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ICO

NWICO取得的成果: NWICO的新發展 NWICO面臨的困難:

NWICO是The New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 (新世界信息秩序)的縮寫。
關於“新世界信息秩序”(NWICO)的論爭源起於20世紀70年代,NWICO的倡導者們普遍認為,作為舊時代殖民主義的孑遺和延續,現存的國際傳播秩序維持並強化了國與國之間業已存在的不平等,這種傳播結構當中暗含的邏輯還構建了南方對北方的依賴模式,該模式給開發中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等諸多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一個公平、合理的“新世界信息與傳播秩序”必須建立起來以取代現有的舊秩序。其實,關於NWICO的爭論也是第三世界後殖民國家爭取獨立與發展的副產品。
NWICO在具有進步意義的同時,還存在很多缺陷,如一些第三世界得領導人打著擺脫殖民地地位,創建新世界信息秩序的旗號加強國內控制,煽動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和排外思潮,加強自己獨裁統治。
推進NWICO浪潮的主要論壇是聯合國,尤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裡大國統治的現象由於一國一票制而有所改變,因此在教科文組織里是開發中國家占據主導地位。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一份報告:《多種聲音,一個世界》,又稱《麥克布萊德報告》,這份報告是隸屬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傳播研究委員會進行三年調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該報告倡導建立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主張通過放鬆著作權法規,促進信息傳播技術自由交流,鼓勵第三世界國家出版業發展,及共享更多的傳播資源等措施來改善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信息傳播資源不平等的狀況。
報告共分為七個部分。在簡介部分,報告表達了傳播是基本的人權,同時也是所有國家團體集體權利的基本信念。從第二部分開始,報告分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委員會對世界信息傳播結構的調查結果和建議。最後部分則概述了一些調查未能涉及或有待未來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強化相互依存性,加強各領域的合作,採用國際的傳播標準和手段,更廣泛的資金來源等。我們可以看到,該報告在意識形態上盡力不偏不倚,在問題的分析過程中也更多地採取了微觀而實際的視角。在同年的第21屆教科文組織大會上,含改變信息不平衡、保護記者權益、消解信息壟斷、保障信源多樣化、尊重不同文化等建議的《麥克布萊德報告》得以順利通過。
《麥克布萊德報告》作為全面反映新世界信息秩序之爭的檔案,在學術方面是與傳播學的批判學派尤其是政治經濟學派的觀點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該學派在承襲馬克思關於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的觀點的同時,還密切關注現代跨國媒介高度集中和壟斷的趨勢及其帶來的社會後果。他們認為,這種高度的獨占和集中最終是為了維護壟斷資本的意識形態和統治權力。在信息的單向流動過程中,受益者無疑是代表壟斷資本的少數已開發國家,而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則難以避免在文化、經濟和政治等諸多方面受到嚴重的損害。在跨國傳播時代,信息和國家主權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信息主權”這一概念也逐漸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浮現,成為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弱國在其信息主權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不僅在政治方面受到壓制,在經濟領域處於不利地位,甚至維持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文化的整體性和民族性也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和挑戰。對於信息主權問題的關注,又引出了對文化帝國主義的研究。該研究將“個別傳播大國對世界信息流通系統的支配看做是推行文化擴張主義的過程,而把開發中國家的反抗看做是抵制文化侵略的過程”。國家間信息鴻溝的加寬亦是閱讀或研究《麥克布萊德報告》者需要關注的現實問題。時至今日,《麥克布萊德報告》並沒有喪失其重要意義:全球範圍的信息結構不平衡依然如故,而愈加猛烈的媒體融合兼併浪潮以及強大的新媒體技術則不可避免地加深著南北雙方的信息鴻溝。
NWICO取得的成果:
▲關於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的主張已在聯合國得到廣泛支持和理解
▲開發中國家新聞事業有了較大發展
▲開發中國家間的合作增加
NWICO的新發展
1999年11月24日IMC(Indymedia Center)新聞網站在美國西雅圖成立。它是一個網路獨立新聞媒體的群集,是一個由草根階層組織的反抗大公司媒體集團的,由反新自由主義者、行動主義者主持的新的媒介通道,被認為是爭取新聞自由的第三條道路,為“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IMC網站面臨的問題:
1、 強大的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的勢力——政府、跨國集團等
2、鬆散、無政府主義帶來的力量的散化
3、絕對平等的幻想——左翼和右翼的衝突
NWICO面臨的困難:
▲西方國家的技術優勢短時間內不會喪失
▲開發中國家間意見不甚統一
▲開發中國家經濟實力,綜合國力較弱,無法掌握世界輿論的話語權。
與NWICO相關的國際重要檔案:
1.《文化多樣性宣言》
這個檔案認為“文化多樣性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從當代人和子孫後代的利益考慮予以承認和肯定。”同時,文化多樣性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它不僅是促進經濟成長的因素,而且還是個人和群體享有更加令人滿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捍衛文化的多樣性與尊重人的尊嚴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都有權利用自己的語言,特別是自己的母語來表達思想,進行創作和傳播自己的作品。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的流通和交換存在的失衡現象是對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威脅。要消除這種威脅,就必須加強國際合作和國際團結。
2.《世界文化多樣性公約》
這個檔案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中法兩國還發表聯合宣言,要共同推動文化多樣性,支持並願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起草的文化多樣性國際公約的各項活動。該檔案規定,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要遵守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共同原則,一國不能凌駕於一國之上,要尊重文化多樣性原則,只有這樣人類才可能通過對話和相互尊重,達到和平、民主和進步的目的。並呼籲聯合國大會通過一個保護文化多樣性的法律
NWICO發展大事記:
1970年 在UnESCO第16屆大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NWICO的問題
1976年 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的口號
1980年 UnESCO第21屆大會通過《多種聲音 一個世界:交流與社會今天與明天》
1983年 UnESCO第22屆制訂了1985-1989年建立NWICO的中期計畫。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的鬥爭在聯合國範圍內贏得廣泛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