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伊朗危機

1946年伊朗危機,又稱亞塞拜然危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蘇聯拒絕放棄占領伊朗領土而引發的一場危機。蘇聯政府最後被迫於1946年5月從伊朗撤軍,以美國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

事件背景

英蘇入侵

納粹德國在1941年6月入侵蘇聯,三巨頭聯盟隨之成立以對抗希特勒,而蘇聯需要的大部分物資都在美國裝船後運往波斯灣。蘇聯不能失去這條生死攸關的補給航線。它起初並不起眼,但自從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戰,大量的武器、彈藥、機器、戰爭物資以及食物被源源不斷地運到伊朗南部。這裡可以陸路通向蘇聯,蘇聯與伊朗有1700公里的邊境線。

在20世紀30年代,伊朗已經與德國保持密切的貿易關係,德黑蘭有數百名德國商人、政治顧問和間諜。1941年8月,英蘇兩國聯合向伊朗國王施壓,要求他驅逐德國人,他們知道他會不願遵從這一要求。印度事務部官員對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說:“最有利的辦法就是把伊朗國王幹掉。”1941年8月25日,蘇聯和英國一南一北對處於中立狀態的伊朗發動戰爭,即英蘇入侵伊朗戰爭。弱小的伊朗顯然無法擋住這兩大世界頂級強國的聯合進攻,很快,戰爭以蘇聯占據伊朗北方,英國占據伊朗中部和南部而告終。

英國與蘇聯堅稱這並不是軍事侵略,而是一項預防性措施,目的是將伊朗作為援助蘇聯的陸上走廊。儘管溫言在口,但為了萬無一失,蘇英兩國在伊朗內政問題上還是做了大量工作。素來對德親善的禮薩·汗國王被迫遜位,被英國人流放到了模里西斯,太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隨即即位。

美伊合作

巴列維深知西方世界的內在矛盾,為此,他加強了與美國的接觸。在即位後不久的一次與美國大使的會談中,巴列維表達了與美結盟的願望。而美國在此之前也一直覬覦伊朗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它的戰略地位,反對英、蘇瓜分伊朗,表示支持伊朗的“獨立”地位。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美伊雙方一拍即合。

此時,突然爆發的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徹底邁入了同盟國的行列,這也給美國介入伊朗問題提供了光明正大的理由。1942年1月29日,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斡旋下,英、蘇、伊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英、蘇政府保證尊重伊朗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及政治獨立,並在反法西斯戰爭結束後的6個月內從伊朗撤軍。同年9月22日,美國政府以保證盟國軍用物資輸往蘇聯交通線的安全為藉口,派兵進駐伊朗。從此,美國勢力正式進入伊朗,開始插手伊朗事務。1943年初,應巴列維國王的邀請,美國政府先後向伊朗派遣軍事代表團、經濟代表團、醫療衛生代表團等6個顧問團。藉此機會,美國的勢力已經深深滲入到伊朗的諸多部門。

伊朗的石油產量超過中東其他地區之和。三十年來,英國通過運管著位於阿巴丹的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的英伊石油公司大肆開採伊朗的石油。蘇聯方面根據情報知道1943年9月兩家美國公司——新澤西的美國標準石油公司和辛克萊石油公司——正在就美國在伊朗南部取得石油特許權與伊朗政府秘密談判。1944年夏,蘇聯內務部長貝利亞報告說:“英國人,可能還有美國人,正在秘密地商量阻止讓我們獲得油田。”

1944年9月,史達林派遣他最賞識的手下之一、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卡夫塔拉德茲前往德黑蘭開展石油問題談判。蘇伊雙方會談進展不佳。據發往蘇聯的有關謝爾蓋·卡夫塔拉德茲與伊朗國王的會談的記錄副本顯示,這個蘇聯高官一開始就抱怨說“我們對蘇伊兩國關係的現狀不太滿意”。接著,他要求伊朗給予蘇聯亞塞拜然5年的石油開採權許可,“作為我們蘇聯的權利”,並立即生效。伊朗國王拒絕了他的要求,說戰爭結束前,伊朗不會做出有關石油特許權的決定。卡夫塔拉德茲指責伊朗“在實行歧視蘇聯的單邊政策”。此後,他告訴伊朗總理,伊方的這一決定將“導致不幸後果……貴方對我國背信棄義,不友好”。

二戰期間,伊朗為美英援助蘇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至於伊朗被稱為“勝利之橋”,而美國為實施此計畫也陸續向伊朗派出了3萬名非戰鬥人員。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上,美英蘇三國領導人重申將按時從伊朗撤軍。

隨著納粹德國的投降,軸心國的滅亡已經是屈指可數的事情。但此時,蘇聯的態度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面對邱吉爾提出的應該從伊朗撤軍的建議,史達林總是以各種理由敷衍搪塞。

隨著戰局的迅速進展,三國在伊朗問題上的分歧日趨凸顯。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 英國在日本投降三個月後開始部署撤回守衛部隊,但蘇聯按兵不動。總的來說,占領軍在戰爭期間還算乾的不錯。例如,英國駐德黑蘭大使里德·布拉德(Reader Bullard)對蘇聯在其占領區內為解決當地口糧短缺所作出的努力稱讚不已。但隨著戰爭結束,不信任感迅速顯露出來。

史達林預計在二戰結束時蘇聯可以在數年內占據伊朗部分地區,但是正如他在克林姆林宮向其他巨頭抱怨的,他們可能不得不在沒有得到任何回報的情況下撤軍。他聲稱這是無法接受的。

事件過程

早在1945年夏天,蘇聯已經開始策劃接管這一地區,但這一切都在嚴格保密下悄然進行,以便掩人耳目和推卸責任。這一真相直到蘇聯解體時才大白於天下。來自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和莫斯科的官員精心策劃了政變,並予以了財政支持,史達林甚至對每一個重要的細節都親自過問。名義上坐鎮指揮的是貝利亞,但具體環節則由巴庫當地的共產黨領袖巴加洛夫負責。

史達林選中了共產主義者賈法·皮薩瓦里(Ja'far Pishevari)作為與蘇聯接壤的亞塞拜然人民共和國的代理人,他被推到台前以維護蘇聯中亞戰略的新秩序。

7月6日,莫斯科的蘇聯高官峰會上確立了政變的策略,即授權巴加洛夫“組織分裂活動……這將鼓動成立亞塞拜然自治省”。皮薩瓦里被任命為新組織的領導人,克里姆林宮的官員們堅持這一新組織的名稱為亞塞拜然民主黨。蘇聯對亞塞拜然民主黨的過於慷慨的資金援助使得本已窘迫的蘇聯戰後經濟雪上加霜。亞塞拜然民主黨推出一份報紙,迴避社會主義宣傳,但目的在於推動族群緊張關係。

亞塞拜然民主黨由大約3000名忠誠於黨的武裝人員組成,這些人後來形成人民軍隊的核心。但克里姆林宮堅持認為,外國裝備必須被掩飾得不露痕跡。皮薩瓦里得到了一大筆資助,在當時相當於20萬美元,換算成今天的數字則是100萬美元。到11月底,亞塞拜然民主黨向莫斯科報告說,他們已經編制了30支百人戰隊,發放了11000支步槍,1000支手槍,400挺機槍,2000枚手榴彈和超過100萬發子彈,並隨時準備武力掃清通往亞塞拜然自治道路上的任何敵人或障礙。

皮薩瓦里的人民軍已於接管了大不里士及周邊地區的警察局、郵局和無線電台、各類典型的革命目標,他們還封鎖了所有進入大不里士的主要道路。但沒有外來援助,政變不可能取得成功。

1945年11月15日,伊朗北部蘇占區的亞塞拜然民主黨和伊朗人民黨(即伊朗共產黨)發動了一場反對中央政府的起義,有大約3—5萬蘇聯士兵駐紮在大不里士及其周邊地區。一支俄軍先遣隊沒費一槍一彈就使環繞城市中心及郊區的伊朗軍隊紛紛繳械。德黑蘭的中央政府聞訊後,曾派出一支小型救援部隊。但當他們抵達“反叛”的邊境省份時,面對著更為強大的蘇聯武裝,在兩個城市之間的主幹道上徘徊不前。最終,指揮官命令士兵撤退。同年12月12日,亞塞拜然自治政府宣告成立。1945年12月15日,在首都大不里士,亞塞拜然人民政府的新任總理向困惑的民眾發布了上任以來的首個公告。他宣稱,這個新生的國家將不再是在德黑蘭的遙遠而陌生的國王統治下的伊朗的一個省。它將成為一個自治共和國。大多數亞塞拜然人所使用的突厥語將取代波斯語成為新的官方語言。長期以來,伊朗的專制統治者壓制自由,而新憲法將保證自由。銀行將會國有化。每個人都能獲得一份理想的職業。通過影響深遠的社會主義革命,缺席投票的大地主被沒收的土地將會分配給農民。

皮薩瓦里宣布“自治”宣言後的第二天,伊朗向英美求援。一場主要是有關石油的地方爭端從而演變成促成一場有潛在危險的國際性事件,奠定了幾年後將道路的冷戰危機的模式。美國人要求蘇聯停止支持叛亂運動,允許伊朗政府重申對大不里士的統治。蘇聯人說他們的行動對恢復當地的秩序、保護當地的紅軍防區是必要的。

各方在伊朗問題的爭吵幾乎導致1945年聖誕節前一周的莫斯科英美蘇三國外長會議破裂。此次外長會議的目的是解決朝鮮和義大利的和約問題以及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新政府組成問題,另外還要在中國建立一個和平委員會。但是伊朗問題給會議蒙上一層陰影,尤其是當史達林宣稱蘇聯再也不打算履行7月波茨坦會議上達成的蘇軍在1946年3月從伊朗撤退的協定時,情況更是如此。史達林表示,他擔心“巴庫的顛覆和破壞活動”。最後,各方同意在新年時再次開會討論伊朗問題,但實際各方僵持不下。

12月15日,伊朗庫爾德民主黨在蘇聯的支持下,宣布在庫爾德斯坦成立馬哈巴德共和國(即庫爾德共和國)。除此以外,在蘇占區,其他少數民族也出現了要求民族自治的運動,伊朗面臨分裂的危機。

美國總統杜魯門入主白宮後,他花了8個月時間試圖與蘇聯人達成交易。正如他在聖誕節後不久對他的主要助手們承認的,他一直態度不一致,甚至在“我們會在任何時候因為伊朗問題與蘇聯開戰”這個問題上態度互相矛盾。而1946年初,他致信國務卿詹姆斯·伯恩斯,說:”俄國人在波茨坦會議後一直讓我們頭疼……蘇軍現在在伊朗的駐紮以及蘇聯挑起那裡的叛亂的事實……是少見的暴行。毫無疑問……蘇聯試圖入侵土耳其,占領通往地中海的黑海海峽……除非蘇聯面對鐵拳和強烈的譴責之詞,否則一場戰爭即將發生。他們唯一能理解的語言是‘你們有多大決心?’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再做任何妥協……我厭倦了讓蘇聯人為所欲為。”

最後,在美國支持下,由伊朗政府向聯合國控告蘇聯政府違背從伊朗撤軍的決議。伊朗此舉使蘇聯在國際社會陷入了極為尷尬難堪的境地,在各方壓力下,飽受詰責的蘇聯政府最後被迫於1946年5月從伊朗撤軍。同年12月10日,伊朗軍隊進入大不里士,消滅了亞塞拜然民族自治政府。12月末,伊朗軍隊進攻庫爾德斯坦,庫爾德武裝人員退入蘇聯境內,馬哈巴德共和國也被消滅。

影響

伊朗危機以美國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但是這一事件卻為冷戰拉開了導火索,從此蘇聯和美國在中東地區開始了更為激烈的角逐和對峙,甚至一直延續到後冷戰時代的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