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

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熱帶氣旋產生周期的一部分。東太平洋颶風季從2009年5月15日開始,至2009年11月30日結束[1];而中太平洋颶風季從2009年6月1日開始,至2009年11月30日結束[2]。

颶風季預測

2008年太平洋颶風季預測
來源日期命名風暴颶風大型颶風
NOAA平均15.38.84.2
NOAA1995-2008年平均1473
NOAA2009年5月21日13-186-102-5
實際數目2085

2009年5月21日,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為大西洋、東太平洋及中太平洋颶風季發出預報,預計東太平洋的風暴活動會比正常程度為低,會被命名的風暴將有13至18個,當中會有6至10個成為颶風,並會有2至5個成為大型颶風。同時也預計中太平洋的風暴數量會接近或低於正常水平,會在該區形成或進入該區的熱帶氣旋將有三至五個。

熱帶氣旋

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開始以來,本颱風季總共產生了20個熱帶氣旋,當中在東太平洋形成的有17個,中太平洋形成的有3個。

颶風Andres

1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2009年6月21日-2009年6月24日
強度80mph(130km/h)(一分鐘)
984mbar(hPa)

在6月21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錫瓦塔內霍之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Andres。6月23日,它增強為一颶風。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Blanca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7月6日-2009年7月8日
強度50mph(85km/h)(一分鐘)
998mbar(hPa)

在7月6日,一熱帶風暴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並被命名為Blanca。7月8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颶風Carlos

2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2009年7月10日-2009年7月16日
強度105mph(165km/h)(一分鐘)
972mbar(hPa)

在7月10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Carlos。第二天,它增強為一颶風。7月12日,它減弱為熱帶風暴。7月14日,它增強為一颶風。第二天,它減弱為熱帶風暴。7月16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Dolores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7月14日-2009年7月16日
強度50mph(85km/h)(一分鐘)
998mbar(hPa)

在7月14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Dolores。7月16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Lana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7月30日-2009年8月3日
強度100km/h(65mph)(一分鐘)
995hPa(mbar)

在7月30日,一熱帶低氣壓於希洛之東南形成。同日,它進入中太平洋範圍。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Lana。8月2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第二天,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Enrique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3日-2009年8月7日
強度65mph(100km/h)(一分鐘)
998mbar(hPa)

在8月3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Enrique。8月6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颶風Felicia

4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3日-2009年8月11日
強度145mph(230km/h)(一分鐘)
935mbar(hPa)

在8月3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Felicia。同日,它增強為一颶風。8月5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8月7日,它減弱為一颶風。第二天,它進入中太平洋範圍。8月9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8月11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Maka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10日-2009年8月12日
強度65km/h(40mph)(一分鐘)
1007hPa(mbar)

在8月10日,一熱帶低氣壓於檀香山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Maka。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8月12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8月14日,它的殘餘在橫過國際換日線進入西北太平洋範圍後重新增強為熱帶低氣壓。

颶風吉列爾莫 (Guillermo)

3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12日-2009年8月19日
強度125mph(205km/h)(一分鐘)
954mbar(hPa)

在8月12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Guillermo。8月14日,它增強為一颶風。同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第二天,它減弱為一颶風。8月16日,它進入中太平洋範圍。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8月19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Hilda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22日-2009年8月27日
強度65mph(100km/h)(一分鐘)
999mbar(hPa)

在8月22日,一熱帶低氣壓於希洛之東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Hilda。8月23日,它進入中太平洋範圍。8月26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第二天,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Ignacio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24日-2009年8月27日
強度50mph(85km/h)(一分鐘)
1000mbar(hPa)

在8月24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Ignacio。8月27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颶風Jimena

4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28日-2009年9月4日
強度155mph(250km/h)(一分鐘)
931mbar(hPa)

在8月2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阿卡普爾科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Jimena。同日,它增強為一颶風。8月30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9月1日,它減弱為一颶風。第二天,它在Cabo San Lazaro登入。同日,它在Puerto San Andresito和San Juanico之間登入。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9月4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Kevin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29日-2009年9月1日
強度50mph(85km/h)(一分鐘)
1000mbar(hPa)

在8月29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Kevin。8月31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颶風蓮達 (Linda)

1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2009年9月7日-2009年9月11日
強度85mph(140km/h)(一分鐘)
984mbar(hPa)

在9月7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Linda。9月9日,它增強為一颶風。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9月11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Marty[編輯]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9月16日-2009年9月19日
強度50mph(85km/h)(一分鐘)
1001mbar(hPa)

在9月16日,一熱帶低氣壓於南下加利福尼亞州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Marty。9月19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Nora[編輯]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9月22日-2009年9月25日
強度70mph(110km/h)(一分鐘)
997mbar(hPa)

在9月22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Nora。9月24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Olaf[編輯]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10月1日-2009年10月3日
強度50mph(85km/h)(一分鐘)
1000mbar(hPa)

在10月1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Olaf。10月3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風暴Patricia[編輯]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2009年10月11日-2009年10月14日
強度70mph(110km/h)(一分鐘)
997mbar(hPa)

在10月11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Patricia。10月13日,它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颶風裡克[編輯]

5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2009年10月15日-2009年10月21日
強度180mph(285km/h)(一分鐘)
906mbar(hPa)

主條目:颶風裡克

在10月15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阿卡普爾科之東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Rick。第二天,它增強為一颶風。10月17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10月19日,它減弱為一颶風。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

颶風Neki[編輯]

3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2009年10月18日-2009年10月27日
強度120mph(195km/h)(一分鐘)
960mbar(hPa)

在10月1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檀香山之東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Neki。10月20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其他熱帶氣旋[編輯]

除了被國家颶風中心和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低氣壓01E[編輯]

熱帶低氣壓(SSHS)

持續日期2009年6月18日-2009年6月19日
強度35mph(55km/h)(一分鐘)
1001mbar(hPa)

在6月1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錫那羅亞州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低氣壓09E[編輯]

熱帶低氣壓(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9日-2009年8月12日
強度35mph(55km/h)(一分鐘)
1007mbar(hPa)

在8月9日,一熱帶低氣壓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形成。8月12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低氣壓02C[編輯]

熱帶低氣壓(SSHS)

持續日期2009年8月28日-2009年8月29日
強度55km/h(35mph)(一分鐘)
1007hPa(mbar)

在8月28日,一熱帶低氣壓於檀香山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橫過國際換日線進入西太平洋範圍。

氣旋累積指數 (ACE)[編輯]

ACE a(10kt²) — 風暴:
123.0Jimena112.48Enrique
222.1Rick121.77Patricia
315.3
(3.79)
Felicia131.57Marty
4(12.3)Neki141.50Ignacio
59.73
(2.24)
Guillermo151.30Nora
68.92Carlos161.13Blanca
75.27Linda170.970Kevin
80.405
(3.11)
Hilda180.810Dolores
93.31Andres0.810Olaf
10(2.75)Lana20(0.245)Maka
Total: 100 (24.5)

右邊的圖表顯示了這季所有風暴的氣旋累積指數。廣義地,氣旋累積指數就是一種量度風暴威力乘以其生存時間的指標,所以生存時間長的風暴和較強的颶風,氣旋累積指數會特別高。只有熱帶風暴強度(34節/63km/h)以上,並被國家颶風中心發出完整報告的熱帶氣旋,氣旋累積指數才會被計算。

括弧內的數值屬於中太平洋的風暴;而沒有括弧的則屬東太平洋。

風暴時間表[編輯]

主條目: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風暴時間表

十月[編輯]

•10月1日

•8 a.m. PDT (3 p.m. UTC)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發現一股熱帶低氣壓。

•2 p.m. PDT (9 p.m. UTC) - 熱帶低氣壓18E增強為熱帶風暴Olaf。

•10月3日

•2 a.m. PDT (9 a.m. UTC) - 熱帶風暴Olaf減弱為熱帶低氣壓Olaf。

•8 p.m. PDT (10月4日3 a.m. UTC) -國家颶風中心為熱帶低氣壓Olaf發出最後報告。

•10月11日

•2 p.m. PDT (9 p.m. UTC)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之西南發現一股熱帶低氣壓。

•8 p.m. PDT (10月12日3 a.m. UTC) - 熱帶低氣壓19E增強為熱帶風暴Patricia。

•10月13日

•11 p.m. PDT (10月14日6 a.m. UTC) - 熱帶風暴Patricia減弱為熱帶低氣壓Patricia。

•10月14日

•2 a.m. PDT (9 a.m. UTC) -國家颶風中心為熱帶低氣壓Patricia發出最後報告。

•10月15日

•2 p.m. PDT (9 p.m. UTC) -阿卡普爾科之東南發現一股熱帶低氣壓。

•8 p.m. PDT (10月16日3 a.m. UTC) - 熱帶低氣壓20E增強為熱帶風暴Rick。

•10月16日

•8 a.m. PDT (3 p.m. UTC) - 熱帶風暴Rick增強為颶風Rick。

•10月18日

•11 a.m. HST (9 p.m. UTC) -檀香山之東南發現一股熱帶低氣壓。

•10月19日

•5 a.m. HST (3 p.m. UTC) - 熱帶低氣壓03C增強為熱帶風暴Neki。

•8 p.m. PDT (10月20日3 a.m. UTC) - 颶風Rick減弱為熱帶風暴Rick。

•10月20日

•11 p.m. HST (10月21日9 a.m. UTC) - 熱帶風暴Neki增強為颶風Neki。

•10月23日

•1500 UTC (5 a.m. HST) - 颶風Neki減弱為熱帶風暴Neki.

十一月[編輯]

•11月30日

•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正式完結

颶風季影響[編輯]

以下圖表顯示了 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的所有熱帶氣旋以及它們的登入資料(如有)。在括弧內的死亡人數屬於非直接,但仍與風暴有關的死亡。所有破壞及死亡數字都包括風暴在擾動及溫帶氣旋階段時的資料。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TDTS12345
2009太平洋颶風季統計
風暴名字活動日期風暴級別最高風速 (10分鐘平均)最低氣壓 (hPa)ACE登入損失 (百萬美元)死亡人數
地點時間風速
01E6月18日—6月19日熱帶低氣壓55 km/h10010沒有登入不詳0
Andres6月21日—6月24日一級颶風130 km/h9842.9475沒有登入不詳3 (2)
Blanca7月6日—7月8日熱帶風暴85 km/h9981.215沒有登入0
Carlos7月10日—7月16日二級颶風165 km/h9728.92沒有登入0
Dolores7月14日—7月16日熱帶風暴85 kn/h9980.8475沒有登入0
Lana7月30日—8月3日熱帶風暴100 km/h9952.7沒有登入0
Enrique8月3日—8月7日熱帶風暴100 km/h9962.205沒有登入0
Felicia8月3日—8月11日四級颶風230 km/h93519.5875沒有登入0
09E8月9日—8月12日熱帶低氣壓55 km/h10070沒有登入0
Maka8月10日—8月12日熱帶風暴65 km/h10071.175沒有登入0
Guillermo8月12日—8月19日三級颶風205 km/h95412.2375沒有登入0
Hilda8月22日—8月27日熱帶風暴100 km/h9993.5175沒有登入0
Ignacio8月24日—8月27日熱帶風暴85 km/h10001.54沒有登入0
Jimena8月28日—9月4日四級颶風250 km/h93124.0175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聖拉蕯羅角9月2日155 km/h37.31 (2)
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聖朱里高9月2日140 km/h
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聖羅薩莉亞9月4日65 km/h
02C8月28日—8月29日熱帶低氣壓55 km/h10070沒有登入0
Kevin8月29日—9月1日熱帶風暴85 km/h10001.135沒有登入0
Linda9月7日—9月11日一級颶風140 km/h9845.4425沒有登入0
Marty9月16日—9月19日熱帶風暴85 km/h10011.5725沒有登入0
Nora9月22日—9月25日熱帶風暴110 km/h9971.3425沒有登入0
Olaf10月1日—10月3日熱帶風暴85 km/h10000.9325沒有登入0
Patricia10月11日—10月14日熱帶風暴110 km/h9971.7675沒有登入0
Rick10月15日—10月21日五級颶風285 km/h90621.705墨西哥錫那羅亞州馬薩特蘭10月21日85 km/h1
Neki10月18日—活躍中三級颶風195 km/h96012.44沒有登入0
風季總結
23個
熱帶氣旋
6月18日–10月28日
285 km/h906127.254次登入37.35 (4)

風暴命名[編輯]

2009年於太平洋東北部形成的風暴將使用以下名稱,其清單與2003年颶風季一樣。另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風暴會使用另一組名稱。

東太平洋[編輯]

  • Andres 02E
  • Blanca 03E
  • Carlos 04E
  • Dolores 05E
  • Enrique 07E
  • Felicia 08E
  • Guillermo 10E
  • Hilda 11E
  • Ignacio 12E
  • Jimena 13E
  • Kevin 14E
  • Linda 15E
  • Marty 16E
  • Nora 17E
  • Olaf 18E
  • Patricia 19E
  • Rick 20E
  • Sandra(未用)
  • Terry(未用)
  • Vivian(未用)
  • Waldo(未用)
  • Xina(未用)
  • York(未用)
  • Zelda(未用)

中太平洋[編輯]

中太平洋颶風的名字共有四組,與其他命名系統不同的是,由於該區風暴數量稀少,這些清單並非每年度作替換,而是當一組名稱用罊,才使用另一組名稱。現時使用中的名稱如下:

  • Lana 06E
  • Maka 01C
  • Neki 03C
  • Omeka(未用)
  • Pewa(未用)
  • Unala(未用)
  • Wali(未用)

如有風暴名字退出,它們將會於2010年春季由世界氣象組織宣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