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寇》

《七大寇》

《七大寇》是著名武俠小說家溫瑞安作品,迄今為止面世的有三個故事,分別是《將軍的劍法》、《悽慘的刀口》與《祭劍》。

簡介

溫瑞安溫瑞安

七大寇溫瑞安作品,迄今為止面世的有三個故事,分別是《將軍的劍法》、《悽慘的刀口》與《祭劍》,其中《將軍的劍法》在最近一次出版時被易名為《將軍劍》,但出於習慣,在下文中筆者仍以《將軍的劍法》稱之。

三故事簡介

三個故事中,《悽慘的刀口》和《祭劍》是兩個短篇,這兩部作品與《遊俠納蘭》一樣,都是溫瑞安青年期質量較下乘的作品。

《悽慘的刀口》解讀

《悽慘的刀口》本應是溫瑞安最拿手的情節,整個故事發生在極有限的時間和空間,登場角色眾多,多方勢力互相糾葛,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具備了“點式情節”的所有要素。然而這個故事溫瑞安卻並未能寫得出彩,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登場的角色大都缺乏鮮明的性格。尤其是作為大反派的三大供奉,既未能體現作為反派應有的“惡”,也未能具備大反派必備的智慧,以至於在沈虎禪這個最大的敵人仍然戰力頑強時便急不可耐地內訌,反讓沈虎禪撿了個大便宜。說起來這樣的情節也是溫瑞安筆下經常出現的套路,那便是反派的“間歇性失智”,放著大敵不去理會,反而先互斗個你死我活。類似的情節在《談亭會》、《逆水寒》等作品中都出現過,然而糾其邏輯性之差,則尤以《悽慘的刀口》為最。作為一部短篇,固然不能要求每個角色都能活靈活現,然而在情節的最重要環節上又出現了邏輯性的問題,這樣的作品便很難再引發讀者的共鳴了。

《祭劍》

《祭劍》是溫瑞安繼《俠少》之後,又一部探討人性的作品,然而這部作品並未能如《俠少》以及之後許多佳作一樣被人銘記。主旨上並未能跳出《俠少》的圈子固然是一個方面,然而在筆者看來,溫瑞安在行文時的過度功利才是此作最大的失敗。溫瑞安如同一個沉不住氣的復仇者,匆匆塑造出幾個惡貫滿盈的角色,便借主角沈虎禪的刀迫不及待地替天行道了。由於年代久遠,溫瑞安撰寫此文時的心境已無從考究,但從此作與溫瑞安另一部回味過去的《逆水寒》成文相距不遠,或可窺見稍許端倪。

《將軍的劍法》

七大寇七大寇

《將軍的劍法》是繼《走龍蛇》之後,又一部拖沓至今的長篇作品,與《走龍蛇》一樣,《將軍的劍法》歷經溫瑞安幾個不同的創作期,讀者在循序漸進的閱讀過程中也可以同時感受溫瑞安文風的變化。
《將軍的劍法》是溫瑞安較為有代表性的一部長篇,也是溫瑞安第一次撰寫“大江湖”的故事,不過這個“大江湖”的真正展開已經要算到中年期作品中。“大江湖”的特點是,故事沒有唯一的或是明確的主線,而專注於江湖爭鬥,以爭鬥推動全部的劇情發展,而且不局限於兩派之間或是正邪之爭,而是牽扯多支江湖實力,互相合縱連橫,上演一出“戰國爭霸”。這樣的江湖結構在武俠界或許算不上首創,但溫瑞安顯然是將此類情節發揮的最為淋漓盡致,描寫的也最精彩的一個。從《七大寇》伊始,到《殺楚》系列、《少年名捕系列》,再到集大成者的《說英雄》系列,溫瑞安展現在讀者眼前的,無不是這樣紛繁龐雜的江湖結構,無不是英雄四起的風雲時代。
《將軍的劍法》這個大江湖由四支主要勢力構成,分別是萬人敵、鐵劍將軍以及實力稍弱的南天門與五澤盟,其中鐵劍將軍與萬人敵是夙敵,而南天門與五澤盟也互相對立,兩對勢力彼此實力均衡,使得這種對峙的局面很難打破。無論南天門及五澤盟其中之一倒向將軍還是萬人敵,另一個為公為私都會倒向其對立面。《將軍的劍法》的故事,便是圍繞著這樣微妙的江湖結構展開,而能夠在這樣複雜的江湖形勢下遊刃有餘、撐起整部作品,則必須要一位強勢的主角,沈虎禪便擔當著這樣重要的角色。

人物描述

沈虎禪也是筆者心目中最理想化的俠者,他的特點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便是“胸懷大義、不拘小節”。在勾心鬥角的江湖中,過度的追求俠義之舉,只會令俠者自身陷入困境,其俠行俠道反被人利用,而失去了最終的目標和意義。沈虎禪不然,他可謂是入世之俠的典型,帶著經歷了大徹大悟的睿智,卻並不因此而消極遁世,反而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他不會因一家之言而蒙蔽,亦不會受江湖規矩的拘泥,更從不寬恕任何作奸犯科之徒。由於創作時間較早的原因,也沒有後來那些所謂“大俠”們的長篇大論,然而其一言一行卻自有一股俠者風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大寇》以及《說英雄》同時登場的方恨少、唐寶牛、溫柔三人,其在《七大寇》中的形象均要優於《說英雄》,溫柔這大小姐在《七大寇》中登場較少,沒有展開描寫固然有其原因。唐寶牛和方恨少卻也少了許多《說英雄》中多事簍的表現,這和他們身邊始終有一個能當大事的大哥帶著,使得他們缺根筋的腦子少闖了不少禍事是分不開的。說起來,“七大寇”也算是溫瑞安筆下的“一人幫派”之一,不過其合理性卻比“神州結義”要強了許多。

精彩

《將軍的劍法》最出彩之處卻還不是江湖與人物,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其中打鬥的描寫,其精彩程度堪稱溫書之最。書中打鬥最出色的莫過於沈虎禪與李商一之戰,未曾刀劍相向,兩人便以儒刀對道劍展開了一場對戰。而真正交手之後,沈虎禪的凜然正義與李商一的憂傷寂寞盡數融入其武功之中,更是戰得精彩紛呈。而最絕妙之處還不在於此,而是這一場驚世駭俗之戰,溫瑞安竟用了三種視角,分別由蔡可飢、徐無害的回憶,將軍、燕趙等人的評論,以及實際打鬥的描寫在讀者眼前展開了一場立體的畫面,這種頗具電影手法特色的描寫創意十足,再加上溫瑞安精湛而綺麗的文筆,更令這絕妙的創意發揮出了奇佳的效果。
《將軍的劍法》至今仍未完結,不過從最新成稿的《愛將》來看,溫瑞安更年期拖沓的毛病已無可避免地帶入了這部作品中,因此《將軍的劍法》未來續作的可讀性不容樂觀。然而就其已完結並出書的幾部而言,絲毫無愧於溫瑞安最傑出的作品之一。

七大寇簡介

沈虎禪沈虎禪
沈虎禪:懶殘大師(自在門諸葛那一輩的大師兄)之徒,武器為阿難刀,七大寇之首,其人武功深不可測,有勇有謀,淡泊名利卻又豪情萬丈,是一位大哥中的大哥。
唐寶牛+方恨少:溫書第一活寶組合,武功都比較一般,方恨少輕功不錯,唐寶牛則是外號(自封的)長度很可觀。兩人都屬於普通的江湖浪子形象。性格都不完美,有不少缺點,例如:唐寶牛好吹、好色、好捧、好大喜功;方恨少好掉書袋,好賣弄,好管閒事;但同時,他們也都有在愛人面前靦腆純情、在朋友危難之時兩肋插刀的可愛一面。
溫柔:溫書“大小姐”之首,也將此類女子的“事兒精”本色發揮到極致。其人美貌如花,背景極其深厚:出身溫書最強世家之一的“老字號”溫家、洛陽王溫晚的獨生女、武林頂級高手之一紅袖神尼之徒、金風細雨樓樓主蘇夢枕的師妹、七大寇之一、六分半堂堂主雷純之友,《說英雄》主角王小石同學的夢中情人……個性純“白”,本性善良但非常任性,又沒什麼江湖經驗,和兩大活寶“狼狽為奸”,走到哪裡禍就惹到哪裡,讓人頭痛不已。
至於狗狗、幸不辱命和陳老闆都沒讓人留下什麼印象,似乎只是為了湊數,“七大寇”在《溫柔一刀》故事之後又進行過擴充,加進了大胃王張炭和另一位神秘人物張嘆,詳見《說英雄》系列。

七大寇系列人物門派關係

武俠武俠
“俠義堂”:東支:魯山陰
西支:徐赤
青螺峪:丁五姑
六扇門:門大綸 占飛虎 猿青雲
雪山派:郝不喜(掌門)
“七大寇”:沈虎禪(首)唐寶牛 方恨少
 狗狗、幸不辱命、陳老闆、溫柔、張炭、張嘆。七大寇作為一個組織的名稱,成員實不止七人
青帝門:任古書: 徒弟: 公羽敬(供奉)
 (刀柄會六聖之首) 雷肅銅(刀柄會六聖之一)
 深仇大師(執行者)
 簡易行(智囊供奉)
 薛東鄰(供奉)
 祖浮沉
 任小時(過繼子)
海眼幫:高手:革動地 江方寸 省無名
“萬古燒一夥”:萬古燒 秋映瑞 古錦藏
“邵星舞一夥”:劉歲奇 邵星舞 邵星雲
點蒼派:鍾錯之(掌門):程無想(師弟):邵星舞(徒弟)
冷秋帆
黑刀峽:創始人:談公壁:手下:唐佐 唐佑
徐山懷
“將軍”:楚衣辭(將軍):三面旗:舒映紅 
王龍溪(師弟):王不從(子)
 楚杏兒(女)
 沐浪花:沐利華(子)
 家將:司馬不可 司馬發
 劊子手:慕小蝦
 燕趙:(將軍的敵人朋友)
 弟子:徐無害 兜玉進
 劍手:蔡可飢
唐門:唐多令
“萬人敵”:萬人敵:高手:“一八九十千”:李商一 姚八分 齊九恨 
 張十文 談千蠢
近衛:“蛇鼠一窩”
部隊:“黛綠棕紅一潑風”
勇將里還有兩支萬人敵的子弟兵—— 
 
水深火熱一齊攻。
風刀雨箭一場空。
三大外援:侯小周 狄麗君 杜園(皆將軍臥底)
四大護法:徐望望 張看看 余分分 孟頂頂
五澤盟:蔡般若(總盟主):蔡五(少盟主)
 四大巡使“平安吉慶“:陳慶 何古
李安 張平
南天王:鍾詩牛(南天王):梁四
四大名棺:日官月官星官雲官

溫瑞安作品

“金古梁溫”在武俠小說中占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溫瑞安是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有小說、詩、散文、評論各類著作100多種,溫瑞安小說的語言十分獨特,詩畫意境突出,奇句頗多,大處描繪深微激越,飛揚跋扈,細微處曲盡人意又輕巧尖新,姿態百出,極峰迴路轉之筆。賅而言之,是詩味極濃的文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