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PREMIEREPROCS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PREMIEREPROCS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 PREMIERE PRO CS3標準培訓教材》是2008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ADOBEPREMIEREPROCS3標準培訓教材

本書是“Adobe中國教育認證計畫及acaa教育發展計畫標準培訓教材”中的一本。為了讓讀者系統、快速地掌握AdobePremiereProCS3軟體,本書包括:配置項目的基本方法,採集、導入與管理素材的各種方法,各種視頻編1/4方式和所對應的編1/4工具的使用方法,添加並設定轉場,混合音頻,創建字幕,創建動畫與效果,進行視頻合成以及最後的輸出與創建視頻光碟等。

本書由行業資深人士、Adobe專家委員會成員以及參與Adobe中國數字藝術教育發展計畫命題的專業人員編寫。全書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並配以大量的圖示,特別適合初學者學習,同時對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也大有裨益。本書對參加Adobe中國認證專家(ACPE)和Adobe中國認證設計師(ACCD)考試的考生具有指導意義,同時也可以作為高等學校美術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材,另外,也非常適合其他各類培訓班及廣大自學人員參考閱讀。

編輯推薦

2001年,根據Adobe中國教育認證計畫發展的需要,Adobe公司北京代表處和DDC傳媒主持編寫了正規的、專業的《Adobe中國教育認證計畫標準培訓教材》系列叢書。用以規範和提高整個教育計畫的專業水平。該系列叢書問世以來,因其權威性、系統性,以及內容全面詳實,受到讀者的高度評價和廣泛歡迎,對Adobe中國教育認證計畫起到了積極的推廣作用。

為了讓讀者更多地了解ACPE和ACCD認證的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並增加實戰經驗,隨後又推出了《認證考試指南》系列。2005年秋,Adobe標準培訓教材再次更新,把。國際質量、中國定製”的全中文化的AdobeCreativeSuite2詳盡地介紹給了院校學生和創意設計師們。

隨著Adobe與Macromedia在中國的教育培訓和認證體系的重組和整合,MacromediaStudio8的標準培訓教材和認證考試指南在2006年相繼推出。

2008年,Adobe中國教育認證計畫配套的《標準培訓教材》及《認證考試指南》系列再次全面更新。該系列包括:

—《ADOBEPHOTOSHOPCS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ILLUSTRATORCS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INDESIGNCS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ACROBAT8PROFESSIONAL標準培訓教材》

—《ADOBEAFTEREFFECTSCS3PROFESSIONAL標準培訓教材》

—《ADOBEPREMIEREPROCS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AUDITION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DREAMWEAVERCS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FLASHCS3PROFESSIONAL標準培訓教材

—《ADOBEFIREWORKSCS3標準培訓教材

—《ADOBEPHOTOSHOPCS3認證考試指南》

—《ADOBEILLUSTRATORCS3/ADOBEINDESIGNCS3/ADOBEACROBAT8PROFESSIONAL認證考試指南》

—《ADOBEDREAMWEAVERCS3/ADOBEFLASHCS3PROFESSIONAL/ADOBEFIREWORKSCS3認證考試指南》

—《ADOBEPREMIEREPROCS3/ADOBEAFTEREFFECTSCS3PROFESSIONAL認證考試指南》

ACAA教育發展計畫是奧華創新公司聯合Adobe等國際權威數字工具廠商和中國頂尖藝術院校一起發起創立的,旨在共同探索中國數字藝術教育改革的道路和方向,共同發展中國數字藝術職業教育市場,共同推動中國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套用水平的提高。

為了配合以e—Learning遠程教育課程為主體的ACAA教育發展計畫,我們按照ACAA專業培養方向和教學大綱,全力打造全新的“ACAA謀堂”系列教材——目前分為“必修課堂”和“標準課堂”兩個子系列。

“必修課堂”系列目前包括:

—《ADOBEPHOTOSHOPCS3必修課堂》

—《ADOBEILLUSTRATORCS3必修課堂》

—《ADOBEINDESIGNCS3必修課堂》

—《ADOBEFLAsHCS3PROFESSIONAL必修課堂》

—《ADOBEDREAMWEAVERCS3必修課堂》

“標準課堂”系列教材各章的內容分為四大部分:課堂講解(理論)帶領讀者進入仿真的課堂環境,以案例的形式將軟體知識點進行串講,使讀者最大限度擺脫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學習:自我探索(實踐)是一項要求讀者自行學習的項目,是熟悉掌握軟體的敲門磚,著重培養讀者的自我學習能力:課堂總結與回顧(再理論)將回顧課程中的知識重點,並進行總結和歸納:自我提高(再實踐)是針對課程學習而設定的案例自學部分,目的就是讓讀者能夠多元化地了解軟體的使用技巧並熟練掌握軟體的操作。該系列教材為全彩印刷,目前包括:

—《ADoBEPHOTOSHOPCS3標準課堂》

—《ADOBEILLUSTRATORCS3標準課堂》

—《ADOBEiNDESIGNCS3標準課堂》

—《ADOBEFLASHCS3PROFESSIONAL標準課堂》

—《ADOBEDREAMWEAVERCS3標準課堂》

在堅守質量第一、讀者至上的原則下,制定標準化的課程體系提供完善的課程配套教材是我們努力奮鬥的目標。

目錄

第1章 數字視頻基礎知識 

1.1 數字視頻的基本概念

1.1.1 模擬信號與數位訊號

1.1.2 幀速率和場

1.1.3 解析度和像素寬高比

1.1.4 視頻色彩系統

1.1.5 數字音頻

1.1.6 視頻壓縮

1.1.7 DV攝錄系統

1.2 數字視頻套用理論基礎

1.2.1 電視制式

1.2.2 標清與高清

1.2.3 DVD、HD DVD與Blu-ray光碟

1.2.4 流媒體與移動流媒體

1.3 影視創作理論基礎

1.3.1 蒙太奇與影視剪1/4

1.3.2 影片語言要素

1.3.3 蒙太奇的分類與表現形式

1.3.4 影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流程

第2章 Premiere Pro CS3概述

2.1 Premiere的發展

2.1.1 Premiere的歷史

2.1.2 Premiere Pro與Premiere Pro 1.5

2.1.3 Adobe Production Studio與Premiere Pro 2.0

2.1.4Adobe Creative Suite3與Premiere Pro CS3

2.1.5 Premiere Pro 2.0的新增功能

2.1.6 Premiere Pro CS3的新增功能

2.2 安裝Adobe CS3 Production Premium及Premiere Pro CS3

2.2.1 Premiere Pro CS3的系統需求

2.2.2 安裝

2.2.3 激活與註冊

2.3 工作空間

2.3.1 Premiere Pro CS3鳥瞰

2.3.2 自定義工作空間

2.3.3 預置工作空間與管理工作空間

2.4 基本工作流程

2.4.1 新建或打開項目

2.4.2 採集或導入素材

2.4.3 整合併剪1/4序列

2.4.4 添加字幕

2.4.5 添加轉場和特效

2.4.6 混合音頻

2.4.7 整合輸出

2.5 使用幫助及其他共享資源

2.5.1 使用幫助

2.5.2 Adobe Video Workshop

2.5.3 Bridge Home

2.5.4 其他資源

第3章 配置項目

3.1 創建項目並配置項目設定

3.1.1 項目概述

3.1.2 創建與使用項目

3.1.3 項目設定

3.2 首選項

3.2.1 首選項概述

3.2.2 設定首選項

第4章 採集、導入與管理素材

4.1 視頻採集與錄音

4.1.1 連線並設定系統

4.1.2 手動採集的基本方法

4.1.3 自動採集的基本方法

4.1.4 批採集

4.1.5 使用離線檔案

4.1.6 錄音

4.1.7 使用OnLocation進行硬碟錄製

4.2 導入素材

4.2.1 Premiere Pro支持導入的檔案格式

4.2.2 使用Bridge

4.2.3 導入音頻

4.2.4 導入靜止圖片

4.2.5 導入分層的Photoshop和Illustrator檔案

4.2.6 導入圖片序列

4.2.7 導入項目檔案

4.2.8 使用Adobe Dynamic Link

4.2.9 新建元素

4.3 管理素材

4.3.1 自定義項目調板

4.3.2 使用素材箱(Bin)

4.3.3 管理素材的基本方法

4.3.4 分析並解釋素材

4.3.5 設定故事板

4.3.6 使用項目管理器打包項目

第5章 創建與編1/4序列

5.1 使用監視器調板

5.1.1 源監視器與節目監視器概覽

5.1.2 監視器調板的時間控制

5.1.3 在監視器調板中顯示安全區域

5.1.4 選擇顯示模式

5.1.5 播放素材和節目

5.1.6 參考監視器

5.2 使用時間線調板

5.2.1 時間線調板概覽

5.2.2 時間線調板基本控制

5.3 軌道控制

5.3.1 軌道的基本管理方法

5.3.2 設定軌道的顯示風格

5.3.3 隱藏與鎖定軌道

5.4 裝配序列

5.4.1 在源監視器中剪1/4素材

5.4.2 插入編1/4和疊加編1/4

5.4.3 設定素材源和目標軌

5.4.4 手動拖曳添加素材片段

5.4.5 三點編1/4和四點編1/4

5.4.6 向序列中自動添加素材

5.4.7 替換素材

5.5 在序列中編1/4素材

5.5.1 選擇素材片段的基本方法

5.5.2 編1/4素材片段的基本方法

5.5.3 素材片段的分割與伸展

5.5.4 素材片段的連結與結組

5.5.5 波紋編1/4與滾動編1/4

5.5.6 滑動編1/4與滑行編1/4

5.5.7 使用剪1/4監視器

5.5.8 使用交錯視頻素材

5.5.9 生成靜止素材片段

5.6 高級編1/4技巧

5.6.1 使用標記

5.6.2 序列嵌套

5.6.3 子素材

5.6.4 編1/4多攝像機序列

5.6.5 Time Remapping效果

5.7 影片預覽

5.7.1 預覽序列

5.7.2 上屏預覽

第6章 添加轉場

6.1 鏡頭的切換與轉場概述

6.1.1 轉場的基本原理

6.1.2 單邊轉場與雙邊轉場

6.2 添加轉場的基本流程及方法

6.2.1 添加轉場的基本流程

6.2.2 添加轉場

6.2.3 替換轉場

6.3 默認轉場

6.3.1 施加默認轉場

6.3.2 設定默認轉場

6.3.3 設定默認轉場長度

6.4 轉場控制

6.4.1 在效果控制調板中顯示轉場

6.4.2 設定轉場對齊

6.4.3 同時移動切線和轉場

6.4.4 改變轉場長度

6.4.5 設定選項

6.5 可自定義轉場

6.5.1 使用漸變劃像轉場

6.5.2 使用卡片翻轉轉場

6.6 轉場分類講解

6.6.1 三維運動轉場

6.6.2 溶解轉場

6.6.3 孔形轉場

6.6.4 映射轉場

6.6.5 翻頁轉場

6.6.6 滑動轉場

6.6.7 特殊轉場

6.6.8 拉伸轉場

6.6.9 劃像轉場

6.6.10 縮放轉場

第7章 音頻混合

7.1 Premiere Pro與音頻混合基礎

7.1.1 音頻合成的基本原理

7.1.2 Premiere Pro中的音頻混合概述

7.1.3 音頻混合器調板概述

7.1.4 查看音頻波形

7.2 音頻處理與轉換

7.2.1 音頻萃取和渲染替換

7.2.2 聲道映射

7.2.3 聲道轉換

7.3 調節音量和聲像平衡

7.3.1 調節增益和音量

7.3.2 聲像平衡

7.4 高級混音技巧

7.4.1 使用子混音軌道

7.4.2 使用傳送

7.4.3 施加軌道音效

7.4.4 自動化音頻控制

7.5 音頻轉場與音頻效果

7.5.1 音頻轉場概述

7.5.2 音頻效果概述

7.6 創建5.1環繞聲

7.6.1 5.1 環繞聲概述

7.6.2 環繞聲編碼技術概述

7.6.3 創建5.1環繞聲實踐

7.6.4 整合Audition的環繞聲編碼器創建5.1環繞聲

7.7 整合Audition與Soundbooth為影片配音

7.7.1 向Audition中插入視頻

7.7.2 插入並編1/4配樂

7.7.3 從視頻導入音頻並深入編1/4

7.7.4 Premiere Pro整合Soundbooth

第8章 創建字幕

8.1 使用Title Designer創建字幕的基本流程

8.1.1 Title Designer與字幕

8.1.2 創建新字幕

8.1.3 使用字幕模板

8.2 編1/4字幕的基本方法

8.2.1 顯示字幕背景畫面

8.2.2 字幕安全區域與動作安全區域

8.2.3 輸入文本

8.2.4 格式化文本

8.2.5 處理段落文本

8.2.6 繪製圖形

8.2.7 插入Logo

8.2.8 對象的排列、對齊與分布

8.2.9 轉換對象

8.2.10 填充、邊線與投影

8.2.11 設定樣式與樣式管理

8.2.12 創建滾動字幕

第9章 動畫與效果

9.1關鍵幀動畫

9.1.1 關鍵幀動畫概述

9.1.2 操作關鍵幀的基本方法

9.1.3 創建位移動畫實踐

9.2 施加效果

9.2.1 效果的基本分類與施加方法

9.2.2 使用效果調板進行效果管理

9.2.3 使用效果控制調板設定效果

9.2.4 創建效果動畫實踐

9.3 色彩校正

9.3.1 色彩校正概述

9.3.2 設定色彩校正工作空間

9.3.3 快速色彩校正

9.3.4 色彩平衡、角度和飽和度控制

9.3.5 調節色彩平衡和飽和度

9.3.6 使用曲線調節顏色和亮度

9.3.7 使用色階調節亮度

9.3.8 定義素材片段的色調範圍

9.3.9 設定調色範圍

9.4 效果分類講解

9.4.1 調節效果

9.4.2 模糊和銳化效果

9.4.3 通道效果

9.4.4 扭曲效果

9.4.5 圖像控制效果

9.4.6 噪波和噪點類效果

9.4.7 透視效果

9.4.8 生成與渲染效果

9.4.9 風格化效果

9.4.10 時間效果

9.4.11 變換效果

9.4.12 轉場效果

9.4.13 其他效果

第10章 合成與摳像

10.1 合成概述

10.1.1 透明的基本原理

10.1.2 視頻合成的基本原理

10.1.3 解釋Alpha通道

10.1.4 調節素材的不透明度

10.2 使用摳像

10.2.1 摳像基本流程實踐

10.2.2 使用Chroma Key

10.2.3 使用Color Key

10.2.4 使用RGB Difference Key

10.2.5 使用Blue Screen Key和Green Screen Key

10.2.6 使用Non Red Key

10.2.7 使用Luma Key

10.2.8 使用Multiply Key和Screen Key

10.3 使用蒙板

10.3.1 使用Image Matte Key創建圖像蒙板

10.3.2 使用Difference Matte Key

10.3.3 使用Track Matte Key

10.3.4 使用Garbage Matte創建多邊形蒙板

10.4 使用Ultra摳像(僅Windows)

10.4.1 Ultra CS3概述

10.4.2 Ultra的工作空間

10.4.3 使用Ultra摳像的基本流程

第11章 輸出與創建視頻光碟

11.1 輸出

11.1.1 輸出檔案格式概述

11.1.2 輸出到檔案的基本方法

11.1.3 輸出到DV帶

11.1.4 創建剪1/4注釋

11.1.5 使用Adobe Media Encoder進行輸出

11.1.6 整合Device Central輸出到移動設備

11.2 整合Encore創建DVD和藍光(Blu-ray)光碟

11.2.1 創建DVD和藍光(Blu-ray)光碟概述

11.2.2 創建自動播放的DVD或藍光(Blu-ray)光碟

11.2.3 創建基於選單的DVD或藍光(Blu-ray)光碟

書摘

第1章 數字視頻基礎知識 

1.1 數字視頻的基本概念

1.1.2 幀速率和場

當一系列連續的圖片映入眼睛的時候,由於視覺暫留的作用,人們會錯覺地認為圖片中的靜態元素動了起來。而當圖片顯示得足夠快的時候,我們便不能分辨每幅靜止的圖片,取而代之的是平滑的動畫。動畫是電影和視頻的基礎,每秒鐘顯示的圖片數量稱為幀速率,單位是幀,秒(fps)。大約10幀/秒的幀速率可以產生平滑連貫的動畫,低於這個速率,會產生跳動。

傳統電影的幀速率為24幀,秒,在美國和其他使用NTSC制式作為標準的電視中視頻的幀速率大約為30幀/秒(29.97幀,秒),而在使用PAL制式或SECAM制式為標準的英國、部分歐洲地區和亞非地區,電視中視頻的幀速率為25幀/秒。

在標準的電視機中,電子光束在整個螢屏的內部進行掃描。掃描總是從圖像的左上角開始,水平向前行進,同時掃描點也以較慢的速率向下移動。當掃描點到達圖像右側邊緣時,掃描點快速返回左側,重新開始在第1行的起點下面進行第2行掃描,行與行之間的返回過程稱為水平消隱。一幅完整的圖像掃描信號,由水平消隱問隔分開的行信號序列構成,稱為一幀。掃描點掃描完一幀後,要從圖像的右下角返回到圖像的左下角,開始新一幀的掃描,這一時間間隔,叫做垂直消隱。

大部分的廣播視頻採用兩個交換顯示的垂直掃描場構成每一幀畫面,這叫做交錯掃描場。交錯視頻的幀由兩個場構成,其中一個掃描幀的全部奇數場,稱為奇場或上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