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2日

1982年12月2日

1982年12月2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心臟移植成功。 1982年12月2日,61歲的巴尼-克拉克博士成為第一位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的心臟病患者。 現在克拉克靠一顆賈維克7號橡膠金屬製成的人工心臟維持生命。

(圖)1982年12月2日世界第一顆人造心臟移植

國際大事記

1982年12月2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心臟移植成功。世界第一顆人造心臟移植由威廉-迪弗律茲醫生主持。

介紹
(圖)美國的巴尼-克拉克裝上第一顆人造心臟美國的巴尼-克拉克裝上第一顆人造心臟

1982年12月2日,61歲的巴尼-克拉克博士成為第一位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的心臟病患者。克拉克是西雅圖地區退休的牙醫師。該年12月,由鹽湖城猶他大學醫學中心威廉-迪弗律茲博士領銜的外科小組,為他完成了7.5小時的人工心臟移植手術。

在進行手術前,克拉克因心臟衰竭而久臥病床,並且面臨死亡的威脅。現在克拉克靠一顆賈維克7號橡膠金屬製成的人工心臟維持生命。賈維克7號的名字是取自發明者羅伯特-賈維克博士。賈維克7號取代心臟的兩個心室,使血液流到肺部及全身,它會使動物維持生命達數個月,但從未用於人體內。

不久後,人工心臟左邊部分開始失效,在醫生們換掉人工心臟左邊後,醫生說克拉克正在開始逐漸恢復。

人工心臟的使用始於1953年至1965年美國外科醫生邁凱爾-貝克才首次成功地在動物體內移入人工心臟,來輔助心室的運作。

國內大事記

1982年12月2日,陳雲同出席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上海代表團部分代表座談。陳雲在座談中說: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搞活經濟的政策,效果顯著。今後要繼續實行搞活經濟的政策,繼續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防止在搞活經濟中,出現擺脫國家計畫的傾向。搞活經濟是在計畫指導下搞活,不是離開計畫的指導搞活。這就像鳥和籠子的關係一樣。鳥不能捏在手裡,捏在手裡會死,要讓它飛,但只能讓它在籠子裡飛。沒有籠子,它就飛跑了。如果說鳥是搞活經濟的話,那末,籠子就是國家計畫。當然,“籠子”大小要適當。“籠子”本身也要經常調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