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闊魯"節

節日。 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 這家結束後,酒興正濃的人們又到另一家,第二個宴會上,原來在第一家做客的人變成了主人。

節日簡介
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這一天,要統計牲畜的數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赫哲族烏日貢節是赫哲族人一個新生的節日,誕生於1985年。“烏日貢”意思為娛樂或文體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曆五六月間舉行,歷時三天。
節日地域
米闊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莫爾格勒河流域鄂溫克牧民的豐收節。每年的5 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溫克人喜氣洋洋地聚集到一起,慶祝一年一度的豐收節日。
節日活動
米闊魯節要進行一系列生產活動,主要是給馬烙印、除壞牙、剪耳記、剪鬃毛及給羔羊割勢等。首先從“尼莫爾”(即放牧小集團)的一頭開始,先從馬群里套出二歲子馬,放倒,人們有的用剪子剪鬃、割尾梢,有人用刀子割耳為記號。這時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燒紅,在馬的左跨上烙印。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塊由畜主點數保存。在羊圈裡,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滿圈的小羊羔,牧人們把公羊羔割勢(閹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樣式的豁口(每家的羊豁口不相同,以示區別)。
節日風俗
米闊魯節上,老人們也贈給自己的親人(如外甥、侄兒、女兒等)母羊羔之類,祝福晚輩們擁有更多的羊群。
各家膠次舉行宴會。宴會開始時一般是按照鄂溫克人先茶後酒習慣進行。敬酒日寸,從首席輪始,即由男女主人捧著一個木盤,盤裡放兩個酒杯,依次敬讓。敬酒輪一周時,主人拿出一條“哈達”,向割勢人致謝,同日寸鄭重的向大家說明新的一年幼畜繁殖數。大家向主人道喜,祝他牲畜旺盛,烙印割勢的數字與歲俱增… …
這家結束後,酒興正濃的人們又到另一家,第二個宴會上,原來在第一家做客的人變成了主人。當各家宴會結束後,所有參加宴席的人們都去參加“尼莫爾”的慶祝活動,載歌載舞慶豐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