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 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成立五十周年(J)

郵票圖案

2012-6 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成立五十周年(J)2012-6 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成立五十周年(J)

郵票信息

名稱: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成立五十周年(J)
志編號:2012-6
設計者:陳景異
類別:編年郵票
全套枚數:1
整版枚數:12
責任編輯:董研
發行機構:國際郵政局
發行日期:2012-04-01
背膠:無背膠
印刷機構:北京郵票廠
齒孔度數:P13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螢光噴碼
版別:影寫

郵票介紹

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Asian-PacificPostalUnion)是根據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規決定成立的亞太地區政府間國際組織,簡稱亞太郵聯或APPU。
歷史沿革:1961年1月10日至23日,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韓國等在菲律賓馬尼拉開會並簽署了《亞洲大洋洲郵政公約》。公約於1962年4月1日生效。根據該公約,亞洲大洋州郵政聯盟正式成立。總部設在菲律賓馬尼拉。
1981年3月,亞洲大洋洲郵政聯盟第四屆代表大會決定將“亞洲大洋洲郵政聯盟”更名為“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2000年亞太郵聯第八屆代表大會決定將亞太郵聯總部從菲律賓馬尼拉搬遷到泰國曼谷,搬遷工作於2002年7月完成。截至2007年2月,亞太郵聯共有29個會員國。
參加國家:阿富汗澳大利亞孟加拉不丹汶萊高棉中國斐濟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日本寮國韓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蒙古緬甸諾魯尼泊爾紐西蘭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宗旨:發展、便利和改善亞太地區各會員國之間的郵政關係,促進郵政業務領域的合作。
組織機構:目前的組織機構有:代表大會、執行理事會、總部(行政部、培訓部)。
代表大會是聯盟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各會員國的代表組成。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屆(2005年以後為每四年舉行一屆)。主要任務是對聯盟法規進行修改,審議各會員國共同感興趣的有關郵政改革、業務發展方面的事宜,審議上屆代表大會以來工作報告、下五年工作安排,批准聯盟預算和討論亞太地區郵政技術合作等問題。第十屆亞太郵聯大會於2009年召開。

執行理事會在兩屆大會期間主持聯盟工作,由所有會員國組成,每年召開一次會議。職責是執行代表大會責成它承擔的各項任務;對總部工作進行監督;審查和批准兩屆代表大會之間由行政部編造的聯盟年度預算和賬目;採取必要措施對聯盟法規未明文規定而又不能等待下屆代表大會再行解決的問題進行臨時性處理;負責與各國郵政主管部門和國際組織進行聯絡等。韓國是2005年至2009年執理會主席國,印度為副主席國。

總部設行政部和培訓部,由一名主任和13名工作人員組成,其中有4名教員,1名顧問。行政部的職能有:籌備會議、準備檔案和承擔會議秘書工作;向執行理事會和聯盟各郵政主管部門提供有關郵政業務問題的必要資料和編寫聯盟年度工作報告;向培訓部提供郵政設施和諮詢服務等。培訓部的職能是向參加國提供郵政人員的培訓工作。
培訓部的前身是亞洲太平洋郵政培訓中心(Asian-PacificPostalTrainingCentre,現為Asian-PacificPostalCollege)。根據1965年在馬尼拉召開的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第一屆代表大會的決定,1970年9月10日在泰國曼谷成立了亞太郵政培訓學校。其宗旨是為提高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郵政業務水平,在郵政人員培訓方面提供便利。1981年,亞太郵聯第四屆代表大會決定,將“亞洲太平洋郵政培訓學校”更名為“亞洲太平洋郵政培訓中心”。2000年9月亞太郵聯第八屆代表大會決定將亞太郵政培訓中心和亞太聯盟總部合併,在新總部中設培訓部。管理委員會是培訓部的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培訓部管理章程;批准和監督培訓部預算;制訂培訓部培訓計畫等。目前管理委員會有12個成員國: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泰國、越南、伊朗。各國以現金、實物捐贈、自費席位、提供諮詢專家形式等成為管理委員會成員。培訓中心自成立以來,已經為本地區培訓了5000多名郵政管理人員。
經費來源:聯盟總部目前行政部和培訓部的預算分列。行政部經費來自於各會員國根據認擔等級分攤聯盟的預算而繳納的會費;培訓部的經費是由參加國的捐款和其他國家、組織的自願捐助。中國認擔5個等級的會費單位,2007年的會費為5000美元,向培訓部每年捐款10000美元(2006年開始每年捐款15000美元)。
中國於1975年11月17日加入亞洲太平洋郵政聯盟,與該組織一直保持友好合作關係,其執行理事會年會分別於1987年和2003年在中國北京和海南舉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