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IT

LRIT - Long 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of ships ,即為船舶遠程識別與跟蹤系統。

LRIT - Long 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of ships 即為船舶遠程識別與跟蹤系統。通過從船載自動識別系統(AIS)提取船舶識別碼、船位和時間等數據,並利用全球海上遇險和搜救系統 (GMDSS) 的Inmarsat—C 或高頻設備(HF)以固定的時間間隔傳送LRIT數據,經計算機對數據處理,實現船舶的遠程識別與跟蹤。
LRIT系統由船載終端設備、通信服務提供商(CSP)、套用服務提供商(ASP)、數據中心等組成。其基本原理是航行船舶通過衛星通信把LRIT信息傳送到陸地地球站,地球站再通過ASP和LRIT分配網路轉發到經IMO授權的用戶終端——IMO締約國政府,後者就可以實現對航行船舶進行全球性識別和跟蹤。LRIT系統還可以把LRIT信息(預先設定傳送時間的船位報告、被要求傳送的船位報告和事件報告)傳送給其他經授權的用戶。
船舶遠程識別與跟蹤系統 LRIT 的作用:
1)船舶自動傳送的LRIT信息僅限於:船舶身份、船位(經、緯度)和提供船位時的日期和時間。不應要求船舶傳送其它額外的信息。
2)船旗國主管機關有權獲得懸掛其船旗的船舶在任何位置的LRIT信息。
3)港口國政府有權要求意欲進入其港口或其管轄水域的岸外施設的船舶提供LRIT信息,但須向IMO通報其接受LRIT信息船舶的離岸距離和預計到港前的時間段,才能收到信息。
4)SOLAS締約國政府須在任何時候認識到並尊重所收到的LRIT信息的機密性和敏感性;要採取措施防止這些信息未經授權的介入或泄密;任何締約國政府使用LRIT信息必須符合國際法的要求。
加強海上保全已成為國際航運界當務之急。為此,2002年12月,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MSC)第76屆會議審議並在IMO海上保全外交大會通過了SOLAS公約修正案,將《國際保全規則》(ISPS規則)納入SOLAS公約。在這次大會上,LRIT作為海上保全的特別措施被提交給航行安全分委會和通信及搜救分委會(COMSAR)研究。在2006年3月召開的COMSAR第10次會議上,LRIT性能標準草案獲得通過。5月在倫敦召開的MSC第81次大會採納了“LRIT 性能標準及功能要求”。被納入SOLAS第五章,規定從事國際航行的客輪、300總噸及以上的貨船和海上移動平台,都必須強制實施船舶的遠程識別和跟蹤,並將於2008年1月1日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