀脫帽謝罪,於是夫妻和好如初。
賈充賈充
(5)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①。充每聚會,賈女於青瑣中看,見壽,說之,恆懷存想,發於吟詠②。後婢往壽家,具述如此,並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芷捷絕人,逾牆而入,家中莫知③。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於常④。後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歷月不歇。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春,徐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牆重密,門閣急峻,何由得爾!乃託言有盜,令人修牆。使反曰:“其徐無異,唯東北角如有人跡,而牆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問,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妻壽。
【注釋】
①韓壽:字德真,官至散騎常侍、河南尹。
②青瑣:鏤刻成連環格並塗上青色的窗戶。
③芷捷:指動作強勁迅速。
④拂拭:指梳妝打扮。說暢:歡欣舒暢。說,同悅。
【譯文】
韓壽的相貌很美,賈充聘他來做屬官。賈充每次會集賓客,他女兒都從窗格子中張望,見到韓壽,就喜歡上了,心裡常常想念著,並且在詠唱中表露出來。後來她的婢女到韓壽家裡去,把這些情況一一說了出來,並說賈女艷麗奪目。韓壽聽說了,意動神搖,就托這個婢女暗中傳遞音信,到了約定的日期就到賈女那裡過夜。韓壽動作有力迅速,身手不凡,他跳牆進去,賈家沒有人知道。從此以後,賈充發覺女兒越發用心修飾打扮,心情歡暢,不同平常。後來賈充會見下屬,聞到韓壽身上有一般異香的氣味,這是外國的貢品,一旦沾到身上,幾個月香味也不會消散。賈充思量著晉武帝只把這種香賞賜給自己和陳騫,其餘人家沒有這種香,就懷疑韓壽和女兒私通,但是圍牆重疊嚴密,門戶嚴緊高大,從哪裡能進來私通呢!於是藉口有小偷,派人修理圍堵。派去的人回來稟告說:“其他地方沒有什麼兩樣,只有東北角好像有人跨過的痕跡,可是圍牆很高,並不是人能跨過的。”賈充就把女兒身邊的婢女叫來審查訊問,婢女隨即把情況說了出來。賈充秘而不宣,把女兒嫁給了韓壽。
(6)王安豐婦,常卿安豐①。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②!”遂恆聽之。
【注釋】
①卿安豐:稱安豐為卿。按:稱對方為卿是平輩間表示親熱而不拘禮法的稱呼。
②“親卿”句:按禮法,夫妻要相敬如賓,而王妻認為夫妻相親相愛,不用講客套。
【譯文】
王戎妻王戎妻

安豐侯王戎的妻子常常稱王戎為卿。王戎說:“妻子稱丈夫為卿,在禮節上算做不敬重,以後不要再這樣稱呼了。”妻子說:“親卿愛卿,因此稱卿為卿;我不稱卿為卿,誰該稱卿為卿!”於是索性任憑她這樣稱呼。
(7)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頗預政事,納貨①。蔡公謂之雷尚書②。
【注釋】
①幸妾:受寵愛的妾。
②尚書:官名,掌管文書奏章,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譯文】
丞相王導有個愛妾姓雷,頗多干預朝政,收受賄賂。蔡謨稱她為雷尚書。

後世評價

卿卿我我的典故出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王戎(公元233年~公元305年)字 ,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出身高門琅琊王氏,是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孫、涼州刺史王渾之子。歷任吏部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進爵安豐縣侯,故人稱王安豐,後遷吏部尚書,官至司徒。他在政治上沒有可以稱道的作為。西晉惠帝永興二年(公元305年),王戎薨於郟縣,年七十二,謚曰元。
卿卿我我卿卿我我
王戎自幼聰穎,面容俊朗,據說能直視太陽而不目眩。曾與同伴在路邊玩耍,見道旁有結滿李子的李樹,其他人爭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動,別人問他,他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摘取一嘗,果然如此。他與父親的朋友、年長他二十餘歲的阮籍交好,成為“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王戎在晉代以孝聞名。母親去世,為母守孝,他雖逾越禮制,飲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體虛弱,連起身都要扶拐杖。中書令和嶠同時遭父喪,雖然寢苫食粥,但哀毀不過禮,氣色不衰。所以當時人稱“和嶠生孝,王戎死孝”。
王戎為人貪婪,多購置田園,大事聚斂,不知極限。自己坐擁萬貫家財,卻不願花錢養護身體。為人十分吝嗇,家中有好李子樹,王戎常拿李子去賣,又怕別人得到種子,就把李子的核鑽破再賣,從而被天下人恥笑。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他一件單衣,完婚後又要了回來。女兒出嫁,向他借了數萬錢,很久沒有歸還。女兒回來省親時,王戎就臉色不好看,直到女兒把錢還清了,他才高興起來。
王戎雖然小氣得不近人情,但夫妻之間卻琴瑟和諧,恩愛無比。他經常與妻子手執牙籌計算自己的財產,日夜不停。王戎之妻還常以“卿”稱呼王戎。按當時禮制,“卿”多用於君對臣、夫對妻、長輩對晚輩的愛稱,婦人應以“君”稱其夫。王戎曾對其妻說:“婦人稱丈夫為卿,在禮法上是不敬的,以後不要再這樣稱呼我了。”其妻回答:“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聽後,只好一笑置之。成語“卿卿我我”即出於此典故。現在用來形容男女相愛,十分親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