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胡潤慈善榜

榮智健2007年10月,榮智健為故鄉無錫的江南大學捐資6000萬元港幣。 2006年,他以父親的名義在泉州市慈善總會設立了3000萬元的專項基金。 王振滔2007年4月,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2000萬元的“王振滔慈善基金會”。

簡介

2008年4月2日中午,《2008胡潤慈善榜》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發布。這是胡潤百富連續第5次發布胡潤慈善榜。今年,100位慈善家共捐贈了近129億元(從2003年至今);2007年為95億元(從2003年-2007年);2006年為56億元(從2003年-2006年)。捐贈超過1億元的慈善家就有27位,去年則有15位。胡潤說:“這五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慈善逐漸成為企業家的一種生活方式了。”

榜單


2008排名

姓名

捐贈金額(萬元)

捐贈方向

公司

2008排名

姓名

捐贈金額(萬元)

捐贈方向

公司

1

余彭年

300,000

健康、高等教育

彭年實業

2

朱孟依

112,000

教育、健康

合生創展

3

黃如論

85,100

教育、扶貧、救災

金源集團

4

牛根生

65,000

社會公益

蒙牛集團

5

陳德勛

36,000

文體

現代後勤產業集團

6

楊瀾、吳征夫婦

32,000

教育、文化事業

陽光媒體投資

7

李書福

28,200

教育、社會公益

吉利控股集團

8

楊國強家族

25,700

教育、扶貧、健康

碧桂園

9

段永平

25,300

教育、救災

步步高

10

陳游標

23,300

健康、救災、社會公益

黃浦投資

11

王玉鎖

21,610

教育、扶貧、社會公益

新奧集團

12

黃怒波

19,630

文體、社會公益

中坤集團

13

李金元

15,860

健康、教育、社會公益

天獅集團

14

曹德旺

14,600

教育、社會公益

福耀玻璃

15

許榮茂

14,550

健康、教育、文體、社會公益

世茂集團

16

許連捷家族

13,800

救災、社會公益

恆安集團

17

楊休

13,570

教育、社會公益

天地集團

18

周慶治

12,900

教育

南都集團

19

劉漢

12,730

教育、社會公益

漢龍集團

20

劉漢元、管亞梅夫婦

11,510

教育、健康

通威集團

21

楊釗、楊勛、楊洪兄弟

11,490

扶貧、健康、宗教、社會公益

旭日集團

22

劉志強、翟美卿夫婦

11,120

扶貧、健康、社會公益

香江集團、金海馬集團

23

李寧

11,010

文體、健康

李寧公司

24

榮智健

11,000

健康、教育

中信泰富

25

楊榮義

10,980

教育、扶貧、健康

榮超地產

26

鐘聲堅

10,720

教育、健康、社會公益

仁恆房產

27

趙漢青

10,000

教育

/

28

楊文瑛

9,700

教育

晨興電子科技

29

王振滔

9,690

教育、文體

奧康集團

30

蔣錫培

9,090

健康、扶貧、教育

遠東集團

31

丁磊

9,000

救災、教育

網易

32

陳玉松

8,730

扶貧、健康、社會公益

珍奧集團

33

孫蔭環

8,570

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億達集團

34

許家印

8,310

教育、扶貧、救災

恆大集團

35

陳懷德

8,100

扶貧、健康、教育

月朗國際

36

朱敏

7,750

教育

網迅

37

侯昌財

7,580

教育、社會公益

源昌集團

38

虞一傑

7,330

文體、社會公益

興樂集團

39

米恩華

6,920

社會公益

華凌集團

40

祝義才

6,500

教育、社會公益

雨潤集團

41

李春平

5,997

社會公益、健康

/

42

周虞康

5,790

教育

濱江集團

43

陳卓林家族

5,540

教育、文體

雅居樂

44

鄒錫昌

5,520

健康、教育

昌盛集團

45

樓永良

5,500

教育、社會公益

中天建設

46

周福仁

5,060

教育、社會公益

西洋集團

47

孫才科

4,810

教育、社會公益

新型集團

48

何享健

4,550

健康、救災

美的集團

49

陳偉峰

4,510

扶貧,健康,社會公益

瀛通集團

50

彭磷基

4,420

教育、扶貧

祈福新村

2008排名

姓名

捐贈金額(萬元)

捐贈方向

公司

51

許健康

4,350

扶貧、救災、社會公益

寶龍集團

52

邱季端

4,310

文體、教育、社會公益

華星投資集團

53

胡成中

4,280

教育、扶貧、救災

德力西集團

54

張寶全、王秋揚夫婦

4,030

教育、環保

今典集團

55

韓長安

4,000

教育、社會公益

潞寶集團

56

尹明善

3,990

扶貧、社會公益

力帆集團

57

楊卓舒

3,950

扶貧、社會公益、教育

卓達集團

58

余漢江

3,900

扶貧、社會公益

宇濟房地產

59

林聖雄

3,750

教育

聖雄集團

60

陳祖偉

3,700

健康、社會公益

天祿建設

60

梁亮勝

3,700

文體、教育、救災

絲寶集團

62

魯冠球家族

3,660

教育、扶貧

萬向集團

63

屠海鳴

3,630

教育、文體、社會公益

豪都房產

64

孫甚林

3,510

扶貧

南方集團

65

朱張金

3,500

教育

卡森實業

65

薛方全

3,500

教育、社會公益

民生能源

65

王振華

3,500

教育

華宇物流

68

劉新才

3,470

教育、社會公益

小銀狐集團

69

吳少勛

3,460

教育

勁牌酒業

70

余漸富

3,450

教育、文化

南翔集團

71

劉湘雲

3,360

扶貧、教育、社會公益

柏聯集團

72

李德文

3,350

教育、社會公益

金帝集團

72

林世鏗

3,350

教育、文化、救災

益豐集團

74

張躍

3,340

教育、健康、文體

遠大空調

75

盧志強

3,170

扶貧,教育

泛海集團

76

陳澤民

3,160

教育

三全食品

77

徐明

3,150

扶貧、教育、社會公益

大連實德

78

李新炎、倪銀英夫婦

3,130

健康、社會公益

中國龍工

79

葉惠全

3,100

教育

中惠集團

79

馬依爾江

3,100

教育、扶貧

中沙國際進出口貿易

81

李大鵬

3,090

扶貧、教育

康萊特集團

82

林偉華

3,060

教育、文體

信利國際

83

朱玉林

3,050

扶貧、社會公益

吉林白山市育林社會孤兒院福利集團

84

劉滄龍

3,000

社會公益

宏達集團

84

肖恩明

3,000

教育

/

84

袁志倫

3,000

教育、救災、社會公益

博賽礦業

84

童錦泉

3,000

社會公益

長峰房地產

84

杜廈

3,000

教育

家世界

84

張澤保

3,000

教育

東方今典

90

王翔

2,910

扶貧、教育、社會公益

江西民生集團

91

高乃則

2,890

扶貧

陝西侏羅紀煤業

92

鄭元豹

2,880

教育、扶貧

人民集團

92

劉佩珍

2,880

教育

/

94

劉建民

2,780

教育、社會公益

建新集團

95

莊凌

2,750

教育、社會公益

嘉龍集團

95

袁玉珠

2,750

健康、教育

中陽鋼鐵

97

高天樂

2,710

扶貧、教育

天正集團

98

車建興

2,700

扶貧、健康

紅星家具

99

彭星

2,680

教育、社會公益

法派集團

100

樓忠福

2,650

教育、社會公益

廣廈集團

捐贈方向

榜上的100位慈善家從2003年至今,共捐贈近129億元。教育、社會公益、扶貧和健康是慈善家們偏重的捐贈方向。教育對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社會公益、扶貧和健康都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富豪們認識到環保是僅次於納稅的盡社會責任的最好方式,但僅有一位慈善家捐贈環保領域。胡潤認為:“環保概念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普及,但富豪們很難在該領域做出明顯的貢獻。”
擁有自己慈善基金會的慈善家

姓名

公司

基金會

陳德勛

現代後勤產業集團

德玲基金會

陳玉松

大連珍奧集團

中華孝親敬老基金

蔣錫培

遠東控股集團

遠東慈善基金會

李金元

天獅集團

天獅美景國際愛心基金會

李新炎

中國龍工集團

李新炎慈善基金會

劉志強、翟美卿夫婦

香江集團

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

牛根生

蒙牛集團

老牛基金

王玉鎖

新奧集團

新奧慈善基金

王振滔

奧康集團

王振滔慈善基金會

楊瀾

陽光媒體投資

陽光文化基金會

余彭年

彭年實業

深圳市余彭年社會福利協會

張寶全、王秋揚夫婦

今典集團

今典蘋果基金會

周慶治

南都集團

南都公益基金會

朱孟依

合生創展

合生珠江教育發展基金

註:統計的是由民營企業家所捐資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或者私立基金會。

中國特色慈善家

楊國強家族在其女兒成為2007胡潤百富榜首富後,楊國強分別向北大、清華、中大捐款3000萬元。同年,他又捐款7000多萬元在中西部貧困地區設立了國良職業培訓學校。
陳游標 他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在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累計為慈善事業捐款1.3億元。捐款領域涉及捐建希望國小、養老院、扶貧、救災等方面。
周慶治 2007年5月,周慶治捐資1億元在北京成立了南都公益基金會,將農民工子女的教育作為主要幫助領域。同時,周慶治另外出資2億元,在企業內部設立留本冠名基金,將基金每年5%的增值部分打入南都公益基金會。
榮智健2007年10月,榮智健為故鄉無錫的江南大學捐資6000萬元港幣。他還表示,將為市政府投資20億元建造的人民醫院捐款4000萬元,用於提升醫院的醫療設備水平。
許連捷是晉江市慈善總會會長。2003年,他曾捐贈價值570萬元“防非”物資。2006年,他以父親的名義在泉州市慈善總會設立了3000萬元的專項基金。去年,他與父親向晉江市慈善總會捐款99999999元,用於社會公益事業,這是2007年福建省最大的一筆捐款。
楊榮義2008年初,廣東省惠東縣慈善總會成立,楊榮義捐贈了7150萬元,是惠東縣慈善總會成立當天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2003年,楊榮義曾捐款2580萬元,用於家鄉人民醫院門診大樓建設。歷年來,他為家鄉公益事業已累計捐贈超過1億元。
蔣錫培2007年5月,蔣錫培創辦的遠東控股集團出資8296萬元成立遠東慈善基金會,這是中國首家規模最大的定向資助殘疾人就業培訓的非公募性慈善基金。
王振滔2007年4月,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2000萬元的“王振滔慈善基金會”。同年5月,又啟動了3000萬元的奧康奧運“圓夢行動”,與60位奧運健兒共鑄公益奧運。據不完全統計,奧康集團歷年來的捐款數額已超過1億元。
陳懷德主要關注於教育與扶貧兩大方面。2007年,月朗國際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2442萬元,為國家扶貧開發協會捐助了5000萬元,以扶持貧困大學生上學。2007年,陳懷德被評為中國扶貧明星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