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國主要城市白領工資標準

具體標準

一檔  香港:18500.00  澳門:8900.00
二檔  上海:5350.00  深圳:5280.00  溫州:5020.00   北京:5000.00
三檔  杭州:4980.00
  廣州:4750.00   蘇州:4300.00  廈門:4100.00
  青島:4000.00
四檔  南京:3780.00
  福州:3380.00   常州:3380.00  無錫:3200.00
  天津:3150.00   濟南:3120.00  大連:3000.00
五檔  鄭州:2880.00   昆明:2800.00  武漢:2680.00   海口:2600.00
  秦皇島:2550.00 長沙:2480.00  三亞:2360.00   石家莊:2300.00
  重慶:2250.00   瀋陽:2100.00  烏魯木齊:2100.00 西安:2080.00
六檔
  太原:1980.00   成都:1900.00  哈爾濱:1700.00  呼和浩特:1700.00
  合肥:1680.00   貴州:1600.00  長春:1500.00   蘭州:1500.00
  南昌:1200.00   南寧:1300.00  銀川:1100.00   西寧:1000.00
七檔  拉薩:900.00

白領介紹

white-collar worker
西方社會對企業中不需做大量體力勞動的工作人員的通稱。又稱白領階層。藍領的對稱。他們一般工作條件比較整潔,穿著整齊,衣領潔白,故稱白領。白領是資本主義社會中依靠工資為生的勞動者。包括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辦事員 、推銷員、打字員、速記員、文書、會計、店員及教師、醫生、律師、普通職員等。這些人的經濟收入和工作條件較好。但儘管如此,由於他們不掌握生產資料,仍然處於受僱傭的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白領隊伍將不斷擴大。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白領總數已超過藍領總數,約占工人階級總數的60%~70%。bai ling事腦力勞動的職員,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政府公務員等。這些人工作環境好,上班時可以穿白襯衣,故稱。相對於“藍領”而言。前言白領首先是在國外有這個定義的,然後慢慢地國內也有了白領這個概念。白領就是一般的辦公室成員,所謂的白領,多半都是在辦公室工作的,從事腦力勞動的人。辦公室工作中的白領也是有階層的。在國外或特大城市,有很多福利好,收入高,職位穩定的大型企業,所以白領是令人羨慕的職業。寫字樓里的白領最早為人們熟知,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因一技之長而被老闆聘用,懂得把自己打扮得體,工作上能獨當一面。面對無常的世事顯得更加達觀,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更趨實用。按美國的標準,白領是指年薪在8萬美元、從事純粹腦力勞動的人。除了個別技術性特強的行業,大多數的“白領”都是有生存危機的。勞動制度的不夠完善,使白領無法有應有的保障。

白領分為“傳統白領”和“新白領”

改革開放後最早獲得高收入的外企雇員,是中國最早的白領階層,眼下的“傳統白領”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他們的延續。當外企雇員以其新鮮和獨特的身份擁有清新的工作環境和相對較高的收入時,在人們眼中,他們的特徵往往外化為:整潔的衣著,自信的笑容,快節奏的步伐以及相伴於他們的身上的信用卡、VIP卡、手機包等等,此外還表現為另外一些消費品:比如價錢不菲的高檔時裝、時裝雜誌,手提式電腦、商務通乃至私人轎車之類,這些東西代表了一種高級、時尚的生活狀態和生活品質。人們關注傳統白領的眼光,側重於表象的物質層次,側重於中國人最初受西方影響的“西化”的生活方式。人們關注新白領的視角則已經逐漸“由外而內”,物質層面的東西淡化,更多朝向他們特立獨行的品格和異於往常的價值取向,朝向他們的有些尖銳的行事方式。他們選擇職業像結交朋友一樣憑個人喜好,並且在心底里為這種獨特而自豪、藐視權威和領袖;傳統和穩定是可笑的“老土”觀念;形式化的東西似乎總與他們作對他們崇尚自由快樂平等,有選擇地接受西方文化;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以自我為中心,做事目的直接;追逐時尚,但不照單全收……他們看起來比傳統白領更自我,更享樂,更現實。傳統白領像個衣冠筆挺的紳士,他們給自己的定位可能是“高雅”“高尚”之類的。而新白領則有點像不羈的藝術青年,氣質前衛,挺生動。

上海白領的六大社會特徵

上海的白領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職業階層,並呈現出一些鮮明的社會特徵。究竟如何來看待這個階層?上海白領又具有什麼新特徵?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番探究。

特徵一、追求生活的多樣化及高質量。目前,白領職業階層的主體是25到40歲之間的人群,許多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人生觀定型於改革開放以後。對這些白領來說,高收入的工作機會和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同等重要。白領喜歡多樣化的生活形式,不斷地尋找新的 時尚,通過自己的服飾、住房等來表明自身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一家網站的調查顯示:星巴克、真鍋、圓緣園已經成為上海白領人士商務洽談和閒余時交往的最佳去處。

特徵二、職業的高流動性。由於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工作經驗,白領階層相對於其他的社會階層來講,有更多的選擇機會,這一切為自身的“流動”創造了條件。一項調查表明,在一些高流動性的行業當中,如IT、廣告、諮詢業等,年輕白領跳槽的比例超過20%。今年3月,中智上海公司對5000多名在外企工作的雇員進行調查統計,這些雇員在2003年度中都有過離職經歷,調查結果發現:個人主動提出辭職的比例高達67%,而被公司辭退和契約自然終止的分別只占12%和11%。

特徵三、強烈的務實主義精神。對於白領階層而言,在現實生活中,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獲得更多的利益機會。比之國內其它地區,上海的白領會更多關心金融和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例如匯率或者是股市的波動。因為這些變化直接與自身的經濟利益有關。這種務實主義的價值取向,貫穿著白領職業階層的生活態度。在上海的白領中,投資房產,進行外匯、國債、基金交易的大有人在。而近兩年大量湧現的財經類媒體則滿足了白領人士的需要。

特徵四、關注個人職業發展。一項調查顯示,上海的白領在選擇職業時,職業發展前景已經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其次才是薪水和福利。白領求職首先關注的是能否發揮自己的個人特長和能力,是否有利於個人今後的職業發展。與此同時,近年來,上海出現了一批職業諮詢機構,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白領人士對於職業發展服務的需求問題。

特徵五、普遍具有緊張感和焦慮感。這是白領階層的一個顯著特徵。在白領的職業領域裡,大多數崗位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今天的高薪職位,明天可能因為一項新的人事變動,或者行業的變化而變得一文不值。《誰動了我的乳酪》一書上架後,在上海的白領中間迅速傳閱,不少大公司雇員幾乎人手一冊。一些白領人士開始向心理顧問尋求幫助,以緩解競爭壓力。

特徵六、具有社會責任感。這一點是上海白領階層的一個新的特徵。在對物質利益不斷追求的同時,一部分白領心中充滿了對社會責任感的追求。據一家國際志願者組織負責人介紹,其志願者多為上海各大公司的經理和專業人士,這些白領以志願者的身份,通過演講、介紹等多種方式幫助在校學生。

白領:從事腦力勞動,工作時要求穿西服等正式服裝的階層。
白領和小資是相對應的兩個詞,高學歷、高收入、高消費、高工作強度、談吐優雅、舉止得體、信息豐富、興趣廣泛的白領們是小資生活的領跑人,白領一族以特有的優雅和舒適生活引領著生活的時尚。
族代特徵:白領們衣著光鮮地出現在都市的街頭,傲然行走,神情淡漠,從城市的各個角落湧向“高尚工作園區”;一塵不染的皮鞋踏出急促的腳步,時刻提醒著路人:我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很忙;電腦、電話、傳真是他們最親密的工作夥伴;他們的競爭對手不計其數,所以他們時刻準備接受新信息、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同時為步入金領儲備能量;他們公私分明,下班時間很少辦公,他們把自己的業餘時間用來休閒充電,娛樂健身。

劃分白領應該有幾個條件:

1、在寫字樓乾斯文工作的人(這樣有別於在幽暗環境裡從事特殊服務的某類高收入者);

2、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這才可以應付星巴克、哈根達斯的賬單);

3、不坐公共汽車(還沒私家車的可以坐捷運、打的,作為一個白領,怎好意思跟下崗工人、老人、民工

擠在一起呢?)

4、有兩晚在酒樓吃飯;每月至少一次郊遊;每半年有一次省內游;每年一次境外游;

5、有自己的物業(在供的也算);

6、不能零存款;

7、天天滴眼藥水、每周一次美容、一年四季必須補水(因長年累月在空調環境下工作,每天都會失去一

定水分);

8、每周要找一個讓自己出汗的地方;

9、一定會有亞健康。

相關條目

白領 人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