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Psychedelia

Neo-Psychedelia

【參考中譯名:新迷幻音樂】
新迷幻包括了從 朋克樂末期直到現在的一大批樂隊,這些樂隊的音樂均受到60年代 迷幻樂的影響。不論他們的音樂是師從於像 Beatles和早期 Pink Floyd那樣的 迷幻流行樂、還是源於Byrds的吉他搖滾、甚或是扭曲的音響實驗,這些樂隊無一例外地都把迷幻藥劑作為一種音樂靈感喚起的源泉,以此創造出不同尋常的聲音。
一些新迷幻樂隊的確是好吸毒的,而其他的樂隊只是將 毒品作為他們怪異歌詞和出格外表的一種合理的補足。新迷幻音樂時而也能打入主流流行樂圈,如Prince的80年代中期的作品以及Lenny Kravitz的90年代的作品。但是大多數的情況是這些新迷幻樂隊活躍在另類(Alternative)和 獨立搖滾(Indie Rock)圈中。

註:

新迷幻最初是在70年代末 英國後朋克運動中出現,那時主要的樂隊是the Teardrop Explodes、Echo & the Bunnymen和the Soft Boys。除了80年代早期的Paisley Underground和90年代末期的Elephant 6 collective這樣的新迷幻集中運動外,大部分後來的新迷幻樂隊都來自於互相孤立的地區,而不是從諸如以上的音樂運動中產生。在這些後來的新迷幻樂隊中比較著名的有:音樂空幻夢想的 澳大利亞樂隊The Church;由Nick Saloman領銜的Bevis frond,他們把旋律化的詩歌創作和大音量的三重唱結合在一起;低調昏沉、毒霧陰霾的Space 3;詭異離奇的校園搖滾(College Rock)樂隊Robyn Hitchcock;全然古怪的 Mercury Rev和the Flaming Lips以及折衷的BritPop樂隊 Super Furry Animal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