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ship

通常,船員的安全意識是RIGHTSHIP非常重視的。 );裝運煤炭的各種記錄,如裝、卸的會議,途中的測量記錄。 錨纜機剎車力的定期試驗,並在設備附近標識上一次試驗的時間。

RightShip

RightShip是一個在全球海運行業內崇尚安全和效率的船舶評估機構,成立於2001年,總部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由BHP Billiton、Rio Tinto Shipping和Cargill Ocean Transportation三家公司控股。
RightShip通過準確可靠的評估來降低海運風險,為船東、管理公司、經營人、租船人、保險、碼頭等全球650多個客戶提供支持,其評估的船舶已超過60,000艘。RightShip建立了自己的CAP標準和要求,對於船齡25年以上的船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疲勞分析、船體結構的腐蝕極限、壓載艙及貨艙塗層狀況、輪機和甲板機械

RIGHTSHIP檢查注意事項

一、在備檢工作中對管理方面注意事項:
1.對於證書和檔案的檢查比較細,除船舶證書外,還包括船舶的檢驗報告及ESP檔案。需檢查船舶法定證書,以及船級報告,船舶狀況評估報告等;船舶檢驗信息應是本季度的。上次的修船報告和測厚報告也是必查內容。此外,還有一些小的證書也應備妥,如消防救生設備的檢驗證書,特別是CO2鋼瓶和消防員裝備的氣瓶的水壓試驗。救生艇的剎車試驗和ON LOAD RELEASE GEAR的試驗證書;纜繩證書、一伙食吊試驗證書、機艙天車試驗證書、油水分離器型式認可證書、15PPM報警設備較驗證書和多種氣體探測儀檢驗報告(其有效期不超過一年)等。再者,還會了解上次廠修情況,如船體結構方面有那些修理項目,特別是廠修更換了多少噸鋼板需提前備好。當然,一些關鍵性設備和系統的檢修情況也應提供,如錨機系統、推進器和舵機系統等關鍵性設備,等等。
2. 對SOPEP、垃圾管理計畫、壓載水管理計畫、裝載手冊和裝載儀與軟體證書、SOLAS訓練手冊、FIRE PLAN等。還包括對於船舶這些檔案所必需進行的培訓記錄,也會詳細檢查。如SOPEP中的聯繫點每季度末應及時更新,要求的圖紙齊全;溢油演習應涵蓋3.1操作性和3.2事故性兩種形式,並應交替進行,演習時應填寫初始報告表; SOLAS訓練手冊中的設備操作說明應與本船一致,如EEBD類型是否與實際相符,在所配備設備發生變化後,是否及時進行了修改(如“河北忠誠”輪左舷救生艇更換了,應在SOLAS訓練手冊中體現出來。)。此外,《油類記錄簿》和《垃圾記錄簿》均屬於必查的記錄,應提前備妥。
3. 安全會報告、內外審報告、不符合、事故和險情報告也是重點檢查項目。驗證是否關閉。從中也可看出船舶的管理情況。RIGHTSHIP特別關注船舶對險情(NEAR MISS)的報告,我公司部分船舶這方面報告相對較少。主要是船舶領導誤以為沒有NEAR MISS就表明船舶體系運行的好,實際上這恰恰是體系運行沒有活力的體現。所以,船長應鼓勵下屬報告NEAR MISS,自己也應進行提煉後向公司報告,以促進船舶體系的運行向高層次轉化。否則,往往被檢查官認為不符合ISM規則,進而提出缺陷項或觀察項。
4. 檢查官會特別注意觀察船員的安全操作。如工作裝備是否穿戴整齊;如進入封閉處所(頂邊櫃應逐一測試、記錄並報告船長批准後,方可進入。同時,應備妥安全照明、通訊設備、急救設備。打開的人孔門處應設定安全警告並放置格柵或安全圍欄。)、熱工作業、舷外作業以及高空作業等特殊操作是否按程式進行?記錄情況如何?船員對於多用氣體探測儀的使用是否熟練?通往機艙固定的氧氣、乙炔鋼瓶是否分庫存放和固定良好?備用的鋼瓶帽是否蓋上?管路是否進行了顏色標示?其鋼瓶與固定管路之間是否使用了帶帶金屬絲防護套的軟管連線?(特別注意:不允許從氧氣乙炔間直接拉軟管到機艙進行熱工作業,航修也不可以!)。同時,會檢查在機艙工作間的固定氧氣、乙炔管路接口上是否有裝防回火器?軟管是否老化龜裂?而所有電瓶間、機艙化學品間、防污庫的去油劑的檢查主要包括:應放有所有化學品的MSDS(可以向機務主管或物料主管索取所有化學品的MSDS。)以便於查閱;是否備齊了防護用品(皮圍裙不可使用雨衣代替;皮手套不能破損;長筒膠靴可用;護目鏡狀況良好;洗眼液未過期。等等)並使用了IMO圖貼(必須帶護目鏡、必須穿防護服、必須帶手套等。)標識?進入CO2間、電瓶間、油漆間前是否通風?油漆間和化學品庫內是否擺放是否整齊?。通常,船員的安全意識是RIGHTSHIP非常重視的。貨艙進水探測裝置的檢查、試驗時間與結果是否建立了專門的記錄?艏樓內遙控排水系統所有手動閥門是否標明了保持常開?整個系統是否進行試驗並建立了專門的記錄?現場是否也張貼操作說明(包括應急操作)。油漆庫的所有油漆均應上架,良好的綁紮、固定。所有油漆只能儲存在油漆間(未使用完的油漆也包括在內。)。
5. 對駕駛台內的檢查:駕駛台常規命令是否頒布並在船長或駕駛員換班後得到了及時更新?船長的夜航命令簿是否在航行期間每晚記錄?航保資料的登記與改正工作,應保持最新版本。對海圖改正、臨告和預告剪貼簿的改正會對本航次的每一張海圖核對,在以往的檢查中多次發現海圖的漏改、錯改(特別是臨告和預告必須登記到NP133A中並對航行用圖進行修改。)缺陷。NP133A中的航行警告是否使用鋼筆記錄、臨告和預告是否使用鉛筆記錄?《航線計畫》的檢查對UKC比較關注,會仔細核對計算是否正確,有無區分深海或淺水海域的UKC計算並張貼在駕駛台?詢問公司體系檔案中對UKC的要求並看是否達到要求。在航行途中經過淺水區時的UKC計算。與航行有關的信息的填寫,如防污染措施的體現;如經過海區的潮流/障礙物/通航密度/浮標系統、海盜等注意事項,報告點及報告的要求等。及當地港口與航行有關的規定,如最小允許UKC、最大航速等。海圖作業中多種定位方法的使用(特別是陸標定位)和航線附近礙航物的平行避險線以及進入分隔帶前事先假設的緊急拋錨區的標繪,等等。磁羅經自差觀測每班都要進行並記錄,如果由於氣象原因無法觀測,也應記錄說明原因。而且觀測的自差應與自差曲線核對,如果相差較大,應重新制定磁差曲線。GMDSS設備和操作,駕駛員應熟悉HF/MF DSC和VHF DSC的操作及熟練敘述遇險報警和取消誤報警程式。其它的如: 雷達中輸入的速度信號應有LOG的信號;每班進行手操舵和自動舵,及自動舵的偏航報警的測試,並在航海日誌上記錄。 航行記錄儀、測深儀使用前後要在列印紙上標明使用時間日期及駕駛員簽字。關於GMDSS應急電電瓶的檢查,檢察官可能採取下列方式進行:切斷其他電源只讓應急電瓶供給電台,然後進行電台測試或進行查其它項目的檢查,經過一段時間後再去看應急電瓶的電壓,如果電壓下降得過快,說明電瓶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還有,《電台日誌》應主要記錄來自NAVTEX/EGC/氣象預報/VHF上的安全信息和設備檢測、試驗的情況記錄;實操電源轉換後的呼叫測試等也應記入。
6. 對機艙的檢查:機艙整體狀況:乾淨、整潔,無明顯跑冒滴漏,設備操作規程齊全且由現任輪機長簽批,各種安全標識(煙火探頭位置標識、各層逃生通道指示)清晰,熱表面隔熱層完整。
機艙控制室:儀表指示正確、接地試驗、警報屏完整、報警記錄、座椅地上固定、《輪機長常規命令》、觸電急救程式、設備操作規程必須得到現任輪機長批准、救生衣與浸水服狀況。等等。
機艙工作間:熱工作業區域的工作警示、氧氣和乙炔接口有防回火器、砂輪和鑽床及車床等鏇轉機械處有IMO關於帶護目鏡和不準帶手套作業的警示圖貼、油頭試驗間有帶護目鏡的圖貼、工具擺放齊整、垃圾分類正確。等等。
舵機:油槽乾爽、操作規程和應急操舵說明張貼、應急操舵功能試驗。
燃油鍋爐:外觀良好,燃燒器附近無漏油現象、水位觀察鏡狀況良好,低水位和超低水位試驗、安全閥外觀檢查。
主機:外表乾淨、標識清晰、儀表齊全。一般會對漏油報警進行實操試驗,對曲拐箱油霧濃度探測器功能試驗。
副機:機體和平台下無明顯滲漏、儀表齊全完整、漏油報警實操試驗。
分油機間:機體和平台下無明顯滲漏,標識清晰,防火門及獨立滅火系統正常。
泵浦:標識清晰、軸封位無明顯油水滲漏現象。
油水分離器:15PPM濃度探測器功能與報警試驗、出舷外閥鎖閉、排污警告。
焚燒爐:功能試驗,爐灰處理檢查。
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正在工作,工作燈和儀表齊全且指示正常、觀測管易於觀測且有明顯水流。
艙底:無過度油水積存。污水高位報警功能試驗。
備件庫和物料間:排放整齊、標識清晰。大件物品和備件可靠固定、備用鋼管順船舶首尾方向存放。化學品庫有MSDS及勞保用品。
煙囪百葉窗、天窗:標識正確、功能試驗、透光和密性檢查。
機艙風機間及通風帽:標識正確、擋板功能試驗。
7.船員的培訓:上船前的培訓應完整。上船後對船舶設備的熟悉與培訓,尤其是駕駛員熟悉駕駛台設備的培訓記錄表應全面;船員對體系、公約以及應急設備和職能的熟悉應在《船員培訓記錄手冊》中得到體現(一般還會抽查船員時能否回答已培訓過的內容);公司年度演習計畫中規定的各種演習在DECK LOG BOOK的演習記錄欄和當日的日誌上均應記錄(保全演習因保密要求,只記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並使用體系規定的記錄表進行記錄。對於海安會通函MSC.1143、MSC.1014及資料ILO的GUIDANCE OF ACCEIDANT PREVENTION IN PORT AND AT SEA是否定期進行培訓並記錄。高級船員應熟悉並能用英文描述其內容。
8. 貨物運輸:配載圖;裝卸計畫(應在最右側欄中記錄裝卸貨期間實際觀測的水尺);裝載儀的定期(每月及使用前)核對及大副寫上的比對結果(如,核對正常。然後,大副簽字並寫上日期。);裝運煤炭的各種記錄,如裝、卸的會議,途中的測量記錄。壓載水操作的記錄,檢查官會通過記錄仔細計算壓載泵的排量,並與額定排量對比,以此判斷壓載泵的好壞。港口記錄薄:大副的裝卸貨命令和駕駛員值班記錄。各種裝載資料,特別注意在LOAD MANUAL上船級社對散裝船隔艙裝載限制標註及裝載手冊上數據是否與實際一致。
9. 船舶衛生方面:生活區各層逃生路徑指示的IMO圖貼應不超過地板30公分。生活區衛生,特別是公用會議室、衛生間、餐廳、走廊、更衣室及船員個人房間衛生。廚房衛生及廚工是否知道滅火毯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及實際狀況有無問題?檢查冷庫時試驗呼叫警報、內部開門推手等的狀況,所有食品是否擺放整齊?有無過期及腐爛食品?有無使用有色塑膠袋裝盛食品的現象?確認魚庫、肉庫溫度達到零下18攝氏度以下。廚房抽油煙機防火網清潔無油污,垃圾分類管理情況如何,是否垃圾桶為金屬帶蓋並進行了標識?。機艙衛生方面,完善煙火探頭、逃生路徑、斑馬線、設備名稱等標識,所有強電控制箱下部均應配備絕緣膠墊、所有設備均應制定操作規程並由輪機長簽名後張貼;徹底整理工作間,張貼安全標誌及操作規程,清除雜物;消除設備的跑冒滴漏。庫房內所有物料均應整齊存放;易移動的物品須適當的綁紮、固定。機艙內和其它庫房內不允許存放油漆。機艙垃圾是否分類存放?垃圾桶是否為金屬帶蓋並進行了標識?
10. 標識:各種IMO的標識一定按要求張貼。 救生艇吊艇鋼絲、舷梯鋼絲等的換新時間也應標識。主甲板的綠色防滑通道、錨機和絞纜機及帶纜樁周圍的綠色防滑區域、兩舷救生演習集合站的綠色防滑區域及艇員站隊位置標識等。纜樁和纜孔上應標識安全負荷。標識所有油、水艙透氣帽名稱;對於所有露天甲板上的接油槽標識名稱和容積,配齊泄水堵頭。在錨鏈棄鏈器處要配備大錘並標識不準隨意使用(取走)。
以上是RIGHTSHIP檢查對軟體方面關注重點。在硬體檢查方面應與PSC檢查相類似。
二. RIGHTSHIP檢查船上比較容易疏忽的問題:
1. 有合適的機會時,一定要進行測天定位。沒有測天定位或較少的話,檢查官對此明確指出這是STCW公約的要求,並開具缺陷。(參考船舶手冊第273頁).
2. 沿岸航行和狹水道航行時,必須利用陸標定位,不能單獨憑GPS船位;(參考船舶手冊274頁),對GPS要定期和開航前利用陸標船位進行核對並在GPS記錄薄上進行明確記錄。
3. 磁羅經自差的校測和記錄,必須堅持每班進行(STCW公約的要求),若不具備測記條件,也應記錄原因(每天至少6次,大角度轉向還要增加次數。)。另外,在觀測後要與磁羅經自差曲線進行比較,如果連續發現實際觀測值與自差曲線相差較大,要重新核對船舶自差曲線。RIGHTSHIP檢查官不認可使用電羅經比對的方法測定自差曲線圖,而要利用顯著的陸標測定。
4. 每班進行手操舵和自動舵,及自動舵的偏航報警的測試,並在航海日誌上記錄。
5. 航行記錄儀、測深儀使用前後要在列印紙上標明使用時間日期及駕駛員簽字。
6. 關於GMDSS應急電電瓶的檢查,檢察官可能採取下列方式進行:
切斷其他電源只讓應急電瓶供給電台,然後進行電台測試或進行查其它項目的檢查,經過一段時間後再去看應急電瓶的電壓,如果電壓下降得過快,說明電瓶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船上在實際操作中也應模仿這種操作檢查。
1. 救生艇,一伙食吊,舷梯,機艙天車等處的限位開關必須要保證正常。
2. 進入CO2間,電瓶間,油漆間一定要先通風,等一下再進入。
3. 船艏的救生筏如果有登乘梯,請注意船在輕載時其長度是否合適?如不合適,請參照救生艇的扶手繩,製作合適長度的扶手繩可代替船艏的登乘梯。
4. 救生設備的每周檢查一定要記錄在航海日誌中,包括在天氣允許情況下的每周將救生艇移開原位再收回在航海日誌上明確記錄。此外,對於艙蓋的定期(周檢查、月度檢查等)檢查和舷梯與引水梯的周檢查的情況必須記入《航海日誌》。《航海日誌》、《電台日誌》和《輪機日誌》等必須記錄到當天。
5. 舷梯、引水梯、一伙食吊的鋼絲更換日期也要象救生挺吊艇鋼絲更換日期一樣標註在附近。
6. RIGHTSHIP檢查官認為船上一般會因人員變化或環境改變而出現經常性的NEAR MISS。如果發現船上長時間沒有險情報告,就會被認為不符合ISM規則。
7. 應急發電機在主電源斷開的情況下是否能自動啟動及應急發電機的應急空壓機(如有)的狀況和空氣瓶內的空氣壓力是檢查官比較關注的。
8. 由應急發電機供電試驗應急消防泵及檢查出水壓力是檢查官常用辦法。
9. 對主消防管路上的各種隔離閥要標識清楚並保持活絡。因為這是要每周檢查的項目,即使閥可以開關但如果比較緊,檢查官也認為平常的檢查不夠。
10. 對手提滅火器備品數量的配備首先三副要清楚,檢查官一般先問三副配備要求再檢查實際配備數量。包括駕駛台(另加以及信號等物品)、集控室以及艏水手長庫的公用救生衣、浸水服均應在相應的IMO圖貼旁加注數量標識(最好是訂購反光材料的IMO數字圖貼。)
11. 船上的SOLAS培訓手冊一定要符合本船實際情況,對後來供船的消防救生物品的操作要及時補充到培訓手冊中。
12. 對船員的安全意識檢查官非常重視,如進入封閉處所、熱工作業(即使是岸上工人在船上修理)是否按程式要求做,主甲板上、泵間、舵機間的漏油是否及時清除(防止人員滑倒和污染)及油漆間、電瓶間等的防火標誌等。
13. ARPA雷達中的速度信號一定要計程儀的信號而不是GPS信號。
14. 航線計畫的制定,海圖改正和資料配備(檢查官為船長出身,在檢查方面很內行,必須全面細緻地進行標準化管理。)。
15. 艇機啟動、應急操舵所有人員都應該會,有時候檢查官會要求木匠、水手長經應急操舵試驗(要從電源開關位置開始,從“當機”狀態到進行應急操舵的全過程,組織演習,並應知應會。)。
16. 錨纜機剎車力的定期試驗,並在設備附近標識上一次試驗的時間。纜樁和纜孔上應標識安全負荷。 纜機和纜樁周圍工作區域應塗上防滑沙。此外,從艏救生筏存放點到兩側的登乘口應設立綠色防滑通道。從救生演習集合站到登艇口均應設立綠色防滑通道。
1. 船上裝載儀應定期進行測試(每個月或使用前)並列印留底。
2. 裝運煤炭的記錄:航行中每天測量記錄,海務提供的記錄簿應全面記錄,備查。
3. 船舶對氧氣、乙炔的使用和管理: 沒有分開存放,沒有防回火器,機艙固定管路廢棄,用軟管拉到機艙作業,房間門口沒有防火標識等。
4. 船長不但對船舶證書熟悉,對各種檢驗報告及ESP檔案也要熟悉 。
5. 應急照明、航行燈和信號燈均應特別注意檢查,尤其是靠泊前後。
6. 所有強電(110V及以上)控制箱與配電板上均需張貼IMO“強電危險”的警告圖貼。此外,主電站和應急電站處均應張貼“全船斷電(BLACK OUT)處理程式”、“觸電急救程式”等以及程式。
7. 所有設備的操作規程必須由現任船長、輪機長或大副簽名後,公示在設備旁邊。
8. 生活區樓道的逃生路徑標識必須張貼在距地板高度不超過30厘米(公分)的位置。
9. 油水分離器自出第二級分離器到舷外的每對連線法蘭的4根螺栓中,應從中使用一根長螺栓替換,在這根長螺栓的末端鑽孔後,使用鉛封(或尼龍扎帶)標明輪機長何年何月何日進行的鉛封,以表明未被人為拆開過,並記入《油類記錄簿》I項。此外,15PPM濃度探測器的樣品水小閥應在常開位置、沖洗水小閥應在常閉位置鉛封並標明輪機長何年何月何日進行的鉛封,以防止人員誤操作造成在沖洗水狀態下使用油水分離器排放污水的狀況。同時,靠泊時舷外閥必須鎖閉在關閉位置,並在醒目位置標識“嚴禁排油入海”的中英文警告!
10. 油棉紗處理屬於垃圾管理計畫的範疇,無論焚燒還是交岸處理,均必須在《垃圾記錄簿》上記載。特別注意,如進行焚燒處理時,操作者應記為輪機員(而非大副),同時最好在當頁貼上輪機長或輪機員通報的焚燒油棉紗數量和時間的小紙條。同時,油棉紗處理不能記入《油類記錄簿》中。要知道,《油類記錄簿》I項主要是為了記錄對於油水分離器系統檢測、維修等事項的。
11. 鍋爐的水位計上應標明正常水位、低水位和超低水位等刻度,便於人員巡視時易於查看。同時,所有有關拉索的手把上均應標識用途。燃油鍋爐的油路上必須有隔熱層防護,如隔熱層被油污,應及時更換(分油機間、主副機的油路隔熱層也必須保持乾淨!)。所有高溫(超過60℃的蒸汽、燃油、回汽、熱水等熱表面)均應有隔熱層防護,且必須完整(包括閥門也要包裹好。)
12. 機艙煙囪百葉窗的透光試驗一般會被細緻地核實。對此,船員應事先試驗、調整妥當。另外,煙囪頂的人孔蓋必須處於常閉狀態(防止火災時無法關閉)。通風機擋板必須能夠可靠關閉。
13. 所有長條狀的物料(鋼板、鋼管、鋼條)等較重的物料必須順著船首尾方向存放。若只能橫向存放,也要在兩端焊制止動擋板,防止船舶橫搖時竄出傷人。
14. 應急發電機油櫃、救生艇艇機油櫃、應急消防泵原動機油櫃等必須保持85%以上刻度的燃油儲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