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國際疼痛論壇暨第七屆中國臨床疼痛學術會議

  • 2011年北京疼痛論壇
  • 2011北京國際疼痛論壇-會場
  • 2012北京國際疼痛論壇-註冊區
  • 2012北京國際疼痛論壇會場
尊敬的各位專家和醫師:
您好!
為進一步推動疼痛醫學交流和技術進步、加強各學科醫師在疼痛診療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展現國際和中國臨床疼痛醫學事業的快速發展及中國疼痛醫師的專業風貌,衛生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世界神經調控協會中國分會、世界疼痛醫師協會中國分會聯合發起舉辦“2013北京國際疼痛論壇暨第七屆中國臨床疼痛學術會議”。國內外的多個疼痛相關學科的專家、醫師和醫藥器械廠商將再次聚會,共同展示疼痛診療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藥品和新進展,交流新知,暢敘友誼。
本次會議將於2013年8月23日-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屆時,來自國內外疼痛領域的專家、學者將歡聚一堂,演講和研討臨床疼痛診療進展和新技術,共同推動國內外臨床疼痛診斷、治療、管理與學科建設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增進涉及臨床疼痛的各專業醫師之間的互相了解。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精巧鎮痛,微創可視精巧鎮痛是近年來國內外疼痛治療中一個新的要求,體現了現代疼痛診療的技術發展一個新特徵,即精細化、個體化從細節上完善每個診療環節,也是臨床與基礎相結合研究的成果,標誌著疼痛治療向精心策劃、精細操作、精密管理和精確靶向的水平靠近,本次會議將請專家們圍繞精巧鎮痛演講和研討。微創可視是疼痛診療的特徵性技術屬性,也是疼痛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的影像學技術的進步給微創鎮痛技術插上了可視化的翅膀,這個領域裡的新技術發展迅速,令人眼花繚亂。稍不注意,就落伍了。普及微創可視化鎮痛技術一直是我們辦會的特點,本次我們將在椎間孔鏡微創技術、等離子射頻技術、植入埋置泵給藥技術、超聲引導技術、連續內臟神經阻滯技術等疼痛領域的新技術給予充分展示,使我們能夠與國際疼痛技術發展保持一致,甚至有所超越。
多學科交流是我們一貫的傳統,我們仍然聘請多個學科包括中醫藥領域的專家共聚一堂,相互交流,相互借鑑,共同提高。
以往的幾次會議的現場技術演示很受歡迎,本次仍然努力辦好,真誠幫助參與者實際提高。
此次會議恰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疼痛科開診10周年,將隆重慶祝和感謝大家多年來的厚愛與支持。
我們誠摯邀請您出席會議,參與交流,共襄盛舉;攜手促進我國疼痛醫學事業更好的與國際接軌,為我國臨床疼痛專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北京歡迎您。
2013北京國際疼痛論壇暨第七屆全國臨床疼痛學術會議組委會
世界疼痛醫師協會卸任會長及中國分會會長
大會主席:倪家驤劉進
2013年2月20日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衛生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
世界神經調控協會中國分會
世界疼痛醫師協會中國分會
中國疼痛科室聯盟
承辦單位:北京麥迪衛康廣告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中國醫刊》雜誌
《中國臨床醫生》雜誌
《中華麻醉學大查房》雜誌
《麻醉與監護論壇》雜誌
《中華關節外科》雜誌
《中國全科醫學雜誌》雜誌
大會名譽主席
嚴相默,宋文閣, 李樹人
大會主席
倪家驤,劉進
大會副主席
劉長信、田玉科、譚冠先、陳國強、欒國明、傅志儉、鄭寶森、鄭漢光、曾曉峰
大會執行主席
安健雄劉慧
大會秘書長
李全成 李石良 莊志剛
學術委員會主席
譚冠先卿恩明
成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鮑紅光、杜冬平、杜心如、馮藝、付國兵、鞏固、郭向陽、郭曉麗、韓如泉、何明偉、蔣進、蔣宗濱、金毅、康 健、菅風增、李石良、李文志、李興志、李小梅、李艷華、盧振和、李昌熙、劉端祺、劉欽毅、連慶泉、嚴 敏、嚴相默、馬俊、羅 健、凌至培、類維富、米衛東、宋文閣、宋濤、孫 莉、王天龍、吳世凱、熊利澤、薛富善、武百山、夏令傑、楊漢豐、於世英、左明章、趙國光、趙國棟、張培彤、張學華、周寧、莊志剛、
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
鄭寶森 馮威健
成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艾登斌、晁儲璋、陳家驊、陳雪華、程向陽、董英海、董振明、、馮艷平、傅潤喬、戈曉東、郭曲練、郝建華、韓衛江、韓雪萍、賀純淨、黃慈波、黃文啟、蔣 進、李 俊、李少岩、李天佐、李小霞、李彥平、梁立雙、凌麗君、呂 岩、聶發傳、裴 玲、孫永海、蘇 躍、佘守章、田 鳴、田玉科、譚詩生、王東信、王 剛、王卓強、王成剛、王國林、王祥瑞、王傑軍、王雅傑、王增春、肖越勇、徐銘軍、薛榮亮、薛曉東、肖占元、楊承祥、楊曉秋、俞衛鋒、岳建寧、岳 雲、焉建勤、嚴興福、張秀芬、張利萍、張 衛、趙國棟、趙硯麗、鄭擁軍、周海燕、祝勝美
大會協調人
米衛東、楊立強
海報和出版委員會主席
馮威健 呂岩
會議基本信息:
會議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天辰東路7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