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22轟炸機

Tu-22轟炸機

Tu-22(圖-22)轟炸機,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後改名為圖波列夫公司)所設計的一種超音速轟炸機。除了擔任轟炸任務以外,Tu-22也擔負偵查、電子作戰與攻擊航空母艦戰鬥群等任務。圖-22設計任務是以團級飛行編隊突擊轟炸敵方縱深戰略目標,以彌補圖-16轟炸機在突擊性上的不足。圖-22於1959年9月7日首飛成功,1962年正式加入蘇聯空軍序列,總生產量大於300架,並出口利比亞和伊拉克。圖-22在機尾上方裝備兩台RD-7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最大推力22000千牛,為圖-22提供澎湃的動力使其可以達到1.5馬赫的飛行速度,機上可裝載9噸的各型彈藥或一枚Kh-22巡航飛彈。

基本信息

簡介

Tu-22轟炸機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第一種超音速轟炸機,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為“眼罩” 。

歷史

俄軍現役圖-22M3超音速轟炸機俄軍現役圖-22M3超音速轟炸機

Tu-22最初設計的目的是要取代當時蘇聯服役中的Tu-16轟炸機,以超音速的飛行性能突破防空網和空中攔截,對歐洲的戰略目標投擲核子武器攻擊。

在1950年到1953年之間,圖波列夫設計局曾經研究了多種不同任務的超音速飛機設計,包括戰術攻擊機、偵查機、中型與重型轟炸機等等。直到1954年Tu-16轟炸機進入量產之後,蘇聯官方正式將下一代超音速轟炸機的發展計畫交給該設計局來進行。

蘇聯空軍最初的生產計畫是在1961年生產12架Tu-22B轟炸機與30架Tu-2R偵查機型,然而試飛的結果以及一些問題,最終僅有生產15架Tu-22B,這些飛機於1962年撥交訓練單位開始服役。

從1957年開始到1969年之間,一共只有生產313架各型Tu-22 。

1958年首次試飛,1961年在前蘇聯航空節初次公開展出,1962年開始裝備部隊。其高空最大速度達M1.5,是高亞音速中程轟炸機圖-16的後繼機,主要供空軍遠程航空兵使用。該機未大量生產,除部署於前蘇聯空軍、海軍航空兵外,還向利比亞空軍提供了24架,向伊拉克空軍提供了12架。

設計性能

Tu-22的主翼是中低單翼,為了超音速衝刺性能的要求,後掠角為55度。水平安定面與主翼位於相同的高度。機翼靠內側的後方,在兩邊各有一個狹長的整流罩,起飛後機輪向後收藏與此。鼻輪也是向後收起於前機身。

兩具渦輪發動機位於單垂直尾翼的底部,這種安排與B-58安裝在機翼下方,或者是Tu-16位於機翼根部的設計有很大的差異。安裝在較高的位置可以避開來自地面的異物傷害,也可以減少機翼與前機身對於氣流的影響,不過在維修方面非常不方便,會降低尾部結構的壽命。

Tu-22是蘇聯第一種可以水平超音速飛行的轟炸機,為了取得較大的作戰半徑,僅有在最後階段才會有1.5馬赫的空速衝刺,其他時間則是以次音速飛行以節省燃料。

基於高速飛行的需要,機身截面積僅量減小,三位乘員的座位是前後縱列的形態。進出飛機都需要從機身下方,先坐上各自的彈射椅,然後推送到機身內部。這三具彈射椅都是向下彈射,因此在地面和低高度的時候是無法操作,最前方的座椅是導航員,他在機身中的位置是在飛行員的前下方。中間是飛行員,最後是通訊/導航員。

技術數據 

動力裝置兩台д-15渦噴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85.3千牛(8700公斤)。加力推力120.1千牛(12250公斤)。

主要機載設備轟炸領航雷達,預警雷達,射擊瞄準雷達。

武器彈艙內可掛常規炸彈3000-9000千克,或掛特種炸彈(244H),每顆重約2000千克。

尾塔內有一門雷達瞄準的30毫米機炮。該機還可帶AS-4空對地飛彈。

翼展27.70米,機長40.53米,機高10.67米,機翼面積188.5平方米。

空重34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83900千克,燃油量35000-40000千克。

最大速度(高度12200米)M1.5/1593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高度12200米)M0.9/956公里/小時,實用升限18300米,起飛速度360公里/小時,著陸速度(重74000千克)23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5500公里,續航時間7小時30分,活動半徑2200公里。

主要類型

轟炸偵察型

Tu-22轟炸機Tu-22轟炸機

機身彈艙內可帶自由落體核炸彈或常規炸彈,最大航程只有2250公里,不適於執行原定的戰略任務。生產架數不多,只有少數服役。向伊拉克提供的就是這種型別。

轟炸型

外形象“眼罩”A,但性能提高了,彈艙內可帶裝核彈頭的AS-4“廚房”空-地飛彈,機頭雷達更大,機頭上有可部分收入的空中受油探管,向利比亞提供的是這種型別。

海上偵察型

機頭有空中受油探管,彈艙門上有6個照相艙口,有電介質板,機頭罩經改進,有些還裝有電子對抗。

教練型

教練員座艙在標準座艙之後,位置略高些,座艙蓋加長了,亦提供給利比亞。

電子戰/偵察型

頭錐作了改進,並增加了電介質板。

用途

Tu-22轟炸機主要用於突防,在超音速、低空的環境下向敵方發射巡航飛彈核炸彈等任務。一次性加滿油後,轉場半徑可達大半箇中國。1969年3月2日中蘇珍寶島之戰後,曾經是中國防空軍主要防禦的轟炸機,也是日本及其駐日美軍重點防禦對象。

Tu-22轟炸機曾經是美蘇之間裁軍談判的主要焦點之一,現在圖-22M3依然是俄羅斯戰略轟炸及反艦艇作戰核心組成部分。到1992年底,前蘇聯海軍航空兵還有30架圖-22轟炸型和20架海上偵察/電子戰型在服役,空軍仍有75架在服役,但已改為執行電子干擾及偵察等輔助性任務。

服役歷史

前蘇聯

由於Tu-22本身設計不良,故很快就被後續機種Tu-22M取代。最後在蘇聯解體時,剩餘的Tu-22機隊分別被俄羅斯烏克蘭接管,並在1990年代除役。

伊拉克

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從盟友蘇聯引進了Tu-22轟炸機,並配備了AS-4“廚房”反艦飛彈。在兩伊戰爭後期,伊拉克伊朗雙方對波斯灣的油輪與鑽油平台展開了無差別飛彈攻擊,當時伊拉克是中東唯一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包含Tu-22、Tu-16與轟-6,並使用了海鷹反艦飛彈、C-601反艦飛彈(從Tu-16與轟-6發射)、飛魚飛彈(從幻象F1、超級軍旗攻擊機發射)、AS-4反艦飛彈(從Tu-22發射)投入對波灣油輪船隊的猛烈攻擊。最後伊軍Tu-22、Tu-16與轟-6在波斯灣戰爭中全數被摧毀,喪失了戰略空襲的能力。

利比亞

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同樣從蘇聯引入了Tu-22,並投入1978~1987年與查德的邊境衝突,但鎩羽而歸。最後因為缺乏保修與零件支援,利軍所有的Tu-22宣告報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