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前別結婚

30歲前別結婚

《30歲前別結婚》是一本寫給全球華人才俊的情書,這是一個精英獵頭寫給天下女性的幸福規劃。新的世界,需要新的規則。作者陳愉,從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羞怯的中國小姑娘,成長為一名國際公民,一個敢於挑戰規則、懂得說“不”的成熟女人;31歲時她當上了洛杉磯市的副市長,現在為全球化企業做獵頭。《30歲前別結婚》這本書寫的是愛,是獨立,是最嶄新的世界觀、愛情觀、婚姻觀,是最有效的職場建議,她將與你分享,如何運用獵頭的技巧將你夢寐以求的男人“收入囊中”。她將用最精彩的故事給你做個示範,告訴世界,什麼才叫“不枉此生”。無論單身、已婚還是離異,作為女性,我們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讓生命如繁花般怒放。

基本內容

30歲前別結婚30歲前別結婚

上架時間:2012-5-7

出版日期:2012 年5月

開本:787mm*1092mm 16開

頁碼:1

版次:1-1

所屬分類: 經濟管理

定價:32.00元

基本介紹

作者:[美]陳愉(JOYCHEN)

譯者:王劍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2191-3

上架時間:2012-5-7

編輯推薦

1。漂亮歷程: 最年輕的華裔女市長,全球頂尖精英獵頭。趕早結婚是上世紀的殘羹冷炙。Joy以親身經歷表明,成熟獨立的女性更能吸引到好男人!作為精英獵頭,她將教你如何精準地規劃人生,並走出這個社會營造的婚姻幻象,用獵頭的方法找到你的真命天子。

2.瘋狂網友:網友們爭相閱讀陳愉部落格,當《30歲前別結婚》的帖子發出去幾秒之內,因回響與關注人數過多,伺服器幾度癱瘓。

3.名媛好友:靳羽西作序推薦,楊瀾親臨上海發布會

4.獨特視角:讓這社會營造的婚姻幻象見鬼去。對我們的母親,還有母親的母親來說,一個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但對新時代的女性來說,這可遠遠不夠。

從出生的那天起,周圍的人就在告訴我們,要抓緊時間、早日安頓、結婚生子;可我們——不能夠。為了獲得良好的教育,我們曾經學得那么苦,如今我們要學以致用、一展身手。除了捕獲美好的愛情與婚姻,在事業上,我們一樣壯志凌雲。

內容簡介

經濟管理學書籍

新的世界,需要新的規則,這是一本寫給全球華人才俊的情書,這是一個精英獵頭寫給天下女性的最高效精準的人生規劃。

作者陳愉,從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羞怯的中國小姑娘,成長為一名國際公民,一個敢於挑戰規則、懂得說“不”的成熟女人;31歲的時候她當上了洛杉磯市的副市長,現在為全球化企業做獵頭;《30歲前別結婚:全球頂尖獵頭寫給天下女人的最高效精準的人生規劃》寫的是愛,是獨立,是最嶄新的世界觀,愛情觀,婚姻觀,是最有效的職場建議,並告訴你如何運用獵頭的技巧將你夢寐以求的男人“收入囊中”。

讀者對象:22歲至45歲的女性

目錄

《30歲前別結婚:全球頂尖獵頭寫給天下女人的最高效精準的人生規劃》

第一章 年輕女性為何缺乏安全感

第二章 讓這社會營造的婚姻幻象見鬼去

第三章 什麼是愛

第四章 你就想嫁個有錢人,是嗎?

第五章 獨處和已經失落的藝術——創造

第六章 真實對待自己

第七章 探求你生命中無盡的可能

第八章 角度的力量

第九章 該不該跟老闆上床?

第十章 好男人都跑哪兒去了?

第十一章 有婦之夫以及mr. wrong

第十二章 成功女人也可以是“妖精”

第十三章 約足一百個男人,一次三個

第十四章 做出自己生命的決定

第十五章 愛這個世界

致謝

dave有話說

文摘

每章精華語錄選摘

引言

對我們的母親,還有母親的母親來說,一個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但對我們來說這可遠遠不夠。我們可不是隨便找個男人就行,我們要他是個好男人。我們要的不是一個出於責任的婚姻,我們要的是愛情。用《欲望都市》中那個理想主義的夏洛特的話來說,我們就是要“做我們的春秋大夢”!

這說的還只是婚姻這碼事。在事業上,我們一樣壯志凌雲。為了獲得良好的教育,我們曾經學得那么苦,如今我們要學以致用、一展身手。我們不滿足於只是棲身於這個社會,我們要引領這個社會。

於是,我們發現自己處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奇怪的中間時期:我們周圍的人在告訴我們,我們追尋的那些東西是不現實的,他們讓我們抓緊時間、早日安頓、結婚生子;可我們——不能夠。如今我們追求更多,決不會退回從前。我們再也不會僅僅按照別人的期望去過自己的生活。

我們擁有夢想。正是這些夢想造就了我們與之前數個世紀的中國女性之間巨大的斷層。這斷層存在於文化、社會、情感、哲學、精神等等各個層面,而我們是第一代這樣的女性——我們要得到一切。

她成熟了,也更勇敢了,那些她不在意的人們再也不能左右她的心志;她終於明白,自己無所損失;在這樣的年齡,不管你有沒有孩子,別人再也為你做不了什麼;你無所畏懼、無可隱瞞,對於重要的事情終可放手一試。--Carolyn Heilbrun

我們前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們的生活都是由別人安排好的。而突然之間,我們的生活不再有人替我們安排。無盡的可能令人興奮,但同時也令人深感困惑。我們好像做什麼都是可能的,可做什麼才是應該的呢?

如今,我們面臨的選擇不計其數:跟誰結婚?什麼時候結婚?做什麼工作?怎樣安排時間?該相信什麼?

這些選擇中不管是哪一個,其未來對我們來說能見度都是零,但我們的餘生卻要在這些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中度過。

我們是女人,一生都在忙個不停。可我認為我們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停下腳步,細細思量。因為我們眼下的行動將決定我們將來會不會有所成就、成就又會如何。

我們是史無前例的一代女性。正因為是第一代,沒有人能夠來指導我們。創造自己有意義和成就的生活,這任務就落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肩膀上;連榜樣都要靠我們自己去找。

這本書會告訴你一些策略——我並沒有問題的全部答案,因為我自己也還沒有做完生活的功課,今後還有很多年的功課要做。

寫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我們有太多經驗還無從在彼此之間表達和分享。

或許你同意,也或許你不同意我要說的話,而我的目的也不是要說服你相信什麼,我只是想發起這樣一個對話:這是我的看法。你怎么看呢?

我希望這本書會促使你們邁步向前,尋求自己生活問題的正解。我尤其希望,這本書會激勵你們敢於挑戰舊規則,去探求並把握這個世界上你知道自己值得擁有的一切。

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出身,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擁有超乎自己想像的駕馭生活的能力。

現在,你內心已經擁有了一切——你實現夢想、,捕捉美好愛情、,賦予生活以真正目的所需要的一切。而從你出生的那天起,這個社會就醞釀著一個巨大的陰謀,它要壓制你的精神,把你變成生活的木偶。

而力量從來不是靠別人給你的,它只能靠自己去獲取。現在,是打破舊規則、建立新秩序的時候了。詩人Mary Oliver這樣問我們,“告訴我,你打算如何對待你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貴的生命?”這也是在本書開始的時候我提給你的問題——你將如何對待你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貴的生命?

第1章

女性特質不是簡單的個性特徵。以取悅別人為唯一目標會嚴重損害我們對自己生活的把握。當年華老去,我們無法掌控我們的容顏,我們更無法掌控那些跟我們息息相關的人們——丈夫會心猿意馬,孩子會長大離家。

我們或許認為,隨著我們變成熟,我們的性格穩定下來,於是形成了對生活的認識。而科學家們告訴我們,事情根本不是這樣。人是社會的產物,我們周圍也永遠會有對我們指手劃腳的人,他們永遠在評判我們的對錯。我們是靠著別人的認可和肯定來判斷自己做得好不好、對不對。

我們的自我認知很是多變,所以“剩女恥辱”一說的危害就比較容易理解了。當我們的父母、朋友開始對我們的職業追求持保留態度,一心催我們結婚的時候,我們原來的夢想枯萎了,取而代之的新夢想是:要成為某個男人的賢內助。

在世人眼中,婚姻為我們提供了合法身份。結了婚,在社會看來我們就會從青澀的黃毛丫頭搖身一變、成了成熟的妻子。有時候,面對明晃晃的壓力,我們可以翻著眼睛拒絕老媽:“那人挺適合朱莉的,可我又不是朱莉!”而更多的時候,作為單身女性的羞恥感幾乎是以一種我們意識不到的方式,在我們的思維和精神世界裡無情肆虐。

年輕女性出了校門之後,突然之間不再因為取得的成就而受到讚揚、鼓勵和肯定,這自然導致了她們的迷失。現如今,我們的社會已不再殘忍地將女性的雙腳捆縛在家門之內,而我們卻尚需時日,為自己的靈魂鬆綁,真正飛到外面的世界做出一番成就。

洛杉磯對於難民、尋夢人和格格不入者來說是個聖地。而我就是個難民、尋夢人,更是一個格格不入的人。我想在美國其他任何一個大城市,都無法想像像我這樣的人,21歲時到來,10年後能當上副市長。

那些時光令人興奮也讓人恐懼。有時候,我覺得自由、不羈、老練;有時候,我又覺得那一切都是偽裝,在這個偌大的城市裡我是那么的困惑和孤單。

身為女人,我們很容易忽視自己擁有的各種可能性。

第2章

在你還沒有男朋友的時候,別人會問你:“怎么沒有男朋友呢?”等你有了男朋友,他們又問:“你們什麼時候結婚?”等你結了婚,他們還問:“你們什麼時候要孩子啊?”

社會對你說:人無完人,所以降低標準,找到誰就嫁給誰吧;還說,抓緊結婚就等於是買了保險,不然以後找不到更好的怎么辦。可是,婚姻絕不只是買保險。如果你同意降低標準,那么你就成了“真愛不存在”這一信仰的追隨者。而在女人的生命當中,沒有什麼比這個信仰更陰險、更摧殘人的了。嫁給誰是你一生最重大的決定。

而如果我們就這樣結了婚,那就等於是我們沆瀣一氣、打造了一個充斥了無愛婚姻和婚外情的社會。我們也開始相信,無論我們的婚姻讓我們多么精疲力竭,這就是我們能得到的最好的生活了,甚至是當我們的丈夫開始跟別的女人上床,我們還是這么想。而降低了標準的我們,就把無愛的信念傳遞給了我們的孩子。

結婚的時候,沒有人會想著將來有那么一天兩個人互相怨恨,而在中國的80後人群中,這恰恰是多數婚姻的去向。據民政部的報告說,在2005年,80後的離婚率已經高達57%,而那一年,最大的80後也不過只有25歲。如今在中國,婚姻給人們提供的只是安全感的幻覺,對很多人來說,婚姻是純粹的虧損。

社會關於婚姻的的幻象導致女性生活中的浩劫。它騙我們進入欠考慮的婚姻,然後再要我們經歷離婚的折磨,最後陷入全面的經濟、情感和精神上的不安。

我相信婚姻是一生的承諾,但這不是說我就要瞧不起這個社會中那么多單身的人。把這個世界劃分為“正常的已婚人士”和“不正常的單身人士”,這本身就是錯誤的二分法。

社會將我們的確該珍惜的關係——婚姻——變成了女人生命中唯一要緊的關係。結果就是,人們認為已婚女人正常、單身女人不正常。這種態度是貶低和輕看了所有女人的生活。

社會教男人做選擇,教女人被選擇。作為一名職業獵頭,我一步步地學會了我所需要的選擇男人的知識;但那是因為,之前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生活,那給了我做選擇的信心。

自於你的內心;獨立自主是親密無間的前提。不要只是等著你的好男人出現,別忘了你自己是個好女人。婚姻無法使你完整,讓你完整的是你自己。愛情無比深奧,但——婚姻不是。

第3章

父母一心想讓我們出人頭地,所以一直教導我們要以學業為重。我們於是記住了一點:我們的表現永遠比我們是誰更重要。於是,我們中的許多人在情感上變得麻木,甚至自己都不認得自己。

當我們知道要靠優異的表現獲得認可,於是明白了,我們為人的價值與外界對我們表現的評判是綁在一起的。而這一切造成了我們幾乎無法承受的壓力。80後驚人的離婚率恰恰證明,我們早已先行跟自我分離。

當我們求勝心切,我們就跟自己、跟他人相分離。其後果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不可避免地將他人視為自己的敵手、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再接下來的後果,就是當今在中國,我們誰都不敢相信,疲憊不堪、陷入困境,對未來不知所措。

而此時擁有同理心就顯得更為重要。正是因為人人疲憊、人人無措,我們的同理心就會為我們贏得生活各個方面的成功。

所以——去率先行動,與他人在情感建立上真正的聯繫吧,那將是絕對有力的第一步。在更深的意義上,同理心是一個引子,它會在我們的生命中注入愛和信任,也讓人與人之間真正的連結不再奇貨可居。

身處一個常讓我們感到冰冷殘酷的世界中,我們很容易忘記愛有多重要,生命中於是出現可怕的空洞。因為我們真的需要愛,需要通過不同的關係來獲得愛。通過同理心,我們深刻理解別人、懂得如何去愛別人;而通過愛別人,我們自己也會變得更好、更完整。

如果每天都沐浴在真正的友情之中,我們會活得更長久、更健康,收穫更多的成功。這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在“長日”的盡頭,愛關乎生死。

讀者有時問我對靈魂伴侶這件事情怎么看。“什麼是靈魂伴侶?一人只能有一個嗎?”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做你靈魂伴侶的人不止一個,但你自己選了一個。起初,你們是互相獨立的兩個人。當你們決定將兩個人的未來放置在一起的時候,你們的生活開始互相交織。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的聯繫如同陰陽,成為了一種共生關係。

婚姻跟約會完全是兩回事。婚姻更像是一個小生意,兩個人互為合作夥伴,又互為僱主雇員。這聽起來挺無聊的,但如果你“拴”對了“合伙人”,這事情也會妙不可言。

第4章

我想在那個階段,再多的尋覓也不可能讓我獲得滿足,因為我想從男人身上尋找的正是我自己缺少的東西。可要是為了討人歡心我們削足適履,結果往往會傷了別人也傷 了自己。而當我們越來越獨立,我們在感情當中尋覓的自然就更多了。

不要依賴男人來養活你,那就象病人依賴呼吸機而存活。如果在你心中,你沒有這樣的信心——“有沒有男人我都能過得很好”,那么你永遠都不會跟任何男人彼此真正對等。

自己賺錢吧,姐妹們。需要讓他知道,你的生活你做主;只要你想,來去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你不想被這個社會逼入無愛的婚姻,可你這么做恰恰是自己走進了無愛的婚姻。當你為了錢嫁給一個男人,你不光是物化了這個男人,還物化了你自己;這是因為——本來你是個搶手的結婚對象,但你只想找個有錢人結婚,這就讓你自己的價值根本無從衡量。

婚姻讓你生活中的各種可能性減少。不要讓你生活中原本無盡的可能性因嫁給了一個你不愛的人而消失。你值得擁有更多。

難怪很多孩子媽媽們總是垂頭喪氣、無精打采,總是抱怨生活壓力太大。 一個結了婚有了孩子的女人,她的生活比結了婚有了孩子的男人、比單身女性和單身男性都要難很多。

看看周圍那些生活得一板一眼的女人吧:早早結婚,然後在賢妻良母角色中失去了自我。她們不再關心自己,不再給自己成長、學習和創造的機會。

很多女人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了40幾歲的時候,丈夫身邊有了年輕漂亮的女人,她們就被無情拋棄。每當我聽到男人用這么簡單的一句話總結自己從前整個的婚姻家庭生活史,我就渾身發冷——“她讓人煩透了。”

做到這一切——追求夢想,做好母親,又保持清醒而優雅,秘密就在於不要親力親為。方法如下:首先,嫁給一個能夠成為你真正伴侶的人,這才是對你最大的幫助;然後,找到你周圍能夠找到的所有幫助,或許從你自己的父母、公婆那裡,或者是家政服務,以及其他任何你能夠獲得的幫助。

對於當今的女性,婚姻和作母親帶來重大的好處,也帶來巨大的成本和風險。成功的婚姻並不要求男女完全平等,但它要求你和你未來的丈夫必須對生活的安排意見一致。

這個社會總在催我們結婚,但在婚禮之後,它的教義對我們的生活就不再有任何幫助。所以,新娘們規劃的就只是自己的婚禮,而不是自己的婚姻。

你夢想中的生活是有意義、充滿了愛的生活,對你來說這是必須要有的夢想。不要因為想像中的某種奢華生活,或是理想化的做母親的生活,就放棄你的夢想。我們的生活是多變的。環境在變,生活在進步,我們也在進步。如果你想擁有一切,你就能擁有一切;但在去往目標的路上,在每一個路口,你都必須要看清楚面前的選擇,早做打算。

第5章

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深埋的自我,必須讓她找到出路。如何才能發現自己內心的聲音呢?是通過創造新事物的行為,因為它會促使你跟自己進行一場內心的對話,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當你的創造源於內心,你就會聽見這個聲音,並全神貫注地去思考、感受、發現和夢想。

所以,每一次創造,我們都是在發現自己究竟是誰。如果你沒有創造的途徑,也就沒有接近和發現自己內心聲音的途徑。這就是為什麼說擁有一個創造的途徑對於擁有自信、擁有快樂豐滿的生活至關重要。而創造途徑的缺失會導致冷淡、孤獨、壓力、抑鬱。

如果我不曾找到任何創造的途徑,那么這一假設的後果我想會很不幸——我猜我會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愁苦、失意的中年女人。

對我來說,寫作是絕對要一個人做的事情。它給了我獨處的空間,一個我自己的“房間”,哪怕是想像出來的;在這個房間裡,我被允許獨處。我看到過這樣的信息:男性作者是從20歲開始寫作,女性則是從40歲開始。我知道為什麼。我們女人總是忙個不停,而坐下來安安靜靜地思考該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你或許覺得,那么多年你已經在社會的壓力之下把自己遮蓋起來,已經聽不到自己的聲音了。那么現在就是去除所有的噪音、追隨我心的時候了。可能最開始,你內心的聲音信號很微弱、很小聲、很零亂、很搖擺,它並不響亮也並不堅定;但如果你靜下心來,仔細聆聽,跟著它走,這個聲音將會越來越大。如果你還沒找到創造性的途徑,拿起筆來寫寫東西吧。

創造吧,創造美,用你滿意的方式每天去積累。創造是一種習慣。而當你真正創造出極好的東西時,那真是如狂歡一般的感覺!

隨著你不斷創造新的東西,創造性工作將讓你精力更集中、更強大。你會發現創造之花盛開,新點子層出不窮,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你都能找到靈感。你還會發現在所做的創造之外,你的想法也都能被互相關聯起來。

寫作的樂趣之一就是你不需要等到一切都清晰無疑以後再進行表達。你的表達可以是大聲的、公開的,也可以是微妙的、抽象的,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的暗號。當你感覺無助、茫然、孤獨、無聊、枯燥或悲傷時,創造是最好的解藥。

每次你創造了一些東西,都是在宣告自己是誰,宣告你的感受,宣告你的想法是重要的。你創造的主權行為,是你作為一個人的主權宣告。

第6章

數千年來,我們中國女人早已習慣了為身邊的人奉獻自我,現在,儘管我們渴望更多,但要讓自己擺脫那種順從奴僕的心態,卻並不容易。

如今我們總希望自己什麼都做得來:俏麗佳人,孝順女兒,可人妻子,天使媽媽。一點兒也不奇怪,為了不負這些期望,我們中很多人失去了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就被教導要去超越別人而不是關注自己,就這樣走到了現在。實際上,許多人習慣了不去談論我們想要什麼,因為我們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和自己想要什麼了。

一方面,我們想著“做一個好女人意味著要去關注別人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我們覺得“我真想得到,我也值得擁有一個珍惜我、關心我的男人”。這種矛盾的心理讓我們時刻處於一種緊張和壓力之中:只有當我們認識到自己值得愛,才會獲得我們需要的愛。

你周圍是些什麼樣的人,這事得你自己負責,因為被你所吸引的人們往往是能夠強化你自我感覺的人。為別人付出是好的,但是將自己的身份過度包裹在“好女人”的角色之內又是另外一碼事。後者會導致我們慢慢地不再關注自己的需求。

當我們將生活建立在過度消耗自己、為了他人犧牲自我需要的基礎上,我們的生活將不可避免地充滿疲憊、挫折和失敗感。這實在是讓人非常沮喪的一件事情——那么多女人生活在破碎的生活中,只是因為她們一生都致力於成為這個社會一直要把我們訓練成為的:好女人。

一個堅強的女人是一個知道如何說“不”的女人. 這是因為,說“不”違背了我們做女人一直被教導著做的事情,那就是:說“是”。

為了順應他人和被人拿去做比較,我們面臨很多的壓力,所以我們不再奢望生活充滿歡樂。為什麼不期望生活快樂呢?為什麼不嚮往好男人的愛情呢?

每當回想過去,我發現每次當我感到失落或掙扎,都是我把自我放在一邊、去滿足別人期望的時候——期望可以來自父母、男友和自己服務的公司。

當我們有了積極的自我認可,認可我們應該也值得擁有對自我的關心,才有可能得到我們渴求的那種平衡。我們需要跟生活中的人劃定一些界限。不要讓我們的生活只是一種單純的對他人的需求做出的反應.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像對待別人一樣對待自己開始,關心自己。這個要求高嗎?

對於當今的女性,給自己一份“真實對待自己”的許可,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功課,也是最難的功課。畢竟,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讓人說我們自私!

可事實是,當我們持續處於過度付出和過度壓力狀態、希望成為所有人隨時的幫助,我們誰都幫不好。真實對待自己非常困難的原因在於:作為女人,我們被教導要真實對待對所有人,除了我們自己!

大膽行動吧。知道你需要做什麼是一碼事,付諸行動又是另外一碼事。學習追隨自己的心,你會被推動著做一些大大小小的改變。

如今我更清楚地看到,按照被期望的去過自己的生活實在是一種專制。大膽摒棄社會的那些規則,我覺得自我仿佛重新顯露,就像一隻蝴蝶破繭而出。真實做自己的自由,簡單快活,沒有歉意也無需解釋。

真實面對自己的你,對於好男人來說——那種想要得到真正伴侶的、配得上你、讓你驕傲的男人,是真正的性感尤物。

因為當你是一個成熟、性感、擁有了一切的女人,你已經具備了去“捕獲” 優質男人的能力,而那些美麗的洋娃娃們卻門兒都沒有。

第7章

如果你正單身,千萬不要不把單身的時光當回事兒。單身階段非常重要。它正是你發現心聲、追尋夢想的好時候,而你做這些的方式跟你有伴侶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覺得以後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自己,快把這個念頭扔掉吧。從今往後,生活對你只會越來越苛求。或許不久你就要肩負起新的、那種長期的責任,你的生活會從此圍著它轉。

所以,不妨用這幾年的時間四處闖一闖,探求生命中那些無盡的可能性吧。

單身應該是你生命中最好的幾年——而且一定是最好玩、最多姿多彩、成長最快、學得最多的幾年。在這個階段,所有的門都還沒對你關閉,未來的所有可能性都對你敞開,那么就去迎接門後面的未知世界吧。

當你還單身、也沒有訂婚的時候,要專注於你的事業。不要讓你的事業只是被這樣一些因素牽著鼻子走:你過去所學的專業、來自同齡人的壓力、你父母朋友的孩子們怎樣成功的,也不要因為等著結婚或做母親而放鬆了自己的事業。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跟自己的心走,或只專注於那些跟你最喜歡的事情相關的工作。

不要為一下子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煩惱。允許自己四處闖闖。比起你在職業當中做的任何選擇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你當前的工作中堅持每天學習、進步。

你要將每一份工作都看做是在一個新的地方、跟一些不同的人學習的機會。有時候,從那些經營較差的公司、糟糕的老闆身上,你能夠學到的東西要比從好的工作環境中學到的還要多。利用這段時間去聽、去觀察,去操練自己的戰略性思維,以及與周圍的人好好配合。如果你能夠有意識地每天學習,你一定會不斷進步。

順便告訴你們,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工作,那么你接觸好男人的機會是現成的。很多女人在面對每一次職業改變的時候會思前想後,但在確定戀愛關係方面卻頗為草率。對於你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實際上在二十幾歲唯一可能會犯的比較嚴重、讓你的一生從此改變的錯誤是婚姻的決定。所以,不要糾結於你的職業選擇了,去想想那個更嚴重的問題吧。

靳羽西,洪晃,比爾?蓋茨,奧普拉,這些一直都很成功的人,在四十歲之前都是一直在充分伸展自己。到四十歲的時候,他們已經習慣了邊前進邊繼續重新塑造自己。他們變得如此靈活、成熟而強大,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他們始終在浪尖弄潮。他們持續改變世界。

每一天,每一年,看看世界如何變化,關注於自我成長,讓自己在新的世界中盡情綻放。因為在“發現”自己職業的過程中,你真正做的事情是在“創造”一個更堅強、更聰慧、更明智、更成熟、更好的自己。

好好做些讓你感覺有激情的事吧。通過努力工作你才能發現激情所在,培養對自己更好的理解、愛和尊重。在工作領域做一個競爭者,你會發現取得成就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沒有什麼比在你認為重要的工作上有所成就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要敢於夢想。你既不普通又不平庸,所以不要總奔著普通或者平庸的生活使勁。你要努力成為比你認為的自己更好的人,比別人告訴你能成為的那個人更好的人;讓你的每一天都像是一次探險。

不要讓任何事情阻礙你的夢想。探究自己靈魂的最深處,快樂、優雅地面對生活的挑戰。追逐自己的夢想,不要讓任何人質疑你的選擇。拋開重力的羈絆,一飛沖天!

然後,衝下面的人拋個媚眼兒,微微一笑,晃暈他們。

第8章

如果我們通過競爭這種“透鏡”來看待人生,最終只會覺得自己渺小。這一觀點在政治學家贊德拉?凱頓(Xandra Kayden)《卸任後的生存》(Surviving Power)一書中得到了戲劇化的體現。這本書講述了很多政治家卸任後的生活:有些人“活”了下來,有些人卻沉入抑鬱的漩渦無法自拔。

權力的光環真的會讓人感覺好極了。做了副市長之後,我開始把自己當成個正兒八經的VIP,我總想著:“我走進房間時,要有五萬名市府公務員站著行注目禮;我說的每一句話都很有意義,所以我走到哪兒電視台記者就跟到哪兒。”

但是當我們的任期屆滿、洛杉磯新市長上任後,突然間所有的閃光燈都轉向了他們。這迫使我對著鏡子審視自己:“如果我不是洛杉磯副市長,我又是誰呢?”我感到無所適從。我追逐外部的獎賞太久,真正的自己已經走失了。

那些“坐擁最多玩具而死的人”,跟其他人一樣,兩手空空地離世。這讓人挺困惑的。畢竟,我們從上學開始,就被訓練成只會通過高高低低的排名來看待周圍的人。作為學生,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衝到那個排名的最前頭。一旦離開學校進入真實的社會,那張巨大的排名表消失了。

當我們透過高度競爭的稜鏡來看待和折射自己的生活時,只是在貶低自己。這世界上總有人比我們更成功,也總有人不如我們。而這一切跟我們的生活完全沒有關係——別人不是我們的標準。你的人生不同於我的人生,我們的人生也不同於其他任何人的人生。

作為人類,我們互相之間的關係是彼此連結而不是互相排列。所以,讓我們為共同擁有的人性而歡呼吧。事實上,我們擁有的共同點遠遠超過不同之處。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會與周圍的人更有效地聯繫在一起。

後來我開始意識到,生活中的壓力百分之百來自於我們這樣一種願望,就是整個宇宙能奇蹟般地掉過來圍著我們轉。

可那不是這個宇宙運行的方式,沒誰有那么大的能量。人太難以捉摸了,我們永遠無法控制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情的發生。

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人是我們自己。如果你曾經試過自我改變,你應該知道那有多難!所以,試想一下,改變別人該是件多么不可能的事情吧。

生活完全無法預測。當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生活負責時,就不會讓別人來左右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不再是生活中其他人或事的受害者。當事情沒有按照我們的計畫運行時,我們也不會趔趄著跌倒。生活再也不是一一些偶然事件。

艱難地一步一步走下來,我們會獲得適應生活的能力。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環境,哪怕是過程中有很多挫折,我們仍會變得快樂堅強。明白了這些,我們無論環境如何都會很快樂。因為不快樂也是一種自己生產的鏡頭,所以我們也可以製造新的鏡頭,讓它帶給我們平靜、快樂和成功。

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們可以停止繼續做環境的受害者,當事情沒有按照我們的意願進行時,停止哀嘆,轉而思考如何就此對生活做出(積極的)反應。我們可以通過積極選擇鏡頭、不斷重新對焦來掌控這一切。

如此,我們就能為自己創造出完美的關係和生活。真正的力量不在於去控制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而在於如何利用這些事情。在這種力量之中,蘊含著生活之美。

你要對自己的快樂負責。持續不斷地培養感恩所帶來的快樂,結果會是驚人的:成功在你生活中成倍增長。快樂的態度會讓很多美妙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而且如磁石一般,吸引著人們來到你身邊。

只有老於世故的法國人才造得出這樣一個抽象、微妙而完全不符合邏輯的概念:Jolie Laide,用來形容一類特別的美女。這個詞組由一個俚語名詞jolie加一個形容詞laide構成,直接翻譯的話,是pretty-ugly,即“漂亮的醜女”;不過我們可以這么理解:她們有種“奇怪的美”。它可以這么用:

Jolie laide給了我們這些人希望。它給了我們一種民主的思考方式:一個女人,或許長相有點兒怪,但卻可以因為她覺得自己漂亮而漂亮。她愛自己,而這種愛通過她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方式而熠熠生輝。別人或許不會先被她的外表所吸引,但卻會由於她的自我定位而為之傾倒。

Jolie laide散發出成熟的優雅氣質,以及她獨有的小調皮。她是獨立的、渾然天成的。她有一種“我就是我”的獨特氣質,讓這世界無法抗拒。

第9章

杜拉拉獲得提升,因為她具有很強的同理心。她對自己、對別人的感受都極其在意,這種悟性助她成功穿越了每一個公司都存在的辦公室政治雷區。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

杜拉拉很清楚,老闆不是自己的父母,照顧自己不是老闆的工作,他的重點在他自己的事業上。而照顧老闆卻是她的工作。明白這一點並照此執行,她將一往直前。

如果你發現辦公室里的什麼人讓你動了心,而他既不是你的老闆也不是下屬,那么你要記住這一原則:將感情和工作分開。

不要腦子裡總想著他,不要監視他,更不要總盯著他那裡看。忙你自己的工作,不要總找藉口經過他的座位;如果是出於工作需要跟他接觸,也要很職業。如果他到你座位上來找你,只跟他說上幾分鐘,然後告訴他:“好了,回去工作吧。”如果他在QQ上跟你說話,你只可以偶爾回復,但都不要馬上回復。

第10章

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四處約會,不過總體來說感情生活不算如意。18歲的男孩子崇拜我,50歲的老男孩更崇拜我;而跟我年齡相仿的男人卻好像還沒完全長成——其實我也一樣。

我和女友們常常在酒會上一起剖析我們認識的男人們,然後感慨:“好男人都跑哪兒去了?”電視劇<宋飛正傳>(Seinfeld)里古怪又可愛的Elaine的話讓我們頗有同感:“我不是同性戀。我討厭男人,可我不是同性戀。”

男人的力量建於流沙之上。社會評判男人的依據是:事業成功、能養家。男人的價值是按照他擁有的資產的多少來評估,而那並不是他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事情。《紐約客》里有一副卡通畫,畫的是酒吧里兩個衣著光鮮的中年男人,一個對另一個說:“金錢就是生活的成績單。” 這個社會不光是反女性的,它也是反男性的。

做男人意味著冷漠、無情、全副武裝。一個男人如果是單身漢,這非但沒什麼好擔心的,甚至還挺性感。如果一個男人很疼老婆,他的男子漢氣概就要受到質疑了,所以人們才會總拿上海男人娘娘腔、會做飯來說事兒。

做男人就意味著強大、獨立,要在華麗的孤獨中施行統治;男人從小被教導不可以依賴別人,甚至不能受他人影響——而在任何關係當中,人們免不了會受他人影響。很多男人在情感上變得離群,難以結交朋友。而所有這一切,對他們自己和想去愛他們的人來說,都造成巨大的個人損失。

這是對現代男性生活最殘酷的諷刺:這個社會訓練男人們,讓他們為成就而奮鬥,讓自己因此而值得愛;但他們對成就的追求卻將他們從與人的聯繫中隔離。做一名現代女性很難,但做一名現代男性同樣不容易。

在中國文化當中,男女之間缺少愛情並不少見。我們的母親、還有母親的母親從來不奢望在她們的婚姻中有愛情,因為愛情在我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中從來都不是必要的成分。

而等級觀念跟愛情是對立的。真正的愛情只能存在於兩個自由的靈魂之間;當一個屈從於另外一個,兩者之間可以有感恩和虔敬,但不會有愛情。在從古至今中國的歷史上,家庭的構造中是以順從代替了愛情。

有了這個背景知識,我們可以開始了解男女之間愛情的本質。激情之愛在社會舊秩序中只能待在角落裡。在它出現的時候,也總是被粗暴踐踏和排斥。梁祝式的人物只能殉情化蝶,因為他們別無出路。

而美麗的愛情傳說卻永世流傳。這正是由於它表達了我們靈魂深處的渴望——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渴望敞開,被另外一個人所了解、愛和感動,去體會我們人性當中的那種快樂和幸福。

我們如今覺得好男人難尋,因為我們是第一代要求得到愛情的女性,而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男人們,都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得到愛情。

不過這也正是我希望今天的女性能夠找到我們需要的男人的原因所在——我們需要的,男人也需要。其標誌就是:很多男人已經邁出了一步,向女人伸出了愛的橄欖枝,或者在家庭生活中做出了平等的姿態。

社會的男女觀是反人性的,我們只有超越這種舊觀念,才能獲得真正的夥伴關係:你和他成為終生的愛人和真正的夥伴;成為共享家庭生活中的歡愉和勞苦的夥伴;成為鼓勵和分享對方職業上的挑戰和勝利的夥伴。

既然你買了這本書,就說明你不是那種隨便嫁個人就行的女人。承認吧,姐妹們:如果你一心想嫁人,你早就嫁出去了,是不是?你可以嫁給那個一直愛著你的人,那個只要你需要他就隨時會出現的人——不論你是要買台新電腦、複習考試還是要修廚房的水管——只要你給他個機會,他就會娶你。可是,你並不想嫁給他。你是與眾不同的,你想找到跟自己登對的人。

可是怎么找到他呢?

如果你想買輛新車,不大可能會跑到市場上看見第一輛車就出手、試駕個一年半載,不行的話送回去再換一輛。那么,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選男人呢?來試試獵頭的做法吧宋飛正傳

後記

Dave有話說

我和Joy第一次見面,是在洛杉磯一個不大的海濱餐館。我一下就被她身上那特別的魅力迷住了,那是一份因她的熱情和調皮而愈發動人的美麗。那一晚,我們聊了好幾個小時。當時我就有種感覺,我的生活會因為這個體態嬌小、內心強大的中國女人而永遠改變。

一年後,當Joy嫁給我,她讓我成為了世界上最快樂的男人。

對我來說,Joy是最完美的女人;不過在一些男人看來,她或許並不符合理想妻子的標準。特別是這么幾點:

1.Joy對運動一竅不通。我是個熱愛運動的人,可Joy不是。我們剛見面時,我企圖使用激將法,於是跟她說,她絕對屬於全體美國人當中對運動所知最少的那2%。不過她可不吃這一套。現如今,她仍然會把舊金山巨人(棒球隊)跟我的紐約巨人(橄欖球隊)搞混;而對於任何一項團體運動項目,她都搞不清分數是怎么計算的。在這一方面,我已經對她不抱任何改變的希望了。

2.Joy不會做飯。一點兒也不會。所以當我讀到她在20幾歲吃了不少泡麵的時候,我發笑來著。當然那是因為泡麵很便宜,不過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吃泡麵只要會燒水就行了。迄今為止,4年過去了,我們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她還是有點兒進步的——她會炒雞蛋了!而且,她還會做冰淇淋了:她會把牛奶、糖和雞蛋一起放到朋友送我們的那台高級冰淇淋機里。會做冰淇淋能算會做飯不?

3. Joy料理家務也不夠手巧。我們約會的時候,有一次她要我去她在市區的漂亮公寓裡修一個壞掉了的什麼東西。我問她有工具箱沒有,很出人意料——她有!而不出意料的是,那個工具箱看起來像博物館的陳列品,15 cm x 60 cm x 10 cm,很深的天鵝絨般的紅色,平整光亮;沒有半點凹痕和污漬,當然也沒有半點用過的痕跡。裡面躺著一隻孤零零的榔頭。沒有改錐,沒有扳手,沒有捲尺,也沒有釘子。我當時很納悶兒:“沒有釘子,要榔頭乾什麼?”她的回答是:“那個掛畫框的工具組件裡頭倒是有釘子,可是裡面沒有榔頭呀。”

可想而知,肯定有些人覺得娶Joy做妻子挺不現實的。她顯而易見地非常能幹,但也明顯地有所欠缺。她會專注於一些事情,也會徹底忽視另外一些事情。她就是獨一無二的她自己,一個充滿激情、腦子裡總是有很多想法的女人;一個夢想家。

當Joy開始寫Global Rencai部落格的時候,我覺得那是她為創造力找到出口、跟年輕人巧妙聯結的絕佳方式;對她的獵頭事業不錯,對這個世界也是件好事。

可是後來,湯湯要她寫書,這就讓我開始擔心了。

再後來,Joy想暫停獵頭的工作去寫書,這就讓我更擔心了。

錢怎么辦?

我們的家怎么辦?

我怎么辦??

當時情勢更為不妙的是,美國正在出現大規模的經濟衰退,而我所在的房地產行業也深受其苦。我剛剛完成兩幢大樓的翻新,房價就開始下滑,所以我正竭力想要在經濟衰退殃及這兩棟樓之前,促成買賣的成交。

而這給我們、特別是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但是,這本書的寫作對Joy來說顯然意義異常深遠。我猜,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你所需要做的調整對你來說不會太難,因為你會發自心底地想去支持你所愛之人的每一份追求。對於Joy,我實實在在就是這么覺得的。

於是,一年前,我同意為我們的家庭付出雙倍的辛苦,讓她停下事業去寫書。

一開始,事情就明擺著:Joy不可能在家裡寫作,因為兩個寶貝會一刻不停地纏在她腿邊。於是我們在附近為她租了一間辦公室。這意味著,我有時需要早點下班回家去照看兩個女兒。回想這一年,我很高興有額外的這段時間跟女兒們在一起,很多當爸爸的可從來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而Joy的寫作也不限於正常的工作時間。她是隨時都在寫。很多次,我在午夜醒來,看到Joy的臉被手機的燈光照亮,她用拇指在她的智慧型手機上記錄著一些寫作的筆記。我曾試圖定個在臥室里不許用手機的規矩——可你們現在也知道了,Joy哪是個肯輕易服從規矩的人呢。

過去的一年中,有時我的確心存疑慮。我懷疑這不過是一項個人的創造活動而已;我懷疑是否有人願意讀Joy這本書;也懷疑這本書除了對Joy本人之外,對別人是否有什麼意義。我甚至懷疑,將來我們回頭看這一年的時候,會不會覺得是個浪費。

而與此同時,我看到Joy跟她部落格的讀者們如何連線起來;我看到他們在見到Joy的時候眼睛會一下亮起來;我看到Joy在他們和他們朋友的生命中播撒的愉悅;我看到Joy擁有的特殊稟賦,以及用文字的力量來觸及生命的這一特殊機遇。

Joy是個不尋常的妻子。她的生命中擁有著非同尋常的經歷,而在她生活的全部軌跡當中,她曾面對如今所有女性都會面對的很多掙扎。把那些個人的掙扎寫出來是需要勇氣的,所以Joy的創造讓我感到非常驕傲。

作為生活伴侶,Joy的美好令人難以置信,更是不勝枚舉。感覺我們好像總是在一起說著笑著,不管我們是走在紐約的大街上,還是在家裡收拾孩子們散落一地的蠟筆。我們的每一天都充滿新意。

我們的女兒們就是看著這樣一位面對生活能夠舉重若輕、從容優雅的母親而長大。在世人眼中,Joy或許是個思想者和領導者;但在家裡,我們看到的是她私底下的另一面。她讓我們的家裡充滿了愛和歡笑。我們身邊不斷出現更多能夠分享我們的愉悅、也為家裡帶來更多愉悅的朋友和他們的家人。我們的生活也被這樣一些為這世界做著了不起事情的男人和女人們的愛和友情所圍繞。而在這樣環境的滋養下,我們的女兒們也開始像小花一樣綻放自己獨特而美麗的光彩。

男士們——我知道你們在偷偷地看這本書,因為這是一本揭示女性神秘世界的、最值得一讀的書籍。我要給你們一個忠告:四處約會總歸好,不過當你要尋找生活伴侶時,成熟的女人才真是好。

Dave

Joy的補充:

女士們,你們根本用不著準備工具箱。有什麼東西需要修理嗎?可行方案是:給一位男性朋友、你的男友或是老公打電話叫他來。男人很可愛的——他們特別喜歡給人幫忙!

關於生活,我還沒有找到全部答案,但在Dave這裡我找到了非常重要的一個答案。我深深感恩,在我面前完整的第二次人生中會一直有他陪在我身邊。

我衷心祝願你們得到所有的美好。祝願你們能夠走出去,看清楚自己是誰,並在生活為你準備的一切中感受那份愉悅。

媒體推薦

過去的三十年間,我在中國工作,直接見證了中國社會變化的驚人速度。變化不僅是經濟層面的,也是社會層面的。在20世紀80年代我初到中國的時候,它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清教徒式的國家;而短短十年後,在1992年,國內羽西化妝品的一名美容顧問告訴我,她跟她的男朋友公然一起住在她父母的家裡——我還清楚記得我當時有多么震驚!

1996年我離婚後,人們替我覺得尷尬、難為情;他們想問這件事的時候也都會先徵得我的同意。而如今,別說是離婚,女人們連性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電視上暢所欲言地討論。

既然社會變化如此迅猛,你大概以為會有許多書籍來幫助中國的女性思考生活中這些最重要的問題吧?可事實上,這樣的書卻幾乎沒有!一方面,越早結婚越好的傳統觀點仍然盛行,另一方面,中國的女性如今面對更多其他的選擇。《三十歲前別結婚》(多么了不起的名字!)就是這樣一本幫助你正確面對選擇、正確思考的書。

我一生做了很多被認為是“了不得”的事情。我在16歲的時候就離開香港的家去念大學,在19歲時參加了一個選美比賽;我創辦了一個電視節目,在同類節目中首開先河;我的節目在世界各地現場錄製,當時還沒有人這樣做;在鮮有女性涉足商界的時候,我成為了化妝品界的企業家;在很少有人出售自己企業的時候,我成功地賣掉了自己的公司;我寫了七本暢銷書,話題都是幾乎無人涉及。之所以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成功,我認為原因就是——我無視那些規則。

而這本書的作者陳愉,我們的Joy,也是這樣一個無視規則的人。她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而她38歲才結婚(我結婚的時候39歲!);她從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羞怯的華裔小女孩,成長為洛杉磯市的副市長;她用教育幫助了整整一代的洛杉磯市民,她給了所有的美國尋夢人以啟迪。

我為Joy寫了這樣一本書而感到非常驕傲。無論你是單身、已婚還是離婚人士,這本書都屬於你。它教你如何思考,教你如何追求自己的夢想,教你如何擁有夢想;它還教你如何去吸引你夢寐以求的男人,如何去捕獲生活中值得你擁有的每一樣東西。而最棒的是——它教你如何一邊盡享生活的樂趣,一邊用最迷人的方式去做到所有這一切!

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將這本書中所坦承的很多事情與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Joy寫到了這個社會對女性的粗鄙無禮的要求——為了侍候丈夫和孩子拋棄自我;她還告訴我們“擁有一切”意味著什麼,寫到如何笑對世俗的眼光,自由展翼飛翔。而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女性一直在努力抗爭、卻很少拿到桌面上公開討論的問題。

這本書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我更相信,這本書會幫助我們塑造這個時代、推動這個社會進步,讓所有的女人在一個新的社會裡因自由而美麗、健康,可以自由地追求成功;女人的人生也因自由而完整。

來讀這本書吧。然後,為你的媽媽買上一本。還有——如果你是做兒媳的,給你的婆婆也買上一本!

——靳羽西, 2012

作者簡介

陳愉,美籍華人,31歲時任美國洛杉磯市副市長,後成為全球頂尖的海德思哲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

在擔任洛杉磯市副市長期間,陳愉的大學入學計畫被阿諾德?施瓦辛格簽署為法律。成為獵頭之後,有感於中國年輕人常被國際化公司聘用做初級的工作,卻難以得到升職機會,她於2010年開設了一個關於職業發展,以及世界新規則的中英文雙語部落格Global Rencai(全球化人才)。

序言

剩女:指現代都市女性,她們絕大部分擁有高學歷、高收入、高智商,長相也無可挑剔,因她們擇偶要求比較高,導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歸宿。

——中國教育部,2007

生活中萬事皆有定時。我擁有了夢寐以求的事業,我找到了夢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孩子們。我是38歲結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夠擁有這一切,都得益於我的晚婚。

我親愛的父母一度因為我這個“剩女”而憂心忡忡。他們搞不懂,我都有兩個碩士頭銜了,怎么卻拿不到他們最企盼的那個頭銜——Mrs。無論我取得多大的成就,他們跟我的對話永遠只關乎我的“人生大事”:

媽媽:Joy,我加州的朋友給我寄來了一些關於你的新聞剪報。

我:好啊。

媽媽:但是你爸爸和我在聊天時說啊,你現在不再跟我們一起生活啦。

我:我都15年沒和你們一起生活了呀。

媽媽:……不過你也沒和一個丈夫一起生活。

我:那是因為我還沒結婚啊!

媽媽:那你能不能再跟我說說,你到底在加州忙什麼呢?

我:媽媽!你看了那些新聞剪報了嗎?我正在幫助數百萬人改善生活啊!

媽媽:可難道你不知道,一個女人的工作就是做個好妻子、好母親嗎?

不,媽媽,那是以前。

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

在中國,許多世紀以來,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晰。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負責照顧家人。培養孩子的目標也與此一致:男孩子要養得強壯又獨立,女孩子則要養得順從而體貼。我們女人活著就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我們服務他人,得到的回報是一生安穩的保證。婚姻中即便有不幸,也被悉心掩藏在家門之內。

可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巨變的時代,而推動這種巨變的,是這樣三種新的趨勢:

首先,中國的離婚率在全面飆升。根據民政部的統計,1979年的離婚率是4%;1999年為14%;而到了2005年,80後的離婚率已經高達57%,而當時的80後,年齡最大的也不過只有25歲。對很多人來說,婚姻如今已成為巨大的不安全感的來源。

其次,全球化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日新月異。我們面前的職業生涯跟我們的父輩相比,已經有了根本的不同。曾經自上而下、等級森嚴的世界正在慢慢變“平”,在這個新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機會一試身手。變化的趨勢仍在加快:如果我們把它畫成一個曲線圖,那么表示變化速度的曲線將隨著坐標的右移而陡然上揚,而且它的斜率還將不斷增加。在21世紀,你的發展如何,將取決於你如何駕馭這條讓人眼花繚亂的速度曲線。

再者,我們也不一樣了。對我們的母親一輩來說,婚姻是生存所必需,即便不是經濟意義上的必需,它也是社會意義上的必需。而如今,我們已能獨立生存,我們所追求的,正是當人類基本的生存問題解決之後就要去追求的:愛,夢想和生命的意義。

對我們的母親,還有母親的母親來說,一個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但對我們來說這可遠遠不夠。我們可不是隨便找個男人就行,我們要他是個好男人。我們要的不是一個出於責任的婚姻,我們要的是愛情。用《欲望都市》中那個理想主義的夏洛特的話來說,我們就是要“做我們的春秋大夢”!

這說的還只是婚姻這碼事。在事業上,我們一樣壯志凌雲。為了獲得良好的教育,我們曾經學得那么苦,如今我們要學以致用、一展身手。我們不滿足於只是棲身於這個社會,我們要引領這個社會。

於是,我們發現自己處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奇怪的中間時期:我們周圍的人在告訴我們,我們追尋的那些東西是不現實的,他們讓我們抓緊時間、早日安頓、結婚生子;可我們——不能夠。如今我們追求更多,決不會退回從前。我們再也不會僅僅按照別人的期望去過自己的生活。

我們擁有夢想。正是這些夢想造就了我們與之前數個世紀的中國女性之間巨大的斷層。這斷層存在於文化、社會、情感、哲學、精神等等各個層面,而我們是第一代這樣的女性——我們要得到一切。

有些女人真的得到了一切

多年前,在我讀碩士的時候,我聽了時任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院長的Sue Prager為一女性社團做的一個演講。

Prager院長:我有幸認識幾位出色的女性,她們登上了業界的塔尖。她們真讓人難以置信。

“真棒!”我們鼓掌。

Prager院長:我還認識很多,呃,很平常的男人,也登上了業界的塔尖。

聽眾不做聲了。“可不是么”,我們想,“我們也認識好多這樣的人”。

Prager院長:有一天,當平常的女性也能成為業界頂級人物的時候,我們就成功了。

那一刻,我就很想知道:既然所有女性都要面對這樣的不公,為什麼有的女性能成功?我怎樣才能做到像她們一樣出類拔萃呢?

打那以後,我校友們的生活向不同的方向發展。我今年42歲了。很幸運的是,我和我的閨蜜們都有所成就。我們將這個年齡稱為“妙不可言的40多歲”。年輕時的動盪感和焦慮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樂。而這讓我們在優秀男人們眼中性感動人。我很欣賞神秘作家Carolyn Heilbrun筆下對女主人公的描寫:

她成熟了,也更勇敢了,那些她不在意的人們再也不能左右她的心志;她終於明白,自己無所損失;在這樣的年齡,不管你有沒有孩子,別人再也為你做不了什麼;你無所畏懼、無可隱瞞,對於重要的事情終可放手一試。

可為什麼那么多同齡人仍在彷徨,我們卻能成為幸運兒呢?我看到的是:如今成功的女性並無太多相似之處。她們並不比別人天資聰穎、美貌許多;她們性格迥異,對生活的選擇各不相同,職業領域也是千差萬別。

將她們與其他人區分開來的不是她們的身份,而是她們對待生活的方式。在事業和生活上能夠做到“雙贏”的,是那些不只努力、而且幹得很巧的女人。

現在說說讓人後怕的事。我和我的閨蜜們只是碰巧做出了巧妙的選擇。我們做選擇的時候,對選擇的理解絕談不上透徹;我們甚至往往不覺得是在做選擇,倒更像是在對當時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用法國小說家Andre Gide的話講,“生活中最具決定意義的往往是那些不假思索的行動。”儘管我們後來生活都還不錯,其實呢——生活本來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樣。

我們前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們的生活都是由別人安排好的。而突然之間,我們的生活不再有人替我們安排。無盡的可能令人興奮,但同時也令人深感困惑。我們好像做什麼都是可能的,可做什麼才是應該的呢?

如今,我們面臨的選擇不計其數:跟誰結婚?什麼時候結婚?做什麼工作?怎樣安排時間?該相信什麼?

這些選擇中不管是哪一個,其未來對我們來說能見度都是零,但我們的餘生卻要在這些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中度過。

而我們的壽命比我們的祖母一輩要長很多很多。在中國,數千年來,甚至進入了20世紀以後,人們的壽命都很短。在20世紀30年代,人們對壽命的預期只有35年。而到了2000年,壽命預期延長到了71歲。如今,在科學營養和醫療條件改善的情況下,你我都可以活上八九十歲;而人類壽命預期的變化如此顯著,所以按卡內基公司的老齡化社會項目所講,在20世紀,人類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換句話說,我們年輕的時候做出的選擇將實實在在地伴隨我們再活上“一輩子”。可是,我們中的許多人連5年後自己想乾什麼都不知道,更不用說50年後了。

我們是女人,一生都在忙個不停。可我認為我們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停下腳步,細細思量。因為我們眼下的行動將決定我們將來會不會有所成就、成就又會如何。

我們是史無前例的一代女性。正因為是第一代,沒有人能夠來指導我們。創造自己有意義和有成就的生活,這任務就落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肩膀上;連榜樣都要靠我們自己去找。

這本書會告訴你一些策略——我並沒有問題的全部答案,因為我自己也還沒有做完生活的功課,今後還有很多年的功課要做。

寫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我們有太多經驗還無從在彼此之間表達和分享。正因為如此,這本書寫起來並不容易。怎樣才能寫出那些尚未明言、僅僅存在於我們潛意識當中的想法呢?

或許你同意,也或許你不同意我要說的話,而我的目的也不是要說服你相信什麼,我只是想發起這樣一個對話:這是我的看法。你怎么看呢?

這本書寫的是我自己如何從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羞怯的中國小姑娘,成長為一名國際公民,一個敢於挑戰規則、懂得說“不”的成熟女人;寫的是我怎樣在31歲的時候當上了洛杉磯市的副市長,以及後來為全球化企業做獵頭;這本書寫的是愛,寫的是我怎樣找到我的Dave,並告訴你如何運用獵頭的技巧將你夢寐以求的男人“收入囊中”。

這本書是為你們寫的,我Global Rencai部落格(www.globalrencai.com)的忠實讀者,以及通過這本書初識的朋友。或許你們覺得有些章節的標題更醒目,不過我仍然建議你們從頭到尾按順序來讀,因為每一章的寫作都是基於前面的章節。

我希望這本書會促使你們邁步向前,尋求自己生活問題的正解。我尤其希望,這本書會激勵你們敢於挑戰舊規則,去探求並把握這個世界上你知道自己值得擁有的一切。

關於我

我曾是個女孩,後來成了一個女人,一位妻子,如今是兩個小女孩兒的母親;我擁有中國血統、美國國籍。我的母親和父親分別在寧波和南昌出生長大,他們各自移居台灣,又都到美國讀書。他們在波士頓相遇並結合。我出生在美國東海岸,離華盛頓不遠的地方。

我成長的背景就是這樣亦中亦美,但我的家庭中國味兒十足。我的父母總是擔心我和弟弟受到美國文化不道德一面的浸染,對我們格外庇護。他們不在家裡擺電視,不主張我們跟美國孩子一起玩,只要我們離開學校就一定要老實呆在家裡。我們嚴格地只跟華人移民社區的人交往。

我的父母掙錢不多,所以為了讓我跟弟弟能夠在一個好的學區上學,他們做出了犧牲,省吃儉用買了那裡的房子。而這就意味著,我跟弟弟成了一個幾乎全是白人的學校裡面的窮孩子。

小時候,我害羞得不得了。在學校我幾乎不怎么講話,因為我的英文很爛。那是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中國在世界的眼中是個貧窮落後、龐大單調的怪物,而這一形象也反映在了我的身上:我是個沉默寡言、衣著寒酸、戴著瓶底兒厚眼鏡的、怪模怪樣的中國小姑娘。

我的老師都是白人。他們都不懂中文,所以也就不知道我會講中文。在他們眼中,我不會說英文,就等於:這孩子不會說話——就這么簡單。於是,我被轉到了有“特殊需求”的班級里,跟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孩子們在一起。後來我的英語水平提高了,於是被送回了正常班。但社交生活對我來說仍是艱澀無比。

別的孩子總沖我喊一些充滿了種族歧視的話語:“中國佬,滾回中國去!”“嘿,細長眼兒,‘ching ching ling long’(中文在他們聽來就是這些個怪音)!”而由於不看電視、不聽流行樂,我根本不了解別的孩子們在關注什麼,所以即便我的英語水平已經達到隨聽隨懂的程度,我仍然跟不上正常的社會交往節奏。最困窘的是別的孩子開玩笑的時候。好不容易當我知道怎么正確回應的時候,也總是慢了一分鐘。

那些年啊,我想當個白人的渴望比什麼都強烈。當然,這不是膚色的問題,而是做一個白人對我意味著什麼。我那時想,只要我是個白人,我會是漂亮的、富有的,或者——至少我會是個正常人,其他孩子或許就會喜歡我了。那時要是有微博這種東西,我肯定會在我們學校每個孩子的微博上,每天都寫上一句 “羨慕嫉妒恨”。

我父親實在是個好心人。在我成長的歲月里,他的業餘時間都在幫助中國移民在美國安頓下來。我們的周末都用在幫助他的新朋友尋找住處、學開車這類事情上。

在父親的職業生涯中,三十多年間他始終只是一個為政府工作的初級工程師,儘管他拿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學位,並且是部門裡工作最努力的人。他每天早早到辦公室,晚上和周末也把工作帶回家做。出差的時候,為了給政府節省開支,他不跟同事一起住三星級酒店,而是住在附近的一星或兩星酒店。

在我十二、三歲的一個晚上,父親說:“今晚是我們部門的年度聖誕晚會”。我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不去參加。他說:“因為在那種場合,我從來不知道該跟人說啥。”

那一刻簡直如醍醐灌頂。我突然意識到,我父親在事業上永遠也不會獲得他應該獲得的成功,而這與他不懂得如何與白人打交道是有關係的。我下定決心,要學得多一些,搞清楚這個社會如何運轉,弄明白自己怎樣做才能出人頭地。

這個學習的歷程將我一路帶入了美國社會的深處,甚至進入了政界。如今,作為公司的獵頭,我看到中國的尖子生們進入全球化企業,但卻止步於初級的職位;看到他們從“書蟲”變成了“工蜂”之後,就再也無法繼續蛻變的歷程。看到他們那樣努力卻得不到認可,總讓我一再想起我父親和他的事業。

將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是個完全“中國化”的孩子,沒有我認為生為白人可以坐擁的一切。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對漢語和中國文化著迷。現如今,當我兩歲半的女兒冒出完整的中文句子的時候,我總是欣喜若狂。

回頭去看那些年,我也看到了以一個不合時宜的孩子身份長大所賦予我的特殊優勢。我覺得自己又笨又窮又難看,一無是處,可這也意味著我別無退路,只有努力前行,想著明天或許會好些;而孤單促我閱讀,我如饑似渴地學習著自己那狹小世界之外的廣闊天地。作為局外人,我還擁有一個觀察和理解社會規則的獨特視角,因為當你被排除在外的時候,除了多聽多看你什麼都做不了。

美國對於局外人是不友善的。而如果我沒有那許多的掙扎,我就不會有那樣塑造自己的經歷,也就無從擁有後來成功的事業和自己的生活。回想起來,我覺得甚至可以這樣說:以一種很“中國”的方式、不一樣地長大,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最幸運的事。

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出身,但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超乎我們自己想像的駕馭自己生活的能力。從奧普拉(Oprah)身上我們也能得到這樣的啟示:一個出身貧苦而飽受傷害的人可以怎樣把握自己的命運。用她自己的話說,“我不知未來掌控著什麼,但我知道誰在掌控未來。”

現在,你內心已經擁有了一切——你實現夢想,捕捉美好愛情,賦予生活以真正目的所需要的一切。而從你出生的那天起,這個社會就醞釀著一個巨大的陰謀,它要壓制你的精神,把你變成生活的木偶。

而力量從來不是靠別人給你的,它只能靠自己去獲取。現在,是打破舊規則、建立新秩序的時候了。詩人Mary Oliver這樣問我們,“告訴我,你打算如何對待你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貴的生命?”這也是在本書開始的時候我提給你的問題——你將如何對待你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貴的生命?

去吧,去讓自己的夢想成真。然後,用你精彩的故事給我們做個示範,告訴世界、告訴所有的人,也告訴我,什麼叫做“不枉此生”。

名人推薦

過去的三十年間,我在中國工作,直接見證了中國社會變化的驚人速度。變化不僅是經濟層面的,也是社會層面的。在20世紀80年代我初到中國的時候,它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清教徒式的國家;而短短十年後,在1992年,國內羽西化妝品的一名美容顧問告訴我,她跟她的男朋友公然一起住在她父母的家裡——我還清楚記得我當時有多么震驚!

1996年我離婚後,人們替我覺得尷尬、難為情;他們想問這件事的時候也都會先徵得我的同意。而如今,別說是離婚,女人們連性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電視上暢所欲言地討論。

既然社會變化如此迅猛,你大概以為會有許多書籍來幫助中國的女性思考生活中這些最重要的問題吧?可事實上,這樣的書卻幾乎沒有!一方面,越早結婚越好的傳統觀點仍然盛行,另一方面,中國的女性如今面對更多其他的選擇。《三十歲前別結婚》(多么了不起的名字!)就是這樣一本幫助你正確面對選擇、正確思考的書。

我一生做了很多被認為是“了不得”的事情。我在16歲的時候就離開香港的家去念大學,在19歲時參加了一個選美比賽;我創辦了一個電視節目,在同類節目中首開先河;我的節目在世界各地現場錄製,當時還沒有人這樣做;在鮮有女性涉足商界的時候,我成為了化妝品界的企業家;在很少有人出售自己企業的時候,我成功地賣掉了自己的公司;我寫了七本暢銷書,話題都是幾乎無人涉及。之所以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成功,我認為原因就是——我無視那些規則。

而這本書的作者陳愉,我們的Joy,也是這樣一個無視規則的人。她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而她38歲才結婚(我結婚的時候39歲!);她從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羞怯的華裔小女孩,成長為洛杉磯市的副市長;她用教育幫助了整整一代的洛杉磯市民,她給了所有的美國尋夢人以啟迪。

我為Joy寫了這樣一本書而感到非常驕傲。無論你是單身、已婚還是離婚人士,這本書都屬於你。它教你如何思考,教你如何追求自己的夢想,教你如何擁有夢想;它還教你如何去吸引你夢寐以求的男人,如何去捕獲生活中值得你擁有的每一樣東西。而最棒的是——它教你如何一邊盡享生活的樂趣,一邊用最迷人的方式去做到所有這一切!

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將這本書中所坦承的很多事情與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Joy寫到了這個社會對女性的粗鄙無禮的要求——為了侍候丈夫和孩子拋棄自我;她還告訴我們“擁有一切”意味著什麼,寫到如何笑對世俗的眼光,自由展翼飛翔。而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女性一直在努力抗爭、卻很少拿到桌面上公開討論的問題。

這本書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我更相信,這本書會幫助我們塑造這個時代、推動這個社會進步,讓所有的女人在一個新的社會裡因自由而美麗、健康,可以自由地追求成功;女人的人生也因自由而完整。

來讀這本書吧。然後,為你的媽媽買上一本。還有——如果你是做兒媳的,給你的婆婆也買上一本!

——靳羽西, 20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