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由柯蒂斯·漢森導演,於2007年5月14日在美國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
極具盛名的賭城 拉斯維加斯時刻都吸引著無數喜愛博弈的人們,而一場世界性的撲克牌冠軍賽更吸引了來自全國甚至其他國家的選手匯聚與此。這當中,便有個名叫哈克·切沃的小子。此人從小就是個喜歡冒險和刺激,長大後成為職業 牌手的他,無時無刻不體現出賭牌的天分。如今,目標直指撲克冠軍賽桂冠。在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勝利之後,哈克距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就在此時,一路幸運的小子遇見了一位聰明、美麗的女歌手比莉·奧菲,此人不但歌喉動聽,且有著迷人的身材和相貌,並與哈克一見鍾情,哈克更是被奧菲完全迷住了,他在一種完全不能自控的情感變化中懂得了成功的真正含義。更是在美女的幫助下,一路殺入最後的決賽。只要再進一步,冠軍殊榮與終生夢想皆轉瞬變為現實。就在最關鍵的時刻,哈克萬沒有想到最終同自己對壘決賽場的不是別人,居然是一直關係不睦的親生父親L.C.·切沃。自己該何去何從……

精彩看點

《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
美國的賭城拉斯維加斯非常有名,但好萊塢以賭為題材的電影卻非常少。而即將上映的電影《 幸運牌手》,將會填補這個空白。

技術高超的職業賭徒哈克,在紙牌上的功力堪稱翹楚。但贏得大把鈔票並不是他的唯一目標,哈克希望能在世界撲克冠軍大賽上一舉奪魁。在高手雲集的賭城拉斯維加斯,他集中一切精力訓練自己的牌技,也是在這裡,他遇到了聰明貌美的女歌手貝利,並與她墜入了愛河。在貝利的幫助下,他千辛萬苦贏到了比賽的最後。冠軍只有一步之遙,他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決賽中即將面臨的職業高手,竟然是與他疏遠多年的父親。更糟糕的是,在這樣的艱難時刻,哈克和貝利的感情也出現了危機。同時面對親情和愛情的挑戰,哈克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他是否能贏得人生的賭局呢?《幸運牌手》將向我們揭曉一條人生的哲理,那就是:無論是打牌還是生活,靠運氣或許能賭贏一把,但要想成為最後的贏家,就必須要付出真誠和努力。

在用經典的《洛城機密》敲開觀眾的心之後,導演柯蒂斯·漢森顯然有些隨心所欲,從說唱巨星的誕生到女性氣息十足的兩姐妹,沒人知道他下一步又會出什麼牌。《幸運牌手》里的賭城拉斯維加斯明顯是一個更適合他放開手腳的地方,賭神的世界、高超的牌技相信會賞心悅目。而經歷過“慕尼黑慘案”的“綠巨人”艾瑞克·巴納看來也打算放鬆心情,與美麗的德魯·巴里摩爾上演一場牌桌上的愛情戲碼。

看點透視

《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
艾里克·巴納和德魯·巴里摩爾的組合吸引力顯然要勝過西方賭片這一題材,兩者相結合則成為一部相當 賞心悅目的電影。尤其是艾里克·巴納的出場,當一部相機的說辭不僅說服了精明的店主,同時也說服了觀眾他就是拿朋友的相機當兩百元去賭的職業賭徒,當然,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賭徒,要不然怎么能讓巴里摩爾第一次見面就拿出全副身家一千元給他。

將賭片玩到極致的當然是港片,無論是比技術、心理戰還是特異功能都早就拍出了一系列,相比之下,西方人拍賭片就收斂得很,至少首先不會有激昂的音樂搭配主人公出場,其次也不太會比到斬手斬腳性命相搏的地步。尤其是《幸運賭神》這種輕喜劇性質的愛情片,甚至還帶有半文藝氣質,所以主題是關於艾里克·巴納扮演的哈克在參加世界撲克大賽的賭局過程中對愛情和親情的認識發生變化,影片沒有落於俗套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讓一個浪子回頭戒除賭博,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又成了一部好萊塢主旋律,好在《幸運賭神》沒有讓德魯·巴里摩爾要求艾里克·巴納在她和賭博之間選擇,而只是讓他認識到某些東西比賭博比輸贏更重要。

片中的每一場重要賭局拍攝得都是十分乾淨利落的,並且節奏也有所不同,據說其中出現的一些“賭王”在現實中也的確赫赫有名,並且還擔任了該片的技術顧問,這倒是非常有趣的。雖然7張牌的美式“沙蟹”和一般熟悉的5張牌“沙蟹”不同,不過基本大小還是看得懂的。哈克和父親之間的幾場交手基本上就是這個人物感情流露最多的地方,艾里克·巴納和羅伯特·杜瓦爾之間的對手戲還是頗有幾分張力的,和他與德魯·巴里摩爾對手戲時明顯針對女觀眾的“展現男性魅力”截然不同。所以說艾里克·巴納對這個角色的把握超過百分之百的適合,既有賭徒的理智、冷靜,又有男人的溫柔一面。最後一場比賽哈克故意輸給父親的選擇既出人意料又可理解,為這部影片帶來了一個略有幾分回味的結尾。

回過頭來想想,港式的賭片也有幾年沒有推陳出新了,也許過濾掉以往誇張的形式和做派,做一部外表冷感而內在豐富的賭片,或許也會受歡迎?

幕後花絮

《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
顯然,在看賭博片方面,作為國人影迷要比那些可憐的老外們幸福的多。稍遠的有 《賭神》系列近期的有 《千王之王》系列,無論是發哥還是星爺,他們都已經成為影迷們抹不去的青春記憶。相對港版賭片中令人眼花繚亂的賭技比拼而言,西方人對賭片的演繹就過於簡單、形式化了。這一點我們在新版 《皇家賭場》里便可見一斑。因此當華納兄弟宣布打造一部純粹的好萊塢賭片之際,東西方媒體的關注度明顯提高。

在這部完全關注撲克牌玩家生活的劇情片中,製片方特意請來了享譽世界的賭場高手前來助陣:傑克·賓尼昂、道爾·布朗森、約翰·陳、霍伊特·柯金斯、埃瑞克·林德格林、詹森·萊斯特等等,總計數十人之多。這些人曾馳騁於世界各大賭場,取得過令人矚目的成績。其中傑克·賓尼昂就是賭城拉斯維加斯最著名的娛樂場——馬蹄鐵賓館的創始人,他曾多次承辦過“世界打撲克牌大賽”,曾是賭城拉斯維加斯風雲一時的人物。而亞裔高手約翰·陳,則是在撲克牌大賽中贏得獎金最多的人,他曾蟬聯1977、1978兩屆冠軍。

這些世界賭王級高手加盟本片,他們的任務不單是要給影片擔任技術顧問,還將在片中出演他們自己,或是出演以他們為原型塑造的賭場高手。影片根據艾瑞克·羅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愛瑞克之前曾憑《阿甘正傳》一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編劇大獎。此次把他的小說改編並搬上銀幕的是柯蒂斯·漢森,他之前也曾憑《洛城機密》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大獎,漢森近期的作品還有《神奇小子》以及痞子阿姆主演的《8英里》,每一部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影片中關於世界撲克牌大賽的場景取自2003年的真實比賽,很多牌迷們敬仰的高手都將出現在電影中。像詹森·萊斯特,他就是2003年的世界賭王。他在本片中也要受邀擔任影片顧問,主要是講述世界撲克牌大賽的有關知識。事實上,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擠在電視機前觀看世界撲克牌大賽。對於他們來說,能夠親眼看到最鍾愛的賭王級高手參加這種大賽是件很享受的事,尤其是在勝利的歡呼聲中,感受幸運之神降臨的快意是無法比擬的。顯然這部影片奠定了觀眾基礎。而在電影的拍攝之前,片中的幾位主演便率先進駐賭城拉斯維加斯……

影片製作

《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

從洛城轉戰賭城

影片根據艾瑞克·羅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艾瑞克之前曾憑堪稱經典的《阿甘正傳》一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編劇大獎。此次再將他的小說改編並搬上銀幕的柯蒂斯·漢森在好萊塢絕對是個低調的導演,從影三十多年來僅僅有十餘部作品問世。不過,從品質上來看,漢森的作品大部分皆為上乘之作。從受到奧斯卡“傾慕”的《洛城機密》到“個性鮮明”的《神奇小子》(WonderBoys);再從別具一格的《8英里》到時尚愛情的《偷穿高跟鞋》,每一部無論從口碑或是票房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而此番,經過“深思熟慮”且“長期垂煉”之後,柯蒂斯·漢森又為影迷們奉獻了一部全新的“賭城情仇”的大戲,可謂看點頗多。

而事實上,柯蒂斯·漢森本人也同樣對關於賭牌的故事頗感興趣,因為,在美國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擠在電視機前觀看世界撲克牌大賽。對於他們來說,能夠親眼看到最鍾愛的賭王級高手參加這種大賽是件很享受的事,尤其是在勝利的歡呼聲中,感受幸運之神降臨的快意是無法比擬的。這為這部影片奠定了觀眾基礎。說到賭城,影片的大部分戲份自然要在拉斯維加斯拍攝完成,尤其是拍攝賭局現場的戲份。的確,風光無限的賭城拉斯維加斯為了影片準備了得天獨厚的背景舞台。而且,在那裡同樣耀眼的著名賭場也將在影片中相繼亮相;貝拉吉奧、賓尼昂以及著名的阿拉丁……

另外,除了拉斯維加斯之外,影片中其他場景將在位於好萊塢的攝影棚內進行,這些攝影棚完美地複製了賓尼昂的“班尼賭房”(這個房間直到直到2004年,仍然承辦著世界撲克牌大賽WSOP),以及貝拉吉奧的賭房。影片中關於世界撲克牌大賽的場景取自2003年的真實比賽,很多牌迷們敬仰的高手都將出現在電影中。像詹森·萊斯特,他就是2003年的世界賭王。他在本片中也要受邀擔任影片顧問,主要是講述世界撲克牌大賽的有關知識。萊斯特說:“這部電影深得賭場精髓。我想不出哪部電影能夠像它一樣真實地反映賭場現狀,另外因為有這么多真正的賭手前來助陣,所以看起來非常真實,對於所有的賭電影來說,這部電影的地位舉足輕重。”兩樣作為影片顧問的艾瑞克·林德格林對影片的片場也發出了驚喜的感慨:“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我覺得這部電影將取得驚人的成功,因為在我看來,片中每個細節都是真實的。”本片原計畫將在明年春天上映,現在改期為年末在紐約、洛杉磯小範圍上映,很多人都猜測這同奧斯卡影片的評選不無關係。相信看過《阿甘正傳》以及《洛城機密》的人們應該對柯蒂斯·漢森以及艾瑞克·羅斯充滿信心。

真假賭王一台戲

的確,對於我們這些看著香港片長大的一代人來說,無論是《賭神》系列還是《千王之王》系列,無論是發哥還是星爺,他們都已經成為我們抹不去的青春記憶。相對港版賭片中令人眼花繚亂的賭技比拼而言,西方人對賭片的演繹就過於簡單、形式化了。

不過,對於本片製片方華納兄弟卻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更期待著將本片打造成一部一流的純粹的好萊塢賭片。主演方面,也就是影片中的“假賭王”將由艾瑞克·巴納、羅伯特·杜瓦爾等好萊塢一線名流擔綱,並輔以美女明星德魯·巴里摩爾做最耀眼的陪襯。而作為影片的真實性的“超重砝碼”,華納則特意請來了享譽世界的賭場高手前來助陣:傑克·賓尼昂、道爾·布朗森、約翰·陳、霍伊特·柯金斯、埃瑞克·林德格林、詹森·萊斯特等十數人之多。這些真賭王曾馳騁於世界各大賭場,取得過令人矚目的成績。其中傑克·賓尼昂就是賭城拉斯維加斯最著名的娛樂場——馬蹄鐵賓館的創始人,他曾多次承辦過“世界打撲克牌大賽”,曾是賭城拉斯維加斯風雲一時的人物。而亞裔高手約翰·陳,則是在撲克牌大賽中贏得獎金最多的人,他曾蟬聯1977、1978兩屆冠軍。這些世界賭王級高手加盟本片,他們的任務不單是要給影片擔任技術顧問,還將在片中出演他們自己,或是出演以他們為原型塑造的賭場高手。成為影片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部分要素。真假賭王的對決想必也將成為影片最大的看點之一。

主演陣容

《幸運賭神》 德魯·巴里摩爾
德魯·巴里摩爾對於我們而言,總有說不盡的話題和一些後青春的顛覆意味。毒品和酒精泛濫的青春期,有大把青春年華的時候,總是幻想墮落,並把它作為一種長大成人的途徑。1982年,德魯7歲時,在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著名科幻巨片 《E.T.外星人》中出演惹人喜愛的小女孩歌蒂——一個被外星人親吻的小姑娘,這部好萊塢有史以來賣座前列的影片,將她推上了明星的寶座,成為家喻戶曉的童星。1984年,德魯 出演了由史蒂芬·金的最暢銷小說改變的電影《凶火》,同年她又主演了影片 《舞台》 ,並因在 《凶火》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當年被選為12位“最有前途的新演員”之一。

這一年,德魯·巴里摩爾年僅9周歲。而同樣是這一年,德魯·巴里摩爾認識了酒精、大麻、古柯鹼,並對此進行了嘗試,她過早地走入了她混亂的青春期。關於她混亂的青春期,也成為了人們最樂意談論的話題之一,並且從此久經不息。90年代初,德魯·巴里摩爾以驚人的速度重返影壇,並開始賣弄她這些年來風騷的經驗。於是她也以出演各種性感風騷的角色而聞名好萊塢。1992年她和男友詹姆斯·沃特斯一起為《評論》雜誌拍了裸照封面1995年她的裸照還上過《花花公子》的封面,一度成為“好萊塢壞女孩”。而這期間她出演的電影,也喜歡以賣弄風情的姿態招搖過市。那些突變,那點甜蜜1996年,德魯·巴里摩爾的形象突然發生了巨大轉變,一下子由蕩婦變為純情少女。 

相關評論

《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

《幸運賭神》

 

“施與受”或“輸與贏”
 
一個人在戰場上戰勝所有的對手,也許,還比在自己心裡戰勝自己更困難。放棄勝利,也許就是寬恕;施予,也許就是獲得。而且也許得到的將更多。我記得黃子華曾經在他的 《秋前算賬》里說過:寬恕吧,千絲萬縷都寬恕吧。
某個夜深人靜的街道上,有一種情感開始泛濫在整個淡紅色的夜空里;我突然想,那是不是就是愛情;或者溫情。豪賭;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繁華不死。最終,都將很平靜。拉斯維加斯從來就不缺乏美女和英雄,這至少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拉斯維加斯的賭城電影;也是一個溫情得讓人膩味的愛情故事。沒有過多的硝煙戰火,沒有過多的 繁華糜爛,沒有過多的華麗喧囂;更多的是已經沒剩下幾個行人的深夜街道,空蕩蕩的卻非常寬敞的房子,或者是人們還沒來得及起床的深夜街口……這些寂靜得有點落魄的場景幾乎構建起了這部電影裡的大部分場景框架和劇情發展。

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一部大製作大手筆的視聽系電影;這與我們印象中拉斯維加斯那個賭城裡的所有故事似乎都大相逕庭,完全是兩種風格的電影。也許就是因為這樣,這成了許多人劣評這部電影的最大一個詬病;可是在我看來,恰恰就是這個遭人非議的與眾不同的地方,造就了這部電影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因為與眾不同,因為立意新穎,所以有了一種作為一部優秀電影所應該具有的獨特個性,所以在多如牛毛的賭片裡或者愛情電影裡都顯得別具一格讓人印象深刻。
也許,這僅僅只是對電影在定性上的一個角度問題罷了。所有對這部電影失望的人們其實都是把這部電影定性成一部賭片來看待;而既然定性成一部賭片,就難免會與之前看過的賭片裡那些發生在拉斯維加斯城裡絢麗的故事相比較,然後會發現在這部電影裡完全找不到一些既定而且似乎已經成為慣例的一些東西,於是難免失望。其實,這部電影講的雖然是一個職業賭徒和賭博的故事,然而賭博在這部電影裡絕對是次之又次的,僅僅只是作為一個載體出現在這部電影裡。人性的蛻變,生活的升華以及對親情和愛情回歸的召喚才是這部電影最著重描繪的事。這更像是一部溫情的愛情電影,也像是一部溫情的親情電影;雖說這個故事發生在拉斯維加斯,雖說主人翁一直在賭博,然而這並不能就此如此簡單明了地把這部電影定性成一部賭片。

演職員表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克里斯托弗·楊 Christopher Young
攝影 Cinematography:
 彼得·迪明 Peter Deming
剪輯 Film Editing:
 William Kerr
 Craig KITSON
選角導演 Casting:
 Mali Finn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Clay A. Griffith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Beat Frutiger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Robert Greenfield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麥可·卡普蘭 Michael Kaplan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Jerry Pooler  ....Digital Dream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Paula Case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argot Coleman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
 K.C. Colwell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Craig Comstock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tephanie Lovell  ....additional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Robert 'Skid' Skidmore  ....additiona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上映時間

美國 USA 2007年5月1日......(Tribeca Film Festival) (premiere) 
美國 USA 2007年5月4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7年5月9日 
法國 France 2007年5月9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7年5月10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7年5月10日 
希臘 Greece 2007年5月31日 
義大利 Italy 2007年6月17日......(Taormina Film Festival) 
阿根廷 Argentina 2007年6月21日 
英國 UK 2007年6月22日 
義大利 Italy 2007年6月22日 
日本 Japan 2007年6月23日 
德國 Germany 2007年6月28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7年7月4日......(Wilkinson American Movie Day) 
比利時 Belgium 2007年7月18日 
西班牙 Spain 2007年7月27日 
科威特 Kuwait 2007年8月1日 
巴西 Brazil 2007年10月11日......(DVD premiere) 
波蘭 Poland 2007年10月12日......(DVD premiere) 
俄羅斯 Russia 2007年10月16日......(DVD premiere) 
匈牙利 Hungary 2007年10月16日......(DVD premiere) 
冰島 Iceland 2007年10月25日......(DVD premiere) 
芬蘭 Finland 2007年11月7日......(DVD premier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