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mar Bergman

基本資料

Ingmar BergmanIngmar Bergman
Ingmar Bergman,黑白電影時代的藝術大師
現代主義電影的先鋒,熱情,偶爾憤世嫉俗,關於他的一切,最後被寫進歷史,傳為佳話。
Bergman 1918年7月14日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一個具有濃厚宗教氣氛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虔誠的路德教徒,Bergman的童年並不自由,充斥了殘酷和壓抑,父親對他嚴厲的態度 讓他在之後的創作之路上一直滲透淡淡的苦難。
1937年,Bergman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藝術史,莎士比亞斯特林堡等著名戲劇作家的作品給了他最初的靈感和啟示,1944年,年僅26歲的他寫出人生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劇本以校園生活為題材,糾纏了專制和壓迫,後50年代初,他的作品已經豐盛,《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術師》,一系列經典讓他迅速躋身世界名導行列。
Bergman喜歡在電影中討論生活於靈魂,他開創了很多藝術表現手法,比如運用複雜的電影語言手段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比如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裡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
雖然,Bergman的電影總是相關苦難,而在他的電影最後,往往透露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1981年,他拍攝了電影《芳妮和亞歷山大》,這部陣容超級強大,記錄了他以往電影所有元素的電影,成為他電影人生的結尾,也為他的藝術傳記畫上完美句號。

相關條目

人物 劇作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