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維多利亞森林大火

2009年維多利亞森林大火

維多利亞州2009年2月7日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災害,共有210人在火災中死亡,燃燒總面積達41萬公頃,1800多棟房屋被燒毀,近100萬頭牲畜和野生動物死亡。

簡介

2009年2月9日,悉尼港灣大橋上,澳大利亞國旗和新南威爾斯州旗降半旗為火災死難者致哀。2009年2月9日,悉尼港灣大橋上,澳大利亞國旗和新南威爾斯州旗降半旗為火災死難者致哀。

維多利亞州2009年2月7日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災害,澳大利亞警方說,截至當地時間9日下午4時,澳南部維多利亞州森林大火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131人,使這次火災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人員傷亡最嚴重的一次火災。

警方說,經過確認,迄今已有至少131人在大火中喪生。由於高溫乾旱和風勢強勁,火勢仍難以控制。警方估計,這次火災死亡總人數將超過200人。

據當地媒體報導,此次山林大火受災面積達33萬公頃,750多所房子被毀。其中,在災情最嚴重的墨爾本北部的金萊克地區,一些市鎮整個被毀。

警方透露,一些火災可能是人為引起的,他們將對此立案偵查。

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已宣布啟動聯邦災難應急計畫,與州政府聯合撥款1000萬澳元(約合650萬美元)用於災民的救助工作。

這次山林火災前,澳大利亞有記錄的最嚴重山林火災是1983年的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斯州大火,曾造成75人死亡,約2500處房屋被毀。

受氣溫影響

2009年1月底至2月初,澳大利亞東南部遭遇高溫熱浪襲擊,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持續多日達到43℃,其中,墨爾本1月30日的最高溫度達45.1℃,並連續3天高於43℃,為自1855年有相關記錄以來的第一次。

災情嚴重

這張2009年2月13日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澳大利亞金萊克鎮被毀的房屋。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自2月7日爆發森林大火以來,已經造成了180多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受災面積超過40萬公頃。其中火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是維州首府墨爾本市以北80多公里的金萊克鎮,該鎮的絕大多數房屋被燒毀,同時造成數十人死亡。這張2009年2月13日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澳大利亞金萊克鎮被毀的房屋。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自2月7日爆發森林大火以來,已經造成了180多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受災面積超過40萬公頃。其中火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是維州首府墨爾本市以北80多公里的金萊克鎮,該鎮的絕大多數房屋被燒毀,同時造成數十人死亡。

截至2009年2月9日凌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森林火災已經奪走了120多條人命,受災面積達33萬多公頃,成為澳有歷史記載以來人員傷亡最為慘重、波及面積最廣的一次火災。警方說,隨著清理工作的逐步展開,將有更多的遇害者遺體被發現,最終死亡人數估計將超過200人。截至目前,火災已造成750多所房屋被毀,近4000人無家可歸。

據警方介紹,首先是由於這次火災災情十分嚴重。維多利亞州最近一周來一直受高溫控制,43攝氏度的高溫持續了長達一周,創下了1908年以來的歷史紀錄。2月7日森林大火開始肆虐時,該州首府墨爾本的氣溫已升至46.4攝氏度。長期的高溫和乾旱致使此次森林大火更易擴散,而時速高達115公里的風速和部分人為縱火事件也加速了火勢的蔓延,使得許多人來不及逃離住所就被烈焰吞沒。維多利亞州州長布倫比說,這次火災就像一場戰爭一樣可怕。由於火勢太猛,消防隊員幾乎無能為力。

其次,不少人麻痹大意,撤退太晚,結果被大火包圍。據警方分析,由於過去也發生過一些小型森林火災,當地居民經常得到撤離警告,但火勢後來又得到了控制。也有人還曾用家庭滅火器成功滅火。但此次火勢的猛烈大大超過以往,一些人卻根據過去經驗,認為火勢蔓延不會太快,大火靠近時,還在家中尋找貴重物品,希望能在撤退時多搶救些財產;有的人還希望通過滅火器和自來水滅火以保住房屋。警方說,快速撤離是避免人員傷亡的重要因素,一旦得到撤退通知或發現火災,一定要儘快逃離火場,不要貪戀家中財產。

第三,相關統計分析顯示,葬身火海的遇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腿腳遲緩的老人小孩。他們行動緩慢,加上居住的地方離主幹道又比較遠,大火迅猛襲來時,這部分人很快就被火焰吞沒。

另外,火災發生地的部分居民居住比較分散,救援人員無法及時通知到以及實施救援。此外,由於心理緊張,有些人開車撤離時發生汽車相撞事故,或發生別的交通事故,最終因失去逃生工具而被大火燒死。某受災小鎮就發生了4輛汽車同時相撞,導致6人身陷火海而亡的悲劇。

引發的思考

這是2月8日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以北55公里的一個小鎮上空拍攝的災後景象。這是2月8日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以北55公里的一個小鎮上空拍攝的災後景象。

如何遏制人為因素
2009年2月7日發生在維多利亞州的這場大火至今尚有6處沒有被完全控制。據有關部門統計,維多利亞州每年平均發生600起森林火災,其中26%為自然因素所致,例如,閃電襲擊和高溫導致的自燃等,而人為因素引起的火災比例則高達74%,譬如野營、野炊、農耕燒荒、菸蒂以及部分歹徒故意縱火等。

針對這次部分火災乃人為縱火所致,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公開表示,故意放火燒山的罪行無異於“大屠殺”,必將受到嚴懲。而澳法務部門也表示,這次的縱火犯可以“謀殺罪”來定罪,最高可判監禁25年。

目前澳警方已經成立了一個由縱火犯罪調查人員、法醫和刑偵專家組成的特別工作組,數名縱火疑犯已被控制,一名縱火嫌犯在通緝之中。

除了從法律上加強對故意縱火的懲處外,如何教育和普及火災防控知識,如何從道德層面加強公民的森林防火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如何減少並最終杜絕火災中的人為因素,也是政府需要長久關注的課題。
如何加強森林管理
當地有輿論認為,缺乏對森林合理的規劃管理,是這次維多利亞州大火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部分澳環保人士打著環保旗號限制森林管理,是火災造成重大損失的原因之一。一些環保人士堅持所謂“環保至上”原則,有的甚至提出“不讓你們砍一棵樹”,阻止合理的森林規劃、改造和開發。森林部門計畫在森林裡開闢防火道,但伐木工人和機械剛上山,早已有環保人士爬上樹枝做“巢”過夜,以死相逼,結果使防火計畫泡湯。
有人士認為,在連綿不絕的森林中開闢一塊塊空地,不但可以有效阻隔山火蔓延,也可為居民和野生動物提供躲避森林大火的安全地帶。因此,應有規劃、有目的地在森林茂密地區修建寬闊的隔離帶和蓄水池,稀釋森林密度,這樣大火即便發生,也相對容易控制,不會大面積蔓延,不會帶來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月8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以北的森林火災現場,一架直升飛機拋投“水彈”滅火。2月8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以北的森林火災現場,一架直升飛機拋投“水彈”滅火。

如何開展重建工作
維多利亞州政府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到13日中午為止,森林火災已燒毀近2000棟房屋,導致7000多人無家可歸,火災過火面積達到40萬公頃,災後重建工作任務艱巨。維多利亞州山火重建部門官員坎特韋爾14日說,當務之急是要保障倖存者的人身安全,確保他們有容身之所,並為他們提供家庭支援和心理輔導等服務,繼而是清理過火區域,重建社區並讓居民返回家園。維多利亞州警察總長尼克森同日說,目前仍然有山火在燃燒,而前些天在山火中喪生的遇難者身份確認程式也還在進行中。
據了解,來自紐西蘭美國加拿大等國的120多名救援人員,包括消防和災後重建等方面的專家,已經陸續抵達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幫助當地政府開展救援和重建工作。澳大利亞負責山火災後重建的小組將於下周向政府提交詳細的重建計畫。
如何汲取經驗教訓
目前,澳大利亞有關部門和組織準備向當地政府發起設立“山火博物館”的倡議,以警醒世人,避免悲劇重演。
有人士認為,“山火博物館”不僅有紀念和展覽的內容,還可以集培訓教育科研等多功能於一體。平時大家對森林火災司空見慣,而且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痛”,因燒烤和菸蒂等引起的火災年年有。有了這個博物館,就可以對更多的人加強防火教育和普及防火知識,起到警鐘長鳴的警示作用。此外,澳大利亞森林火災的教訓和抗災救援的經驗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世界各國應該在這些方面加強交流,經驗共享,資源共享。
據報導,維多利亞州大火發生後,陸克文總理提議建立一個緊急預警系統,當山火來臨時,給發生山火地區的居民的手機和座機傳送預警信息,以便及時通知居民逃生,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此外,維多利亞州政府也在考慮新的防火措施,修改過去的防火條例。
看來,經過這次大火,澳大利亞對森林管理和火災預防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但願世人也能從中獲取教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