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協定族

TCP/IP協定族

《TCP/IP協定族(第3版·中文導讀英文版)》由編程與網路權威專家BehrouzA.Forouzan撰寫,是一本關於TCP/IP協定族的經典教材《TCP/IP協定族(第3版·中文導讀英文版)》圖文並茂,重點概念突出。除了講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底層技術外,還介紹了TCP/IP協定族中的核心協定IP和TCP,以及幾個主要的路由選擇協定。書中詳細闡述使用網路層和運輸層協定的一些應用程式,並討論網際網路中一些較新的內容,如移動IP、多媒體、虛擬專用網、網路地址轉換、下一代IP等,以及涉及到的網路安全問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TCP/IP協定族(第3版·中文導讀英文版)》結合圖片講述了技術性很強的內容,儘可能地結合實例來闡明一些概念,並且許多章都包括了有關的設計內容,以便幫助理解每一種協定的思路和問題。TCP/IP是在傳輸層工作的協定,學好TCP/IP將有利於您對整個網路的更深刻的了解。每一章還有一個本章內容小結,歸納了該章所有的重點內容

《TCP/IP協定族(第3版·中文導讀英文版)》可作為通信相關專業大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計算機網路教學、科研及工程技術人員的極佳參考書

目錄

第1章引言

1.1簡要的歷史

1.1.1ARPANET

1.1.2網際網路的誕生

1.1.3傳輸控制協定/網際互連協定

1.1.4MILNET

1.1.5CSNET

1.1.6NSFNET

1.1.7ANSNET

1.1.8今日的網際網路

1.1.9大事記

1.1.10網際網路的增長

1.2協定和標準

1.2.1協定

1.2.2標準

1.3標準化組織

1.3.1標準創建委員會

l.3.2論壇

1.3.3管理機構

1.4網際網路標準

1.4.1成熟等級

1.4.2需求等級

1.5網際網路的管理機構

1.5.1網際網路協會

1.5.2網際網路體系結構研究委員會

1.5.3網際網路工程部

1.5.4網際網路研究部

1.5.5網際網路賦號管理局和網際網路名字與號碼指派公司

1.5.6網路信息中心

1.6重要術語

1.7本章小結

1.8實踐安排

1.8.1習題

1.8.2研究活動

第2章OSI模型和TCP/IP協定族

2.1OSI模型

2.1.1層次體系結構

2.1.2對等進程

2.1.3封裝

2.2OSI模型中的層次

2.2.1物理層

2.2.2數據鏈路層

2.2.3網路層

2.2.4運輸層

2.2.5會話層

2.2.6表示層

2.2.7套用層

2.2.8各層的小結

2.3TCP/IP協定族

2.3.1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2.3.2網路層

2.3.3運輸層

2.3.4套用層

2.4編址

2.4.1物理地址

2.4.2邏輯地址

2.4.3連線埠地址

2.5IP的版本

2.5.1版本4

2.5.2版本5

2.5.3版本6

2.6重要術語

2.7本章小結

2.8實踐安排

2.8.1習題

2.8.2研究活動

第3章底層的技術

3.1區域網路

3.1.1有線區域網路:乙太網

3.1.2無線區域網路:

3.2點對點廣域網

3.2.1物理層

3.2.2數據鏈路層

3.3交換廣域網

3.3.1X.25

3.3.2幀中繼

3.3.3ATM

3.4連線設備

3.4.1轉發器

3.4.2集線器

3.4.3網橋

3.4.4路由器

3.5重要術語

3.6本章小結

3.7實踐安排

3.7.1習題

3.7.2研究活動

第4章lP地址:分類編址

4.1引言

4.1.1地址空間

4.1.2記法

4.2分類編址

4.2.1辨認類別

4.2.2Netid和Hostid(NetidandHostid)

4.2.3地址類和地址塊

4.2.4網路地址

4.2.5足夠的信息

4.2.6掩碼

4.2.7CIDR記法

4.2.8地址耗盡

4.3其他問題

4.3.1連線多個網路的設備

4.3.2是位置而不是名字

4.3.3特殊地

4.3.4專用地址

4.3.5單播、多播和廣播地址

4.3.6網際網路舉例

4.4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

4.4.1劃分子網

4.4.2構成超網

4.4.3超網掩碼

4.4.4逐漸變為過時

4.5重要術語

4.6本章小結

4.7實踐安排

4.7.1習題

4.7.2研究活動

第5章lP地址:無分類編址

5.1可變長度地址塊

5.1.1限制

5.1.2尋找地址塊

5.1.3分配到的地址塊

5.2劃分子網

5.2.1找出子網掩碼

5.2.2找出子網地址

5.2.3可變長度的子網

5.3地址分配

5.4重要術語

5.5本章小結

5.6實踐安排

5.6.1習題

5.6.2研究活動

第6章IP分組的交付、轉發和路由選擇

6.1交付

6.1.1連線類型

6.1.2直接交付與間接交付

6.2轉發

6.2.1轉發技術

6.2.2分類編址的轉發

6.2.3無分類編址的轉發

6.2.4組合

6.3路由選擇

6.3.1靜態和動態路由選擇

6.3.2路由表

6.4路由器的結構

6.5重要術語

6.6本章小結

6.7實踐安排

6.7.1習題

6.7.2研究活動

第7章ARP和RARP(ARPandRARP)

7.1ARP

7.1.1分組格式

7.1.2封裝

7.1.3操作

7.1.4ATM上的ARP(ARPoverATM)

7.1.5代理

7.2ARP軟體包

7.2.1高速快取表

……

第8章網際協定

第9章網際控制報文協定

第10章網際組管理協定

第11章用戶數據報協定

第12章傳輸控制協定

第13章流控制傳輸協定

第14章單播路由選擇協定(RIP.OSPF和BGP)

第15章多播和多播路由選擇協定

第16章主機配置:BOOTP和DHCP

第17章域名系統

第18章遠程登錄:TELNE

第19章檔案傳送協定:FTP和TFTP

第20章電子郵件:SMTP.POP和IMAP

第21章網路管理:SNMP

第22章全球資訊網:HTTP

第23章在ATM上運行IP

第24章移動IP

第25章多媒體

第26章專用網.虛擬專用網和網路地址轉換

第27章下一代:IPv6和ICMPv6

第28章網路安全

……

同名圖書

基本信息

書名:TCP/IP協定族

圖書編號:100891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98.0

ISBN:730207406

作者:法羅贊恩

出版日期:2003-11-02

版次:1

開本:16開

簡介

本書是一本介紹TPC/IP協定族的教材。其第2版比2000年的第1版增加了6章。全書共有31章,分為5個部分:第1部分(第1-3章)介紹一引起基本概念和基礎技術。第2部分(第4-14章)討論TCP/IP協定族中的核心協定IP和TCP以及幾個主要的路由選擇協定。第3部分(第15-25章)討論使用網路和傳輸層協定的應用程式。第4部分(第26-30章)介紹近年來與Internet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第5部分(第31章)介紹IPv6以及從IPv4到IPv6的過渡。 和同類書籍相比,本書具有如下特點:(1)特彆強調用圖來闡述技術性很強的內容;(2)突出重要的概念;(3)善於結合實際例子講解概念;(4)內容豐富,除最基本的內容外,這一版還增加了幾章比較新的內容,如多播路由選擇和移動IP等;(5)章末有歸納該章重點內容的小結和重要術語列表;(6)每章都有大量練習,既有測驗對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式,又可加深對內容的理解;(7)本書最後還附有9個附錄供讀者參考。 本書是計算機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本很好的網路教材,對從事計算機網路的教學和科研人員以及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Internet簡史

1.1.1 ARPANET

1.1.2 Internet的誕生

1.1.3 傳輸控制協定/網際協定(TCP/IP)

1.1.4 MILNET

1.1.5 CSNET

1.1.6 NSFNET

1.1.7 ANSNET

1.1.8 今日的Internet

1.1.9 大事記

1.1.10 Internet的增長

1.2 協定和標準

1.2.1 協定

1.2.2 標準

1.3 標準化機構

1.3.1 標準創建委員會

1.3.2 論壇

1.3.3 管理機構

1.4 Internet標準

1.4.1 成熟等級

1.4.2 需求等級

1.5 Internet的管理機構

1.5.1 Internet協會(ISOC)

1.5.2 Internet體系結構研究委員會(IAB)

1.5.3 Internet工程部(IETF)

1.5.4 Internet研究部(IRTF)

1.5.5 Internet賦號管理局(IANA)和Internet名字與號碼指派公司(ICANN)

1.5.6網路信息中心(NIC)

1.6 重要術語

1.7 小結

1.8 練習題

1.8.1 多項選擇

1.8.2 習題

第2章 OSI模型和TCP/IP協定族

2.1 OSI模型

2.1.1 層次體系結構

2.1.2 對等進程

2.2 OSI模型中的層次

2.2.1 物理層

2.2.2 數據鏈路層

2.2.3 網路層

2.2.4 傳輸層

2.2.5 會話層

2.2.6 表示層

2.2.7 套用層

2.2.8 各層的小結

2.3 TCP/IP協定族

2.3.1 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2.3.2 網路層

2.3.3 傳輸層

2.3.4 套用層

2.4 編址

2.4.1 物理地址

2.4.2 Internet地址

2.4.3 連線埠地址

2.5 TCP/IP的版本

2.5.1 版本4

2.5.2 版本5

2.5.3 版本6

2.6 重要術語

2.7 小結

2.8 練習題

2.8.1 多項選擇

2.8.2 習題

第3章 底層技術

3.1 區域網路(LAN)

3.1.1 乙太網

3.1.2 令牌環

3.1.3 無線區域網路

3.2 點對點廣域網

3.2.1 物理層

3.2.2 數據鏈路層

3.3 交換的廣域網

3.3.1 X.25

3.3.2 幀中繼

3.3.3 ATM

3.3.4 ATM區域網路

3.4 連線設備

3.4.1 轉發器

3.4.2 網橋

3.4.3 路由器

3.4.4 交換機

3.5 重要術語

3.6 小結

3.7 練習題

3.7.1 多項選擇

3.7.2 習題

3.7.3 編程練習

第4章 IP編址:分類編址

4.1 引言

4.1.1 地址空間

4.1.2 記法

4.2 地址的種類

4.2.1 辨認類

4.2.2 Net-id和Host-id

4.2.3 類和塊

4.2.4 網路地址

4.2.5 足夠的信息

4.2.6 掩碼

4.2.7 地址耗盡

4.3 其他問題

4.3.1 連線多個網路的設備

4.3.2 位置不是名字

4.3.3 特殊地址

4.3.4 專用地址

4.3.5 單播、多播和廣播地址

4.4 分類地址的網際網路實例

4.5 重要術語

4.6 小結

4.7 練習題

4.7.1 多項選擇

4.7.2 習題

4.7.3 編程練習

第5章 劃分子網/構成超網和無分類編址

5.1 劃分子網

5.1.1 三級層次結構

5.1.2 子網掩碼

5.1.3 劃分子網的特殊地址

5.1.4 設計子網

5.1.5 變長子網掩碼

5.2 構成超網

5.2.1 指派地址

5.2.2 超網掩碼

5.3 無分類編址

5.3.1 可變長度塊

5.3.2 找出網路地址

5.3.3 劃分子網

5.3.4 構成超網

5.3.5 演變

5.3.6 無分類域間路由選擇(CIDR)

5.4 重要術語

5.5 小結

5.6 練習題

5.6.1 多項選擇

5.6.2 習題

5.6.3 編程練習

..........

附錄A ASCII碼

附錄B 數制和轉換

附錄C 檢驗和的計算

附錄D 差錯檢測

附錄E 加密方法

附錄F 802項目

附錄G 聯繫地址

附錄H RFC

附錄I UDP和TCP連線埠

辭彙表

參考文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