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9銅合金

Pb:≤0.5磷 P:≤0.01鐵 :≤0.01鉍

普通黃銅的室溫組織 普通黃銅是銅鋅二元合金,其含鋅量變化範圍較大,因此其室溫組織也有很大不同。根據Cu-Zn二元狀態圖,黃銅的室溫組織有三種:含鋅量在35%以下的黃銅,室溫下的顯微組織由單相的α固溶體組成,稱為α黃銅;含鋅量在36%~46%範圍內的黃銅,室溫下的顯微組織由兩相組成,稱為(α+β)黃銅(兩相黃銅);含鋅量超過46%~50%的黃銅,室溫下的顯微組織僅由β相組成,稱為β黃銅。
α單相黃銅(從H96至H65)具有良好的塑性,能承受冷熱加工,但α單相黃銅在鍛造等熱加工時易出現中溫脆性,其具體溫度範圍隨含Zn量不同而有所變化,一般在200~700℃之間。因此,熱加工時溫度應高於700℃。單相α黃銅中溫脆性區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在Cu-Zn合金系α相區記憶體在著Cu3Zn和Cu9Zn兩個有序化合物,在中低溫加熱時發生有序轉變,使合金變脆;另外,合金中存在微量的鉛、鉍有害雜質與銅形成低熔點共晶薄膜分布在晶界上,熱加工時產生晶間破裂。實踐表明,加入微量的可以有效地消除中溫脆性。
力學性能 黃銅中由於含鋅量不同,機械性能也不一樣,圖7是黃銅的機械性能隨含鋅量不同而變化的曲線。對於α黃銅,隨著含鋅量的增多,σb和δ均不斷增高。對於(α+β)黃銅,當含鋅量增加到約為45%之前,室溫強度不斷提高。若再進一步增加含鋅量,則由於合金組織中出現了脆性更大的r相(以Cu5Zn8化合物為基的固溶體),強度急劇降低。(α+β)黃銅的室溫塑性則始終隨含鋅量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含鋅量超過45%的銅鋅合金無實用價值。
H59為價格最便宜的黃銅,強度、硬度高而塑性良好,但在熱態下仍能很好地承受壓力加工,耐蝕性一般,其他性能和H62相近。
化學成份
銅 Cu :57.0~60.0 鋅 Zn:餘量 鉛 Pb:≤0.5 磷 P:≤0.01 鐵 Fe:≤0.3 銻 Sb :≤0.01 鉍 Bi:≤0.003 註:≤1.0(雜質)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 σb (MPa):≥294 伸長率 δ10 (%):≥25 注 :板材的拉伸力學性能 試樣尺寸:厚度0.5~15 ●熱處理規範:熱加工溫度730~820℃;退火溫度600~67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