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A1

M5系列輕型坦克是美國20世紀40年代研製的輕型坦克。 其中M5輕型坦克未裝備部隊,M5A1輕型坦克於1943年列裝。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的M5A1輕型坦克,是在解放戰爭中繳獲國民黨軍隊的戰利品。

M5系列輕型坦克是美國20世紀40年代研製的輕型坦克。它是M3系列輕型坦克的後繼車型,亦稱“斯圖亞特(Stuart)6型”。M5系列包括M5和M5A1兩種車型。其中M5輕型坦克未裝備部隊,M5A1輕型坦克於1943年列裝。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的M5A1輕型坦克,是在解放戰爭中繳獲國民黨軍隊的戰利品。解放後該車型逐步退役。
M5斯圖亞特系列坦克是由美軍M3坦克發展而來,而M3系列坦克又是由M2坦克發展而來,所以這三款戰車其實都具有相同的傳統,一直保持1930年代的設計理念。M3系列在1940年初開始投入量產,並持續對炮塔進行改良,於是發展出各種衍生型;一直發展到M3A3時,已與M5非常相似,定下了M5坦克的基礎。隨著M3A3發展的是M3E3,即M5坦克的原型車。
M5與早期M3坦克主要不同的地方包括:M5A1的炮塔容量加大、M5系列改為傾斜裝甲、套用焊接技術,同時也強化了動力系統:原本的M3坦克採用航空引擎,M5改採兩具商用凱迪拉克水冷汽油引擎,使馬力達到260匹;並加裝兩組液壓傳動系統,使它的速度提升至每小時40哩,航程增加為原本M3坦克的兩倍。炮塔內設有自動平穩裝置,使M5坦克無論是在續航力、機動力上都增色不少。
M5與M5A1的差別在於:M5是採用早期M3炮塔;M5A1則為了容納無線電機組,所以改採M3A3的較大炮塔。其中M5A1被美軍大量使用,成為M3/M5系列中生產量最高者,從1942年末至1944年共生產了約6900輛。
M5最早出現於北非的卡薩布蘭卡;M5A1最早出現於突尼西亞及西西里之役。M5家族具有靈活、高機動力的優點,所以美軍大量的採用M5A1,並大量配屬於英國計畫反攻之用,所以在義大利戰線、諾曼第戰役後的法國、亞爾丁、德國內陸皆能看到其蹤跡。在二次大戰後期,也被大量使用於太平洋諸島的對日作戰,可見於菲律賓各島嶼、塞班島等地。
主要戰技性能
戰鬥全重:16噸
乘員:4人
主要武器:1門37毫米火炮及2挺機槍
最大速度:64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257千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