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維基隨身百科

u盤維基隨身百科

中國的百科全書是20世紀初由西方引進的書體。 cyclopedia’為‘百科類典’,後中國因受《四庫全書》命名的影響,改譯為‘百科全書’。 cyclopedia出版頗多,在中文有‘中國文學百科全書’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u盤維基隨身百科

英文名: didiwiki08 for veket
資源格式: 安裝包
版本: 漢化版
發行時間: 2011年
地區: 大陸,香港,台灣,美國,日本
語言: 簡體中文,英文
軟體類型:網路軟體
軟體性質:免費軟體
作業系統:veket
套用平台:veket全系列

軟體介紹

迪迪維基,就是你將它安裝到veket上去,你就可以將你自己的電腦變成一個百科網站。
我測試過創建百科詞條等功能皆正常。
如果你想要讓別人訪問你創建的百科網站,將你的公網ip給別人訪問。
如果你沒有固定IP的話可以用動態域名來實現域名訪問,當然有沒必要是一回事了。
真的很有趣,強烈推薦下.
不要看它小,但真的很實用,我嘗試創建百科詞條和編輯等等功能皆一切正常,並且對中文支持良好。
可以嘗試體驗下創建百科的快樂。
百科,是指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宗教、信仰等全部學科的科學知識的總稱。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編寫過全面講述當時學問的講義,被西方奉為“百科全書之父”,中國漢朝初年的《爾雅》,是中國百科全書性質著作的淵源。
中國古代的類書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彙編。也有學者認為中國明朝的《永樂大典》是最早的接近現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
中國的百科全書是20世紀初由西方引進的書體。民國時的著名學者李煜瀛是最早進行西方百科全書研究,將這一書體介紹到中國並產生廣泛影響的。關於百科全書的名稱,他在《世界學典書例答問》中說:“四十年前煜首譯 ‘encyclopedia’為‘百科類典’,後中國因受《四庫全書》命名的影響,改譯為‘百科全書’。近二世紀專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頗多,在中文有‘中國文學百科全書’等。文學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為多科,然於一科之名下,復系以‘百科’二字,終覺不甚妥當。且‘全書’二字,在中文易與‘四庫全書’之叢書式的全書相混,不足表示其為另一書體,故煜後又改譯為‘學典’。‘學典’,即拉丁文‘encyclopedia’(英法文略同),有‘所講的學術環繞在內’之意。後凡包括一切學術在內一呈顯知識世界且多系按辭典次序排列的書,每用此詞以構成其書名,於是此詞成為書體之一種。”
早期的百科全書作品
狄德羅等人的《百科全書》百科全書型的作品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少見,但直到16世紀的西方,才開始出現“百科全書”這個名詞。最早將“百科全書”用於書名的,是德國人斯卡利斯(Paul Scalich)。
古代的許多作家(像亞里士多德等)都曾經試圖全面地記錄人類的所有知識。但是,約翰·哈里斯才認為是第一個創立了現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最早時卻十分樸素:從1768 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恐怕最著名的早期百科全書要數法國的《百科全書,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由達蘭貝爾和狄德羅編寫,並於1772年完成,共28卷,71, 818條條目,2,885張插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