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7月2日


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1898年7月2日(清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十四日)在北京籌辦,12月成立。初以“廣育人才,講求事務”為宗旨,議設道學、政學、農學、工學、商學等10科。戊戌變法失敗後,在頑固派控制下,實際只辦了詩、書、易、禮四堂及春秋三堂,每堂不過10餘人,性質仍同於舊式書院。
1900年入國聯軍侵占北京後,學堂被迫停辦。
1902年復校,增設預備科(政科、藝科)、速成科(仕學館、師範館)。
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醫學實業館。畢業生分別授給貢生、舉人、進士頭銜。這年4月30日,學校師生200多人,舉行聲討沙俄侵略中國東北的聚會,推動了全國拒俄運動的發展,這是該校第一次有影響的愛國活動。
1910年改設為經、法、文、格致、農、工、商七科。1912年5月改稱為北京大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