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helia's Dream

Ophelia's Dream

《Ophelia's Dream》是一個音樂專輯,演唱者是Dietmar Greulich。

基本信息

Ophelia's Dream Ophelia's Dream

國籍:德國 風格:Neo-Classical

簡介

故事的最初乃是始於Dietmar Greulich對Lisa Gerrard的情意結。打小在安定良好的生活 環境裡成長起來的Dietmar原本會沿著安全舒適的生活道路前行,但當 Dead Can Dance帶 著他們的莊嚴神秘、燦爛輝煌的音樂進入Dietmar的世界後, 他的人生道路就被完全地改 變了。對DCD音樂的痴迷,尤其是為他心中的繆斯 - Lisa Gerrard那不可思議的仿佛來自 天界的歌聲所傾倒,令到他決意開始從事音樂創作,去追尋他自己的天國之夢,去尋找他 自己的himmlische(heavenly)之聲,於是Ophelia的夢幻便有了雛形。 接著Dietmar進入學院學習作曲, 同時憑藉他年輕時接受的鋼琴訓練,在一家旅館的酒吧 里謀到了鋼琴師的兼職,演奏一些Elton John或Billy Joel的歌曲,為自己的學習和創作 酬得資金,最終使他有條件得以開始他的奧菲利婭之夢。 雖然圍繞女性歌聲的創作概念貫徹始終, 但一直到Dietmar已完成了處女專輯的全部寫作 與初步錄製時,都未找到他理想-或者說夢境中的"himmlische voice"。

Dietmar 是懷著失望之情準備只出版一張純器樂唱片的。 臨到最後一刻,當一盒灌錄有某個女孩歌唱的磁帶遞到Dietmar手上後, 他發現原來夢想 中的美麗幻境真的是可以實現的。而這位叫Julia Tiedje,仍在音樂學院專研聲樂的漂亮 女孩來到他面前時,Ophelia's Dream 終於圓滿了她飄忽殘缺的身影,成為一個真真正正 的實體。 從最初閱讀到她的介紹文字,再經過短暫等待後拿到唱片的那一刻,到虔誠聆聽後的長久 激盪,直至現在歷經多年後的沉澱與玩味,Ophelia's Dream的All Beauty Is Sad在我的 記憶中無疑是一次近乎完美的體驗: 首先是唱片的名字, All Beauty Is Sad,所有的美麗即是悲傷,仿佛一個宿命的決斷, 帶著神聖的啟示,從眼睛一直擊震到心靈深處。反覆咀嚼著這幾個詞,竟是那樣百味陳雜 的難言滋味。

說它有些許矯情也罷,但我想只要凝視著它,人性意識根源里對悲劇美的追 求總會讓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對之認同。 All Beauty Is Sad,沉靜的悽美意境下是強迫 每個看到的人接受這個緘言的霸悍力量,印像中只怕再無哪張唱片的名字能有如此帶有啟 示性的、兼備了唯美與強力的完美意境。 然後是唱片的封面,仿佛歷經累年後才攢成的暗黃殘舊的色彩間褪現出一幅令人過目難的 畫面:一個面容嬌好的女孩仰躺於一本翻開的古書之上,墜下如絲的長髮隱入歲月的色彩 里,凝眸妙目中流露出的是某種虔誠的景仰之情。這充滿神秘氛圍的意境令人不禁產生祭 祀、犧牲之類的聯想,仿佛躺於書頁之上的女孩便要將她如花的紅顏與貞潔的處子之身奉 獻於某位神明;比對著上方的唱片標題,又或許她將自己祭獻的就是悲劇的宿命本身吧。 同時,這悲劇之美又向外滲透著一股被壓抑住的異樣情色,無論是仰臥少女脖子上那根束 帶所帶入的淡淡SM味道;或是內頁里少女俯首撫弄胸前潔白玫瑰的肉慾暗示;再或是封底 縴手撩起趣裙擺,將玫瑰緊貼於雪白肌膚之上的雅致挑逗,還有腿上的美麗蕾絲長襪和它 隱約而現的墜帶給人的翩翩浮想…無一不是昭示著 Ophelia游離在古典莊重之外的非常類 美學,絕對是Wave唱片裡一款頂尖水準的封套設計。 完美的視覺衝擊之後,最終要體驗的,自然是音樂本身。

雖然DCD是音樂上的領路者,又 以Lisa Gerrard 為其創作精神的繆斯,但Dietmar的音樂中這方面的痕跡幾無跡可尋,以 Neo-Classic為風格徽志,All Beauty Is Sad帶來的是如比其名一樣意境悽美卻氣勢洶湧 的新古典樂章。 做為Oli Roesch一手發掘的秘密武器,Ophelia's Dream 被寄望與剛離開Hyperium的Neo- Classic/Heavenly Voice顯貴-Stoa相抗衡並取而代之。與Stoa的內斂沉靜相比,Ophelia 的音樂有一股鋒芒畢露、翻雲覆雨的霸氣。序曲Rise便是由Dietmar Grenlich操控起大起 大闔的戲劇性音樂段落,排山倒海的管弦樂能量被發揮到極致,讓聽者甫一上來就被這雷 霆氣勢所震懾一驚;緊隨的Mystere仍以管風琴的威嚴作引,Julia Fiedie 的古典女高音 (Mezzo Soprano,次女高音,其中的區別在這兒有些含糊) 挾著如天堂悲詠般的大合唱從 高空傳來,更是讓聽者如臨聖殿般不可自禁地湧起肅穆膜拜之情。

Dietmar是以人聲 為創作中心,但實際上 Julia的歌唱段落並不太多,這大概和當初唱片準備以純器樂面目 問世,人聲是之後臨陣加入的過程不無關聯。不過每次人聲的出現也是全碟最引人矚目的 時刻。勿需多言,Julia的歌聲自有股銳利的質感,無論是悲痛剛烈的Tears,還是感傷抒 情的Sophia's Prayer,眉宇間總透射出一種凌人氣勢,頗有不怒而威的氣魄, 這恰好與Ophelia同樣凌厲的音樂交相輝映。除了人聲,All Beauty Is Sad第二矚目的對像自然是 Dietmar的鋼琴彈奏,Reflexions,Arabesque,Fairy-Dance等, 均是以大段用上巴洛克 式華麗修飾的鋼琴獨奏為主,哀慟綿伸的情緒鋪展便如為所有聽者的個人生活所譜寫的原 聲配樂一樣煸情而契合。

以中世紀為素材的Saltarello則與其它古典主義樂章稍顯不同, 這是全碟唯一能略微窺見DCD根源的片斷。勿庸置疑,All Beauty Is Sad甫一問世就受到 各類媒體評論的褒讚,更被Orkus雜誌以"九十年代獨立音樂的里程碑"來吹捧, 或者言過 其實,但它確實是張甚富傳奇色彩的唱片。 完成這部傑作之後,隨著Hyperium帝國的迅速沒落,Ophelia's Dream 也陷入悄無聲息的蟄伏狀態,教人以為他們也將淪為上世紀的另一個曇花一現的傳奇談資。但新世紀伊始,Ophelia's Dream挾一張翻玩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名曲"Stabat Mater"的迷你專 輯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這是一張更為純粹的古典樂唱片,比之於 All Beauty Is Sad的 沖天氣焰,Stabat Mater更忠實於原作悲憫深沉的宗教救贖美感, Dietmar放棄他的戲劇 化激情,在弦樂、管風琴、擊弦古鋼琴的搭配中追尋回古典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典雅風範, Julia Fiedie的霸氣唱腔也不復再現, 被新任主唱Susanne Stierle沉靜老練的詠唱所替 代。唱片的素質仍是不俗的,自己對古典樂不通就不評述,但曾看到國外一位特別迷.

G.B.Pergolesi"Stabat Mater的古典樂迷對 Ophelia's Dream所做演繹的評價是"極端浪 漫的改編",這或者是最貼切的形容吧。 短暫的露面之後,Ophelia's Dream再次沉寂,去年,Dietmar Grenlich將All Beauty Is Sad與Stabat Mater重新製作後合成一張唱片,並附上兩首Demo作品做DigiPak的豪華版二 次發行,雖然有些商業的噱頭,但也是次難得收藏的機會,尤其對於未收過Hyperium版本 的朋友而言,總不至因其倒閉而就此錯過了這張精彩的唱片。而且包裝頗為奢華,全套黑 白頁的畫冊不少都是從前未見過的樂隊照片,也算得很超值了。

樂隊介紹

能與新古典巨星Stoa並肩的就只有Ophelia's Dream,新古典殿堂的兩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再版的專集多加了他們珍貴的新作,依然非常富麗堂皇尊貴高雅,新古典的魅力被Ophelia's Dream演繹得淋漓盡致,相當出彩。大型厚重的古典管風琴器樂段落,豪華的管弦樂段如水銀泄地般地衝擊著聽者的聽覺神經,別因為黑金才能給你帶來這樣的震撼和快感,新古典也可以。學院派正統女高音Julia顯示著其華麗高貴的氣質,就如典雅的女皇緩緩步入鋪砌黑色大理石的殿堂,女皇在訴說著一個悽美傳奇的悲劇。鋼琴solo相當有水準,如高山流水般直泄,音符流動於著魔的指尖之間,十分流暢同時富有激情。驚嘆於Dietmar grenlich的音樂才華,而Ophelia's Dream同時也演繹著一幕傳奇的新古典神話,為新古典的歷史譜上金碧輝煌的一頁,是新古典樂界的又一里程碑。

莎士比亞經典悲劇中那自溺的姑娘古往今來曾經引發了多少詩人/畫家的感慨?而今德國的NEO CLASSICS巨星OPHELIA'S DREAM用音樂將其重新演繹.這支97年被Oli發掘出的天音/新古典組合明顯是Hyperium旗下用以填補即將離去的STOA/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位置的接班人.Dietmar grenlich - 窮困潦倒靠在酒吧彈鋼琴為生的藝術家突然之間成了德國著名黑暗公司力捧的新星,不能不說是個乞丐王子的奇蹟.Oli為其找來Julia fiedje這位擁有奔放高音花腔的年輕女孩作為樂隊的特邀主唱,並不惜巨資在Eudraum專有錄音室請Weisser herbst的四位錄音師及製作人打造OPHELIA'S DREAM的首張專輯ALL BEAUTY IS SAD,悽美浪漫的故事又一次征服了所有聽眾.ORKUS更是將樂隊評為了當年最有傳奇色彩的樂隊.華麗的古典音樂編排與時而悲傷絕望時而小鳥倚人的正統學院女高音的配合簡直是....驚嘆!不得不感嘆HYPERIUM在天音及新古典樂風上的造詣,其麾下湧現出了多少讓人傾倒的組合厄.

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於Oli的獨裁以及HYPERIUM公司經營的換向.OPHELIA'S DREAM的新作品直到2000年才得以發行,這時候的Dietmar grenlich已經轉投到Trinity發行集團的Sad Eyes旗下.新EP:Stabat Mater取材於義大利古典作曲家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的作品,OPHELIA'S DREAM重新演繹了它.與上張作品相比,Stabat Mater更是一張古典音樂作品,Dietmar已不甘心僅在GLASSIS-POP領域發展了,也許他渴望的是創作一些真正的古典音樂.

評論

配得上“暗潮帝王”這一稱號的,我認為只有三支樂隊:Elend,Stoa,Ophelia’s Dream。如今Elend處在轉型的瓶頸,黑暗三部曲完結至今整整六年,再無一部能“鎮的住”的作品;Stoa不復“Porta VIII”中的黑暗深邃,揀拾起的是“Zal”中的緋色神殤;相比之下,Ophelia’s Dream可能更內斂更女性化一些,在“All beauty is sad”和“Stabat Mater”這兩張專輯中,我們見識了Dietmar Grenlich的古典功底和Julia Fiedie的曼妙高音,同樣見證了暗潮帝王的盛大加冕。之後整整四年的沉寂,讓無數新古典樂迷翹首企盼。

新專輯“Not a second time”終於在2005年初聽到,“Lady Magdalen”以一種懷舊的姿態,緩緩地流入耳朵。寧定溫和的弦樂,凝眸感傷的情懷,落日之前的教堂,有鐘聲在敲響,宏大交響不禁讓我想起“All beauty is sad”中的些許段落。而第二曲“Egredimini”則是純粹的新古典小品,女聲依舊華麗高貴,活潑的編鐘貫穿了歌曲始終。“Exsolutio”的舒緩則讓我想起了“Zal”中的Stoa。接下來的“Saltarno”有一個非常詭異的開頭,往下一聽才發現原來是酷似“Saltarello”的民間小曲,之後的三分鐘,驚喜不斷。

“De Torrente”,金色的神殤在緩緩流動,男女主音忽閃而過,縹然消失,似一對天鵝游過,在湖面撒下點點流光。接下來的“Amica Mea”則是清新柔和的原聲吉他/提琴小品,但是精彩卻遠未被眼前局限,一聲一聲鏗鏘的提琴行進,在女聲出現之後漸漸奔向遠方,管樂器合奏繼續揀拾起遺下的感傷情緒,在交響樂的簇擁中抵達頂峰。“All beauty is lost”或許是最能讓我們回想起“All beauty is sad”的歌曲了,鋼琴在光陰嬗變中翩翩起舞,帶來一脈相承的悲傷感覺。“Il Vecchio castello”,一幅印象主義風情畫,感覺這首歌是她們轉型的一個代表作,隱約看到了德彪西“牧神午後”的影響。

專輯的最後一部分了,“Interlude”歌如其名,“Ladonna wosh”也是以一種甜美的感覺示人,吉他和鼓機帶了一些流行的味道,少了些奧菲莉亞式的狂熱與悲情,但依然是輕柔溫和的美麗,讓人想一直沉醉下去。下一段的“Interlude2”帶出的“Quae dementia”則是純粹的民族音樂風味,弦樂造出一種不安分的氛圍,鼓點的晃動中好似看到了古雅利安部族祭祀的神秘儀式,後面宏大的人聲更營造了一種莊嚴盛大的景象,看不見的帝王即將在瀰漫香霧中隆重加冕。“Lady Magdalen”的再現,僅僅一分多鐘,整張專輯在“Danse Macabre”的小步圓舞曲中,即將劃上句號,燭光中跳動的舞步,卻依然讓人感傷,直到最後一個音符塵埃落定,還不能相信“Not a second time”已經結束了。這就是Ophelia’s dream的超然精彩。

我想Dietmar Grenlich一定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新專輯“並非第二次”就證明了這種絕不走踏過之路的決心和霸氣,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就我個人來說,非常喜歡這張專輯,並非出於對“All beauty is sad”作者的敬佩。“Not a second time”表現出的高水準和多樣性已經完全征服了我,它並不是一張只能聽一次的唱片,而是一張羽翼豐滿血肉鮮明感情充沛的唱片,值得向所有Ethereal/Dark wave樂迷推薦。

(以上介紹轉自網路樂評)

專輯

All Beauty is Sad

Ophelia's Dream Ophelia's Dream

發行時間: 1997年

地區: 德國

語言: 德語

類型:新古典/暗潮

專輯曲目:

01 - Rise

02 - Mystere

03 - Reflexions

04 - Piece for Solo Oboe

05 - Tears

06 - Arabesque

07 - Sophia's Prayer

08 - Saltarello

09 - Sophia's Reprise

10 - A Fragment

11 - Dreams

12 - Fairy-Dance

13 - Fall

14 - Stabat Mater Dolorosa

15 - Cuius Animam Gementem (Interlude)

16 - O Quam Tristis Et Afflicta

17 - Quae Moerebat Et Dolebat (Interlude)

18 - Quis Est Homo, Qui Non Fleret

19 - Vidit Suum Dulcem Natum

20 - Fac, Ut Ardeat Cor Meum

21 - Quando Corpus Morietur

22 - Fac, Ut Ardeat (Piano-Version)

23 - Arabesque (Demo-Homerecording, bonus)

24 - Saltarello (Demo-Homerecording, bonus)

Not A Second Time

Ophelia's Dream Ophelia's Dream

歌手: Ophelia's Dream

發行時間: 2004年

地區: 德國

語言: 德語

類型:新古典/暗潮

專輯曲目:

01-Lady Magdalen

02-Egredimini

03-Exsolutio

04-Saltarno

05-De Torrente

06-Amica Mea

07-All Beauty Is Lost

08-Il Vecchio Castello

09-Interlude I

10-Ladonna Wosh

11-Interlude Ii

12-Quae Dementia

13-Lady Magdalen's Reprise

14-Danse Macabre

Stabat Mater

演唱歌手: Ophelia's Dream

發行日期: 2002

音樂風格: 搖滾/金屬|新古典

專輯曲目

1.Stabat Mater Dolorosa

2.Cuius Animam Gementem

3.Quam Tristis Et Afflicta

4.Quae Moerebat Et Dolebat

5.Quis Est Homo, Qui Non Fleret

6.Vidit Suum Dulcem Natum

7.Fac, Ut Ardeat Cor Me

8.Quando Corpus Morietur

9.Bonus Track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