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HRR

AVHRR是NOAA系列衛星的主要探測儀器。

AVHRR

前言介紹

NOAA氣象衛星是近極地、與太陽同步的衛星,高度為833km~870km,軌道傾角98.7°,成像周期12小時。目前,NOAA系列衛星採用雙星運行,同一地區每天可有四次過境機會。
AVHRR是NOAA系列衛星主要探測儀器,它是一種五光譜通道的掃描輻射儀,各光譜通道的波長範圍及地面解析度見表4—1。星上探測器掃描角為±55.4°,相當於探測地面2800km寬的帶狀區域,兩條軌道可以覆蓋我國大部分國土,三條軌道可完全覆蓋我國全部國土。AVHRR的星下點解析度為1.1km。由於掃描角大,圖像邊緣部分變形較大,實際上最有用的部分在±15°範圍內(15°處地面解析度為1.5km),這個範圍的成象周期為6天。為了用於洲級及全球範圍的研究,AVHRR數據經常被重採樣形成空間解析度更低的數據。目前有兩種全球尺度的AVHRR數據:NOAA全球覆蓋(GlobalAreaCoverage,GAC)數據和NOAA全球植被指數(GlobalVegetationIndex,GVI)數據(Kidwell1990)。GAC是通過對原始AVHRR數據進行重採樣而生成,空間解析度為4km,由5個AVHRR的原始波段組成,沒有經過投影變換;GVI是對GAC數據的進一步採樣而得到,空間解析度為15km或更粗,經過投影變換。此外,為了減少雲的影響,GVI是由連續7天圖像中NDVI值最大的像元所組成。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從1982年起就生產GVI數據。
AVHRR資料的套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大尺度區域(包括國家、洲乃至全球)調查,這方面的套用,氣象衛星遙感具有其他遙感所無法相比的優勢。目前已經開展過的工作包括美國本土的土地覆蓋調查(Loveland et al.1991)、非洲的土地覆蓋調查(Tucker et al.1985)、南美土地覆蓋調查(Townshend etal.1987)以及全球的土地覆蓋調查(Defries 1994)等,套用的方法一般是採用多時相分類的方法對1km空間解析度的

結尾介紹

AVHRR數據或更低空間解析度的GAC或GVI數據進行分類;另一方面是中小尺度區域的調查,這方面的套用主要是由於目前高空間解析度遙感數據的獲取比較困難,遙感調查的實時性較差,利用AVHRR數據來獲得巨觀的、實時的、能達到一定精度的地面信息。套用方法通常是針對AVHRR數據空間解析度低的缺陷,採用混合像元分解技術對AVHRR數據進行分類。
從研究的現狀來看,AVHRR數據在大尺度區域調查中所採用的方法基本一致,但由於調查區域範圍大,精度分析比較困難,在圖像的預處理方面也還存在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Town-shend et al.1994);目前AVHRR數據在中小尺度區域土地覆蓋調查中的套用還不是很多,但發展潛力很大,這方面的工作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