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管理[2012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圖書]

LINUX系統管理[2012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圖書]
LINUX系統管理[2012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LINUX系統管理》是2012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良、寧方明。本書以RedHat Enterprise Linux 6(RHEL6)作業系統進行實例教學,全面介紹了Linux作業系統的使用及配置。

內容提要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可以掌握Red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基本安裝、Kickstart自定義及其自動化安裝、網路安裝、系統配置、網路配置、SELinux安全設定、故障排查、系統恢復技術、調節和維護系統核心等知識。

本書內容詳盡、實例豐富、結構清晰、通俗易懂,使用了大量的截圖進行講解和說明,對重點操作給出了詳細的操作步驟,便於讀者學習和查閱,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參考性。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授課教材,還可以作為RHCSA(紅帽認證系統管理員)的培訓教材,同時也可供廣大Linux的愛好者自學使用。

目 錄

第1部分 Linux的基礎知識

第1章 Linux概述 2

1.1 Linux簡介 2

1.1.1 Linux系統的產生 2

1.1.2 Linux系統發展歷程 3

1.1.3 Linux系統的套用 4

1.2 Linux的特點和組成 5

1.2.1 Linux特點 5

1.2.2 Linux系統的組成 6

1.2.3 Linux與其他作業系統的區別 6

1.3 Linux的版本介紹 8

1.3.1 Linux核心的版本 8

1.3.2 Linux發行版本 10

1.3.3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6.0簡介 12

第2章 Linux系統的安裝 18

2.1 通過Anaconda進行圖形安裝 18

2.1.1 使用Anaconda安裝 18

2.1.2 獲取Linux的安裝軟體 18

2.1.3 確定安裝硬體 19

2.1.4 啟動Anaconda安裝程式 20

2.2 安裝後的初始化配置 26

2.3 使用KickStart進行自動安裝 30

2.3.1 KickStart介紹 30

2.3.2 產生KickStart配置檔案 31

2.3.3 開始自動安裝 33

2.3.4 KickStart檔案的實例 34

2.4 PXE網路安裝 35

第3章 X Window圖形用戶界面和套用軟體 40

3.1 X Window簡介 40

3.1.1 X Window工作原理 40

3.1.2 X Window桌面環境 41

3.2 GNOME桌面環境 41

3.2.1 桌面與系統面板 41

3.2.2 Nautilus檔案管理器 43

3.2.3 GNOME首選項 44

3.2.4 GNOME系統設定 45

3.2.5 登錄視窗切換 46

3.3 Linux下的常用套用軟體 47

3.3.1 OpenOffice簡介 47

3.3.2 圖像處理軟體GIMP 49

3.3.3 看圖軟體Gwenview 50

3.3.4 檔案查看器Document Viewer 50

3.3.5 網頁瀏覽器FireFox 51

3.3.6 電影播放機 52

第4章 Shell的基本套用 53

4.1 Shell命令概述 53

4.1.1 Shell簡介 53

4.1.2 Shell的啟動 54

4.1.3 Shell命令格式 55

4.1.4 常用Shell命令 56

4.2 Bash的套用 61

4.2.1 命令補齊 61

4.2.2 命令歷史記錄 62

4.2.3 命令別名 63

4.2.4 通配符 63

4.3 正則表達式、管道與重定向 64

4.3.1 正則表達式 64

4.3.2 管道與重定向 67

4.4 文本編輯器vim 69

4.4.1 vim簡介 69

4.4.2 vim的3種模式 70

4.4.3 vim的進入與退出 71

4.4.4 vim的基本操作命令 72

4.4.5 vim的高級命令 76

第2部分 Linux的系統管理

第5章 用戶和組管理 80

5.1 什麼是用戶 80

5.1.1 用戶賬號檔案/etc/passwd 80

5.1.2 用戶影子檔案/etc/shadow 82

5.1.3 組賬號檔案/etc/group 83

5.1.4 用戶組影子檔案/etc/gshadow 84

5.2 用戶管理 85

5.2.1 添加用戶 85

5.2.2 刪除用戶 87

5.2.3 修改用戶信息 87

5.3 組管理 87

5.3.1 創建用戶組 87

5.3.2 刪除用戶組 88

5.3.3 修改用戶組信息 88

5.4 使用用戶管理器管理用戶和組 89

5.4.1 啟動Red Hat用戶管理器 89

5.4.2 添加用戶 90

5.4.3 修改用戶屬性 90

5.4.4 添加用戶組 91

5.4.5 修改用戶組屬性 92

第6章 磁碟與檔案系統管理 93

6.1 磁碟的識別與分區 93

6.1.1 磁碟的分類 93

6.1.2 磁碟的組成 95

6.1.3 管理分區 97

6.2 建立和管理檔案系統 99

6.2.1 管理檔案系統 99

6.2.2 檔案系統類型 101

6.2.3 檔案系統結構 103

6.3 檔案系統操作命令 104

6.3.1 檔案與目錄操作命令 104

6.3.2 壓縮和解壓縮命令 106

6.3.3 檔案和目錄許可權管理命令 111

6.4 檔案系統的掛載 113

6.4.1 使用命令行掛載檔案系統 113

6.4.2 永久掛載檔案系統 116

6.4.3 卸載檔案系統 118

6.5 管理交換空間 118

6.6 磁碟配額 121

6.6.1 磁碟配額的作用 121

6.6.2 創建磁碟配額 122

第7章 邏輯卷管理 125

7.1 通用LVM概念和術語 125

7.1.1 LVM簡介 125

7.1.2 LVM基本術語 126

7.2 建立LVM卷 127

7.2.1 創建分區 127

7.2.2 創建物理卷 128

7.2.3 創建卷組 128

7.2.4 創建邏輯卷 128

7.2.5 創建檔案系統 129

7.2.6 掛載檔案系統 129

7.3 管理LVM卷 130

7.3.1 卸載卷 130

7.3.2 查看卷信息 130

7.3.3 調整LVM卷 132

7.4 LVM高級套用 134

7.4.1 卷快照 134

7.4.2 移動卷 136

7.5 LVM圖形化管理工具 138

7.5.1 管理物理卷 138

7.5.2 管理與配置邏輯卷 139

第8章 進程管理 142

8.1 什麼是進程 142

8.1.1 進程的概念 142

8.1.2 進程的狀態 142

8.1.3 進程的類型 143

8.2 進程管理 143

8.2.1 啟動進程 143

8.2.2 管理進程 144

8.2.3 終止進程 148

8.2.4 桌面環境下管理進程 149

8.3 系統監視工具 150

8.3.1 桌面環境下監視系統 150

8.3.2 系統監視命令 151

8.4 計畫任務 152

8.4.1 一次性計畫任務——at調度 152

8.4.2 周期性計畫任務——cron調度 153

第9章 軟體管理 155

9.1 使用YUM 155

9.1.1 Linux下的執行檔 155

9.1.2 傳統管理軟體的方法 156

9.1.3 RPM 156

9.1.4 YUM 157

9.2 安裝RPM軟體 164

9.2.1 RPM的介紹 164

9.2.2 RPM軟體包檔案 165

9.2.3 RPM命令 166

9.3 原始碼安裝 170

9.3.1 獲得軟體 170

9.3.2 編譯前的準備工作 171

9.3.3 開始編譯 173

9.3.4 安裝與部署 174

9.4 軟體包管理 175

9.4.1 啟用軟體包管理工具 175

9.4.2 查看軟體 175

9.4.3 安裝與卸載軟體 177

第10章 服務的管理 178

10.1 管理服務 178

10.1.1 服務的介紹 178

10.1.2 服務的啟動管理 179

10.2 服務的可用性 181

10.2.1 設定獨立服務的開機啟用 181

10.2.2 使用chkconfig管理服務啟動 182

10.3 服務管理工具 183

10.3.1 ntsysv 183

10.3.2 服務設定 184

第3部分 Linux的網路配置

第11章 網路基礎 188

11.1 網路配置基礎 188

11.2 網路的基本配置 193

11.2.1 基本配置 193

11.2.2 高級配置 194

11.3 系統網路配置檔案 195

11.4 網路設定工具 197

11.4.1 設定主機名稱命令hostname 197

11.4.2 配置網路接口命令ifconfig 197

11.4.3 設定路由命令route 199

11.4.4 檢查網路狀況命令netstat 199

11.4.5 ping命令 201

11.4.6 nslookup命令 202

11.4.7 traceroute命令 203

第12章 訪問網路檔案共享服務 204

12.1 網路檔案系統NFS 204

12.1.1 NFS服務簡介 204

12.1.2 配置NFS服務 205

12.1.3 NFS服務配置實例 206

12.2 SMB/CIFS通用網路檔案系統 207

12.2.1 Samba服務概述 207

12.2.2 配置Samba 208

12.2.3 創建Samba伺服器 209

12.3 自動掛載網路存儲服務 213

12.3.1 自動掛載(autofs)服務概述 213

12.3.2 配置autofs服務 213

12.3.3 autofs服務配置實例 215

第13章 管理常用網路服務 217

13.1 管理NTP服務 217

13.1.1 NTP服務簡介 217

13.1.2 配置NTP服務 218

13.1.3 NTP的創建實例 219

13.2 管理CUPS列印服務 220

13.2.1 CUPS的介紹 220

13.2.2 CUPS的組件 221

13.2.3 管理CUPS服務 222

13.3 管理SSH服務 224

13.3.1 SSH服務簡介 224

13.3.2 配置SSH服務 225

13.3.3 SSH的管理 226

13.4 管理VNC服務 228

13.4.1 VNC概述 228

13.4.2 配置VNC服務 229

13.3.3 VNC的創建實例 230

第14章 常用網路伺服器配置 233

14.1 Web服務配置 233

14.1.1 Apache伺服器 233

14.1.2 配置Apache伺服器 234

14.1.3 創建Apache伺服器 235

14.2 FTP服務配置 236

14.2.1 FTP伺服器概述 236

14.2.2 配置vsftpd 237

14.2.3 創建FTP伺服器 237

14.3 DNS服務配置 238

14.3.1 DNS介紹 238

14.3.2 DNS配置檔案 239

14.3.3 創建DNS伺服器 242

14.3.4 DNS測試命令 244

14.4 DHCP服務配置 245

14.4.1 DHCP伺服器介紹 245

14.4.2 配置DHCP服務 245

14.4.3 創建DHCP伺服器 247

14.5 Mail服務配置 248

14.5.1 SMTP伺服器介紹 248

14.5.2 配置postfix服務 248

14.5.3 創建postfix伺服器 250

第4部分 Linux的安全設定

第15章 Linux安全設定 254

15.1 檔案的安全設定ACL 254

15.1.1 什麼是ACL 254

15.1.2 配置使用ACL 255

15.1.3 ACL配置實例 255

15.1.4 檔案系統的特殊許可權:SUID/SGID/Sticky Bit 257

15.2 磁碟的安全加密 259

15.2.1 通過加密分區啟用數據保密 259

15.2.2 使用圖形工具加密分區 261

15.3 日誌管理 263

15.3.1 日誌系統概述 264

15.3.2 管理日誌服務 265

15.3.3 日誌的格式 267

15.3.4 集中式日誌服務 267

第16章 LDAP網路用戶配置 269

16.1 LDAP簡介 269

16.1.1 LDAP的特性 269

16.1.2 常用名稱解釋 270

16.1.3 OpenLDAP介紹 270

16.2 建立LDAP域伺服器 271

16.2.1 安裝軟體包 271

16.2.2 配置LDAP伺服器 271

16.2.3 初始化LDAP資料庫 272

16.2.4 啟動LDAP服務 273

16.3 使用LDAP伺服器進行網路身份認證 274

16.3.1 準備工作 274

16.3.2 加入LDAP域 275

16.4 網路掛載主目錄 276

第17章 防火牆基本設定 278

17.1 Linux下防火牆的基本設定 278

17.1.1 Linux防火牆概述 278

17.1.2 iptables防火牆核心模組 280

17.1.3 iptables命令格式 281

17.2 主機防火牆 283

17.2.1 iptables防火牆的運行與管理 283

17.2.2 管理主機防火牆規則 285

17.2.3 常用的主機防火牆規則 286

17.2.4 使用圖形界面管理主機防火牆規則 287

17.3 NAT網路地址轉換 289

17.3.1 NAT簡介 289

17.3.2 使用iptables配置源NAT 290

17.3.3 使用iptables配置目的NAT 291

第18章 管理SELinux 294

18.1 基本SELinux安全性概念 294

18.1.1 SELinux介紹 294

18.1.2 SELinux的優點 294

18.1.3 SELinux的辭彙 295

18.1.4 SELinux初始化過程 296

18.2 SELinux模式 297

18.2.1 SELinux兩種狀態 297

18.2.2 查看SELinux的狀態 298

18.2.3 改變SELinux的狀態 298

18.2.4 手工修改SELinux模式 300

18.3 SELinux上下文 300

18.3.1 安全上下文的格式 300

18.3.2 查看對象的安全上下文 301

18.3.3 修改對象的安全上下文 301

18.3.4 安全上下文與程式控制 302

18.4 SELinux布爾值 303

18.4.1 查看SELinux布爾值 303

18.4.2 修改SELinux布爾值 304

18.4.3 SELinux布爾值訪問實例 304

18.5 監控SELinux衝突 305

第5部分 Linux系統的故障排除

第19章 Linux引導過程與核心管理 310

19.1 引導過程 310

19.1.1 BIOS 310

19.1.2 啟動載入程式 311

19.1.3 載入核心 311

19.1.4 執行init進程 312

19.1.5 初始化系統環境 312

19.1.6 建立用戶接口 314

19.2 運行級別Runlevel 315

19.2.1 Runlevel 315

19.2.2 查看與切換Runlevel 317

19.2.3 管理init服務 317

19.3 GRUB的更改 319

19.3.1 關於GRUB的簡介 319

19.3.2 使用GRUB 319

19.3.3 配置GRUB 321

19.4 核心管理 322

19.4.1 核心的版本 323

19.4.2 核心的組件 323

19.4.3 升級核心 324

19.5 核心模組管理 326

19.5.1 核心模組的位置 326

19.5.2 查看模組信息 327

19.5.3 查看已載入模組 328

19.5.4 自動載入模組 328

19.6 配置核心參數 329

19.6.1 /proc目錄 329

19.6.2 使用sysctl修改核心參數 332

19.6.3 修改GRUB修改核心參數 333

第20章 系統恢復與故障排除 335

20.1 系統故障排除基礎 335

20.1.1 故障排除的基本原則 335

20.1.2 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 336

20.1.3 故障排除的技巧 336

20.2 修復引導問題 337

20.2.1 系統的啟動過程 337

20.2.2 單用戶模式 338

20.3 救援模式 341

20.3.1 救援模式介紹 341

20.3.2 啟動救援模式 341

20.3.3 切換硬碟環境 34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