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騰衝火山研討會

火山學研究對探索地球內部物理與化學活動、防災減災、開發利用資源、環境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騰衝中新生代岩漿活動與深部過程研究,深入討論了騰衝火山群的深部過程與熱泉成因、區域構造-岩漿岩演化與地熱的關係,以及新生代火山區幔氦釋放的地球動力學意義。 會議還討論了我國火山地質公園的設計和賞石文化與地學的關係。

騰衝火山研討會於2010年11月27日至29日在雲南騰衝圓滿舉行。會議由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火山與地球內部化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火山專業委員會、IAVCEI中國委員會共同主辦,並得到騰衝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來自中國地震局、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土資源部、騰衝縣政府和縣防震減災局的3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
會議回顧了近年來中國火山學的研究進展,在火山的監測與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期望通過這次研討會,促進騰衝火山與我國有關火山研究與監測的交流,提高對火山的認知,為防災減災、穩定社會,推進火山科學的發展,促進騰衝火山旅遊資源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火山學研究對探索地球內部物理與化學活動、防災減災、開發利用資源、環境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騰衝是中國大陸火山與地熱並存的地區之一,火山地熱奇觀規模宏大,世所罕見;區內的很多著名景點(如神柱谷北海濕地、疊水河瀑布等)也都是火山活動的產物。目前騰衝火山監測中心的8個火山地震監測台和若干輔助監測手段在連續觀測火山活動的態勢。
會議共收到論文摘要15篇。14人的學術研究報告涉及火山地質與地貌、火山岩岩石學、礦物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及其地球動力學背景研究、火山災害評價、火山監測和潛在噴發危險評估、火山區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火山地質公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圍繞這些報告,代表們重點討論了如下議題:1)中國東部新生代火山岩源區地球化學特徵與東、西部對比研究,探討了中國大陸地幔化學的區劃特徵。2)騰衝中新生代岩漿活動與深部過程研究,深入討論了騰衝火山群的深部過程與熱泉成因、區域構造-岩漿岩演化與地熱的關係,以及新生代火山區幔氦釋放的地球動力學意義。3)第四紀以來,包括馬鞍山、打鷹山、黑空山在內的騰衝火山區火山岩及其鎂鐵質-超鎂鐵質包體的研究,探討了岩漿來源與演化、火山岩及其包體的溫壓條件和火山噴發的溫室氣體排放等。4)我國其他地區(如長白山)的火山噴發特點、火山災害及其火山監測、年輕火山岩的雷射Ar-Ar定年等的研究。
會議還討論了我國火山地質公園的設計和賞石文化與地學的關係。會議期間代表們還考察了騰衝火山地質公園和熱海地熱溫泉。
本次會議是開展實地科學研究與學術探討的一次重要實踐,不僅有助於促進我國火山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還推進了騰衝及其相關火山的研究,對災害預測、旅遊發展、地熱開發和石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會議充分交流了我國活動火山研究的最新成果,圓滿地達到了預期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