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Ladaclass“拉達”級柴電潛艇

677Ladaclass“拉達”級柴電潛艇

677Ladaclass“拉達”級柴電潛艇達”級(Lada class)柴電潛艇為677方案(Project.677)下的產物,作為636與877方案的“基洛”級(Kilo class)之後繼者,是俄羅斯海軍目前最新銳的柴電潛艇,也是蘇聯解體後俄國推出的第一種傳統動力潛,。

基本信息

名稱

677Ladaclass“拉達”級柴電潛艇

相關信息

677Ladaclass“拉達”級柴電潛艇
首艦“聖彼得堡”號(Sankt Peterburg)於1997年開工建造,原定於2000年下水,但因經費的問題使下水日期推遲了1年而於2004年下水,並將在2005年年底正式加入俄羅斯海軍所屬的波羅地海艦隊服役,2010年之前規劃將有3艘的同型艇加入俄羅斯海軍的陣容。
“拉達”級柴電潛艇由俄國著名的“紅寶石”中央海事工程裝備設計局(Central Design Bureau for Marine Engineering Rubin)研製,“紅寶石”設計局為俄國目前最主要的潛艇設計單位,像949方(Projec- t.949)的“奧斯卡”級(Oscar class)核動力巡航飛彈潛艇、667方案(Project.667)的“三角洲”級(Deelta class)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與877和636方案的“基洛”級(Kilo class)柴潛艇都是出自“紅寶石”設計局之手。
677方案是為俄羅斯海軍需求研發的第四代柴電潛艇,用以接替服役許久的636和877方案的Kilo級柴電潛艇,而1650方案的“阿穆爾”級(Amur class)則為“拉達”級的外銷版。
“Lada”一詞在俄文中為“和諧”之意,因是私名詞了,筆者取其音譯為“拉達”。身為俄羅斯海軍的第四代柴電潛艇,“拉達”級採用了許多與以往不同的創新設計,如單艇殼結構設計、無級變速直流發電機與高容量蓄電池組成的全電力推進動力模組、新一代的艇首+指揮塔+舷側數組高靈敏度Lira主被動聲納系統、高度自動化的操艦與射控系統、不貫穿壓力殼的多重感測器潛望鏡系統、新式的高效能吸聲瓦片和新一代的水下兵器等新科技與設計。
俄國在“拉達”級潛艇上放棄了以往十分擅長並沿用數十年的復殼結構設計,以往蘇聯潛艇慣用復殼結構設計乃肇因於提升潛艇受攻擊後的水下存活性,因復殼結構的水下預留浮力與承受魚雷、水雷、深水炸彈攻擊的承受度乃單艇殼結構遠遠所不及,這在強調戰場高存活性的戰略彈道飛彈潛艇上尤其重要。
不過復殼結構也有諸多缺點,在艇內空間相同時復殼結構的船體體積與重量要比單艇殼結構大上許多,使水下航行時阻力較大,航速相對變慢,航行時的噪聲也較大,水下運動性能也較不靈活,這對無論是核動力或柴電動力的攻擊型潛艇而言是相當不利的。
此外復殼結構設計的建造難度與造價也相對較高,因此“紅寶石”設計局在新一代的“拉達”級潛艇上放棄復殼結構設計而采單殼結構設計。
“拉達”級潛艇的壓力殼總共區分成5個水密隔艙,分別是:魚雷/飛彈儲存艙和電池室、主控制室、乘員住艙、輪機艙與電動機艙。由於採用單殼結構,在艇內空間相當的情況下,“拉達”級與上一代復殼結構設計的“基洛”級相比排水量少了約30%,從2300噸降為1765噸,最大潛航速度則從19節(35.18千米/時)提升至21節(38.9千米/時)水下的運動性能也更為優異,最大潛航深度約300米,保有原本“基洛”級的水平。
安靜效果更上層樓
由於自動化程度的提升,“拉達”級潛艇的艇員由“基洛”級的52人大幅降至35人,自動化的程度頗高。在靜音性能方面,“拉達”級潛艇艇內的主要噪聲產生源皆設彈性基座與阻尼,再配合嚴格的噪聲控管措施,使“拉達”級無論在任何狀態下的噪聲分貝值,都比636方案的“基洛”級減少了10%以上。
壓力殼外並全面敷設名為Molniya“閃電”的新一代吸聲瓦片,此吸聲瓦片由克里洛夫造船技術研究院(Krylov Shipbuildind Research)研製,厚度僅40毫米,只有舊式吸聲瓦片的一半,瓦片本體由7-8層不同材質的吸聲橡膠所構成,使之能兼顧對各種頻率的聲納聲波皆能有最好的衰減效果,大幅降低敵方主動聲納的有效偵測距離,且新一代的吸聲瓦片外觀與以往蘇聯潛艇所用的吸聲瓦片相比更為平整,減少航行時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水流噪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