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PISCW認證考試指南

CCNPISCW認證考試指南

《CCNPISCW認證考試指南》是2008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摩根(美)洛夫林夏俊傑。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CCNPISCW認證考試指南CCNPISCW認證考試指南

BrianMorgan(CCIE#4865),是Cisco諮詢系統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是統一通信技術,曾經為很多財富500強企業做過網路架構、設計和技術支持工作。擁有15年以上的網路行業工作經驗,曾經是一家大型電信公司的工程主管,是經認證的全級別Cisco講師,講授範圍涵蓋了基本的路由和交換到CCIE實驗室準備等諸多領域。此前,還曾經在IBM網路服務部門為IBM的許多大客戶提供網路服務。Brian曾經是ATM論壇的會員,並且是IEEE的終身會員。

編輯推薦

《CCNPISCW認證考試指南》(Cisco職業認證培訓系列)主要面向備考CiscoCCNPISCW考試(642825)的技術人員,全書緊密圍繞ISCW考試主題,在內容的組織和編寫上切實凸顯了認證考試需求。此外,本書也非常適合從事大中型企業遠程接入及ISP網路方案設計和最佳化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網路管理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遠程連線最佳實踐 1

第1章 描述網路需求 3

1.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3

基本主題5

1.2 描述網路需求 5

1.3智慧型信息網路6

1.4sona7

1.4.1 網路基礎設施層 8

1.4.2 互動式服務層 9

1.4.3 套用層 10

1.5 Cisco網路模型 10

1.5.1 Cisco分層網路模型 11

1.5.2 園區網架構 12

1.5.3 分支機構網路架構 13

1.5.4 數據中心架構 14

1.5.5 企業邊緣架構 15

1.5.6遠程工作者架構 16

1.5.7 WAN/MAN架構 17

1.6 融合型網路中的遠程連線需求 18

1.6.1 中心站點 18

1.6.2 分支機構 18

1.6.3 SOHO站點 19

1.6.4 用於安全遠程接入的集成服務 19

總結 20

問與答 20

第2章 遠程工作者連線拓撲 23

2.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23

基本主題 25

2.2 實現遠程連線 25

2.2.1IIN和遠程工作者 25

2.2.2企業體系架構框架 26

2.2.3 遠程連線選項 27

2.3 連線遠程工作者時面臨的挑戰 28

2.3.1 基礎設施選項 29

2.3.2 基礎設施服務 29

2.3.3 遠程工作者組件 30

2.3.4 傳統遠程工作者與商業就緒遠程工作者的對比 31

總結 32

問與答 33

第3章 利用電纜連線到中心站點 35

3.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35

基本主題 39

3.2 電纜接入技術 39

3.2.1 電纜技術術語 39

3.2.2 電纜系統標準 40

3.2.3 電纜系統組件 41

3.2.4 電纜特性 42

3.2.5 電纜系統的優勢 43

3.3 射頻信號 43

3.4 電纜上傳送數據 46

3.4.1 HFC網路 47

3.4.2 數據傳送 47

3.5 電纜技術問題 49

3.6 配置電纜數據機 50

總結 52

問與答 53

第4章 利用DSL連線到中心站點 55

4.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55

基本主題 59

4.2 DSL功能特性 59

4.3 DSL局限性 62

4.4 DSL變體 63

4.4.1 不對稱DSL類型 63

4.4.2 對稱DSL類型 64

4.5 ADSL基礎 65

4.6 ADSL調製 65

4.6.1 CAP 66

4.6.2 DMT 67

4.7 ADSL上傳送數據 68

4.7.1 RFC1483/2684橋接 70

4.7.2 PPP的背景 70

4.8 PPPoE 71

4.8.1 PPP發現階段 72

4.8.2 PPP會話階段 73

4.8.3 最佳化PPPoEMTU 74

4.9pppoa76

總結 77

問與答 78

第5章 利用PPPoE配置DSL接入 81

5.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81

基本主題 84

5.2 將CISCO路由器配置成PPPoE客戶端 84

5.3 為PPPoE配置乙太網/ATM接口 85

5.4 配置PPPoEDSL撥號器接口 86

5.5 配置PAT 87

5.6 為DSL路由器用戶配置DHCP 89

5.7 在DSL路由器上配置靜態默認路由 90

5.8 CPE路由器的全部配置 90

總結 92

問與答 93

第6章 利用PPPoA配置DSL接入 95

6.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95

基本主題 97

6.2 將Cisco路由器配置成PPPoA客戶端 97

6.3 在ATM接口上配置PPPoA 101

6.4 配置PPPoADSL撥號器和虛模板接口 102

6.5 配置其他PPPoA項 103

6.6 CPE路由器的全部配置 103

總結 108

問與答 108

第7章 ADSL配置的驗證和故障檢測與排除 111

7.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111

基本主題 113

7.2 DSL連線的故障檢測與排除 113

7.3 隔離物理層故障 115

7.3.1 第1層解析 115

7.3.2 ADSL物理連線 115

7.3.3 從何處著手 116

7.3.4 觀察LED的顏色 118

7.3.5 電線混亂 118

7.3.6 保持電纜頭部挺直 118

7.3.7 DSL運行模式 119

7.4 隔離數據鏈路層故障 120

總結 124

問與答 124

第二部分 實現幀模式MPLS 127

第8章 MPLS概念模型 129

8.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129

基本主題 131

8.2 MPLS網路簡介 131

8.2.1傳統的WAN連線 131

8.2.2 MPLSWAN連線 134

8.3 路由器交換機制 138

8.3.1 標準的IP交換 139

8.3.2 CEF交換 139

總結 140

問與答 141

第9章 MPLS體系架構 143

9.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143

基本主題 146

9.2 MPLS組件 146

9.3 MPLS標籤 147

9.3.1 標籤棧 149

9.3.2 幀模式MPLS 150

9.4 標籤交換路由器 150

9.4.1 幀模式網路中的標籤分配 151

9.4.2 LIB、lfib和FIB 151

9.5 標籤分發 154

9.5.1 數據包傳播 156

9.5.2 臨時包傳播 156

9.5.3 進一步探討標籤分發 156

總結 157

問與答 158

第10章 配置幀模式MPLS 161

10.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161

基本主題 163

10.2 配置CEF 163

10.3 在幀模式接口上配置MPLS 167

10.4 配置MTU大小 169

總結 172

問與答 172

第11章MPLSVPN技術 175

11.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175

基本主題 178

11.2 MPLSVPN體系架構 178

11.3 傳統VPN 179

11.3.1 1層重疊VPN 179

11.3.2 2層重疊VPN 180

11.3.3 3層重疊VPN 181

11.4 對等互連VPN 181

11.4.1 VPN的優點 182

11.4.2 VPN的缺點 182

11.5 MPLSVPN 184

11.5.1 MPLSVPN術語 184

11.5.2 CE路由器架構 185

11.5.3 PE路由器架構 185

11.5.4 P路由器架構 186

11.5.5 RD 187

11.5.6 RT 189

11.5.7 端到端的路由更新流向 189

11.5.8 MPLSVPN包轉發 190

11.5.9 MPLSVPNPHP 191

總結 191

問與答 192

第三部分 IPSecVPN 195

第12章 IPSec概述 197

12.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197

基本主題 201

12.2 IPSec 201

12.2.1 IPSec的功能特性 202

12.2.2 IPSec協定 202

12.2.3 IPSec模式 204

12.2.4 IPSec頭部 205

12.2.5 對等體驗證 206

12.3 IKE 206

12.3.1 IKE協定 207

12.3.2 IKE階段 207

12.3.3 IKE模式 208

12.3.4 其他IKE功能 208

12.4 加密算法 210

12.4.1 同步加密 210

12.4.2 異步加密 210

12.5 PKI 213

總結 214

問與答 214

第13章 站點互連VPN的操作 217

13.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217

基本主題 222

13.2 站點互連IPSecVPN概述 222

13.3 創建站點互連IPSecVPN 224

13.3.1 第1步:指定興趣流量 224

13.3.2 第2步:IKE階段1 225

13.3.3 第3步:IKE階段2 228

13.3.4 第4步:安全數據傳送 231

13.3.5 第5步:IPSec隧道終結 231

13.4 站點互連IPSecVPN的配置步驟 231

13.4.1 第1步:配置ISAKMP策略 232

13.4.2 第2步:配置IPSec變換集 233

13.4.3 第3步:配置密碼ACL 234

13.4.4 第4步:配置密碼映射 235

13.4.5 第5步:將密碼映射套用到接口 235

13.4.6 第6步:配置接口ACL 236

13.5 SDM的功能特性和接口 237

13.6 在SDM中配置站點互連IPSecVPN 240

13.6.1 站點互連VPN嚮導 242

13.6.2 測試IPSecVPN隧道 250

13.7 監控IPSecVPN隧道 250

總結 252

問與答 256

第14章 IPSec上的GRE隧道 259

14.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259

基本主題 263

14.2 GRE特性 263

14.3 GRE頭部 264

14.4 基本的GRE配置 265

14.5 安全GRE隧道 266

14.6 利用SDM配置GREoverIPSec 268

14.6.1 啟動GREoverIPSec嚮導 268

14.6.2 第1步:創建GRE隧道 270

14.6.3 第2步:創建備份GRE隧道 271

14.6.4 第3~5步:IPSecVPN信息 271

14.6.5 第6步:路由選擇信息 272

14.6.6 第7步:驗證GREoverIPSec的配置 274

總結 275

問與答 277

第15章 IPSec高可用性選項 279

15.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279

基本主題 282

15.2 故障源 282

15.3 故障消除 283

15.4 故障倒換策略 284

15.4.1 IPSec無狀態故障倒換 284

15.4.2 IPSec狀態化故障倒換 289

15.5 利用IPSecVPN實現WAN備份 291

總結 292

問與答 294

第16章 配置Ciscoeasyvpn297

16.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297

基本主題 300

16.2 CiscoEasyVPN組件 300

16.2.1 EasyVPNRemote 300

16.2.2 EasyVPNServer需求 302

16.3建立EasyVPN連線 303

16.3.1 IKE階段1 303

16.3.2 建立ISAKMPSA 304

16.3.3 接受SA建議 304

16.3.4 EasyVPN用戶驗證 305

16.3.5 模式配置 305

16.3.6 RRI 305

16.3.7 IPSec快速模式 305

16.4 配置EasyVPNServer 305

16.4.1 用戶配置 308

16.4.2 EasyVPNServerWizard配置嚮導 309

16.5 監控EasyVPNServer 314

16.6 檢測與排除EasyVPNServer故障 317

總結 325

問與答 326

第17章 實現CiscoVPNClient 329

17.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329

基本主題 331

17.2 CiscoVPNClient安裝和配置概述 331

17.3 安裝CiscoVPNClient 331

17.4 配置CiscoVPNClient 334

17.4.1 ConnectionEntry(連線項) 335

17.4.2 Authentication(認證)標籤 336

17.4.3 Transport(傳送)標籤 336

17.4.5 BackupServers(備份伺服器)標籤 338

17.4.6 Dial-Up(撥號)標籤 338

17.4.7 完成連線配置 339

總結 340

問與答 341

第四部分 設備加固 343

第18章 Cisco設備加固 345

18.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345

基本主題 348

18.2 路由器的脆弱性 348

18.2.1 易受攻擊的路由器服務 349

18.2.2 不必要的服務和接口 349

18.2.3 公共管理服務 350

18.2.4 路徑完整性機制 351

18.2.5 探測和掃描 351

18.2.6 終端接入安全服務 352

18.2.7無故ARP代理ARP352

18.3 利用AutoSecure加強路由器的安全性 353

18.4 利用SDM加強路由器的安全性 355

18.4.1 SDM安全審計配置嚮導 355

18.4.2 SDM一步鎖定配置嚮導 358

18.4.3 AutoSecure默認配置 359

18.4.4 SDM一步鎖定默認配置 361

總結 362

問與答 365

第19章 加強管理性訪問的安全性 367

19.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367

基本主題 372

19.2 訪問路由器 372

19.3 密碼考慮事項 373

19.4 設定登錄限制 374

19.5 安裝模式 376

19.6 CLI密碼 377

19.7 額外的線路保護 378

19.8 密碼長度限制 379

19.9 密碼加密 380

19.10 創建標語 381

19.11 提供單獨登錄 381

19.12 創建多個特權級別 382

19.13 基於角色的CLI 384

19.14 防止物理路由器被攻擊 387

總結 387

問與答 389

第20章 利用AAA擴展接入控制 393

20.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393

基本主題 396

20.2 AAA組件 396

20.3 AAA接入模式 396

20.4 理解TACACS+和RADIUS協定 397

20.4.1 UDP與TCP 397

20.4.2 數據包加密 398

20.4.3 認證和授權 398

20.4.4 多協定支持 398

20.4.5 路由器管理 398

20.4.6 互操作性 399

20.5 利用CLI配置AAA 399

20.5.1 RADIUS配置 399

20.5.2 TACACS+配置 399

20.5.3 與AAA相關的命令 400

20.6 利用SDM配置AAA 404

20.7 調試AAA 408

20.7.1 命令debugaaaauthentication 408

20.7.2 命令debugaaaauthorization 409

20.7.3 命令debugaaaaccounting 409

20.7.4 命令debugradius 410

20.7.5 命令debugtacacs 410

總結 411

問與答 413

第21章 CiscoIOS的威脅防範特性 415

21.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415

基本主題 418

21.2 分層設備結構 418

21.3 防火牆技術基礎 419

21.3.1 包過濾 420

21.3.2 ALG 421

21.3.3 狀態化包過濾 421

21.4 CiscoIOS防火牆功能特性集 423

21.4.1 CiscoIOS防火牆 423

21.4.2 認證代理 423

21.4.3 CiscoIOSIPS 423

21.5 CiscoIOS防火牆的操作 424

21.6 CiscoIOS防火牆包檢測和代理防火牆425

總結 426

問與答 427

第22章 實施CiscoIOS防火牆 429

22.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429

基本主題 431

22.2 利用CLI配置CiscoIOS防火牆 431

22.2.1 第1步:選擇需要檢查的接口和數據包方向 432

22.2.2 第2步:為該接口配置IPACL 432

22.2.3 第3步:定義檢查規則 432

22.2.4 第4步:為該接口套用檢查規則和ACL 433

22.2.5 第5步:驗證配置 434

22.3 利用SDM配置基本防火牆 436

22.4 利用SDM配置高級防火牆 438

總結 444

問與答 446

第23章 實施CiscoIDS和IPS 449

23.1 “我已經知道了嗎?”測驗 449

基本主題 452

23.2 IDS和IPS的功能及操作 452

23.3 IDS和IPS分類 453

23.4 IDS和IPS特徵 454

23.5 特徵回響 455

23.6 CiscoIOSIPS配置 456

23.7 SDM配置 460

總結 465

問與答 468

附錄A。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