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5

La-5

蘇德戰爭爆發後,雖然拉格-3戰鬥機表現不出眾,但其卻有當時蘇聯其他較新的戰鬥機(如雅克-1)所無的高防彈和抗毀性能。 在俄羅斯從德軍 1941 年的進攻中恢復以後要求先進裝備的呼聲越來越大。拉沃金設計局開始設計使用 1600馬力的 M-82發動機的 La-5,原型機於 1942 年5月完成測試,兩個月後進入生產,到 1942 年年底已有 1182 架完成。1943年3月第二個主要生產型 La-5FN 進入量產,在大戰結束前包含後來的La-7在內總共生產了 21975 架。

歷史

這是因為拉格-3戰鬥機先天的結構上,使用當時較新發明的酚甲醛樹脂填充和接著,只因為液冷式發動機功率不足,於是其設計師拉沃奇金大膽使用,當時認為不適合高空高速作戰的,新的M-82氣冷發動機改善高空和高速性能。

而本機的另一特點是,在量產型的戰鬥機中,首先使用前緣襟翼的構造,大大提高了機動性。

因為拉沃奇金的拍擋離開設計局,所以本機被單獨命名為拉-5型戰鬥機 (Lavochkin La-5),並在1942投入戰場參與了史達林格勒戰役。

改型

La-5FN

La-5服役後不久便受到前線的好評,但其上升率仍不及其宿敵Bf 109G系列。安裝了改良型機械式增壓器並提升輸出功率的La-5FN,大大改善了本機中低空的性能,極速也增加了20km/h左右。本型投入實戰後大獲好評,並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成千地被採用,成為同系列中產量最多的亞型。

La-5FN裝有一台1850馬力的 M-82FN發動機,武器有兩門 20毫米機炮及四枚 82毫米 RS-82 火箭彈,另一型雙座的 La-5UTI 也有進入生產,後來的量產型以兩門 23毫米機炮取代原來使用的 20毫米機炮。1944 年配備三門 20毫米或 23毫米機炮以及 M-82FNU(或 M-82FNV)發動機的La-7 首次出現。La-5 第一次大量加入戰局是在 1942 年十一月的史達林格勒之戰,而在 1943 年7月庫爾斯克的坦克大戰中 La-5 機群扮演著坦克殺手的角色。盟軍擊落敵機數最高的戰鬥機飛行員 Ivan Kojedub 於1943年3月26日至1945年4月19日之門所擊落的 62 架敵機全都是在 LaG-5、La-5FN 以及 La-7 中所完成的。

改良型[La-7]

後期本機改用金屬為主的結構,並修改了外形減低阻力,和強化了對地攻擊性能,於是改名為 拉-7(La-7)型戰鬥機,常作為戰鬥轟炸機使用於對德反攻,成為戰時蘇聯最出色的主力戰鬥機。

性能指標

尺寸數據:翼展 9.80米,機長 8.67米,機高 2.80米。

重量數據:起飛重量 329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速度 634千米/時,升限 10000米,爬升至 5000米需時 6分鐘,航程 590千米。

武器裝備:兩門 20毫米機炮,翼下可攜帶200千克彈藥。

動力裝置:一台ASh-82FN 活塞發動機,功率1850馬力。

改進項目

1、將原來由數個部件拼合的發動機罩改為整體設計,分上下兩部分對合,使外形更光順。

2、調整機翼中段的長度。

3、改變滑油冷卻器空氣進口、增壓器空氣進口、排氣開口的設計位置。

4、取消飛機表面增大阻力的凸出物,如無線電天線桿、地面起動車電源插口等。

5、重新設計主起落架艙蓋,將過去未完全覆蓋的主輪完全覆蓋。

1943年12月16日到1944年2月10日,改進後的飛機進行了試飛,試驗完全驗證了風洞試驗的計算和預測,在6150M的高空,雖然“206”比La-5FN重150KG,但最大速度卻加快了64KM/H。

Lavochin領導的設計局根據“206”的成果對La-5FN進行了改進,除了在戰鬥機上必需保留的天線桿和起動插頭外,進行了以下改進:

1、木質機翼改為全屬結構,結構重量有所減輕。

2、按照“206”的設計,改變滑油冷卻器、增壓器空氣進口,排氣口的設計。

3、裝三門20mm B-20機關炮。

1944年2月到3月進行試飛,試飛結果表示,雖然達不到“206”的速度,但仍然比La-5FN的速度快50-60KM/H,完全附合蘇聯最高統帥部的要求,決定以La-7的編號進行生產。

實戰套用

相對於另一蘇聯戰時主力戰鬥機雅克-9因受制於任務性質而毀譽參半的評價,或專司格鬥而用途過狹的雅克-3型,除了超短航程外與備彈較少的傳統缺點外、相對較均衡的本機幾乎是一面倒地受到實戰部隊的歡迎。比起戰爭初期即嶄露頭角、遍布戰線並創造大量王牌的雅克系列,二戰時蘇聯前十名王牌飛行員的愛機多半是美援的P-39或La-5之後的拉系列。和雅克重視量產性、整備性、空氣動力外形、機敏性、容易上手…等以"量"為運用前提的特色相比,拉以強韌、充分發揮大馬力發動機潛能的進化方向,使其重視"質"的印象更強。後繼型La-7更是當時蘇聯唯一曾經擊落過Me-262噴射戰鬥機的飛機。

因生產本機所需要的器材和材料較新,對在開戰時即受到重創和工業基底稍遜的蘇聯而言,生產主力轉往簡易可靠又較高性能的雅克系列是必然之事(特別相較同期問題頻仍而性能又差強人意的LaGG-3和MiG-3)。對東線戰場生態而言這也是必然之舉。但拉系列進化後重獲重視,至La-5和La-7時甚至得到部分精銳堅定的支持,使其總產量仍逾一萬五千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