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son Welles

Orson Welles - 人物:奧遜·威爾斯是美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電影家,甚至贏得了歐美諸位文學大師的尊重。迄今為止,所有從事嚴肅電影事業的導演、演員,恐怕仍然不敢正視這位空前絕後的“巨人”。

奧遜·威爾斯曾經編寫、導演、主演過有史以來的最佳影片《公民凱恩》,又是超過無數好萊塢巨星的偉大演員,而如果要比從巔峰向下滑的速度,威爾斯絕對令昆廷和老謀子望塵莫及。

人物

奧遜·威爾斯美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電影家,甚至贏得了歐美諸位文學大師的尊重。迄今為止,所有從事嚴肅電影事業的導演、演員,恐怕仍然不敢正視這位空前絕後的“巨人”。
奧遜·威爾斯曾經編寫、導演、主演過有史以來的最佳影片《公民凱恩》,又是超過無數好萊塢巨星的偉大演員,而如果要比從巔峰向下滑的速度,威爾斯絕對令昆廷和老謀子望塵莫及。
奧遜·威爾斯是美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電影家,甚至贏得了歐美諸位文學大師的尊重。迄今為止,所有從事嚴肅電影事業的導演、演員,恐怕仍然不敢正視這位空前絕後的“巨人”。有趣的是,奧遜·威爾斯身材高大,晚年體重達到400磅,在好萊塢與馬龍·白蘭度被人並稱為兩座“人山”。雖然只有美國影帝白蘭度可以挑戰威爾斯的巨人稱號,但是單純從體積上來看,奧遜·威爾斯肯定勝出:有一次他的整個身體被車座卡住,不得不請機械師把車拆了。
每年,歐美各國學者、作家撰寫的研究、回憶奧遜·威爾斯的作品層出不窮。美國維京書局本周推出很多讀者期待已久的一部奧遜·威爾斯傳記分卷,此書作者是英國作家、導演兼演員西蒙·卡洛,他三年前發表奧遜·威爾斯傳記第一卷一鳴驚人,此次不負眾望,又以描寫威爾斯中期影壇生涯的第二卷傳記再掀波瀾,在書中專門研究威爾斯“天才自毀”的殘酷過程!
神童、惡搞、最偉大的影片

內容

奧遜·威爾斯 1915年生,老家在美國威斯康星州。他15歲中學畢業,16歲遠赴愛爾蘭都柏林著名的大門劇院當上主演,18歲他編寫介紹莎士比亞的書籍,19歲在百老匯參加《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演出,22歲他自己創建劇團,成功推出現代版的《裘麗斯·凱撒》,此後劇團改編的無數名著在電台播出,大受歡迎,其巔峰之作是奧遜·威爾斯親自創作的廣播劇《火星人入侵》。當時威爾斯開口就對全美千百萬聽眾宣布:“已經發現火星人入侵地球,正在新澤西登入”,伴隨著令人身臨其境的背景聲效,好多聽眾誤認為是新聞報導,嚇得拔腿就跑,這次廣播在美國各城市造成多處恐慌,威爾斯一舉成名,創造了美國廣播史上一次經典時刻。
用“神童”這個詞形容奧遜·威爾斯一點也不誇張,但是他的影壇生涯的偉大時刻還沒到呢。威爾斯26歲時,雷電華電影公司請他拍攝《公民凱恩》,雖然投資不多,但是威爾斯獲得相對自由的藝術決定權。他自寫劇本,以美國報業大王赫斯特為模特,塑造了一個現代工業寡頭欺世盜名、外強中乾的複雜形象。威爾斯自己出任主演,同時導演影片,他採取一系列創造性的表現手法,不僅在銀幕上刻畫出一個具有莎士比亞戲劇的深度與氣魄的驚人藝術形象,而且完成了一部至今無人超越的史詩般的傳記片。直到今天,《公民凱恩》仍然被全世界的電影行家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影片。
威爾斯憑藉《公民凱恩》給他帶來的殊榮,緊接著就拍攝另一部反映美國財閥家族的影片《安倍遜大族》,並且宣稱要超過《公民凱恩》取得的成就。1942年,威爾斯拍完《安倍遜大族》,所有了解拍攝情況的人都在震驚中承認,新片比《公民凱恩》更出色。影片剛拍完,威爾斯就回響羅斯福總統號召,赴巴西里約熱內盧拍攝反映巴西人生活的紀錄片,為團結巴西人民、共同反抗德意日法西斯做貢獻。《安倍遜大族》膠片落入電影公司老闆手中,遭到一通胡亂剪輯,頓時失去光芒。好萊塢電影公司老闆對奧遜·威爾斯第二部傑作的破壞,已經成為現代藝術史上的著名慘案之一。奧遜·威爾斯為此悲痛欲絕,在此後漫長的人生歲月里,他再也沒有拍出一部偉大的影片。
狂傲性格與自毀傾向
西蒙·卡洛寫的威爾斯傳第二部,正好覆蓋《公民凱恩》公映以後7年之間威爾斯的生活。
卡洛把這7年當成威爾斯影壇生涯的轉折點,雖然這7年只占大師70年人生的十分之一,卡洛卻用了全書452頁的篇幅加以記述。卡洛認為,《安倍遜大族》的失敗是奧遜·威爾斯事業陡落的重要標誌,他憑藉歷史資料與自己同為電影導演的職業經驗,斷然推論說,奧遜·威爾斯自己應當為影片失敗負主要責任。
卡洛分析說:當奧遜·威爾斯拍完《安倍遜大族》之後,應該堅守在電影公司的剪輯室里,親手完成剪輯工作,但是他卻錯誤估計形勢,決定把膠片交給助理人員,從巴西“遙控”編輯工作;當威爾斯得知《安倍遜大族》的膠片因受公司老闆干涉,遭到粗暴剪輯的厄運時,應當聽從很多朋友的催促,從巴西趕回好萊塢,為捍衛自己的作品拚死相爭。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在巴西拍片不順利,威爾斯情緒低落,整天泡在里約熱內盧的酒館裡喝得爛醉,白白錯過了挽救《安倍遜大族》的時機。
西蒙·卡洛認為,威爾斯自己當時並沒有認識到《安倍遜大族》失敗的嚴重意義,其狂妄自大的性格反而變本加厲。威爾斯一方面繼續馬不停蹄地寫劇本、拍片子,在自己和同行的新片中扮演各種角色,另一方面在電台當主持人,為報紙寫專欄,向美國人民宣傳自己遠大的政治理想,由於得到羅斯福總統的鼓勵,他甚至希望有朝一日當上美國總統。西蒙·卡洛認定過分膨脹的雄心壯志害了威爾斯,使他不甘心像其他導演那樣,日復一日地埋頭於工作室里,為剪輯每一個鏡頭傷透腦筋。西蒙·卡洛還把威爾斯這種狂傲的性格,歸咎於很多天才人物都具有的自我毀滅的傾向。
我認為,西蒙·卡洛的結論有一定道理,但是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體制原因”。當時正是好萊塢從幾大製片公司壟斷走向群雄並起的階段,在壟斷時期,大公司財大氣粗,每年定額生產幾百部影片,不會對每部影片的利潤都斤斤計較,還會拿出一兩部戲,找威爾斯這樣的“怪才”試試運氣,虧了也不在乎,有點像當年蘇聯和中國早期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的格局,又沒有其他約束。奧遜·威爾斯正是得益於這種環境,才拍出兩部傑作,可惜好時光轉瞬即逝
當然,挖掘威爾斯自身性格原因也有道理,威爾斯後來完全靠自己演戲掙的錢來拍片,但是他隨心所欲,情緒好就拍,情緒壞就歇,一部影片往往一拖再拖,害得其他演員只好撤走,所以他影片中的女主角經常在影片半腰神秘消失,令觀眾感到十分恐怖。

闡述

我常想,如果塔倫第諾這種新一代大師覺得與威爾斯深有同感,我就不抱怨他們“江郎才盡”,因為,在今天,“天才自毀”型的奧遜·威爾斯式人物太少見了,商品社會製造的電影人多屬高效率、守規矩的類型,完全沒有自我毀滅的傾向,也根本不具備天才的資質。
1938年,根據H.G.威爾斯的原作演出廣播劇《宇宙的戰爭》。1941年導演:《公民凱恩》(編劇與台詞:奧遜·威爾斯與曼凱維茨,攝影:G.托蘭德,主要演員:奧遜·威爾斯,J.柯頓,A.摩爾海德,D.科明戈爾、E.斯勞奈)。1942年:《安倍遜大族》(根據B.塔金碩的小說改編,改編、編劇與台詞:奧遜·威爾斯,攝影:柯爾迭斯,主要演員:J.柯頓,T.賀爾特,D.柯斯迭羅,A.摩爾海德)。1944年:《千真萬確》(於拉丁美洲,彩色片,未完成)。1946年:《陌生人》(主要演員:奧遜·威爾斯,L.揚格,E.G.魯賓遜)。1947年:《上海小姐》(編劇:奧遜·威爾斯,根據舍爾伍德·金的小說改編,攝影:查爾斯·勞頓,主要演員:奧遜·威爾斯,麗塔·海華絲,E.斯勞奈)。1948年:《麥克白》(編劇:奧遜·威爾斯,根據莎士比亞原作改編,作曲:J.伊貝爾,攝影:J.L.魯塞爾、J.諾蘭)。1952年:《奧賽羅》(在義大利與摩洛哥,編劇:奧遜·威爾斯,根據莎士比亞的原作改編,攝影:布雷茲,阿爾多,G.方托,T.福西,布景:特羅納,主要演員:奧遜·威爾斯,S.克魯梯埃,M.麥克利亞摩伊爾)。1955年:《阿卡汀先生》(於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編劇、布景與服裝:奧遜·威爾斯,主要演員:奧遜·威爾斯,M.雷德格拉夫,A.塔米洛夫,M.阿育爾,蘇茲、福隆,P.范·埃克,G.阿斯蘭,K.普拉克西努)。1958年:《邪惡的接觸》(於美國,編劇:奧遜·威爾斯,根據W.馬斯特遜的小說改編,攝影:R.梅梯,主要演員:奧遜·威爾斯,Ch.海斯登,J萊伊)。1957—1958年攝製電視片:《堂吉訶德》,在1966年尚未攝完。1962年:《審判》(根據卡夫卡的原作改編,主要演員:A.佩爾金斯,J.莫羅,R.施奈德,A.塔米洛夫,S.福隆)。1966年:《福斯塔夫》(根據莎士比亞的戲劇《亨利四世》改編)。1968年:《一個永垂不朽的故事》(主要演員:讓·莫羅,奧遜·威爾斯等)。1968年:《航行推算》(未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