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rah Winfrey

Oprah Winfrey

Oprah Winfrey是奧普拉·溫弗莉,1954年1月29日出生於密西西比州科修斯科,美國演員,製片,主持人。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婦女之一,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通過控股哈普娛樂集團的股份,掌握了超過1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主持的電視談話節目《奧普拉脫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萬名觀眾,並連續16年排在同類節目的首位;2009年11月20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播出了23年之後,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的節目《奧普拉脫口秀》於2011年9月9日結束。至今唯一作品《我堅信》由黑天鵝圖書2015年5月引進。

基本信息

Oprah WinfreyOprah Winfrey
奧普拉·溫弗瑞,作為一名黑人,更為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婦女之一,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通過控股哈普娛樂集團的股份,掌握了超過1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主持的電視談話節目“奧普拉脫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萬名觀眾,並連續16年排在同類節目的首位;奧普拉在1996年推出的一個電視讀書會節目在美國掀起了一股讀書熱潮;她利用業餘時間在大導演史匹柏的電影《紫色》中客串了一個角色,還榮獲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喜歡奧普拉的人甚至認為如果她去競選美國總統,獲勝的把握也很大。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更開設了一門課程專門研究奧普拉。

個人經歷

她的出現讓觀眾淚流滿面
2001年6月,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市著名的BTI表演藝術中心的大禮堂內,2300多個觀眾座位上人頭濟濟,人們正在耐心地等待著本次節目的主角、她們心目中的“訪談皇后”奧普拉的出場。這是奧普拉主題為“度過最完美的生命之旅”巡迴演講的第一站,儘管每張門票要花185美元,但2300多張門票在短短兩小時內便告售罄。為了親耳聽一回奧普拉激動人心的演講,一些“奧普拉迷”們甚至寧願在EBAY拍賣網站上花2025美元,從網路票販子手上換得一張演講會的入場券。此次演講所得的收入將全部捐獻給當地的慈善機構。
在為時兩個半小時帶著傳教色彩的幽默演講中,奧普拉向台下的觀眾講述了自己的個人奮鬥史,當她面對貧窮、肥胖、事業挫折等問題時,是如何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變得更加堅強的。在談到事業問題時,奧普拉說:“生活往往有一種巨大的慣性,讓人們在現有工作面前安分守己,不思進取,此時我們應該問一問自己的內心,這是否是你想要的工作,什麼工作才是最適合你的呢?然後聽從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喚。”奧普拉還舉了自己的例子,自從她1984年在芝加哥當上電視節目訪談主持人後,她才“真正找到了工作的激情和感覺”。奧普拉不時勸告她的崇拜者們,當繁重的工作不能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報酬時,就應該將它斷然放棄,而去追尋自己夢想的工作。每個人都應聽從“內心的呼喚”,只有一個相信自己的人才能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的強者,“如果你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當上總統,也許有一天你就能如願。”奧普拉如是說。
在美國,奧普拉是個頗有爭議的名女人,她主持的訪談節目傾倒了數以百萬計的觀眾,而她自己充滿坎坷的奮鬥史更給生活中遭遇挫折的美國婦女以巨大的信心和希望。一位35歲的女地產經紀人拉塞爾事後對記者道:“一看到奧普拉出場,我就感到一股電流從頭到腳穿越全身。儘管我從電視上看到過她無數次,但卻從未想到自己會如此近距離地看到她。”
墮落天使
作為一名黑人,奧普拉少時的生活與別人一般無二。她1954年出生於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個單親家庭,生活異常困頓,幾乎整日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與別的黑人少年一樣,奧普拉曾一度自甘墮落。在她日後的金牌節目“奧普拉脫口秀”中,奧普拉曾面對3300萬觀眾坦承了自己那段不光彩的歷史:吸毒,墮胎,甚至還生下過一名不久就夭折的女嬰。奧普拉的生父曾對女兒說:“有些人讓事情發生,有些人看著事情發生,有些人連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於是極度空虛的奧普拉想知道自己生命中究竟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奧普拉自幼就有與生俱來的說話技巧和不俗的記憶力,她發現自己的言談很容易帶動別人的情緒,於是17歲的奧普拉先是參加了當地的一次選美比賽,後又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與不錯的運氣,在19歲那年被當地一家電台聘為業餘新聞播音員,從此涉足傳媒界。大學畢業後,奧普拉成為巴爾的摩一家電視台的正式播音員。然而她早期的電視生涯並不順利。由於奧普拉在播報新聞時無法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她的情緒往往隨播報的內容忽喜忽憂,因此常常招致觀眾的批評。好在台里慧眼識珠,給她安排了一個早間的談話節目,才使她如魚得水,不久她就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女主持。
1983年,奧普拉結識了生命中的伯樂——“A.M.芝加哥”電台的老闆丹尼斯·施瓦遜。當時施瓦遜正在物色一名出色的脫口秀主持人,以期提高以前訪談節目的收視率。儘管電視台的多數人對聘用一名黑人來主持節目深表懷疑,但施瓦遜還是力排眾議,以23萬美元的年薪將奧普拉招至麾下。出人意料的是,僅僅一個月,奧普拉訪談節目的收視率就超過了從前,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奧普拉直登“美國最當紅脫口秀主持人”的寶座。
媒體帝國
與一般談話節目不同的是,“奧普拉脫口秀”的邀請嘉賓並非是某一領域的專家或學者,而是普通大眾,談論的主題也集中在個人生活方面。為啟發嘉賓“實話實說”,奧普拉常不惜將自己的一些秘密也告訴對方。當嘉賓的故事令人感動時,她會和嘉賓一起抱頭痛哭。相比其他節目,“奧普拉脫口秀”更直接、坦誠,也更具個性化,因此深受那些白天在家無所事事、知識層次不是很高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女性的極力歡迎,而這些人正是收看電視節目的主流人群。
在奧普拉的事業蒸蒸日上時,她又遇到了另一位改變她命運的人——傑夫·傑克伯斯,當時的傑夫不過是芝加哥一位不出名的律師。傑夫提醒奧普拉,僅靠替人打工並不能使她真正成功,她應該組建自己的公司。於是,1986年他們兩人合夥創建了“哈普娛樂集團”(Harpo是奧普拉名字Oprah的倒置)。公司由傑夫·傑克伯斯任總裁,擁有10%的股份;奧普拉則出任董事長,擁有90%的股份。公司定期製作“奧普拉脫口秀”,並出售給各家電視台。在傑夫的精心打理下,哈普集團迅速取得了成功。至2001年,僅“奧普拉脫口秀”一項的營業收入就已高達3億美元。還有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是“奧普拉讀書會”, 這是自1996年推出的電視讀書節目。節目一經推出就大獲成功,以致奧普拉選書的那一周,被稱為是書市的“奧斯卡周”。而經她推選過的47本書,本本都暢銷。此外,集團還涉足電影製作、婦女雜誌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佳績。
奧普拉凡事力求親力親為,事無巨細。2000年哈普集團開始發行一本名為《O》的雜誌,據雜誌的主編講,“在雜誌付印前,奧普拉會仔細閱讀每一個字,徹底檢查每一張圖片。沒有節目的時候,她就一直呆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她可以從周一下午3點一直乾到周四晚上8點,再搭上周五一整天,就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結果,僅一年時間,雜誌的月發行量就達到250萬冊,而以往最成功的雜誌也要5年才能達到這一成績。哈普集團已成為一個實力不俗的媒體帝國。
毀譽參半
奧普拉在美國電視台主持的訪談節目“奧普拉脫口秀”,每天都吸引著700萬的電視觀眾,而她與美國著名報刊雜誌出版商赫斯特集團共同主辦的雜誌《奮鬥不止》,在全球更擁有2200多萬名讀者。奧普拉的形象已深入美國觀眾的內心,她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許只有美國現代宗教導師迪帕克·卓普拉和史蒂芬·科維堪與匹敵。近些年來,奧普拉不斷向觀眾灌輸如何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華、如何改變自己的觀念,她在贏來眾多崇拜者的同時,也招來了大量的非議。有人甚至給她起了個綽號:“迪帕克·奧普拉”,意思是她不想做一個純粹的訪談節目主持人,而想改行像迪帕克·奧普拉一樣做世人的精神導師。“她大概以為自己是先知彌賽亞了,想引導我們每個人都上天堂。”美國作家芭芭拉· 格里祖蒂·哈里森道。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教授、美國問題研究專家肯柯斯·維基·阿布特則認為:“她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複雜矛盾過分簡單化,人們剛開始聽她的演講時,也許會受到某種激情的鼓舞,但當她提供的方法並不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實問題時,只會使人們加倍地沮喪失望。”
她使無數美國婦女找回失去的信心
雖然人們對奧普拉的看法頗為不一,但在許多美國人眼中,奧普拉還是名優秀的女性。“在我眼中,她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當她與我交流時,我感到她就如我的個好朋友。”36歲的銷售代表謝麗爾·皮爾斯對記者道,自從去年她做了子宮切除手術後,整個人都陷入了悲哀絕望,生活仿佛變成了灰色,是奧普拉從前的節目和演講才使她從沮喪中徹底恢復過來。另一位老“奧普拉迷”——退休教師格羅麗亞·伯魯克斯則稱,是奧普拉的節目使她離婚後的生活走上正,獲得了“新生”,“奧普拉的生活是個榜樣,她克服了重重困難,獲得了事業和生活上的成功。如果她能做到,我相信我們也能做到。”
前不久,翁達·拉塞爾還是一個生活墮落的酗酒者,然而自從看了奧普拉的節目後,她便改“邪”歸正、面貌一新,不僅戒了酗酒的老毛病,還花24美元為自己訂閱了一份奧普拉主辦的雜誌《奮鬥不止》,同時她還另外訂閱了幾份,作為禮物送給母親、祖母和三個朋友,希望她們也能從中汲取某種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