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9月21日

霍雷肖.納爾遜

(1758——1805)
霍雷肖.納爾遜,是英國帆船時代最著名的海軍將領。1758年9月29日,他出生在英國諾福克郡伯納姆索埔村,也正是在這一年,英國政府批准建造勝利號戰列艦。納爾遜是家裡八個孩子的第三個,他9歲時母親去世,這個大家庭就由他父親一肩擔起。12歲那年,他作為一名海軍軍校學生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併到了他舅父沙克林任艦長的艦上當實習生。他隨艦一起遠航,獲得了很多船舶駕駛和海上生活的經驗。沙克林利用他的影響使納爾遜來到Carcass號上,隨它參加了北極探險,使年僅14歲的納爾遜獲得了在冰海航行的經驗。
沙克林升任皇家海軍審計官,他的影響更加速了納爾遜在海軍中的晉升,納爾遜勤奮好學,他很快掌握了很多海上技能,成為了一名經驗豐富而又能幹的年輕軍官。1778年,沙克林去世,次年,納爾遜被任命為Hinchingbroke號艦長。胡德海軍上將又在納爾遜的軍事生涯上幫了他一把,他任命納爾遜為Alemarle號艦長並帶年輕的威廉王子(後來的威廉四世國王)前往西印度。
1789年,法國革命把人們的焦點引向了歐洲大陸。納爾遜一直同情在他家鄉的農民的遭遇。隨著戰爭威脅的升級,納爾遜受命指揮阿伽門農號,後又調往Chatham號。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處死,這使戰爭已不可避免。
阿伽門農號歸屬胡德勳爵的地中海艦隊。1794年,納爾遜正忙於執行封鎖和圍攻土倫的任務。在圍攻科西嘉的Calvi時,一發炮彈打在他面前,飛來的彈片和碎石打瞎了他的右眼。不久,Hotham海軍中將接替胡德任地中海艦隊司令。阿伽門農號參加了與法軍的戰鬥,納爾遜俘獲了Ca Ira號。但他並不滿足Hotham的命令,並請求採取進一步行動,但Hotham卻滿足於現狀而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在地中海艦隊化歸傑維斯海軍上將前,納爾遜執行Hotham的命令,封鎖法國南部海岸。
傑維斯指揮很靈活,允許他的部下依據情況自己採取一些行動,使他的部下更加主動。傑維斯是個紀律嚴明的人,他做事從不拖拉,對不稱職的部下決不留情。他注意到了納爾遜的熱情,並利用自己的影響使納爾遜提前晉升海軍準將,這樣納爾遜就可以指揮一支獨立的小規模分艦隊。
1797年2月14日,英國地中海艦隊(15艘主力艦)在大西洋聖文森特角同西班牙艦隊(27艘主力艦)遭遇,展開一場激戰(聖文森特角海戰)。在這次戰鬥中納爾遜果斷採取行動,違抗傑維斯的命令,支身脫離隊形沖向西班牙艦隊,攔住其去路,並且率艦勇敢的逼近敵艦,兩次率兵衝上敵艦與敵人展開肉搏。納爾遜的行動為英國艦隊取得最後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此戰後,納爾遜被晉升為海軍少將,獲得了勳爵封號。
1797年7月,納爾遜在進攻西屬加那利群島的特拉里夫島時,因右肘中彈而失去了整右臂。
1798年初,康復後的納爾遜重返艦隊,擔任地中海分艦隊司令。同年8月1日夜,他率部突襲了泊於阿布基爾灣的法國艦隊,大獲全勝。被英王加封為男爵。
1800年底,俄國、瑞典和丹麥組成武裝中立同盟,共同對付英國。為瓦解它們,在1801年3月,帕克海軍上將率53艘戰艦組成的艦隊駛入厄勒海峽。同年4月2日,納爾遜率一支分艦隊向丹麥艦隊發起進攻。戰鬥初期,由於丹麥艦隊有組織的抵抗,英軍受到重創,帕克命納爾遜撤出戰鬥,但納爾遜不予理睬,繼續進攻,在英國戰艦的猛烈打擊下,丹麥艦隊損失慘重,被迫投降。納爾遜乘勝追擊,將瑞典艦隊和俄國艦隊也趕跑。徹底摧毀了三國同盟。納爾遜因功被受予子爵,並接替帕克,升任波羅地海艦隊司令。
1803年5月,納爾遜出任地中海艦隊司令,以對抗法西聯合艦隊。1805年10月19日,法西聯合艦隊駛離西班牙加的斯港,企圖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前往地中海,配合拿破崙在義大利的軍事行動。這時,納爾遜已等候在加的斯以西的特拉法爾加海域。10月21日拂煦,19世紀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特拉法爾加海戰開始了。參戰的法西聯合艦隊有戰艦33艘,英國艦隊有戰艦27艘。戰鬥在下午4時許結束,英國艦隊獲勝,法西聯合艦隊33艘戰艦中,8艘被擊沉,12艘被俘,人員死傷和被俘達7000餘人。英國戰艦無一損失,僅傷亡1600餘人。但不幸的是,在戰鬥中,納爾遜被法艦“敬畏”號上的步槍手擊中身亡,年僅47歲。
納爾遜在長達35年的海軍生涯中,長期漂泊在大洋上,身經大小戰鬥不下百餘次。他作戰英勇頑強,在軍事上敢於破除舊教條,突破傳統的戰略戰術原則,善於在戰鬥中發揮獨創和主動精神,這也就是他所說的“納爾遜風格”。
司各特司各特司各特Scott,Sir Walter(1771~1832)
英國作家,著名的歷史小說家,歐洲歷史小說的創始者。1771年8月15日生於愛丁堡一古老家 族,1832年9月21日卒於阿伯茨福德。曾在愛丁堡大學攻讀法律,1792年成為律師,後任塞爾扣克郡副郡長和愛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長。他終生辛勤筆耕,寫作了大量詩歌、小說、歷史、評論等。晚年因經營出版業不善而破產,為還債日夜寫作,終因積勞成疾而去世。
1802~1803年,司各特蒐集出版了三卷本《蘇格蘭邊境歌謠集》,得到好評。1805年後,陸續出版了《最後一個行吟詩人之歌》、《瑪密恩》和《湖上夫人》等8部長詩。他的長詩受哥特派前浪漫主義影響,大都以歷史或民間傳說為題材,表現古代蘇格蘭和英格蘭君王和貴族們的騎士冒險事跡。作品富於浪漫主義情調,表達了作者對蘇格蘭風光的熱愛和對古代騎士理想的嚮往。

(圖)1803年9月21日1803年9月21日

1814年,司各特開始創作歷史小說,匿名出版了《威弗萊》。它以18世紀蘇格蘭詹姆斯黨人起義為題材,歌頌高地人民的英勇,也哀悼蘇格蘭氏族社會必然衰亡的命運。主人公威弗萊既懷著正統思想,又同情起義者,在兩個陣營之間徘徊不定。這個人物類型在司各特的歷史小說里一再出現,被匈牙利批評家盧卡契稱為“中間道路”的主人公。司各特一生共寫了27部歷史小說,其中有較大一部分以蘇格蘭歷史為題材,主要有:《修墓老人》,描寫17世紀蘇格蘭清教徒為反抗英國當局的殘酷鎮壓而英勇起義的故事,曾受到馬克思的高度讚揚,也是他老人家最喜愛的小說之一;《紅酋羅伯》,描寫被人稱作“蘇格蘭的羅賓漢”的部落英雄“紅酋羅伯”殺富濟貧和對抗官府的動人事跡;《中洛辛郡的心臟》的背景也是愛丁堡市民反對英國統治者的一次歷史暴亂,但著重創造了具有高尚品質的普通蘇格蘭姑娘珍妮·迪恩斯令人難忘的形象,被認為是司各特最優秀的作品。司各特還寫了不少以英格蘭和歐洲歷史為題材的歷史小說,主要有:《艾凡赫》,又名《英雄艾達荷》,通過主人公艾凡赫的歷險,表現了英國獅心王理查時期複雜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故事曲折,人物形象有鮮明個性,是作者最為膾炙人口的小說;《城堡風雲》通過法王路易十一的衛士昆廷·達沃德的經歷,描寫了法國反對封建割據、建立中央集權的鬥爭。司各特是英國歷史小說的創始人,他的小說創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和普通勞動者的形象,充滿浪漫激情,引人入勝,同時又真實地反映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司各特的歷史小說對19世紀歐美的許多作家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如: 英國的狄更斯,法國的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美國的庫柏,俄國的普希金等.
象徵上下埃及統一的紅白兩色王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