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始建於1991年。1997年9月,博物館進行擴建,1999年9月18日竣工並正式向社會開放,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開館。新館總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600平方米,展覽面積9180平方米。博物館共設有包括序廳在內的8個展廳,10餘個大型場景。新館採用了現代科學技術,配備有分區廣播系統、中央空調系統、影視報告廳、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電腦系統及國際網際網路系統等設施,是一座大型的現代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基地。

基本信息

館舍簡介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坐落於瀋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柳條湖立交橋北側,始建於1991年,1997年9月進行擴建,至1999年9月18日竣工並正式向社會開放,江澤民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新館總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600平方米,開放面積9180平方米,展線長510米。共設有7個展廳,展覽照片800餘幅;實物300餘件;文獻、檔案資料近100件;大小型場景19組;雕塑4尊;油畫、國畫等20餘幅,電腦觸控螢幕14台、大螢幕電視錄像機2台。並採用了現代科學技術,配備有分區廣播、中央空調、影視報告廳、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電腦系統及國際網際網路等設施,是一座大型的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新館開館來以來,先後榮獲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集體、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點)、省市文明單位、遼寧省國防教育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九·一八”事變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在瀋陽的震驚中外的重大事件,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它的爆發標誌著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的揭開,同時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由此可見,“九·一八”事變雖然發生在瀋陽,但它對歷史產生的影響在地域方面已遠遠超出了東北、中國乃至整個亞洲。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國內外迄今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史的博物館。博物館通過大量文物、歷史照片、及多種現代化展示手段,真實反映了日本帝國主義策劃、發動 “九·一八”事變及對我國東北進行殘酷殖民統治的屈辱歷史;生動再現了東北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屈不撓、浴血奮戰,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畫卷。整體陳列是一座記錄莊嚴的民族解放戰爭的歷史豐碑,是向人民民眾進行國恥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近現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
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殘歷碑”,整個建築高十八米,寬三十米,厚十一米,用混凝土鑄成,花崗岩貼面,呈立體檯曆狀,兩邊對稱。巨大石雕檯曆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徵著千萬個不泯的冤魂在吶喊和呼號。右面的一頁銘刻著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農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頁鐫刻著“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整個建築莊嚴肅穆,風格獨特,既有現代化特點,又不失民族風格,讓每個參觀的人都回浮想聯翩,記住那個“國恥日”。
在“殘歷碑”的前面有一座警世鐘,懸掛在三角形的支架上。銹跡斑斑的鐘身上鑄造著醒目的銘文:“勿忘國恥”。警世鐘的旁邊,倒放著一座“九一八”事變柳條湖爆破地點碑,是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者修建的。此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由基座、碑身、碑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成梯形,碑身為方錐形,與碑座銜接處為正方形,碑頂為炸彈尾翼形,三翼間距為七十六厘米,埋深為二百六十厘米(俗稱“炸彈碑”)。這塊碑既無碑誌,也無銘文,碑身高七米,下面梯形基座,上書“爆破地點”。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罪證。

機構設定

博物館共設有:辦公室、保管部、陳列部、研究室、行政部、人事科、宣教部、保衛科、戰俘營、經營部、黨委辦公室 共11個部門。

展廳分布

一展廳:“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背景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以後,迅速走上軍國主義和對外擴張之路。 在其大陸政策的指導下,其侵略矛頭直指向中國。經過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日本在我東北攫取了大量特權。而1915年,又提出妄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 條。隨著金融恐慌的爆發,日本法西斯勢力 趁勢崛起,經過東方會議,日本便赤裸裸地提出了侵略中國的總體構想。而此時的中國東北,正處於日本支持下的奉系軍閥張作霖的統治下。1928年6月,由於張作霖沒有完全滿足日軍的要求,日軍製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展廳中“皇姑屯事件”合成景箱就形象逼真地再現了張作霖 被炸這一歷史事件。此後,少帥張學良子承父業,並宣布東北易幟,調兵入關,東北防務空虛。時至1931年9月,日軍的一切武裝侵略準備已基本就緒,美麗富饒的東北大地面臨著一場劫難。
二展廳:“九.一八”的爆發和東北淪陷
1931年9月18日夜10時20分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製造柳條湖事件,隨後突襲北大營,進攻瀋陽城,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展廳中用沙盤仿真場景形式向您展現了日軍製造的罪惡事件。在此之前,蔣介石曾三番五次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展廳中“蔣張會晤”場景就深刻地向您揭露蔣介石這個民族敗類的醜惡形象。在蔣介石不抵抗命令和日軍瘋狂的軍事進攻下,至1933年3月,東北全部淪陷。處於日寇鐵蹄踐踏之下的東北大地,群山低首,江河嗚咽,東北民眾更是流離失所,痛苦不堪。在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發出了抗日救國的號召,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隨之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抗日救國熱潮。
三展廳: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治
該展廳將向您展示我東北同胞在日寇血腥殖民統治下遭受的那段屈辱慘痛的血淚史,更是日寇在我東北犯下慘絕人寰,萬惡不赦 罪行的罪惡史。在政治上,日寇拼湊偽滿傀儡政權。展廳中“溥儀粉墨登場”場景,就形象逼真地表現了溥儀在關東軍的操縱下登基即位、舉行大典那令人嗤笑皆非的一幕。在軍事上,日寇建立眾多的軍警憲特 機構,製造一起又一起大血案,被殘害、屠殺的中國同胞不計其數。瀋陽日本憲兵隊原址出土的一對被銬在一起的屍骨,撫順平頂山慘案被害民眾的累累白骨及其遺物月餅、手鐲、菸嘴等等,無一不是日寇 殘暴罪行的鐵證。日寇在思想上推行殖民地文化教育政策,在經濟上更是瘋狂掠奪東北資源,壟斷東北經濟命脈,同時,還向東北大量移民,妄圖長期霸占我國領土。日寇還抓騙和壓榨勞工,使廣大勞工遭受人間地獄般的苦難。這段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屈辱史,我們將永遠銘記。
四展廳:東北軍民的抗日鬥爭
日寇侵華,民族危亡,中國人民無不義憤填膺;打擊日寇,保家衛國,成為人民的共同心聲。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人民的愛國要求,提出堅決抗日,收復失地的號召,還派 楊靖宇、童長榮、李紅光等幹部到各地領導抗日。面對日寇的瘋狂進攻,一部分東北軍愛國官兵首先奮起抗戰。北大營突圍戰、江橋抗戰、錦州保衛戰、海滿抗戰等都直接給日寇以沉重打擊。由東北各階層民眾自發組織而成的東北抗日義勇軍遍布東北各地,匯成浩大力量,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鄧鐵梅、苗可秀、唐聚五、王鳳閣等等無不令敵人聞風喪膽。展覽中“火燒日寇飛機場”就是大快人心的一幕。中國共產黨領導 的抗日武裝在戰鬥中不斷壯大。人民革命軍,後來組成的抗日聯軍,在白山黑水見間日寇展開了堅苦卓絕的鬥爭,消滅大量日偽軍,用鮮血寫下中國抗戰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展覽中,抗聯露營場景,白山魂雕塑,趙一曼遺言場景等,將讓您如同身臨其境,親身走進那血雨腥風的光輝歲月。
五展廳:日本擴大侵華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
日軍侵略我東北的戰火尚在燃燒,1932年又製造了一·二八事變,向上海發動進攻。我第19路軍在蔣光鼐、蔡廷鍇率領下奮起抵抗,第5軍張冶中部也與第19路軍並肩作戰,雙方血戰一月有餘,給日寇以沉重打擊。 隨後,1933年初,日軍向長城沿線發動進攻。我西北軍、東北軍和晉軍同仇敵愾,組織了長城抗戰,屢挫強敵。著名的29軍大刀隊更是威震敵膽。5月,華北危急,冀察不保,馮玉祥、方振武等組織察哈爾保衛戰, 並收復多倫。1936年8月,我守軍傅作義部奮起抵抗向綏遠發動進攻的日偽軍,取得攻克百靈廟、收復大廟的勝利。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向全國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2月9日,著名的學生愛國主義運動“一二·九”運動爆發,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推向高潮。12月12日,張楊發動的 “西安事變”,震驚世界,在中共的積極努力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全國統一抗日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展廳:全國抗戰爆發與日本侵略者的最終下場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挑起全面侵華戰爭。我29軍吉星文團官兵奮起抵抗,從此揭開了中國人民 全面抗戰的序幕。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下,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實現。八路軍與國民黨軍隊互相配合,共抵日寇,分別取得平型關、台兒莊等戰役的勝利。中國的抗戰也獲得了海外僑胞和世界人民的支援。加拿大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蘇聯志願隊、美國“飛虎隊”、印度援華醫療隊等等都是援中的典型代表。同樣遭受戰爭之苦的日本人民也積極進行反戰活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在中國軍民的英勇抵抗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的援助下,日本侵略者遭受了可恥的失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舉國歡慶,同時,也將罪大惡極的戰爭罪犯押上了歷史的審判台,受到了人民的正義審判。展覽中審判日本戰犯場景,用藝術手法再現了中國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那令億萬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歷史情景。考慮到中日人民的友好關係,中國政府在拘押改造戰犯過程中,對他們給予了人道主義的寬待,並於1956年6月,釋放第一批335名日本戰犯。
七展廳:中日兩國人民以史為鑑企盼和平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活動。這也告訴我們,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世代代友好下去。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在北京簽字,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兩國政府及人民經常互相往來,加深友誼。“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開始。這場侵華戰爭,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同樣給日本人民也帶來了苦難。我們絕不能忘卻歷史,更不允許篡改歷史。日本少數分子妄圖復活軍國主義等一切不利於中日兩國友好關係的言行,必將一敗塗地。199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60周年之際,在瀋陽落成“九·一八”事變紀念建築殘歷碑,同時在碑內舉辦“九·一八” 事變歷史陳列,這是最初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1997年9月8日,瀋陽決定擴建“九·一八”事變 紀念館。在上級領導的熱心關注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歷經兩年一座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勝利建成。“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是一座記錄中國人民一場民族解放戰爭的歷史豐碑。作為全國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將在新的歷史時期,肩負起新的歷史重任。勿忘國恥,警鐘長鳴,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館史回顧

1997年9月8日,市委書記張國光在“九·一八”事變博物館主持召開市委書記辦公會議,認真研究了擴建“九·一八”事變紀念館(暫定名)的有關事宜。
會議確定以下事項:(1)在“九·一八”殘歷碑現址的北側建館,建築設計方案面向全國招標,規劃建設期限為二年。(2)多形式、多渠道籌集建館所需資金,向國際國內特別是瀋陽市各界募捐,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擴建“九·一八”事變紀念館的議案》。(3)成立擴建紀念館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各有關部門配合。
1997年9月1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原“九·一八”事變博物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九·一八”事變紀念館將大規模擴建。
1997年9月28日,瀋陽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2次會議經過認真審議,決定批准市政府提出的《關於擴建“九·一八”事變紀念館的議案》,並做出了《關於擴建“九·一八”事變紀念館的決議》向全市公布。
1997年11月2日是瀋陽市解放49周年的紀念日,這天上午10點整,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地柳條湖,隆重舉行擴建“九·一八”事變紀念館工程的奠基儀式。中央軍委劉華清同志、瀋陽軍區、省、市領導及社會各界代表參加了奠基儀式。
1998年3月28日上午,擴建工程開工典禮在施工現場舉行。
在擴建過程中,“九·一八”館的館名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擴建辦公室分別在瀋陽和北京召開了有關專家參加的館名論證會。最後經市委確定新館的館名為:“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1999年8月,江澤民總書記欣然為“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提寫了館名。
1999年9月18日上午九時,新館正式落成並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典禮,向觀眾開放。

參觀須知

一、開館時間:夏季8:30—17:00(16:00停止入館)
冬季9:00—16:30(15:30停止入館)
周一閉館
二、參觀者憑身份證、學生證、工作證、軍官證、士兵證、殘疾人證、老年證、離休證、退休證、護照等有
效證件參觀。無有效證件者謝絕入內。
三、為保證觀眾安全有序地參觀,實行團體參觀預約制度:旅行社、學校、機關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團
體須提前預約。對觀眾流實行調控和引導。
四、由於本館接待容量有限,為保證觀眾的安全,當展廳人流量飽和時,採取分期分批限量參觀的措施,請
觀眾自覺予以配合。
五、為維護莊嚴肅穆的氛圍和文明整潔的參觀環境,各種車輛不得入館(殘疾人手推車和嬰兒車除外),小
商小販、衣冠不整者(如赤足、裸背)、精神病患者、攜帶寵物或危險品者、乞討者、醉酒者等謝絕入
館。
六、請大家文明參觀,自覺做到:
1、不亂塗亂劃,不損壞文物和展品;
2、不大聲喧譁,不嬉笑打鬧,不舉行娛樂活動;
3、不吸菸,不嚼口香糖,不隨地便溺,不亂扔果皮雜物。
七、未經批准,禁止在展廳內攝影攝像。
八、行動不便者及1.2米以下的兒童,須在成人陪同下方可入館。
九、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在館內張貼標語、橫幅,舉辦任何形式的集會、廣告或宣傳活動。
十、凡違反抗訴規定者,本館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勸阻和制止。情節嚴重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
法》和《社會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予以處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